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知难文言文阅读答案

知难文言文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0-12-05 19:11:28

❶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2题。催 科① [明]江盈科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

9.D.均为代词。
10.C
11.B
12.(1)译文:与其去得罪能够让我升官、能够让我贬官的君王,倒不如去忍受那些对我无可奈何的老百姓的怨恨吧!
(2)译文:我只要让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职责就算尽到了,我没办法再想到你们老百姓啊!

❷ 求初一文言文阅读题(要有答案,不要太难)

题目: 2006-2007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26%(1-7题)
1、下列各组字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2%
A、 酝酿(niàng) 滑稽(jī) 洗濯(zhuó) 孪(luán)生
B、梦寐(mèi) 称职(chèn) 赏赐(cì) 嫩芽(rùn)
C、诀别(jué) 什物(shí) 笼罩(lǒng) 猝然(cù)
D、厄运(è) 虐杀(nüè) 炫耀(xuàn) 匿笑(nì)
2、根据语境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2%
友情,是人生一笔 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 ;是生病时的 ;是跌倒时的真诚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春风。
A 、受益匪浅 逆耳忠言 苦口良药 B、 苦口良药 逆耳忠言 受益匪浅
C、 逆耳忠言 受益匪浅 苦口良药 D、 逆耳忠言 苦口良药 受益匪浅
3、下列作家作品配对有错误的一项是( )2%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B、《纸船》--谢婉莹--中国
C、《金色花》--泰戈尔--泰国 D、《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
4、语文实践活动:某学校的一位老师,接到一份请他参加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他因病不能出席。如果他给大会秘书处写信说明情况,比较得体的一句话是( )2%
A 我因病不能参加这次大会,失去了一次学习良机,对此,深感内疚。
B 我因病无法前去参加大会,失去了一次与同行切磋学问的良机,对此深感遗憾。
C 我因病不能到会,失去了一次学习的绝好机会,对此深感不幸。
D 我因病无法参加这次会议,辜负了你们的美意,对此深感惭愧。
5、名著阅读题:
①有关《爱的教育》正确的一项是( )2%
A、《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所作。
B、《爱的教育》原名《心》。
C、《爱的教育》书中不仅有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还有他的父母及老师讲的故事。
D、《爱的教育》中《意大利》一文父亲是要教育恩利科要勤俭节约的美德。
②写出下列一则寓言的寓意。3%
夏天,将至中午的时候,几个行人晒得很苦,看见一棵阔叶树,就走过去,躺在树荫底下休息。他们仰望着阔叶树,彼此议论说:"这树不结果子,对人无用。"阔叶树回答说:"忘恩负义的人,你们正在享受我的恩惠,还说我不结果子,对人无用?"
寓意:
6、古诗文背诵默写题。10%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② ,天光云影共徘徊。
③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④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⑤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⑥辛弃疾在 《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听觉结合写农村夏夜美景的词句是:
, 。
⑦《〈论语〉十则》中,表达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不亦君子乎?
⑧春节将至,调动你的积累,和大家分享一句完整的写"春"的诗句吧。
, 。
7、仿造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3%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 ;但是 。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15%(8-11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5%
①期日中( ) ②已去( ) ③引之:( )
④友人惭( ) ⑤尊君在不( )
9、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标注两处)
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10.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和" "
两点对答反驳。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4%
11、翻译下列的句子。4%
与儿女讲论文义。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三、现代文阅读29%(12-23题)
(一)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16%)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A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B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C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12、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2%

13、根据语境,在备选词中选出恰当的词填在括号内:2%
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
备选词:萌动 涌动 蔓延 洋溢
14.从②③④小节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3%
第②小节:
第③小节:
第④小节:
15.完成下面对本文中心思想的概括。2%
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 ,赞颂了师生之间 ,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16.第②小节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男孩的笑的原因是什么?3%

