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教材
㈠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遞販較稚風逗//////////////
朋友圈子裡面現在都在用這款。完全免費的!
㈡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課
《讓大家認識我》
㈢ 一年級繪畫我們應教什麼
我認為一年級的美術教師不但要教課本上的知識還要交給學生一些基本技能,例如一些簡單的簡筆畫,蔬菜瓜果、動物、植物等。我一直相信一個原則,只有先打好基礎,學生們才會融會貫通,就好像我們走路,只有先學會走,我們才能學會跑。 當然,剛開始教學時,我們教的都是一些關於直線、曲線、直角弧線、微笑線、波浪線。在教線條時,弧線以及波浪線都難以掌握,繪畫單一線條時也許好掌握但將他們組合在一起時,學生們的問題就出來了,因為低段的孩子對於造型能力的把握性很差,在教時一定要讓學生也參與進來,可以讓學生給這些線條起上好聽的名字,這樣即便於學生記憶,也便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教一些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等基礎圖形,在教畫圖形這方面時,畫圓形以及橢圓形學生的掌握能力都很差,總是對你說,「老師,我畫不圓。」「老師,我不會畫。」往往聽到這句話,會很耐心的畫一遍,可當學生有對你說了一遍,「老師我還是不繪畫」,隨後,我會耐著性子再畫一遍,可當學生又對你說了一遍後,這時候,我通常會耐心全無,但看到孩子無辜的面孔,我會再畫一遍,但是這樣做,往往是事半功倍的,不是長久之計,下課後,我好好的反思了一下,這絕對是我的問題,當上下個班的課時,我改變了我的教學語言,看繪畫橢圓形時,「大家可以現在左右兩邊畫上兩個站起來的微笑弧線,讓他們面對面的微笑,好再在上面畫個向下看的微笑弧線與下面繪畫一個微笑弧線,記住四個微笑弧線都要面對面哦!」這樣講完後,孩子們大部分都可以完成,只有小部分人沒有組合好,隨後,我又講一次,講完後,我讓畫好的把畫舉起叫我看,這時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見,一年級的孩子要注重講到位,要讓平凡的話語充滿童趣性,每一個環節要緊緊相扣,每一幅畫要分成幾個步來講解,才會讓我們的課堂充滿了激情高漲的學習氣氛,才會在歡聲笑語中掌握知識要點,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繪畫的樂趣,教師也會由衷感到欣慰,以及深深的自豪感!
㈣ 小學一年級美術怎麼教
首先確定每一節課程的內容主題,然後把課程難度降低,以游戲或故事的方式導入會使剛入小學的小孩子接受;其次,不要過多的追求技法的東西,重要的是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畫出每個孩子內心不同的東西!所以你應該問:「什麼是一節好的美術課」,然後奔著這個方向努力你就會成功,而不在於給幾年級上課。
你來看一下這個鏈接會對你有所幫助:新課程背景下的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http://..com/link?url=_i6gQe0eLNb-x0q8TDU5ISIvNm-oZ_
㈤ 湘教版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二十個課題。教學安排考慮幼小銜接的內容,同時,緊密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與需要。教材突出藝術學習的價值;隱含學科知識技能,在低年級學段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小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並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游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一、 教材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使用了新課程標准下的九年義務教育湘版美術實驗教材。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安排了四個新的學習領域。
1、「造型、表現」(即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
2、「設計、應用」(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
3、「欣賞、評述」(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組部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
4、「綜合、探索」(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
這些課程內容新穎,版面美觀,貼近學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們的喜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對於美的事物特別感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所以在作畫時教師要初步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對於想像畫、命題畫孩子也有較大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
完成作業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學習慣於帶回家去完成,少數同學形象表達能力還停留在幼兒園的水平。
二、 本學期教學的總要求
1、 知識教育要點
(1) 感知各種隨意形狀。
(2) 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3) 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像畫練習。
(4) 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法,養成正確地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
(5)欣賞祖國風光和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2、 能力培養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像過渡到有意想像 ,從再現想像過渡到創造想像。
(2) 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 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調發展。
(4) 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
3、 審美教育要點
(1) 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 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三、 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1 七彩飛虹
2 飛旋的紙條
3 民間玩具
4 小小手
5 月亮走我也走
6 蝶兒飛飛 7 劃劃印印
8 踢踢腿彎彎腰
9 紙拖鞋
10 泡泡樂
11 綵球滾滾
12 小樹快快長
13 折紙動物
14 瓜果飄香
15 由小變大的畫
16 螞蟻搬家
17 鼓兒響咚咚
18 辦家家
19 小動物 小人物
20 你的家 我的家 四、教學重點1、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讓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使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感到興趣。4、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 五、教學措施1、學生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養成過程,因此要特別加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重點,特別讓他們記住在准備工作,上課紀律,及作業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無法長時間端坐的特點可以結合游戲,講故事等方法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2、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不急於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而應當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3、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