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①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1300字左右
<由宗教教浅析西方中世纪基督教美术>
中世纪时期,泛指自公元4-5世纪至公元14—15世纪的1000年。古希腊、古罗马
是欧洲古代文明时期,文艺复兴是近现代文明的起点,中间经历了1000年从古代文明走
向现代文明的过渡期。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形成于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犹
太民族中,宣扬天国终会来到,人人平等、互爱,反对家庭制、私有制、世俗政权,自称
是拯救贫苦人的教法。其教义认为:人是有来世的,现世是罪孽之海,一切罪孽的根源在
于肉体的要求和邪欲,要抑肉伸灵,抛弃欢乐和享受,修行可登天国,为了将来的幸福.
归到神的怀抱。
公元5世纪韧,著名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在北非写就了他的不朽之作——《上帝
之城》。自人类第一次背叛上帝以来,“由陶种爱造成丁两座城市:一座世上之城,是由
爱自己,甚至连上帝都轻视的爱造成;另一座是天上之城,是由爱上帝,甚至连自己都看
轻的爱造成。”随着上帝之城的发展,世上之城必将消亡,上帝之城终将胜利。现在看
来,奥古斯丁的神学历史观似乎是基督降世以后的 千年中西方文明历史发展的一个最通
俗的比喻。
古罗4的统一帝国崩溃丁,基督教在随后的年代里经历了“被镇压”、“传播”、“承
认”的过程,逐步征服了整个欧洲。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浸透了中世纪西方社会行领域,
以宗教为基础的法学、自然科学、哲学等都在符合教义的范围中成长,美术则充当着上帝
与教会的代言人的角色。
基督教来源于古代的各类神话传说,5世纪前一直没有合法的地位.处于地下秘密的
活动中。当时有一种叫做“卡塔孔堡”的地下墓室,始建于l世纪,里面是埋葬教徒的
墓地.人口处有一大厅,是教徒聚会勃L拜的场所。地下墓室有几千米长,在墓的墙上、
室顶上饰以简单的壁画和灰泥浮雕。地下墓室的壁画多取材于《圣经》,多为寓意象征手
法,最常见的一个形象便是基督耶坏。在基督教禁欲主义思想还没有形成之前,早期的基
督教还是受压迫民众美好未来幸福生活的象征和代表。如把耶酥描绘成牧羊人,人民是他
的羔羊;葡萄藤象征基督教;孔雀象征永恒;鸽子表示心灵;心象征博爱;坞鸟象征圣
灵;船代表教会,等等。
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已有了合法地位。信教者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不惜钱财、人力和
物力,在各地兴建起大大小小的各种教堂。于是,基督教的活动场所由地下的墓室转为地
上传教的教堂。最早的教堂式样是在古老长方形神殿的基础上形成的“巴西里卡”式。
这种教堂外观简朴,内饰华丽,由彩色玻璃、各色大理石在墙壁上和窗上组成富丽堂皇的
“马赛克”镶嵌圆,外面配有古希腊建筑的“科林斯式”或“伊奥尼亚式”石柱,加上
长廊、天窗、庭院、喷泉,看似宗教祈祷之地,却满含人与k帝情感的诗意情趣。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里卡”式教堂在布局上已有了一定的宣扬教义庄严、神圣的形
式构造。一条大门——祭坛的纵长中轴线,强调了一种空间的动态感受,有一种精神渐趋
兴奋的过渡过程,两旁的列柱更使这一过程有了铿锵的节奏感,它调整了人们凌乱的脚步
及焦躁的思想。室内装饰的华丽减轻、消解了物质的实体感,具有一种十分轻盈而易于步
入向卜的精神氛闹。它成为基督徒与上帝进行交流的极佳场所。而大量的马赛克半透明玻
璃的运用又制造出无数奇异的闪光,已有了足够的能量展示上帝的阳光普照人间的意味。
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西罗马由于蛮族雇佣军的政变而宣告灭亡。西欧蛮族国
家之间战争频繁,经济衰萎,文化艺术停滞;而作为东罗马的拜占庭帝国的美术发展则出
现了两个繁荣期。
第一个繁荣期是查士丁尼大帝时代,东罗马的领土一度包括意大利和北非。查士丁尼
大帝为了夸耀战绩而大兴土木.建造皇宫、剧场、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此时最著名
的;另一座著名教堂——圣维达尔教堂内部的镶嵌画《查士丁尼大帝及随从》、
《皇后西奥多拉及随从》是早期拜占庭艺术的名作。从这两幅画中可以看到当时
王权与教权的统一,绘画既歌颂了查士丁尼帝王,又把它作为教堂的组成部分。画面表现
皇帝和皇后来教堂朝拜的情节。直立的人物,横排的构图,有庄严向上的感觉,直线的表
现和斑澜的色彩,节奏十分鲜明,似乎包含有禁欲主义思想和对上天虔诚的不可思议的精
神力量,装饰效果强烈。宗教的发展.使《圣经》的传播十分广泛,用于装饰《圣经》
手炒本的插图画数量十分可观。它表现《圣经》的内容,有精美的花边图案和文字造型。
袖珍画是该时期持有的一种美术形式。
② 求中外美术鉴赏论文一篇3000字
我有的是中国美术鉴赏和西方美术鉴赏
你自己合起来怎么样?