17.文中有三处画波浪线的比喻句,任选一句,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4%

(二)上帝没有给它鱼鳔(13%)
上帝造了一群鱼。这些鱼种类多样,大小各异。为了让它们具有生存本领,上帝把它们的身体做成流线型,而且鱼表面十分光滑,这样游动起来可以大大减少水的阻力。上帝使每种鱼拥有短而有力的鳍,使鱼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待上帝把这些鱼们放到大海中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个问题:鱼们的身体比水重,这样,鱼一旦停下来,它们就会向海底沉下去,沉到一定深度,就会被水的压力压死。于是,上帝赶紧找到这些鱼,又给它们一个法宝,那就是鱼鳔。鱼鳔是一个可以自己控制的气囊,鱼可以用增大缩小气囊的办法,来调节沉浮。这样,鱼在海里就轻松多了,有了气囊,它不但可以随意沉浮,还可以停在某地来休息。鱼鳔对于鱼来讲,实在太有用了。
出乎上帝预料的是,他没有找到鲨鱼。鲨鱼是个调皮的家伙,它一入海,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上帝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有找到它。上帝想,这也许是天意吧,既然找不到鲨鱼,那么只好由它去吧。上帝想,这对于鲨鱼来讲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它会由于缺少鳔可能很快就沦为海洋中的弱者,最后被淘汰。为此,上帝感到很悲伤。
亿万年之后 ,上帝忽然想起那群鱼。他想看看当年那些鱼现在到底如何。他尤其想知道,没有鱼鳔的鲨鱼如今到底怎么样了,是否已经被别的鱼吃光了。
当他将海里的鱼家族都找来的时候,他已经分不清哪些是当初的大鱼小鱼,白鱼黑鱼了。因为,经过亿万年的变化,所有的鱼都变了模样,连当初的影子都找不到了。
面对千姿百态、大大小小的鱼,上帝问:"谁是当初的鲨鱼?"这时,一群
的鱼游上前来,它们就是海中的霸王--鲨鱼。上帝十分惊讶,心想,这怎么可能呢?当初只有鲨鱼没有鱼鳔,它要比别的鱼多承担多少压力和风险啊,可现在看来,鲨鱼无疑是鱼类中的佼佼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鲨鱼说:"没有鱼鳔,我们就无时无刻不面对压力,一刻也不能停止游动,否则就会沉入海底,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亿万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游动,因此,我们自然练就了最强壮的躯体。正是因为没有鱼鳔,我们才成了海中的霸王。"
听完这番话,上帝恍然大悟。
18、读了这篇短文,我们知道了,鱼在水中能自由自在地游弋,是因为鱼身上有: ;
鱼之所以能在水中上下沉浮,是因为有: 。2%
19、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来形容现在的鲨鱼:3%
上帝问:"谁是当初的鲨鱼?"这时,一群
的鱼游上前来,它们就是海中的霸王--鲨鱼。
20、鲨鱼没有鱼鳔,却在水中存活了下来,并且成了海中霸王,原因何在?3%

21、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谈谈感想。5%

四、作文30%
家庭给我们的有爱,有温暖,有教益,也许还会有烦恼和痛苦……
请以《家庭给我的 》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006-200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语 文 答 卷 纸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26%(1-7题)
题号 1 2 3 4 5①
答案
5②、

6、① ②



⑥ , 。

⑧ , 。
7、也许 ,但 。
二、文言文阅读15%(8-11题)
8、① ② ③ ④ ⑤
9、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10、 , ; ;

11、①

三、现代文阅读29%(12-23题)
(一)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16%)
12、
13、
14、

15、 ;
16、
17、

(二)上帝没有给它鱼鳔(13%)
18、
19、
20、

21、

22、作文:

