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文言文朗讀
⑴ 螳螂捕蟬古詩及文言文
1.唐·戴叔倫《畫蟬》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斜陽千萬樹,無處避螳螂。
2.劉向《說苑·正諫》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
3.《莊子·山木》
「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yì)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4.宋·文天祥《葬無主墓碑》
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風雨。停驂彷佛看,雲是無主墓。末書戊申歲,屈指九十秋。是時龍渡江,甲子恍一周。借問葬者誰,承平百世祖。亦有周餘民,戰骨委黃土。太祖下江南,誓不戮一人。神孫再立國,天以報至仁。大河流血丹,屠毒誰之罪。潼關忽不守,皇皇依汴蔡螳螂知捕蟬,不知黃雀來。今古有興廢,重為生人哀。
5.宋·袁甫《螳螂捕蟬詩》
鳴蜩善擇木,木美葉敷腴。國於美蔭中,自慶無他虞。螳螂伺其便,欲進復趦趄。怒臂俄一施,捕取如囚拘。委身膏利吻,性命纏須臾。均之細微物,一何強弱殊。蜩科汝無識,自知其過歟。物在宇宙間,謹默酒安居。今汝獨聒聒,書夜長喧呼。汝鬧力不足,彼靜智有餘勝負此決,誰謂汝非辜。螳螂即得意,自謂零點良圖。那知僅一飽,燕鵲已窺覦。出爾反乎爾,胡能獨全軀。乃知禍與福,不系巧與愚。曉曉固不免,默默復何如。置之不足道,燕坐觀厥初。
⑵ 螳螂捕蟬,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譯文
吳王要攻打荊地,警告左右大臣說:「誰敢勸阻就處死誰!」一個年輕侍從官員想要勸吳王卻不敢,便每天拿著彈弓、彈丸在後花園轉來轉去,露水濕透他的衣鞋,接連三個早上都像這樣。吳王覺得奇怪:「你為什麼要像這樣打濕衣服呢?」侍衛對吳王回答道:「園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
蟬停留在高高的樹上一邊放聲地叫著一邊吸飲著露水,卻不知道有隻螳螂在自己的身後;螳螂彎曲著身體貼在樹上,想撲上去獵取它,但卻不知道有隻黃雀在自己身旁;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有個人舉著彈弓在樹下要射它。
這三個傢伙,都極力想要得到它們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考慮到它們身後有隱伏的禍患。」吳王聽後,說:「好啊!」隨後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
原文
吳王欲伐荊⑴,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⑵死!」舍人⑶有少孺子⑷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⑸,游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⑹。吳王曰:「子⑺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⑻,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⑼,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⑽也;黃雀延頸⑾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⑿,而不顧⒀其後之患⒁也。」吳王曰:「善哉⒂。」乃罷(16)其兵。
注釋
(1)吳王:指吳王闔閭。欲:想要。伐:征討,討伐。荊,指楚國。
(2)諫:規勸。以下勸上為諫。
(3)舍人:門客
(4)少孺子:年輕人。
(5)懷丸操彈:懷揣子彈,手拿彈弓。操:持、拿。
(6)三旦:三個早晨,三天。三,泛指多次。天,古漢語里「旦」就是「早晨」的意思。
(7)子:你。
(8)悲鳴飲露:一邊放聲地叫著一邊吸飲著露水。古漢語中悲並不一定指代「悲傷」。
(9)委身曲附:縮著身子緊貼樹枝,彎起了前肢。附即「跗」,腳背,這里代腳。委:曲折。曲:彎曲
(10)傍:同「旁」,旁邊。
(11)延頸:伸長脖子。延,伸長。頸,脖子
(12)務欲得其前利: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務:一定,必須。利:利益。
(13)顧:考慮。
(14)患:憂患、災禍。
(15)善哉:好
(16)罷:停止
6個「其」的意思
園中有樹,其①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②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③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④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⑤前利,而不顧其⑥後之有患也.」
①樹②蟬③螳螂④黃雀⑤他們(泛指前面所提的)⑥他們(泛指前面所提的).