你要的话给我邮箱我发给你!完了你给我一个悬赏还有赞同就是
③ 谁有西方美术鉴赏论文,800字左右,不用很深奥,谢谢
其实,最早接触到的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不是莫奈的《日出印象》,而是修拉的那幅《大腕岛的星期日》,那是CCTV8的世界名画鉴赏的一期节目,分析点彩法,不过当时吸引我的是画面中那位拿伞的妇女的衣服。
后来,对印象派,后印象派有了一定了解,直到上大学选修这们课,在图书馆看这些画家的介绍,知道现在作在这里写这样一篇关于印象派的文章。。。。。。。
最早的时候,我是在考虑到底是写达 芬奇,还是凡 高,因为在整个美术史上,自己最感兴趣的,最了解的就是这两位了,但觉得达芬奇没什么话讲,而凡高呢,自己在高中时已经写过了的。
上课较系统的接触到他们后,觉得自己可以对这个流派写点什么,对这个流派的画家写点什么。
说实话,真的不喜欢马奈的作品,看他的作品,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我的感觉,不是因为太震撼或是太感动的没语言了,而是因为我的心和他的画之间少了一座桥,没有感觉。
关于德加,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幅舞蹈演员,其实他所话的那些舞蹈演员都不是她最美的舞姿,最优雅的那一瞬间。那都是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一瞬,不起眼的一个动作而已,但正是因为这些画作的生活化,而使我们了解一种职业,一个社会层面的一段故事。
真实而不僵硬,似乎在细细的讲述一个故事。
或许是因为自己审美的关系吧,我最喜欢的德加的作品是《 舞台上的舞女》。
似乎是第一眼看到那幅作品,我就被迷住了。。。。。。
那一瞬间,她舒展而自然的舞姿,沉醉于舞蹈的淡淡的微笑,象伞一般展开的芭蕾舞裙,轻盈的踏着地板的脚尖,如蒲公英般飘逸,似乎就在下一秒,在你眼前轻盈的旋转而过,风一般。
背景一片的朦胧,台面一片的朦胧,唯独她的舞姿,唯独她的微笑,与摄影中最拍给人相似的心灵美感。一切都在朦胧着,唯独那个舞女。
凝视着,凝视着,仿佛自己就站在她的面前,如她一般的沉醉,沉醉于一个美妙的世界。
另一幅我印象极深的是戴手套的女歌手,那张画中的歌手,有点吓人,异地光的形式描绘的,但我很喜欢,因为她真实,真实就是喜欢的最好理由。画面中泛用了黑色,这是在印象派作品中少用的一种颜色。而在这却恰到好处,手套部分被有意的处理为近似黑色剪影,再加上北京的条状装饰,强化了形体对比,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
④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怎么破
1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合适自己写作方向的杂志很重要,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投递成功率.