答案: 2006-2007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26%(1-7题)
题号 1 2 3 4 5①
答案 B C C B D
5②、不要太功利地评价事物;要学会感恩等。写出一个方面既给分,言之有理即可。
6、①烈士暮年 ②半亩方塘一鉴开 ③背起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④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⑤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⑦人不知而不愠
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7、略
二、文言文阅读15%(8-11题)
8、约定 离开 拉 惭愧 同否
9、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10、无信,无礼;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取元方的好感以求得原谅;守信用,讲礼貌。
11、和孩子们讲解诗文 只有这个人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俩人的性命得以保存。
三、现代文阅读29%(12-23题)
(一)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16%)
12、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教室里春意盎然。
13、萌动 蔓延
14、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
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
15、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谐美好的关系。
16、为老师跟自己一起领略春光而会意的笑
17、略
(二)上帝没有给它鱼鳔(13%)
18、鱼鳍;鱼鳔。2%
19、威猛强壮、神气飞扬
20、3%没有鱼鳔,我们就无时无刻不面对压力,一刻也不能停止游动,否则就会沉入海底,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亿万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游动,因此,我们自然练就了最强壮的躯体。
21、围绕化压力为动力这一中心来谈
22、作文:评分标准:21分切入评分

❸ 亦步亦趋文言文阅读答案

古文《亦步亦趋》
一、原文:
或人命1其子曰:“尔一言一动皆当效2师所为回。”
子领3命,侍答4食于师。师食亦食,师饮亦饮;师侧身亦侧身。师暗视不觉失笑,搁箸而喷嚏。生不能强为,乃揖5而谢6曰:“吾师此等妙处,其实难学也!”
二、注释:
1,命:吩咐,嘱咐
2,效:模仿,照着做
3,领:领受
4,侍:在尊长者旁边陪伴侍候
5,揖:作揖,拱手行礼
6,谢:道歉,谢罪
三、译文:
有人嘱咐他的儿子说:“你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效仿老师的做法。”
儿子听从了命令。(儿子)侍奉老师吃饭,老师吃他也吃,老师喝他也喝,老师侧过身子他也侧过身子。老师暗地里看到了,不觉笑了起来,放下筷子,打个喷嚏。学生不能勉强自己这样做,于是作揖,道歉说:“我老师这样的高妙本事,实在是难学呀!”
希望帮上你的忙,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望不吝指正,共勉。

❹ 章学诚《知难》文言文题答案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会稽(今浙江绍兴内)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容,官国子监典籍。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着《文史通义》共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三大史学名著。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洪皓第三子。南宋著名文学家。

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就亭记(清) 施闰章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


小题抄:B.
小题:B.
小题:D.
小题:遂 治 其 芜 秽 /作 竹 亭 其 上 /列 植 花 木/ 又 视 其 屋 角 之 障 吾 目 者 去 之/ 命 曰 就 亭 /为 就 其 地 而 不 劳 也

❻ 求史上最难的文言文,要出题目,带答案

你查一下《阴符经》
文章难懂,翻译网上有。
出题从古代文化和现代理解方面出,应该对你会有所帮助。

❼ 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小题1:D
小题2:(1)译文: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落实“纳”“急”各1分,大意通顺1分)
(2)王芬性情粗疏没有韬略,这事必定成功不了,而且会祸及宗族。您千万不要参与!(落实“疏”“武”各1分,大意通顺1分。)
小题3:德行高尚,言行一致。(见识过人(阻止陶丘洪帮助王芬废帝之事)名士高风(巧妙的谢绝部下和百姓送的礼)。

❽ 文言文《谏说之难》 答案

三、(9分,每小题3分)
10.D(摧:挫败)
11.D(①韩非死于说难才体现了谏说之难,作《说难》不能体现。④是范雎假意虚张声势之言,不能体现谏说之难)
12.C(蔡泽劝说的直接结果是范雎请他作了上宾,而不是立刻让出了秦国的相位)

