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三音節

文言文三音節

發布時間: 2020-12-05 07:41:31

1. 這種文言文單音節詞的翻譯方法叫什麼

加字法

2. 文言文中音節助詞是什麼

如「頃之」,「之」就是音節助詞,起舒緩語氣、和諧音節的作用。

3. 文言文中的吾的音節

吾wú
我,我的的意思。
姓。吾 [yù]:古同「御」,抵禦。
摘自《網路》吾詞條。

4. 如何判斷文言文中字起調節音節的作用

初中語文教材文言文中「之」的用法辨析作者:南京市溧水縣第一初級中學 陳培龍 時間:2006-5-8 7:49:38 來源:會員原創 人氣:1513 初中語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較多,用法也較復雜,有作代詞用的,也有作助詞、動詞用的;區分起來也比較費勁。若死記硬背,耗時多而效果不佳。筆者在教學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與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詞用 「之」作代詞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點的「之」字: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動詞的後面,「之」的用法為代詞,作它前面動詞的賓語。 二、「之」作動詞用 請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勸學》)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們知道「之」用作動詞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動詞「之」的後面一般會跟一個地點名詞,如例句中的「南海」、「廣陵」、「蜀州」、「壟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稱代詞,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雖沒直接出現人名,但很明顯是承前省略了陳涉。整個句子合起來應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詞用 「之」作助詞的用法比較復雜一些,在初中階段出現的大致有以下三種: 1、「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如: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雎》) ④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⑤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公輸》) ⑥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當「之」後面的一個詞是名詞(如「趣」、「洲」、「獄」、「意」、「地」)或名詞性短語(如「一毛」)時,「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2、「之」用於主謂之間,不譯。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一個名詞或代詞(主語)和一個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之間時,「之」不譯。 3、「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這種用法,在初中階段並不多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這種「之」多用於時間副詞後面,作用為調節音節,不譯。 其實,只要我們平時在學習中多思考、多總結,文言文的學習並不難

