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2-05 09:32:13

❶ 《司马光好学》古文翻译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既:已经。 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患:担忧,忧虑。 2:若:如。 3:众:众多 4:迨:到;等到。 5:倍诵:“倍”通“背”,“背诵”的意思。 6:乃:才 7:尝:曾经 8:或:有时 9:咏:吟咏。 10:独:独自 11:下帷绝编:分别指董仲舒和孔子对于学习态度的两个典故。现指很努力、专心地读书。
12:既:已经绝编 13:绝编:指勤奋读书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的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
编辑本段本文主旨
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尤其是“书不可不成诵”、“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等观点,确立学习的准则。 要学习司马光那样勤奋苦学的精神。 全文主旨句:用力多者收功远。
编辑本段读了本文后的收获
1、要有志向,这是人生目标是学习的动力 2、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差要多努力 3、要精益求精,要学就学好,不半途而废,要刻苦勤奋 4、要会利用时间,不错过一点学习的机会,不浪费时间

文言文司马光好学司马光的好学体现在哪

【体现】1、司马光知道自己不比别人聪明,所以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2、珍惜时间,将可以利用的时间都花费在读书上。“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重点字词】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若:如。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背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才。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中夜:半夜。
【翻译】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
【启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差要多努力 。读书要勤奋努力,这样懂的知识就会比别人多。会利用时间,不错过一点学习的机会,不浪费时间 。

❸ 文言文司马光好学全文翻译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 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1.2 注释
1:患:担忧,忧虑。
2:若:如。
3:众:众多。
4:迨:到;等到。
5:倍诵:“倍”通“背”,“背诵”的意思。
6:乃:才。
7:尝:曾经。
8:或:有时。
9:咏:吟咏。
10:独:独自。
11: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把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
12:既:已经。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1.3 译文
司马光幼年的时候,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诵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

❹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的翻译疑难

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尤其是“书不可不或诵”,“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等观点,确立学习的准则。要学习司马光那样勤奋苦学的精神。

❺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全部)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指专。自是手不释书,至属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7岁,严肃庄重的样子像成人一样。闻讲《左氏春秋》喜欢它,回去为家人讲,懂得了主旨。从此放不下书,甚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在院子里玩,一个孩子失足沉到水中。众人抛下那个小孩逃走了。司马光拿着石击破了瓮,水涌出,孩子得救了。

❻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全部)

司马光好学

《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 “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

❼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中司马温光说过了什么

司马温公就是司马光。
司马光死后被追赠——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司马光曾经内说过:“书不可以不成诵容。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翻译》“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蕴,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司马光在宋仁宗时,中了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公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等。

❽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 答案:第一大题——(1.学习,讨论 2.等到 3.曾经 4.收获) 第二大题——(1.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2.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 第三大题——(1.书不可不成诵)

❾ 《司马光好学》这则文言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司马光好学》运用了对比手法 ,突然出司马光“好学勤学”的特点。
原文:

1司马温公幼时,2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4众兄弟5既成诵,游息矣;独12下帷13绝编,6迨能7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8乃终身不忘也。温公9尝言:“书不可不成诵。10或在马上,或14中夜不寝时,11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若:如。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背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才。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中夜:半夜。
司马光好学,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讲的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在“患记不若人”的情况下,严以律己,争分夺秒,独自苦读,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司马光勤学的故事,生动地阐发了“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道理。

❿ 文言文《司马光好学》 《司马光好学》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概括主旨的句子是:书不可不成诵.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