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文言文的讲

文言文的讲

发布时间: 2020-12-05 09:02:50

文言文讲解技巧

首先你得有一定的基础,要知道基本的字词翻译,然后通过慢慢积累,就有办法,翻译文言文了。

如何讲文言文

题目和翻译就算了吧,那个东西你去网上找找就好了
和你说说怎么讲吧
一般的老师讲文言文的方式就是读几遍翻译一下,我觉得你要重点讲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大义,然后注重关键文字的处理,让大家根据关键字的含义理解整句的意思,个人觉得容易讲的文言文最好选择议论文体的,对新手更适合
你是学生刚才说的重点也是你学习文言文需要注意的
我是业余选手,希望我说的对你有帮助

Ⅲ 用文言文讲话

哈哈哈,文言文

Ⅳ 文言文请教讲官的翻译

1、那么秦国最想得到的,各诸侯最害怕发生的,本来就不在战事上。
2、如果(我们)不给(秦国)(和氏璧),又担心秦国军队的到来。
3、不知道句子的意思,疑难不能理解,有的人询问老师,有的不向老师请教。
4、有时天空中一缕长烟,明亮的月亮照及很远的地方。(翻译的不是很好)
5、云朵霞光时明时暗,偶尔可以看到。
6、这种疾病,江南的人,常常回患有。
7、到了孝文王、庄襄王,在位的时间比较短,国家没有什么危难。
8、到了始皇帝,振奋六代余留下来的忠烈,挥动长鞭来统治全国。
9、(好好)侍奉自己的老人,也要如此对待别人的老人;(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也要如此对待别人的孩子。
10、(他)不是来买蚕丝的,是来向我求爱的。
翻译的不是很好,是根据我上高中时的记忆写的,希望可以帮到你吧。

Ⅳ 讲文言文翻译

【原文】
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
【译文】
王刚中召集三乡壮丁共同疏通,垒土为堤,在堤防上种植榆树、柳树,并立石柱记载、表彰此事。
附录:宋史王刚中传
【原文】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故事当召试,秦桧怒其不诣己,授洪州教授。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孝宗为普安郡王,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迁中书舍人,言:“御敌今日先务,敌强则犯边,弱则请盟。今勿计敌人之强弱,必先自治,择将帅,搜战士,实边储,备器械,国势富强,将良士勇,请盟则为汉文帝,犯边则为唐太宗。”上韪其言。会西蜀谋帅,上曰:“无以逾王刚中矣。”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制置四川。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而卧璘大惊。又以蜡书抵张正彦济师。西师大集,金兵败走。方议奏捷,刚中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将帅之功,吾何有焉。”焘唶曰:“身督战而功成不居,过人远矣。”成都万岁池广袤十里,溉三乡田,岁久淤淀,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府学礼殿,东汉兴平中建,遭时多故,日就倾圮,属九县缮完,悉复其旧。葺诸葛武侯祠,表贤以示民。有女巫蓄蛇为妖,杀蛇,黥之。孝宗受禅,金犯淮,有旨趣刚中入见,陈战守之策。刚中曰:“战守者实事,和议者虚名,不可恃虚名害实事。”又奏四事: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居政府,属疾卒,年六十三,赠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谥恭简。建炎间,诏阶、成、岷、凤四州刺壮丁为兵,众以为忧。刚中建言五害罢之,免符下,民欢呼,声震山谷。比去,蜀父老遮道,有追送数百里者。繇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公退惟读书著文为乐。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凡百余卷。(节选自《宋史·王刚中传》)
【译文】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绍兴十五年(1145),考中进士第二名。按照惯例,他应被召面见皇上。秦桧怨恨他不去拜见自己,只授予他洪州教授之职。秦桧去世后,皇上召见王刚中,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又升为著作佐郎。孝宗做普安郡王的时候,王刚中兼任王府教授,每次为郡王讲课,都竭力讲清古今治乱的原因,讲明如何分辨君子、小人与忠臣、奸邪。王刚中升为中书舍人,他对皇上说:“抵御外敌入侵是当今的首要任务,敌人强大就会侵犯我国的边境,敌人弱小时就会请求与我国结盟。今天不必考虑敌人的强弱,必须首先自治,选择将帅,搜寻战士,充实边境的储备,准备好兵器辎重,国势富强,将良士勇,当敌人请求结盟时就如汉文帝所为,使之臣服;当敌人来侵犯时就如唐太宗所为,将其消灭。”皇上认为他的话很对。正巧西蜀谋求良帅,皇上说:“没有人比王刚中合适的了。”王刚中以龙图阁待制之身份,被任命为成都府知府、四川制置使。
当时吴璘步步升迁担任大帅,他的下属姚仲、王彦等也执持符节,称雄一方。只有王刚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礼待人,不设陷阱,管理吏属恩威并行,紧急檄文纷沓而至,王刚中也能从容裁决,且都切中时机。敌军骑兵越过大散关,人心惶惶。王刚中跨上一匹马,连夜飞奔两百里路,把吴璘从帐篷中叫起来,责问他说:“大将应与国家同悲欢共命运,面对敌军来犯,怎能高枕而卧?”吴瞒为之震惊。王刚中又派人送蜡裹的书信给张正彦,要他前来支援。西面的军队一起聚集,打得金兵落荒而逃。正商议向皇上奏捷报功,王刚中兼程而行,回到自己军中,对他的属下李焘说:“这都是将帅们的功劳,我有什么功呢?”李焘赞叹说:“临敌亲自督战,打了胜仗却不以功臣自居,超过一般的人很远了。”
成都的万岁池有十里宽,浇灌着三乡之田。因年岁久远淤积了许多泥沙,王刚中召集三乡壮丁共同疏通,垒土为堤,在堤防上种植榆树、柳树,并立石柱记载、表彰此事。州人指着万岁池说:“这是王公的甘棠湖。”府学的礼殿,是东汉兴平年间兴建的,因历时久远,多有变故,一天天倾塌,王刚中也吩咐九县百姓把它修缮完好,全部恢复了它的旧貌。王刚中又派人修缮了诸葛武侯祠,表彰贤者来为百姓树立榜样。有一个女巫养蛇施行妖法,王刚中派人杀掉了她的蛇,并对她施以黥刑。
孝宗即位后,金人侵犯淮地,皇上下旨召王刚中入宫觐见,王刚中陈述了战守之策。王刚中说:“战争守备是实实在在的事,而和议只是徒有虚名,不可以依仗虚名而损害实事。”王刚中又启奏了四件事: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他在政府任职时患病而死,终年六十三岁,皇上赠他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之职,赠谥号为“恭简”。
早在建炎年间,皇上下令要在阶、成、岷、凤四州强迫征壮丁为兵,百姓深感忧虑。王刚中进言此事之五害,请求加以罢除,皇上的免除令颁布后,百姓热烈欢呼,其呼声震动山谷。等到王刚中离开蜀地时,蜀地的父老乡亲拦在路上,有人追送他数百里之远。王刚中从平民而至担任公卿,没有其他嗜好,办完公事之余只是以读书作文为乐。著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共有一百多卷。