5. 初中文言文閱讀音節劃分的題目,50+

【答案】【小題依】C 【小題貳】C 【小題三】D 【小題四】(依)你們不用害怕,如果能出力討伐叛賊,還可以立功來贖自己的罪。如果早晨叛亂那麼晚上就會被處死,這不是正確的辦法啊。(「爾曹」「亡」「自贖」「非計」各 依 分, 句意 依 分)(貳)徐的登記那些惡少年姓名,讓他們互相擔保,說:「你們互相監督,不這樣,都是你們的罪過!(「籍」「保任」「遞相」「皆爾罪也」各依分,句意 依分)【答案解析】【小題依】試題分析:竄:流放。實詞題目近些年考核有難度加大的趨勢,並且考題選項中夾雜出現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答案的正確與否。此題可用語法分析法辨析,給的解釋「逃竄」是不及物動詞,後面有「之」,如正確也應是使動用法,「使之逃竄」,文中沒有這樣的意思,所以判斷選項解釋錯誤,結合原文「太子冼馬歐陽景猾橫不法,為里人害,的發其奸,竄之嶺外」是「歐陽景為害鄉間,徐的揭發,並流放他」的意思。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小題貳】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先看題干中有沒有「直接表現」的字樣,然後分析所給文段是否是題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為,再分析是否是題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確率高還節省時間,此題對象是「徐的」性格特徵是「能於文治」,選項①講與民同甘共苦,不能表明在文治方面的才能,⑥是三司官員的看法,排除這兩項可以得到答案。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小題三】試題分析:此類題目一般不會太難,命題方向重要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抓住這幾方面仔細對讀原文找到錯誤,應該很簡單。選項D對應的原文「會蠻首相繼出降」,選項「並迫使蠻人投降」,與原文不符,事件錯誤。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小題四】試題分析:翻譯題是區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因為判卷時間較緊,一般就看重點詞語的翻譯情況,所以如果不是直譯有時意思對可能老師誤判。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定的「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句」「省略句」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依)爾曹——你們,亡——不用,自贖——來贖自己的罪,非計——不是正確的辦法啊。(貳)籍——登記,保任——擔保,遞相——互相,皆爾罪也——都是你們的罪過。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參考譯文】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考中進士,補任欽州軍事推官。 欽州林木濃密,許多人死於瘴氣瘟疫。徐的去求見轉運使鄭天監,請求說:「把州府搬遷到水邊就沒有病患了,請轉告皇上使他聽到。」鄭天監聽從建議,鄭天監就請求把徐的留下讓他辦理相關事情。徐的穿著短衣,拿著木棒,跟役夫一起辛苦勞動,修城牆,建望樓,用來准備攻守。規劃土地讓軍民居住,修建府舍、倉庫、溝渠、店鋪之類,民眾都感到便利。徐的升任大理寺丞,任吳縣的知縣。後來又調到梁山軍,任常州通判。適逢飢荒,他就拿出米做成粥來給飢民吃。多次升職至尚書屯田員外郎、臨江知軍,升任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安化州蠻人攻擊殺害官府的軍將和官吏,他們所屬士兵怕死,謀劃著要反叛。徐的騎馬趕到宜州,安慰勸告他們說:「你們不用害怕,如果能出力討伐叛賊,還可以立功來贖自己的罪。如果早晨叛亂那麼晚上就會被處死,這不是正確的辦法啊。」大家都束手聽命。奏請恢復澄海、忠敢軍,後來都得到任用,改任舒州知州,調任荊湖北路轉運使。辰州蠻人彭士義叛亂,徐的用恩德威信感化他們,蠻人悔過後自來歸附。徐的代管江陵府的政事,城裡很多行為惡劣的年輕人,想盜竊時,就在晚上放火,一夜十多處起火。徐的登記那些惡少年姓名,讓他們互相擔保,「你說:們互相監督,不這樣,都是你們的罪過!」於是夜間就不再起火了。太子冼馬歐陽景狡猾蠻橫,不守法,是鄰里間的禍害,徐的揭發他的罪惡,把他流放到嶺外。徐的以兵部員外郎身份擔任淮南、江、浙、荊湖制置發運副使。奏請朝廷疏通泰州海安、如皋縣的運河,詔令還沒下來,他就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行事,調動士兵民夫疏通治理它,運出積壓的鹽三百萬斤。軍賊王倫在山東叛亂,轉而攻打淮南,徐的集合軍隊等待他。正趕上青州改派的裨將傅永吉追趕賊人進入歷陽,徐的和他一起受賞賜,升做工部郎中。又治理泰州西溪河,運出積存的鹽。區希范、蒙趕在衡湘為寇,朝廷命令徐的去招撫他們。徐的到了之後,住了兩夜,恰好趕上蠻人首領一個個出來投降。三司官員認為郊祠典禮臨近,應召回徐的議事,徐的回朝後,蠻人又反叛。廷授予他度支副使、荊湖南路安撫使,到了桂陽,投降的又有許多。那些欽景、石硋、華陰、水頭各洞不投降的,徐的都討伐平定了他們,斬殺了他們的首領熊可清等一千多人。後來,徐的在桂陽去世

6. 文言文什麼是調整音節啊,舉個例子

所謂調整音節,是指便於朗誦,使用一個詞來湊足全句的音節。比如「之」,有時並無實義,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例如:
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其中的後一個「之」,就是起調整音節的作用。

7. 文言文中單音詞變雙音詞的有哪些

除了聯綿詞外來,文言文絕大部分源是單音節詞,翻譯成現代漢語時,大多需要解釋為雙音節詞。不過,文言文也有一部分復音詞,它們的詞義幾乎與現代義相同。
有時,文言文兩個單音詞連用,詞形和現代漢語里的一個雙音詞相同,往往容易被誤解。如「地方千里」的「地方」,是「地」(領地)、「方」(方圓)兩個詞。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兩個字出現在一起的,有時是兩個單音節詞,有時是一個雙音節詞。最典型的是「所以」。既可以是所和以,也可以是現代意義的所以。
一般來說,某個類似於雙音節詞的東西,在古文中多半是兩個單音節詞,在詩詞中,多半是一個雙音節詞;時代越久遠的古文,單音節詞越多,時代越接近我們的,雙音節詞越多;古代白話文的雙音節詞多,文言文單音節詞多。這些想像,正好說明為什麼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具有普遍性。

8. 文言文中音節助詞是怎麼區分

音節助詞無實意 在文言文句子中、要是遇到字沒有真實的意義、但是出去他、其他字和詞還能成為一句話的 那這個字就是音節助詞

9. 文言文單音節詞

日=太陽
目=眼睛
冠=帽子
湯=熱水
禾=稻子

10. 什麼是文言文中的單音節變雙音節具體說明什麼是單音

你好,就是說,在翻譯的時候,要把原文當中那些用一個字表示的意思(一般這些字容易理解)換成現在的兩個字來翻譯。比如,「食」翻譯成吃飯;「殲」翻譯成殲滅;等等。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