陶侃尝出游文言文翻译
Ⅰ 古文赏析 晋肃宗太宁三年五月,陶侃为征西大将军
1、原句
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
2、译文
晋明帝太宁三年五月,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的男女们互相庆幸。陶侃为人聪明敏捷,恭慎勤谨,整天并膝端坐, 军府里的各种事务,检查处理,没有遗漏,他总没个闲暇的时候。
3、赏析
表现出陶侃的聪明敏捷,恭慎勤谨,以及百姓们对于陶侃的喜爱和尊重。

(1)陶侃尝出游文言文翻译扩展阅读
陶侃性格
1、聪慧敏捷
陶侃生性聪慧敏捷,做人谨慎,为官勤恳,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
2、综理微密
陶侃性格“纤密好问”,勤于调查访问,被时人比作人西汉的赵广汉。他精于吏职,善察访,发奸擿伏如神。在这方面陶侃也并不逊色。陶侃曾令诸军营植柳。而都尉夏施盗官柳种在自家门前。陶侃后来看见,停车问道:“这是武昌西门前的柳树,为何把它盗来这里种?”夏施恐惧之下连忙谢罪。
Ⅱ 文言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这句什么意思,求大神指点 陶侃
陶侃曾经出游 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水稻
Ⅲ 一个文言文句子翻译,急急急
有人馈赠东西给你,都要问东西的来由。如果是劳动所得,虽然物轻,但必加赞誉感谢;如果是非法得来,责要训斥于他,并还回物品。
Ⅳ 文言文《陶侃惜谷》的翻译
陶侃惜谷《晋书》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Ⅳ 《陶侃惜谷》文言文
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曰:“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Ⅵ 解释下文言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版些东权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主要内容:陶侃见一采未熟稻的人,教育了他,他的管理方法,使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希望他们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Ⅶ 陶侃惜谷的古文翻译
陶侃惜谷《晋抄书》
【原文】
陶侃尝出袭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Ⅷ 阅读古文《陶侃惜谷》(9分)陶侃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
1.解释文中划抄线的词。(4分)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②汝既不田()
③执而鞭之()
④故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2.翻译句子。(2分)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3.你觉得陶侃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
①拿 ②种田 ③鞭打 ④所以
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3. 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 (答出三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