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是

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是

发布时间: 2020-12-05 19:33:07

1. 学科课程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学科课程的优点
1.以浓缩的形式集纳人类在各个基本学科领域探索的成果,间接经验
的容量较大,有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2.便于按知识逻辑顺序组织教材,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学科课程的缺点
1.现代学校的不少学科中的不少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经验,需求缺乏联系,容易导致死记硬背
2.强调每一门学科课程的相对独立和稳定的逻辑系统,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3.学科课程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
(希望能帮到您,也希望您能好评一下,谢谢)

2.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特点有利于教师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 )特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巩固知识
A.综合性 B.系统性 C.实践性 D.逻辑性 E.简约性
答案:BDE

3. 教育学中按照不同的标准课程类型有哪些,每种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育学中按照不同的标准课程类型有:学科课程VS经验课程、分科课程VS综合课程、必修课程VS选修课程、国家课程VS地方课程VS校本课程、基础型课程VS拓展性课程VS研究型课程、显性课程VS隐性课程。每种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1、学科课程VS经验课程

按照学科固有的属性(不同的内容)来划分,分为分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经验课程也叫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分科课程VS综合课程

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组合)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单科形式,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分科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本质是一致的,但是划分的标准不一样。

综合课程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3、必修课程VS选修课程

从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来划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力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体现对学生基本的要求。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4、国家课程VS地方课程VS校本课程

按照设计开发主体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一级课程)主要是由国家制定的一些课程,所体现的是国家的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二级课程)主要是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课程,满足的是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又称之为学校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主要是由学校的教师负责编写的课程,是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选用的课程,来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5、基础型课程VS拓展性课程VS研究型课程

按照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主要培养的学生的基础能力,比如:“三基”(读写算)的能力。

拓展型课程主要拓展学生的特殊能力。比如绘画课、音乐课主要扩展学生的绘画、音乐能力等。

研究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设计来完成教学任务。

6、显性课程VS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呈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显性课程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

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的特点。

(3)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是扩展阅读:

课程的类型在教师资格证和教师招聘考试中都属于高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通常会在题干中给出课程的描述,要求考生选出相对应的课程类型;或者给出课程类型,要求考生选出分类标准。因此,要做到将不同课程的名称、特点及分类标准对应清楚。

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

1、理想的课程,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

3、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

4、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

5、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

4. 结合自己的学科谈谈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案例:英语主观题学生互评过程中的学生三维目标实现的探索
最初动机:对于平常形成性测验后的答卷,因为没有统一要求,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互评的方式来 巩固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自己也能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于情节的涉及和目标的达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第一次,答卷统一收上来,打乱,随机下发,科代表念标准答案,学生打分。效果并不理想,A情感上,好多学生不愿意别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学习状况,特别是种差生,好成绩也不愿意被成绩差的打分。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求每个同学必须找一个学习对子,有且只许找一个。自愿组合,如果单数的,最后一人的对子就是老师。学生的情感被老师和同学所认同,那么互评的效果和质量就大大提高了。
第二步,发回经互评后的各自原始答卷,老师讲评。学生对于批注后的题卷结合老师的讲评又多以次自评。讲评过程中,举手统计选项分布,反馈交流充分。
通过这种形式的组织,个人对新课程除学科知识点大纲所要求的标准外,对学生三维能力的培养有新的体会:知识与技能的目标需要学生在他们所认同的情感和价值的指引下,能够更认真负责的去探究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其过程和方法可以通过他评、老师讲评和自评来探究实现。
理论将不出什么来,个人体会。把情感与价值、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联系在一个整体,照顾到学生三维的成长和发展,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
效果,

5. 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型等特点。它的优点在于强调每一门学科的逻辑组织,缺点是较少的考虑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6. 学科本位的优缺点

优点:知来识量丰富,各学科自身体源系较完备。
缺点:没有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没有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科目多并缺乏整合,过分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的经验。
从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历史可知,过分强调学科中心或学科本位,将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学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导致学习内容繁、难、偏、旧等,而且教学也更容易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课程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不过分强调科学体系自身的完备。

7. 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学科课程

主要优点:

1.以浓缩的形式集纳人类在各个基本学科领域探索的成果,间接经验的容量较大,有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2.便于按知识逻辑顺序组织教材,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主要缺点:

1.科目繁多的学科课程导致总体课程体系臃肿不堪,同时也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学科课程以分门别类的方式组织和编排,而学生的现实生活却是完整的,这种课程上的人为的割裂,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的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由于学科划分过细,造成知识面过窄,内容偏深偏难。

4.各学科相互分离,彼此孤立,造成学习内容相互分离甚至脱节。

活动课程

主要优点:

1.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2.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有利于学生在与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人格的不断发展

3.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课程的综合性,主张以社会生活问题来统合各种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主要缺点:

1.过分地夸大了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容易导致“功利主义”

2.忽视儿童思维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往往把儿童日常生活中个别经验的作用绝对化而不顾及这些经验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系统知识水平

3.对于习惯了学科课程的讲授方式的教师而言,活动课程的组织较困难。

(7)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是扩展阅读:

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

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门学科各具固有的逻辑和系统。

这种课程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近代学校的学科课程是文艺复兴后逐步形成的网络全书式的课程。

学科课程至今仍为各国学校广泛采用。正如赫尔巴特指出的,这种课程是“从易到难” 地排列教材的。它符合儿童的发展阶段的特征,而且注重科学的体系。

活动课程

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