(2)螳螂捕蟬文言文朗讀擴展閱讀
螳螂捕蟬 (成語)
螳螂捕蟬是成語,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指人目光短淺,沒有遠見,只顧追求眼前的利益。
作者信息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宣帝時,為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
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治《春秋彀梁傳》。據《漢書·藝文志》載,劉向有辭賦33篇,今僅存《九嘆》一篇。今存《新序》、《說苑》、《戰國策》、《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
《楚辭》是劉向在前人基礎上輯錄的一部「楚辭」體的詩歌總集,收入戰國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賈誼、淮南小山、庄忌、東方朔、王褒、劉向諸人的仿騷作品。
⑶ 螳螂捕蟬文言文每個字的讀音
文言文讀音:
wu wang yu fa jing, gao qi zuo you yue:「 you jian zhe si!」。she ren you shao ru zi zhe yu jia bu gan,ze huai wan cao dan,you yu hou yuan,lu zhan qi yi,ru shi zhe san dan。wu wang yue:「zi lai,he ku zhan yi ru ci?」
i yue:「yuan zhong you shu,qi shang you chan,chan gao ju bei ming yin lu,bu tang lang zai qi hou ye!tang lang wei shen qu fu,yu qu chan,er bu huang que zai qi pang ye;huang que yan jing,yu zhuo tang lang,er bu dan wan zai qi xia ye!ci san zhe jie yu wu de qi qian li,er bu gu qi hou you huan ye。」
wu wang yue:「shan zai!」nai ba qi bing。
典出《說苑·正諫》,原文如下: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
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
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白話釋義:
吳王想要討伐楚國,告訴左右大臣說:「我會殺死所有敢勸諫我不出兵的人!」吳王的侍從中有個年輕人想要勸諫吳王卻不敢,就懷里藏著彈丸,手裡拿著彈弓,在後院游盪,露水沾濕了他的衣服,這樣做了幾天。吳王說:「你,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地沾濕衣服?」
年輕人回答說:「園子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蟬處在高處一邊放聲叫著一邊吮吸著露水,卻不知道螳螂在它的後面;螳螂彎曲身子貼緊前肢想要取蟬,卻不知道黃雀在它的旁邊;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螳螂,卻不知道彈弓和彈丸在它的下面。這三者都必定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考慮身後的隱患。」
吳王說:「好啊!」於是吳王便打消了出兵的念頭。

(3)螳螂捕蟬文言文朗讀擴展閱讀:
螳螂捕蟬的近義詞:
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後發制人、坐收漁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螳螂捕蟬的反義詞:
瞻前顧後、深謀遠慮。
⑷ 文言文:朗誦巜螳螂捕蟬》
螳螂捕蟬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①,蟬高居、悲鳴②、飲露,不知螳螂③在內其後也。螳螂委容身④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⑤在其下也。
(選自《說苑·正諫》)
[註解]①蟬:昆蟲,又叫知了。②悲鳴:動聽地鳴叫。③螳螂:昆蟲,又叫刀螳,臂長,善捕小蟲。④委身:曲身。⑤彈丸:彈弓鐵丸。這里指拿彈弓的人。
譯文:
園子里有棵樹,樹上有隻蟬,這蟬高踞枝頭,動聽地鳴叫,飲食露珠,卻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後。螳螂彎曲身肢,要去捕蟬,卻不知黃雀在它旁邊。黃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卻不知手拿彈弓鐵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
⑸ 螳螂捕蟬文言文
《說宛·正諫》:「園中有樹,其(1)上有蟬。蟬飲露水,不知螳螂在其(2)後;螳螂偶然而專至屬。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3)旁;黃雀伸頸想吃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4)下。都因想得其(5)前利,而不顧其(6)後有患。
翻譯
園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蟬停留在高高的樹上一邊放聲的叫著一邊吸飲著露水,卻不知道有隻螳螂在自己的身後;螳螂彎曲著身體貼在樹上,想撲上去獵取它,但卻不知道有隻黃雀在自己身旁;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有個人舉著彈弓在樹下要射它。這三個傢伙,都極力想要得到它們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考慮到它們身後有隱伏的禍患。」
寓意
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人。 告訴我們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後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
1:樹 2:蟬 3:螳螂 4:黃雀 5:它們 6:它們
⑹ 螳螂捕蟬文言文翻譯 快!!!
《螳螂捕蟬》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翻譯:
吳王要進攻楚國,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於進諫,就叫他死!」有一位年輕的宮廷侍從,想諫又不敢,他就懷揣彈弓到後花園去,露水灑濕了衣裳,這樣過了三個清晨。吳王知道後說:「你來,何苦把衣裳淋濕成這個樣子?」他回答道:「園子里有樹,樹上有蟬,蟬在高高的樹枝上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後。螳螂俯著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蟬,而不知黃雀在它身旁。黃雀伸著頭頸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張開的彈丸。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處,而不顧身後隱藏著禍患啊!」吳王說:「您說得好啊!」於是停止用兵。
整體含義
這個成語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人。文言文《螳螂捕蟬》原文翻譯及道理。對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顧後患這類人提出警告。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別人,卻沒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
告訴我們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後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
⑺ 螳螂捕蟬文言文翻譯
http://ke..com/view/338889.htm?fr=ala0_1_1#2
⑻ 螳螂捕蟬 文言文翻譯
欲:想要 此:這兒 延:延長,伸著
患:隱患 曲:彎著 附:背著
吳王說:「您說得好啊!」於是停止用兵。
吳王要進攻楚國,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於進諫,就叫他死!」有一位舍人名叫少孺子,想諫又不敢,他就懷揣彈弓到後花園去,露水灑濕了衣裳,這樣過了三個清晨。吳王知道後說:「你來,何苦把衣裳淋濕成這個樣子?」少孺子回答道:「園子里有樹,樹上有蟬,蟬在高高的樹枝上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後。螳螂俯著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蟬,而不知黃雀在它身傍。黃雀伸著頭頸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張開的彈丸。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處,而不顧身後隱藏著禍患啊!」吳王說:「您說得好啊!」於是停止用兵。
⑼ 螳螂捕蟬文言文翻譯朗誦視頻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①,蟬高居、悲鳴②、飲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後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⑤在其下也。
(選自《說苑·正諫》)
[註解]①蟬:昆蟲,又叫知了。②悲鳴:動聽地鳴叫。③螳螂:昆蟲,又叫刀螳,臂長,善捕小蟲。④委身:曲身。⑤彈丸:彈弓鐵丸。這里指拿彈弓的人。
參考譯文:園子里有棵樹,樹上有隻蟬,這蟬高踞枝頭,動聽地鳴叫,飲食露珠,卻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後。螳螂彎曲身肢,要去捕蟬,卻不知黃雀在它旁邊。黃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卻不知手拿彈弓鐵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
讀後啟示:
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顧身後的危險。
⑵不能見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問題要全面,不能主觀片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