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文言文
A. 關於夫妻恩愛的文言文
與妻書(節選)
林覺民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雲: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之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一慟!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B. 文言文指代夫妻的詞語
畫眉:源於夫君要為妻子畫眉。
伉儷:指的是夫妻。伉儷則是對別的夫妻回的稱呼。古漢語答和書信把自己和配偶謙稱為「夫婦」,把對方及其配偶尊稱為「賢伉儷」。
璧人:意為1.猶玉人,稱贊儀容美好的人。2.指美人。3.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璧人引申為一對男女十分般配。
C. 古文夫妻的象徵比喻
1、比翼鳥、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2、鴛鴦
初唐盧照鄰 《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D. 古文中可以解釋為配偶的都有那些詞
古今妻子稱謂 我們現在稱男人的配偶為妻子。而從古至今,對妻子的稱呼竟有近四十種之多。
小君細君 最早是稱諸侯的妻子,後來作為妻子的通稱。
皇後 皇帝的妻子。
梓童 皇帝對皇後的稱呼。
夫人 古代諸侯的妻子稱夫人,明清時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現在多用於外交場合。
荊妻 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又謙稱荊人、荊室、荊婦、拙荊、山荊。賤荊,有表示貧寒之意。
娘子 古人對自己妻子的通稱。
糟糠 形容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
內人 過去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書面語也稱內人、內助。尊稱別人妻稱賢內助。
內掌櫃的 舊時稱生意人的妻子為「內掌櫃」,也有稱「內當家」的。
太太 舊社會一般稱官吏的妻子,或有權有勢的富人對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來了」。
妻子 指的是妻子和兒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單稱妻,有的人為了表示親愛,在書信中常稱賢妻、愛妻。
老伴兒 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兒們、婆娘、婆姨 有些地方稱妻子為娘兒們,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 江南一些地方俗稱妻子為堂客。
媳婦兒 在河南農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婦兒。
老婆 北方城鄉的俗稱,多用於口頭語言。
老愛 因稱老婆太俗,稱愛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辦法叫老愛。
繼室續弦 妻死後又另娶的。
家裡 屋裡人、做飯的,都是方言對妻子的稱謂。
女人 一些農村稱妻子為女人,或孩子他娘。
愛人 男女互稱。
右客 湖北鄂西山區對妻子的一種稱呼。
伙計、搭檔 現代都市對妻子的俗稱。
另外,舊時對妾的稱呼有「側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婦君」等。
E. 中國古代夫妻的叫法
中國古代夫妻的叫法有:秦晉、朱陳、琴瑟、鸞鳳、鴛鴦、愛人等。
1、秦晉
古代的時候,對於夫妻有一個非常流行的稱呼,那就是「秦晉」。這個稱呼源於春秋時期,當時,秦國和晉國世代結為姻親,所以,從此以後,人們就把兩姓聯姻稱為「秦晉之好」,用來表示美滿而和諧的夫妻關系,對人間所有夫妻的祝願之情蘊涵於其中,典雅而美好。
2、朱陳
「朱陳」也是古代人們對於夫妻的雅稱之一。朱陳本來是古代的一個村名。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題為《朱陳村》的詩,從此以後,人們就把「朱陳」這兩個字用來作為聯姻的代稱,同時,也用來指夫妻。
3、琴瑟
古代還以「琴瑟」二字來作為夫妻的雅稱。琴和瑟本來是兩種樂器,合奏起來音韻悠揚,動人心弦。所以,古人就以「琴瑟」來比喻夫妻之間融洽美滿的感情,後來,經過時光的流逝,「琴瑟」二字逐漸就演變成了對於夫妻的一種雅稱。
4、鸞鳳
「鸞鳳」二字也常常被古人用來稱呼夫妻。鸞和鳳本來是兩種鳥,指的是鸞和鳳凰。古代有鸞鳳和鳴的美麗傳說,古人取其意義美好,於是,就將「鸞鳳」作為對於夫妻的雅稱,實在是既風雅又含義豐富。

5、鴛鴦
古代還有一個非常普遍的對於夫妻的雅稱,那就是「鴛鴦」。鴛鴦是經常生活在水中的一種鳥,結成夫妻的鴛鴦常常是相依相伴,交頸而眠,其親密之情態,確實如同人間的恩愛夫妻,因為鴛鴦總是雌雄不分離,所以,古人稱鴛鴦為「匹鳥」,就是匹配之鳥的意思。