2.其次要注意自己文章的格式把握,如果格式很不规整,肯能初稿就会面临直接退稿
3.要注意文章创新性的把握,如果你写的论文之前已经有好多人发表成功了,这个领域这个研究方向并没有什么创新点可言,那退稿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⑤ 求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15世纪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
〈1〉威尼斯在15世纪成为地中海沿岸最大的商业中心,实现贵族共和制政体,整个城市充满繁华的世俗气氛,15世纪后半期美术题材就从宗教转向世俗。
〈2〉世俗的题材使艺术家把目光转向美丽的自然风光,舒适豪华的生活也带来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这一切都使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演奏了一段华丽的终曲。
〈3〉威尼斯画派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
〈4〉威尼斯气候潮湿,也使油画得到发展。
(1)贝利尼:
A.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注重风景的描绘,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
B.成功之处在于将风景的氛围与画中人物的精神状态紧密结合在一起。
C.色彩和素描的表现力成为首要的因素,这也是威尼斯画派的共性:
a.《有小树的圣母》:用刺眼的色彩安排揭示人物内心壮丽感受和精神状态。
b.《神的欢宴》《湖的圣母》:大胆采用外光,色彩明朗鲜艳,流畅的线条富于音乐性。
D.这种和谐优美的基调促进了威尼斯画派的形成和发展。
(2)乔尔乔纳:
A.威尼斯画派全盛时期的人物,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威尼斯画派的画家。
B.诗一般的画面: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
a.《三个哲学家》《沉睡的维纳斯》。
b.《田园合奏》:对美丽的大自然和对幸福人生的赞歌。
C.作品有高度的抒情,这种抒情被奇特的理性精神所统领,大自然在作品也变的日益重要。
(3)提香:
a.作品显得壮丽,热情,富于想像,色彩强烈,用笔奔放。
b.人物更为粗旷,更加加意气风发,也更完整:
1.《天上人间的爱》:牧歌式的情调,反映出当时在人文学者中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
2.《乌尔宾诺的维纳斯》:追求光与色的波澜壮阔,形象逼真,生动,情节的风俗化处理,加强对世俗欢乐的认同感,反映他的现实主义艺术观。
3.晚年内心充满不安的情绪,笔触显得凝重,色彩更加单纯:《丹伊娜》。
D.艺术的优点在于笔触的运用方法为造型的表现提高了更多可能性。
(4)委罗内塞:
作品表现世俗的欢乐与自由:《利未的家宴》《加纳的婚宴》。
(5)丁托列托:
A.艺术理想是“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
a.具有宏大的构图,复杂激烈的人物动态和异乎寻常的透视角度:《圣马可的奇迹》。
b.《银河的起源》:运用人物动态与光线对比创造出生动欢快的气氛。
B.主要关心画面的视觉效果。
(6)柯罗乔:
画面色调明快,诗意盎然,妇女形象美丽动人:《圣夜》《丽达与天鹅》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美术)主要是以人文主义精神来画宗教题材
(1)乔托:
A.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他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水岭:不仅表现了卓越的绘画技巧,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B.主要创作形式是壁画,用人文主义精神来理解圣经题材,塑造的是典型的人的形象,渗透着崇高的道德内容:壁画《逃往埃及》。
C.为了表现真实的生活场面,开始探索写实的技巧,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在技法和理论上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对文艺复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继承和发展了乔托艺术传统的是马萨乔:A.为了反映世俗生活,以科学的探索精神,将解剖学,透视学知识应用于绘画,出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使新的现实主义艺术得以进一步成长。
a.《出乐园》:突现了造型的体积感和空间的丰富性,画面充满了悲剧性气氛。
b.《纳税钱》:柔和生动的线条和单纯朴素的色彩对比加强了形的表现力。
B.人物开始脱离宗教的因素,体现出一种积极入世的宇宙观。
C.他是那个时代现实主义艺术的奠基者,在他身上凝结着确立个人尊严的人文思想。
(3)波提切利:
A.注重用线造型,强调优美典雅的节奏和富丽鲜艳的色彩。
B.多取材于文学作品和古代神话传说,更能抒发个性和世俗的感情。作品中充满柔情的诗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爱恋,洋溢着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春》。
C.《维纳斯的诞生》:有独创性的作品,虽然缺乏真实的空间透视,但没有平板的印象,主要是线条的使用,利用有动感的线条来营造形体的体积感。
⑥ 西方美术流派鉴赏论文
我就随便谈谈看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运动的,绘画学也一样,当巴洛克与洛可可的产物新古典主义发展到巅峰之时还是寸步难行的,艺术家们渴望革新,在一片混沌黑暗的道路上缓慢摸索,但是无济于事,应为自文艺复兴以来诸多巨人已将这一领域的绘画艺术推向了最高潮,再也无法上升,古典派最后希望就是德拉克罗瓦,安格尔,大卫等,可时还是很混沌很黑暗,没有可以超越的了,然而绘画界的顶级代表都没有预见到一股蓄势待发的思潮,他们的眼光始终停留在学院派3个字上,一片宁静之时一道强光犹如闪电一般打破了西方绘画界许久的沉静,那便是印象主义,前期大师莫奈,雷诺阿,华沙罗,西斯莱等运用物理学中光学的研究成果将自然界中的7中原色搬入绘画,但仅是表带视觉冲击,讲究瞬间视觉,无思想性可言。如果说前期是动摇了学院派色彩理论,那么后印象派则是空前的大巨变!后印象主义的3位大师高更塞尚与凡高,直接动摇了上层学院派的根基,完全表现个人主观情感,就如同音乐领域的贝多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同巨人拿起手中火把点名新的道路,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塞上被誉现代绘画之父,他的构图模式与绘画中的注重物体块面结构与透视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立体主义开创者毕加索。印象派的成果犹如大树长出不断细枝,诞生了表现主义,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等一系列抽象的绘画派别,是里程碑式的,是空前的!艺术的新时代宣告到来,文学受其影响,音乐也受到波及,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就是如此。它就如同洪水一样,最后发展为海洋
⑦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文森特•威廉•梵高
始终无法忘记初中时刚接触绘画,听老师讲起梵高,在美术书上看到他的向日葵,我说不出他的画那里好,但他的画就是让我着迷,如痴如醉。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也许是他的热情感染了我,我希望我就是那朵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