参考译文:
韩非写了《说难》,却死于因劝谏所招致的灾难,大概劝谏之难,自古以来就如此。至于为国君的知道了臣下所要劝谏的内容。虽然接见了来劝谏的臣子,而又拒绝接受他的意见,然而最终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这又是很困难且可喜可贺的事了,
秦穆公俘获了晋惠公,晋国的阴饴甥前往秦国参加会盟,他将替晋国游说是毫无疑问的。秦穆公问道:“晋国和睦吗?”阴饴甥回答说:“不和睦。小人说一定要报仇,君子说一定报答恩德。”秦穆公又说:“你们国家认为你们君主(指晋惠公)的命运如何?”阴饴甥回答说:“小人认为他不会被免除刑罚,君子则认为一定会止晋惠公回晋国去,以德报怨,秦国一定不会这样做的。”泰国终于让晋惠公回了国。
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山要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赵太后不肯, 说:“谁敢再说以长安君作人质的事,我老妇—定要向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想拜见太后,太后气呼呼地请他进来,知道他必定是为长安君作人质的事而来的。左师慢慢坐下,先问太后身体如何,接着请求太后恩准让他的小儿子当个宫廷的黑衣卫十。太后说:“男子汉也爱怜自己的小儿子吗?”左师问答说:“比女人更厉害。”于是就言及太后之女燕后,接着深入探讨赵王三代以来没有功绩而封侯的子子孙孙,灾祸涉及他们自身的情况。太后醒悟,左师随即问道:“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处世?”太后说:“任凭您安排长安君吧。”于是遂将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
范雎在秦国逐渐受到疏远,蔡泽到了秦国,派人传话激怒范雎,说:“燕国来的客卿蔡泽是天下的能言善辩之士,他只要—见到秦王,必然要夺去范雎的相位、”范雎说:“百家之学说,我都了解,众人的雄辩,我都挫败过他们,这人又怎么能夺去找的相位呢?”于是派人找来蔡泽,对他说:“您扬言说要取代我为相,有这事吗;”蔡泽问答说:“是这洋,”随即引用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例子。范雌知道蔡泽要以游说之词难住白己,就故意说:“杀身成名,为什么不可以?”蔡泽以身命、名声都能保全的道理诱导他,以闳夭、周公之忠正圣明为他树立榜样。说观今的秦王不加倍封赏功臣,比不上秦孝公、楚越王,而范雎的功绩也比不上闳夭等人,规劝他把相印归还秦王,把相位让给更为贤明的人。范雎肃然起敬,没有了原先的恼怒,失去子自己昔日的雄辩,恭敬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并请蔡泽入室(把他)当作上等宾客。最后取代范雎作宰相的就是蔡泽。
秦始皇曾将生母放逐出秦都,下令说:”有敢来以太后之事为谏的不赦”。已杀了二十七人。茅焦请求入宫劝谏,秦王让人抬来大锅准备烹杀他。茅焦借夏桀、殷纣狂悖背理这行为来责备秦工,话还没说完,秦王母子就和好如初了。
吕甥(阴饴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言山于爱,蔡泽之说激发于理.至于茅焦真是所谓老虎嘴里拔牙了。范雎亲自使穰侯遭受(免职的)困境,而夺取了他的相位,为什么突然就不如蔡泽了呢?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呀!

❾ 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文言文题及答案

注释:①口口去 (qū): 张开口合不拢,形容受到震惊。②帙():卷。③累专马:牵马,备马。④婢属:使女,女仆。⑤袁伯业:袁绍的从史袁遗,字伯业。

下面与文中“古人微意”一句中的“意”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B.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C.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卜者知其指意(《陈涉世家》)

将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译句:就大声喊叫,又蹦又跳,像口渴的鹿跑向泉水。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归 而 自 责 顽 钝 如 此 当 何 所 成 乃 以 一 婢 自 监

归而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自监

文章结尾说“当知读书亦是难事”,你认为作者须克服哪些难事
答:①性不耐静(耽玩竟日;贪玩;不能静心)②读书稍倦(困倦;嗜睡)

❿ 《鲍子难客》的阅读答案

重点实词:
1.和:附和 2.亦:也 3.并:一同 4.类:相似
翻译句子:
1.天之于民厚矣:老天对百姓有恩版德啊!
2.不如君言权:不象您说的那样。
3.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智慧高下不同而相制约。
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责难、反驳。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