也正是這個緣故,人們便把「鴛鴦」這兩個字作為對於夫妻的一種雅稱,是在真誠期盼天下的所有夫妻都能如鴛鴦一樣幸福相伴,永結同心,恩愛一生。而且,「鴛鴦」這個對夫妻的雅稱在民間流傳極其廣泛,幾乎達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地步。
6、愛人
後來,人們習慣於把夫妻稱為「愛人」,這個稱呼也非常不錯,既然是夫妻,就要真誠相愛,有愛在,夫妻之間就會幸福甜蜜。
(5)夫妻文言文擴展閱讀:
1、「丈夫」的由來
原來,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准。當時的一丈約等於七尺(一尺約合現在的六寸多),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禦強人的搶婚。所以,女子都稱她所嫁的男人為「丈夫」。
2、「妻子」的由來
「妻」的別稱很多。古代無論官職大小通稱妻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稱為「內子」,泛指妻妾為「內人」。妻還被稱為「內助」,意為幫助丈夫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的人。「賢內助」成為好妻子的美稱。
舊時對別人謙稱自己妻子為「拙內」、「賤內」。而在官職較高的階層中對妻子的稱呼卻反映出等級制度來。如諸侯之妻稱「小君」,漢代以後王公大臣之妻稱夫人,唐、宋、明、清各朝還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誥命夫人。
3、「結發夫妻」的由來
「結發夫妻」的說法源於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古時候有個皇帝在登基前夜,擔心自己的鬍子太短而讓眾臣瞧不起(在古代,胡須的長短被認為是男子才學和膽識的重要標志)而無法入眠。怎麼辦呢?身邊的娘娘計上心來,她剪下自己的頭發,小心翼翼地接在皇帝的胡須上,一夜工夫使短鬍子成長鬍子。
次日皇帝登基時,手捋胡須,躊躇滿志地接受眾臣朝拜,好不威風!眾臣見皇帝一夜之間胡須過臍,無不驚嘆「乃真命天子也」!娘娘剪發結皇帝的胡須,皇帝自然對娘娘關愛有加,這便是「結發夫妻」的由來。
F. 文言文指代夫妻的詞語
文言文感嘆詞有噫、吁、唏、也、矣、乎、哉、嘻、兮、夫、嗚呼等等.古代漢語常用的感嘆專詞是「矣」和屬「焉」,此外還有「乎、與(歟)、諸(之乎的合音)、邪(耶)、哉、也、噫、嘻」等等.後面的一些不是太常用的.
G. 古代 夫妻 愛人 伴侶 的統稱(不是特指夫或妻稱謂) 文言文怎麼說
在春秋戰國的時候稱「合巹」、「鶼鰈」、「鸞鳳」「伉儷」,唐宋的時候演化為「夫婦」,明清的時候以「夫妻」、「夫婦」並稱!
「良人
」是春秋時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並不是指夫妻。
H. 形容夫妻之間坦誠的古文
《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明·沈受先《三元記·團圓》:「夫妻和順從今定,這段姻緣夙世成,琴瑟和諧樂萬春。」
I. 夫妻關系不好怎麼用文言文表達
若君心將離,紅線斷如何相挽。非人錯,最初不應相見。
敦煌唐人放妻書
蓋說回夫妻之緣,伉儷情答深,恩深義重。論談共被之因,幽懷合巹之歡。
凡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夫婦。夫妻相對,恰似鴛鴦,雙飛並膝,花顏共坐;兩德之美,恩愛極重,二體一心。
三載結緣,則夫婦相和;三年有怨,則來讎隙。
若結緣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來相對。妻則一言數口,夫則反目生嫌。似貓鼠相憎,如狼羊一處。
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以求一別,物色書之,各還本道。
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韻之態。
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三年衣糧,便獻柔儀。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於時某年某月某日某鄉謹立此書
J. 用一段文言文描寫夫妻倆個風雨同舟相攜到老,白頭到老的
唯 公元抄xxxx年x月x日,農歷歲次襲xx x月x日 愚X等 謹以珍酌時饈恭賀X新婚誌喜
蓋聞道正乾坤,夫婦為自然之始;詩歌周召,婚姻乃定家之源。是以鳴鳳鏘鏘,卜其昌於五世;夭桃灼灼,歌好合於百年。今x君xx ,世澤貽芳,才譽素著;xx女士,名門淑媛,綉閣名姝;允稱璧合珠聯之妙,克臻琴諧瑟調之歡;增來鴻案之光,結此鳳儀之好。溯相識於年華綻放之歲,風雨兼程,相親相識,歷經苦辛,披星戴月之勞亦如之,於今日方修得同船度。爰於此良辰美景,歡言嘉禮,共協唱隨;入洞房而喜溢,花燭輝煌,睹華屋之歡騰。笙歌迭奏,欣此時宜室宜家,爛門庭而有耀;卜他日而昌而熾,慶瓜瓞兮綿長;用志燕喜以抒忱,為盡長樂未央之頌。(改編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