后来慢慢的对梵高有了深入的了解,他生性善良,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向日葵》、《星夜》、《麦田群鸦》等代表作,大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透过这些作品,我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梵高,更加理解画家的精神和思想。
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家庭。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画,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纺织工》等。1886年梵高随他担任古匹尔画店高级职员的弟弟来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河流、农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 “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但后因两人意见不合,高更离去,梵高的精神也开始逐渐分裂。梵高于1888年12月23日发病后,病情时好时坏,时重时轻,一次次住进医院。1889年5月他被送进离阿尔一公里的圣雷米神经病院,成了彻头彻尾的精神病人。但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梵高的绘画竟然突飞猛进,风格迅速形成。然而这奇迹的代价却是一个灵魂的自焚。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梵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10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梵高在麦田里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梵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去世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这样的艺术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从梵高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少重要的原则。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但是,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一共只卖出过1幅画。
提起梵高的经典作品,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向日葵》。它是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画面上那种仿佛是从作者内心里流淌出来的金黄色肆意渲染,单纯的陶罐花瓶,粗糙的台布,层层叠叠的阳光交织成的背景,在台布上泛动着光晕;充满朝气的9朵向日葵正值盛开时节,花盘未尽显露出来,甚至带着娇嫩的绿色,而另外几朵向日葵则是苍老的、成熟甚至是行将颓败的,花瓣残缺不齐,枝桠僵硬并扭曲倾斜。这似乎暗示着某种宿命,虽然在强烈阳光的沐浴底下,向日葵还是逃脱不了苍老颓败的结局,仿佛一切都那么短暂地辉煌,世间万物都不可能像太阳一样永恒放光,短暂似乎是一切万物的宿命。然而,梵高将阳光的金黄色强加给了所有的背景物,空气、花瓶和台布等等。当他一笔笔仔细地完成从调色板到画布的颜料转移时,他应该看到,整个画室里已经被那种耀眼的金黄色所照亮了,包括他的脸,他那严肃的表情,他的精神世界。在梵高的笔下,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他们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
梵高的另一幅代表作品《星夜》,画于1890年6月,现藏于纽约现代美术馆。《星夜》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暗黑的龙柏树巫一样飘舞着,涡旋般的星云、旋转的大小星体、甚至是新月都在快速旋转中。那种狞厉的流纹仿佛是宿命的流向,一切都是动荡不安的,摇摇欲坠的。而教堂的尖顶显得那么渺茫无助,它的尖顶几乎被夜空的涡漩所淹没。梵高的世界其实就是如此脆弱无助,而他陷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涡漩中。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象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梵高曾在给弟弟迪奥的信中写道“凝望着璀璨的星空,我总是不由得浮想联翩……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夜空中闪烁的亮点不能像法国地图上的黑色标志那样容易到达呢?我们只需坐上火车就可以到达特鲁斯肯或卢昂,而到达星星那里却要经历一次死亡之旅”。梵高所描绘的那些搅动着的漩涡似的星辰,在我们看来也许只是新奇创意的景色,但事实上那是作者心中的暗涌,以及对死亡的诠释。或许对于梵高来说,死亡并不是灾祸,而是通向天堂的隧道,是种精神的解脱。
梵高的最后一幅油画是《麦田群鸦》,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幅逼真而可怕的写照,也是他留给世人一份刺目的图像的遗书。那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画面:一块被三条岔道切割成两等分的麦田,最左边的道路几乎呈现出一种边界的状态,中间一条道路以令人无限遐想的S形向远方延伸,道路的尽头全是一片迷茫与阴森,道路旁边是充满敬意的绿草,另一条道路向右边遽然偏离并消失。它仿佛一个举着双臂的人,平躺着,双肩上举着丰收的麦田。那种令人激动并慰藉的金黄色,仿佛太阳照耀的圣域,它点燃了一个人的内心的喜悦。而却在此时,天空令人不安地被乌云遮住了,准确地说,那是一群会飞动的阴影,它是一群乌鸦,纯黑色的乌鸦以及远处天空中出现的阴霾仿佛是女巫的黑色大氅一样遮住越来越少的阳光和麦田的光芒。它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是一种内心深处隐约的恐惧。这就是濒临死亡之前的梵高的世界,他眼里的世界分为两种颜色,一种是令人激动的金黄色,它是属于他那执著的精神的阳光色彩,另一种是令他恐惧的阴影和失望,他对那个世界失去了最后的信心,他的心情因此被切割瓦解,一块麦田因此陷落,一片阳光因此而支离破碎。
梵高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作画,像荆棘鸟般用灵魂与鲜血谱写生命的最后华章。在这幅绝笔画中表达出梵高的“悲伤与极度的寂寞”, 他的结局似乎早就注定了。于是在奥维尔,七月灿烂的夏天,他朝自己的胸膛扣动了扳机,倒下的一刹那他的灵魂归于永恒的金黄色大地,这位癫狂的天才画家终于得到了解脱。
我要向我灵魂深处最爱的艺术家致敬,梵高一生坎坷,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完全破碎。一如大海,风暴时起,颠簸倾覆,没有多少平稳的陆地了。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他对艺术的爱。在面对不可遏止的疾病的焦灼中,他说:“绘画到底有没有美,有没有用处,这实在令人怀疑。但是怎么办呢?有些人即使精神失常了,却仍然热爱着自然与生活,因为他是画家!”“面对一种把我毁掉的、使我害怕的病。我的信仰仍然不会动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绘画有着偏执信仰的“疯子”,用其短暂的一生向我们描绘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诉说着他的激情与理想,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永恒的色彩。
