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学科特点
① 法考客观题题型是什么
客观题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
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1)民诉学科特点扩展阅读:
报名客观题人员报名时应当具有以下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证。
2、毕业证书。本人毕业证书应当能够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查询或认证。
3、申请享受放宽政策人员,须具有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户籍。网上报名时,应上传户口簿首页及本人页电子照片。
4、电子证件照片。报名人员应当提供符合规定格式(宽413像素×高626像素)要求的本人近三个月内彩色(红、蓝、白底色均可)正面免冠电子证件照片。
5、司法行政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1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当签署《应届毕业生承诺书》等等。
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怎么样
北航法学院定位清晰,借鉴国际著名法学院的办学经验,确立了以长效发展、全球视野为支点,以规范化办学为基准,以发展高水平法学教育和研究为取向的办学思路,依托北航强大的理工科及自然科学技术文化优势,旨在培养法学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应用能力强,兼具理工科背景,掌握一定的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为我国法治事业服务。2008年8月,法学院取得“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平台。
现有教职员49人,专任教师44人,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0%以上,具有留学经历的占40%以上。其中,8人为教育部三级岗以上教授,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为美国富布莱特学者,1人为德国洪堡基金学者,1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为北航蓝天学者,3人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
学院学科布局完整,重点与特色突出。下设民商法、国际法、诉讼法、法学理论与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和刑事法6个学科研究中心以及法律基础和法律实践2个教学中心。同时,依托学校在航空航天和知识产权领域的特殊优势,设立了“外层空间法研究所”、“航空法研究所”、“知识产权与科技法研究所”3个国内闻名的特色学术研究机构。
③ 学校介绍里有法学院,学科叫法学,那法学包括的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等,是全部都要学,还是大几开始分化
专科来考硕士,一般需要毕业两年自后才有报考资格。法学专业一般包括十三门核心课程,不同的学校专业的设置也不一样。但通常会包括: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经济法,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律思想史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④ 司法考试有多难
司考,全称是国家司法考试,目前叫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2018年下发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将原来的国家司法考试改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最直接的不同,就在于法考的范围加大了,原本只是司法人员参加的考试,扩大到不仅法官、检察官、公证员需要通过该考试,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工作人员,以及法律顾问、法律类仲裁员也需要参加并通过考试。

从司法考试诞生至今,司法考试通过率最低的年份是2002年,这一年通过率仅为6.68%,而2005年至2008年的通过率逐渐升高,最高年份是2008年达到了25%,近些年的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基本在10%左右,所以要说司法考试比较难,那仅指90%没有通过的人群,毕竟还有10%的人通过了法考。
⑤ 法考应该先学哪几科
第一轮:3月-7月上旬(听课+做少量真题,主要跟循来胜的安排)
3月和4月我主要学民法、刑法,通过视频的方式补来胜年前的民刑课程,同时每周六日去来胜上面授课,面授课也是以民刑为主,听完一节课我会做一做讲义上附带的法考真题,或查一查老师课上说的法条,把法条标记在讲义上(有的同学可能喜欢用本子记笔记,都可以)。一开始做真题会很痛苦,其一因为真题的综合性很强,四个选项涉及到不同章节的知识,可能你才学了一个知识点,做起题来会比较困难;其二因为刚开始接触真题还没有感觉,错误率会很高,毕竟法考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真题还是具有难度性的。
民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并且民刑打好基础也有助于其它部门法的学习。民刑的分值高、难度大,一定要尽早复习,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打好基础。我记得在3月份刚开课的时候,来胜的民法曹兴明老师就跟我们说过一句话:每年总有一些别人看来一定能考过的人,偏偏考不过,也总有一些大家都觉得考不过的人,偏偏考过了。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的法考之路,它让我认识到法考的不确定性很大,我不敢松懈,害怕自己成为“偏偏考不过”的那种人。
5月—7月上旬,这段时间我也是按照来胜的排课顺序去学,民诉、刑诉、行政法、理论法学、三国、商经。学习方法与民刑无异,都是先听面授课,等来胜工作人员把视频课上传后还要再听一遍,把课堂上遗漏的笔记补全,听课的过程也是在记忆,当有些知识点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它就变成你的常识,后期再记忆更容易一些,所以对我来说听课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听完课可能还不太理解,这时就需要做法考真题来帮助你理解,这一阶段我做的是讲义上附带的真题。
第二轮:7月中旬-8月底(真题为主+背讲义)
说实话,从7月中旬虽然是我的二轮复习开始,但其实我的时间非常紧张,由于前面我一直在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再加上学校本身的课程,我法考就相当于只听了两遍课,做了少量真题,远远不够,因此暑假选择留校复习,每天的作息大概如下:
早上7点或不到7点坐在教室里开始正式的学习,学到上午10点左右,我会准时犯困,然后冲一杯咖啡继续学习,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左右,12点到1点用来背单词或听听政治课,1点以后继续学法考的内容,下午5点左右去食堂吃饭,通常20分钟内解决,吃完饭回来继续学法考的内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半教室关门,其中要抽一个小时的时间做考研英语真题,教室关门后我会去教学楼的一个过道里背法考的内容,一直到12点左右回宿舍洗簌睡觉。
这段时间确实很拼,中午不吃饭不午休,每天平均学习16个小时以上,倒不是我自己有多努力,而是由于前期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我不得不这么拼,不然真的时间不够。期间来胜也有安排二轮复习,我是以一轮的老师和讲义做基础,二轮的作为一个补充。
第三轮:9月初-9月22号(查缺补漏+持之以恒)
进入9月份压力骤增,距离考试还有一二十天,这是一个很尴尬的数字,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也是心态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尤其最后十天,通常上午信心满满,下午就垂头丧气,怎么背了那么多遍还是忘,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了!所以那几天我经常上网络搜法考前X天的心理状态,压力实在大了就去找同学聊聊,真的很难熬。但学习不能停,无论是做真题还是背书,这个阶段不要太在意正确率有多高,只要前面足够努力,这一二十天只要照常坚持下去就好!贵在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