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學科代碼冊

學科代碼冊

發布時間: 2020-12-05 08:13:55

⑴ 研究生專業代碼0811Z2 為什麼有Z,在研究生專業代碼冊里找不到呢

自主設置的二級學科代碼前四位為該學科所在的一級學科代碼,第五位為「Z」,第六位為順序號(從「1」開始順排)。

⑵ 學科代碼表是什麼

學科代碼表是《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92),它由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92年11月1日發布。學科代碼用阿拉伯數字表示,適用於國家宏觀管理和科技統計。

下面是代碼表的部分內容:

630 管理學
630.10 管理思想史
630.15 管理理論
630.1510 管理哲學
630.1520 組織理論
630.1530 行為科學
630.1540 決策理論
630.1550 系統管理理論
630.1599 管理理論其他學科
630.20 管理心理學
630.25 管理計量學
630.30 部門經濟管理
630.35 科學學與科技管理
630.3510 科學社會學
630.3520 科技政策學
630.3530 科學心理學
630.3540 科學計量學
630.3550 科技管理學
630.3599 科學學與科技管理其他學科
......
......
......
860 新聞學與傳播學
860.10 新聞理論
860.1010 新聞學
860.1015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
860.1020 西方新聞理論
860.1025 新聞法
860.1030 輿論學
860.1035 新聞倫理學
860.1040 新聞社會學
860.1045 新聞心理學
860.1050 比較新聞學
860.1099 新聞理論其他學科
860.20 新聞史
860.2010 中國新聞事業史
860.2020 世界新聞事業史
860.2030 新聞思想史
860.2099 新聞史其他學科

......略。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的學科分類

共設5個門類、62個一級學科、748個二級學科、近6000個三級學科。
學科分類代碼是基於一定原則對現實科學體系按其內在聯系加以歸類並以符合邏輯的排列形式表述出來且賦予代碼的一種學科。《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是科學發展、教育、科技統計、學科建設等方面工作的一個重要依據。鑒於學科分類在科學發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聯合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際組織與世界發達國家都很重視學科分類體系標准化工作,紛紛制定相應的學科分類與代碼標准。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的使用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學科分類與代碼表 GB/T13745-2009。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disciplines。 本標准適用於國家宏觀管理和科技統計。
本標準的分類對象是學科,不同於專業和行業,不能代替文獻、情報、圖書分類及學術上的各種觀點。 3.1 學科:
學科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
3.2 學科群:
學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屬性的一組學科。每個學科群包含了若干個分支學科。 4.1 科學性原則:
根據學科研究對象的客觀的、本質的屬性和主要特徵及其之間的相關聯系,劃分不同的從屬關系和並列次序,組成一個有序的學科分類體系。
4.2 實用性原則:
對學科進行分類和編碼,直接為科技政策和科技發展規劃,以及科研經費、科技人才、科研項目、科技成果統計和管理服務。
4.3 簡明性原則:
對學科層次的劃分和組合,力求簡單明了。
4.4 兼容性原則:
考慮國內傳統分類體系的繼承性和實際使用的延續性,並注意提高國際可比性。
4.5 擴延性原則:
根據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具有高度動態性特徵,應為萌芽中的新興學科留有餘地,以便在分類體系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得到擴充和延續。
4.6 唯一性原則:
在標准體系中,一個學科只能用一個名稱、一個代碼。 6.1 本標准所列學科應具備其理論體系和專門方法的形成;有關科學家群體的出現;有關研究機構和教學單位以及學術團體的建立並展開有效的活動;有關專著和出版物的問世等條件。
6.2 本標准僅對一、二、三級學科進行分類。共設62個一級學科。門類排列順序是:A自然科學,代碼為110-180;B農業科學,代碼為210-240;C醫葯科學,代碼為310-360;D工程與技術科學,代碼為410-630;E人文與社會科學,代碼為710-910。相應五個門類為科技統計使用,不在標准中出現。
6.3 本標准中學科排列次序和級別與學科重要程度無關。
6.4 本標准納入了成長中的新興學科,萌芽中的新興學科暫不納入,充分反映了發展中的新興學科,並給學科的發展留有餘地,使之成為開放型體系。
6.5 在本分類體系,尤其在工程與技術科學分類體系中,出現的學科與專業、行業、產品名稱相同,但其涵義不同。
6.6 分類體系中的名稱,原則上用學科名稱,考慮實際應用及學科分類層次的需要,有少量「學科群」名稱出現。
6.7 一級學科根據情況,分別選用「××學」、「××科學」、「××科學技術」、「××工程」、「××工程技術科學」五種名稱。
6.8 交叉或具有雙重屬性的學科,可在兩處列類,只在一處給代碼,其相關位置不給代碼,在說明欄注「見×××·××××(代碼)」或「參見×××·××××(代碼)」。
6.9 一級學科下的分支學科,根據確定學科位置的不同特徵進行劃分,原則上取一個特徵,考慮學科特點及使用需要,對有些學科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特徵劃分。
6.10 本分類體系的學科遵循從理論到應用,從一般到個別,從抽象到具體,從通用到專用,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宏觀到微觀的排列順序。
6.11 標准中出現的學科分類層次和數量分布不均衡現象是各學科發展不平衡的客觀實際所決定的。
6.12 本標准對某些橫斷學科、綜合學科及某些特殊學科的處理方法。
6.12.1 分類表中的「信息科學」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技術部分,其性質與數學類似,排列在數學之後,考慮其發展前景,設為一級學科。「信息科學」和「系統科學」都以「控制論」、「系統論」和「資訊理論」為基礎理論,很難分開,故暫列在一類。
6.12.2 「環境科學技術」、「安全科學技術」、「管理學」三個一級學科屬綜合學科,本學科列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
6.12.3 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將「心理學」列入「生物學」下二級學科。「地理學」列入「地球科學」下二級學科,「人文地理學」入「地球科學」,屬特例。
6.12.4 「印刷、復印技術」入「460·55專用機械工程」下三級學科,屬特例。
6.12.5 「儀器儀表技術」入「機械工程」學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學中的「儀器儀表技術」學科集中列在「儀器儀表技術」下;專用的分別入其有關學科。 7.1 本學科分類劃分為一、二、三級學科三個層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一級學科用三位數字表示,二、三級學科分別用兩位數字表示;一、二級學科中間用點隔開。其代碼結構如下:
××× · ×× ××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三級學科
7.2 二、三級學科設「其他學科」,用數字「99」表示。
7.3 標准中所有代碼,僅表示該學科在本分類體系中的級別和位置,不表示其他含意。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