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美术课提问

美术课提问

发布时间: 2020-12-05 22:37:09

❶ Lily仅仅在星期四上美术英语 并对美术课提问

Lily has the art lesson only on Thursday.
Which lesson does Lily have only on Thursday?

❷ 爱丽丝上美术课一周两次用英语给一周两次如何提问

How often does Alice have her art lessons?

如不明白请追问,要是满意请【采纳】

祝学习进步

❸ 美术老师在美术课上如何设计提问

陈平 江苏省怀仁中学
我为什么建议他这样改呢?我想,“思维是思维主体处理信息及意识的活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信息”,二是“意识”。“信息”是人要思考的对象,“意识”是人对思考对象的反映。思维质量的关键在于人的意识,只有人的意识是积极的、主动的,其思维质量才能提高。反之,如果人对所提的问题处在消极或者被动状态,思维质量会大打折扣。所以,提高学生对于问题本身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思维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建议这位老师改变问题提问的方式,把问题与学生自己可能发生的“利益”结合起来,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期末的美术鉴赏考查,我们给学生设计的题目中,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我后来觉得这样提问学生的思维度还是不够,就再进行了调整,变成了两个小问题:
2.假如你是课本编写者,请用另外两个词来修饰中国画“山水画”与“花鸟画”,并结合具体作品来说明你的观点。
我这样调整的想法是,前面一个问题重视了学生主观表达,也重视了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但由于是开卷考查,学生简单地摘录课本原话的比较多。通过调整后,我们更重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以及对作品独特的解读,并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阅读与知识的积累情况。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确实出现了一些比较理想的作业。在讲山水画时,有的学生做如下回答:
“山灵水秀”:《游春图》,大面积的水面为远近山坡怀抱,树木、烟云、亭阁、院落、桥梁、船只都是重要的表现要素,将春游环境点缀得很美,不论是层峦叠嶂的山峰,还是含情脉脉的流水,无不体现“灵动”两字,其中也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操。“雄伟浑厚”: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取景高远,中部的烟云拉开了人与山的距离,有一种异常雄伟高大之感。“身临其境”:《清明上河图》对宋代城市面貌、社会风俗做了描绘,描绘了商业繁荣景象,画面形象逼真,仿佛身临其境……
在讲山水画时,学生又做如下回答:
“寓情于物”:杨无咎的《四梅图卷之一》,画了梅花的生长过程,可以看出作者为人耿直,不肯依附秦桧,所画梅花清秀隽永,是高尚气节的化身。作者把感情寄托于画,一切物语皆情语。“趣味横生”:《寒雀图》。表现了自然界自由生产的花木和禽鸟不是死板的,图中的麻雀或翔或栖,富有生机,别有风情。“清幽淡雅”:郑燮《兰竹图》,有清新淡雅的意境,体现出了文人画的品性。 “一叶一乾坤”:花鸟画既有揣摩多时的雄浑笔力,又有随意所悟的意趣,一草一木、一花一虫无不是作者悉心成竹之作,一草一木能映射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另有一些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考虑到了前后的整体性,用了这样的词语:从外到内——人物画(从人物的外貌我们看到了人物的内心,如“关天培像”);从近到远——山水画(从近处远眺远方);从小到大——花鸟画(从细小的事物看到深远的意义)以及天地之美——山水画:主要体现山水之间的美丽;万物之理——花鸟画:隐含着万物的灵性。
可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就有活力;给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学生就还你精彩。

❹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案怎么

参考参考

【大班美术教案】

漂亮的裙子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点、线及简单图形装饰衣服。

2、会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衣服。并能注意袖口的左右对称。
3、能够大胆创设花纹,喜爱画装饰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音乐磁带。

3、请女孩子穿上漂亮的裙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女孩子身上漂亮的裙子,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音乐,请女孩子上来进行时装表演,在教室里走一走,展示自己漂亮的裙子。

二、选择1—2件花裙子,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及装饰图案上来欣赏,感知裙子的美。

三、通过提问以及简单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装饰的基本方法。

提问:

1、你想在裙子上装饰哪些图案?
2、在裙子的前面、裙边以及袖子上装饰怎样的花纹?

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启发幼儿应点、线、圈及简单的图形装饰。(领边、袖边、裙边以及裙子的前面,注意左右对称。)知道在图案上的色彩上要对称的要领。

四、交代装饰要求。

教师提醒幼儿应线条和颜色对称的手法装饰衣服,鼓励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装饰,注意色彩的对称和搭配。

五、幼儿装饰、教师指导。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启发幼儿装饰美丽的裙子。

六、总结评价。

带领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从装饰的花纹和色彩入手进行评价。

能力弱的孩子建议用双休日学过的格子画的形式装饰。

反思:由于幼儿初次接触装饰画,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比较重视了幼儿对线条、图形和花纹的搭配,还在裙子上作了范例,虽然我在幼儿作画前反复提示幼儿要画出和老师不一样的裙子,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与范例比较相象。有一部分幼儿则创造地装饰了裙子。在评价时,我特地表扬了这些有创造的孩子,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创造性装饰的培养,,激发幼儿感受、表现美的能力。

❺ 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课堂提问 龚茜雅

1.面向全体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设定的核心理念,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由于学生情况的差别,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大众性”和“广泛性”的特点,问题的设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新课时,老师可以充分设置情境导入,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2.注重个体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先备好学生,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课堂提问时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全体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避免学生产生过饱或者饥饿的现象。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对能力强的学生提较难的问题以促其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提问的目标明确,有针对性,难易要有层次性
1.明确目的
一节好课应当是紧紧围绕既定教学目标展开的,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课堂提问常常偏离教学目标。例如,有的教师想要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冷色,但在课堂提问中,只要学生稍一迟疑,教师立即上前“引导”,不断地给学生输入关于暖色的知识,在教师不断“引导”下,学生输出的都是关于暖色的记忆,而忽略了“什么是冷色?冷色的特点?”
2.难易得当,层层递进
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过易学生没兴趣,过难学生会有挫伤感,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会受到影响。在注重兴趣的同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不断积累而加大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形成从低到高的知识系统。

❻ 美术老师在美术课上如何设计提问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内学习主体作用于教容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❼ 给幼儿园的小孩上第一节美术课,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提问、互动、示范、主题四个环节。 1、提问。比如: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小动物呀?你们家有什么花呀?等等,让小朋友举手回答,大凡举手的你都要耐心让他(她)把话说完,这对你今后的教育管理有好处。 2、互动。刚才说了那么多小动物和花儿,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把它画出来。小朋友们画,不要个别指导(因为是第一堂课,不要让幼小的心灵感觉你“厚张薄李”);小朋友们画得再差不要批评,给点表扬为好。 3、示范。小朋友们要不要老师给你们画个动物什么的?小朋友们呼声最高要你画“蜡笔小新”,你就得画“蜡笔小新”。所以你要认真准备,不妨考虑考虑动画人物,因为小朋友们都喜欢看动画片。 4、主题。今天我们画我们的幼儿园,简洁不复杂但要有点像,这个不要求小朋友们画,要画的让他(她)们回家画,目的是让小朋友们爱上幼儿园,因为这个阶段不少小朋友怕上幼儿园,你还要介绍介绍幼儿园怎么怎么好等等。你这一介绍,幼儿园园长也高兴噢。 最后祝你成功!

❽ 学前儿童美术课程中启发试提问的逻辑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平面或立体)”。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5、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6、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7、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0、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❾ 如何加强美术课堂教学的辅导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三、引导学生高效的主体性实践
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