⑧ 中外美术鉴赏论文, 求中外美术鉴赏论文一篇3000字
论 文 在线网(论文下载,大量免费资源)
论 文 帝国[(论文资源)
论 文 资料网内(各专容业论文下载)
论 文 快车网(各专业论文下载)
毕 业 论文网(论文发表等,不错的地方)
专 业 论文网(专业论文下载,职称考试)
大学生论文库(看看吧挺好)
轻 松 论文网(论文网站)
易 起 论文网(不错的地方
⑨ 外国美术欣赏的小论文急
奴隶社会时代
进入奴隶社会,那些文明古国谱写了人类美术史的辉煌篇章。 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又称两河流域)的雕塑,如巴比伦王国的“汉漠拉比法典”浮雕,亚述王国那些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写实、充满激烈动势的浮雕。 古埃及的庞大金字塔建筑,按照正面律程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像。 古希腊的自由民主创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筑、雕刻和绘画作品,其中留存于世的不少健美而优雅的雕刻形象,如《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尤其具有无穷的魅力。 古罗马美术承继着古希腊的传统,但罗马人的美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规模巨大的科洛西姆竞技场和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而曾被维苏威火山灰掩埋达1700多年的庞贝壁画,则给我们展示了古罗马绘画的独特面貌。
封建社会时代
自公元476年开始,欧洲历史进入封建中世纪。受基督教制约,中世纪美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建筑的高度发展是中世纪美术最伟大的成就。拜占廷教堂、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各具艺术上的创造性。与宗教建筑相结合,雕刻、镶嵌画和壁画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追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下,创造了最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 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的三位代表。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其杰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皆被誉为世界名画之首。米开朗基罗则在雕刻、绘画和建筑各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鼎盛期文艺复兴艺术水平的典范之作。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雄伟健壮,气魄浑宏。拉斐尔则以其塑造的秀美典雅的圣母形象最为成功。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被誉为美和善的化身,最充分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
17世纪时期
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它发源于意大利,后风靡全欧。其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这一风格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个美术门类中。佛兰德斯的鲁本斯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绘画对西方绘画具有持久的影响。同时代的现实主义大师如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的特色。
18世纪时期
18世纪罗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随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罗可可美术的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致。代表画家有法国的瓦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进步的美术家们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了一场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其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浪漫主义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落而兴起。法国的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这一运动的主将却是德拉克洛瓦,其绘画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充满强烈激情,代表作有《希阿岛的屠杀》和《自由领导着人们》等。法国吕德的《马赛曲》和卡尔波的《舞蹈》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塑作品。
19世纪时期
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时期。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奥南的葬礼》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而《石工》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勤劳朴实的农民画家米勒,以醇厚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农民。政治讽刺画家杜米埃创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而形象夸张的石版画和油画。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以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创作了反映工人运动和农民革命的系列铜版画和石版画。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列宾、苏里科夫等杰出画家。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品质。 19世纪后期在法国产生了印象派。此派绘画以创新的姿态出现,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西斯莱等。继印象派之后还出现了新印象派(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和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是塞尚、凡"高和高更)。而实际上后印象派与印象派在艺术主张并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其中凡"高的绘画着力于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线条奔放。高更的画多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法国画家塞尚(1839-1906)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都有新的创造,他的绘画则追求几何性的形体结构,他因而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的绘画源泉是自然、人和他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的事物,而不是昔日的故事和神话。