Ⅵ 其实用古文怎么讲

古文里:实、信、然都表示“其实”的意思。

1、实:真实,其实。

2、信:确实,其实。

3、然:是的,其实。

一、实拼音:shí

释义:

1、充满:实心。充实。虚实。

2、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

3、植物结的果:果实。开花结实。

4、富足:殷实。富实。

二、信拼音:xìn

释义:

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崇奉:信仰。信徒。

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同“芯2”。

8、姓。

三、然拼音:rán

释义:

1、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古同“燃”。

(6)文言文的讲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

1、其乐无穷[qí lè wú qióng]

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进行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2、其中[qí/jī zhōng]

这里面;那里面

3、万变不离其宗[wàn biàn bù lí qí zōng]

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Ⅶ 文言文中讲论的意思

词目:讲论抄
拼音:jiǎng lù袭n

1. 讲谈论议。
汉 班固 《西都赋》:“讲论乎六蓺,稽合乎同异。”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学大原上》:“学者有所不知,问而知之,则可否自决,不待讲论。”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三:“讲论物价问题时,重读的当为‘降低生活’。”
2. 说长道短,议论。
明 刘兑 《娇红记》:“外人讲论,事有两难,怎么是好?”

Ⅷ 如何讲好文言文

由老师逐句讲解后过度到学生“自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版。

Ⅸ 讲述责任文言文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函: 用匣子装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⑩质于秦。 质: 做人质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③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五.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

⑧少仲尼之闻 问:见识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⑤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⑦生死而肉骨

⑧惊天动地

⑨可烧而走也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

⑪既来之,则安之。

七.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八、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例如:

登高而招 《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

执刃而立

弃甲曳兵而走

儿惧,啼告母

九、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秦孝公据肴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小学而大遗

⑥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天下的人

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⑧问其深,则好游者……

⑨常在于险远。

⑩圣益圣

⑪亦以明死生之大

十、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美:赞美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高:升高

⑤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⑥高其直 <促织〉 抬高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十一、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战国策》

⑦富国强兵

⑧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

十二、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⑤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⑥不耻下问

⑦是古非今

⑧不远万里

十三、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

十四、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

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十五、数词用作名词

1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名词)。

Ⅹ 用文言文讲的笑话段子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随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其对立在此。”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