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文言文怎么说
『壹』 急!晚上八点半古文怎么说
晚上子复(鼠)时是制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因此晚上八点是戌时正点。
『贰』 古代黑夜怎么表达
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还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
1, “日晷”和“滴壶”。日晷在由“司南”确定南北方位后,根据太阳投射在立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标志刻度的圆盘上的石针的影子的指向来确定白天的时间,石针的影子在“午”这个位置左右定位“午时”,那么相对于晚上就是“子时”了。
“滴壶”中的水则根据每个时辰(两个小时)滴下水滴的次数经验再确定每天12个时辰的具体时间和晚上“打更”的时间。
不过这种方法一般是皇室和贵族才用的。也是朝廷为了研究和使用“黄历”历法而必备的设施。
2,“动物报时”——“鸡鸣”是最古老的晚上确定时间的方法,在农村一直沿用至今。它是根据土“公鸡打鸣”(而不是杂交鸡和养殖场的鸡)的晚上打鸣规律性而确定晚上时间的。
一般有“鸡叫三遍”之说,鸡正半夜是不叫的,过了半夜多一点鸡叫表示子时三更,第二遍寅时四更,第三遍则天要明了——辰时五更。“夜有五更”就是这样来的。
3,“星象定时”的方法比用动物报时的方法更加古老,它是根据月亮和星星的晚上位置变化来确定晚上时间阶段的。根据月亮有“初一升初二长,初三初四见月亮”“二十八九月亮一扭”开始计算时间,一般由“十五月中天”,“二十二三,月亮落在正南”等计算夜间时间,到了冬天还有“参落正南”——半夜之说(参指三星)。
另外,根据北斗星在每个季节的晚上转动位置则更是古代晚上报时和研究四季的重要方法。北斗星在春分和秋分、冬至和夏至的黄昏6点和早6点位置和晚上12点的位置——卯时、申时和子时是十分准确的,北斗七星正好在正东西和正南北方位。
夜行的人们经常根据季节看北斗七星的位置判断夜间的时辰应该是什么时间,所以古人有“斗转星移”一整套夜观天象之术。

(2)晚上文言文怎么说扩展阅读:
打更 [dǎ gēng]
古代中国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
打更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更夫也俗称打更的。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打更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在古代,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
旧时夜间每到一更,巡夜的人打梆子或敲锣报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打更
『叁』 晚上八点和九点半用古文怎么表示
晚上八点是戌时范围;晚上九点半是亥时范围。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19:00-21:00是戌时,21:00-23:00是亥时。同时古代的夜晚是按照“更”的说法计算的,19:00-21:00为一更,21:00-23:00为二更。

扩展掘慧资料:
古代其它的时间计算方法:
1、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2、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销竖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亏散大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3时又72分钟,即4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时又96分钟,即0时36分。
2、十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肆』 请问:晚上好!早上好!文言文怎样说
我国古代没有问候时加上时间的习惯,“早上好,晚上好”的说法,是西方人的习惯,因此并无文言文的说法。
我国古人打招呼是行礼,一般不说什么话。
例如秦朝时期两人初见,晚辈要向长辈行大礼,大礼指的是叩拜之礼,再次见面者行小礼,即紧走两步,拱手,作揖,头要下底,腰要下弯,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大多以足下,或者是夫子,不才为主。
明朝时期的礼仪有回归到了之前,文人同辈之间见面,拱手,作揖,为了保证尊重,双手从额头开始下移至胸口,45度弯腰行礼,明朝的礼仪可谓是针对各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礼仪。至于文人之间的称谓,小可,贤弟,贤兄,或者是敝人为主。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又再一次的把封建制度推向了顶峰,平时的朝拜要跪,见到上级要跪,见到主家也要跪,清朝文人之间大多以先生为称谓,礼仪一般也都是拱手为主。清朝的礼仪复杂是体现在官场,君臣之间。文人之间清朝时期的称谓和礼仪已经很简化了。

(4)晚上文言文怎么说扩展阅读: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参考资料:网络-文言文
『伍』 晚上十点之前用古文怎么说
亥时三刻之前
『陆』 晚上不想去了用文言文怎么说
说法很多,大致上可以用“不欲夜往”来表示。
『柒』 傍晚向别人问好文言文该怎么说
【现代文】傍晚向别人问好
【文言文】暮鼓问安
(古时清晨击钟,夕阳西下敲打暮鼓俗称:“晨钟暮鼓”。)
(请晚安)
(晚上安好)
晚上向人问好的用语。多用于道别时的客套话。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三回》:「只苦了二奶奶,要还他做媳妇的规矩,天天要去请早安,请午安,请晚安。」
『捌』 晚上12点半用古文怎么说
子时
『玖』 文言文(古文)中 "晚上" 怎么说
夜
『拾』 “晚上想你想得睡不着”用文言文怎么说
晚上想你想得睡不着
夜思不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