20世纪时期至今
20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呈现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态的局面。1905年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强调形的单纯化和平面化,追求画面的装饰性。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绘画继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则,将自然物象分解成几何块面,从而从根本上挣脱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和空间概念。随着德国1905年桥社和1909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此派绘画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1909年在意大利出现了未来主义美术运动,此派画家热衷于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活动的物体和运动的感觉。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大约于1910年前后产生,其代表画家有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和荷兰画家蒙德里安,而两人又分别代表着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个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思潮,此派艺术家不仅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反对传统,而且否定艺术自身,否定一切。杜尚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上胡须,并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便是达达主义思想的体现。随着达达主义运动消退,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此派画家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力图展现无意识和潜意识世界。其绘画往往把具体的细节描写与虚构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表现梦境和幻觉的景象。代表画家有恩斯特、马格利特、夏卡尔、达利、米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产生的以波洛克、德"库宁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综合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的特点,强调画家行动的自由性和自动性。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的波普艺术,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利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和各种报刊图片作拼贴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代表人物有美国画家约翰斯、劳生柏、沃霍尔等。 而70年代兴起的超级写实主义(或称照相写实主义)运动,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进行客观的复制和逼真的描绘。代表画家有克洛斯、佩尔斯坦,雕塑家中,安德烈、汉森最为著名。除上述之外,可以归入现代艺术范畴的还有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等。其许多艺术活动已经超出了美术的范围。
⑩ 求一篇西方美术欣赏论文
大学开设选修课,旨在拓展大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虽然体制上存在很多缺陷,但出发点还是很好的,这些姑且不谈。选修《西方美术鉴赏》这门课,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接触艺术了,但却是印象、收获最大一堂课。
首先,来了解一下艺术: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在《西方美术鉴赏》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许多画派的画家以及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我不能够真正懂得画家的画却欣赏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作品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似懂非懂,有所感悟却又无法言语。
就课上老师讲解的内容,谈谈梵高和毕加索,他们的人生可以说是截然不同,但他们都是值得后人敬仰的画家,他们画我看不透但却可以隐约的感觉到艺术家那可不平静的心。梵高生性善良,热爱艺术,但在生活中屡受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上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然而却得不到世人的认可,最后郁郁而终。然而毕加索的一生却是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画被卢浮宫收藏的画家,他性情奔放,对于生活非常的乐观,一生中画法与风格几经变化,似乎是一
位一生都没能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
美术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美术鉴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美术鉴赏有益于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美术鉴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术鉴赏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在这堂课上印象最深的是:欣赏一幅画不能看它像不像,要用心去感受画家所要表现的心情、场景、意义,去感受当时画家那颗不平静的心。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艺术,要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欣赏、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