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美術課
1. 如何指導小班幼兒繪畫活動
一、利用平時的觀察與動手操作逐漸地培養出幼兒對於繪畫的積極性
剛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太小對於繪畫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所以,我著重引導幼兒又不清楚到清楚。一開始,我有意地組織幼兒觀看幼兒園大幅圖畫,又帶領他們觀看中大班走廊中幼兒的作品,並觀看中大班小朋友現場作畫的情景。我常常給幼兒表演作畫,當幼兒看到空白紙上出現美麗的圖畫時,情不自禁地產生了興趣。經過多次組織這樣的活動,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已油然而生,從而願意去嘗試著去動手操作。
二、在教材的選擇過程中注重和幼兒實際年齡的貼合性。
幼兒園小班階段的孩子年齡小,接觸的事物有限,對於很多事物他們不能夠理解,就無法很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通常情況下,在遇到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熟悉的事物時,會產生更多的熱情,將這些事物融入到美術課堂中,能夠有效地調動幼兒的繪畫積極性。所以在小班美術活動開展的時候,在教材選擇的過程中應注重和幼兒實際年齡的貼合性。比如說,小孩子對於日常接觸到的小動物會比較高興趣,那麼在選擇題材的時候就可以設置小蝌蚪找媽媽、小鴨子游泳等,讓孩子通過自己所見到的結合自身的想像,完成自己的繪畫。另外也能夠設置和孩子相關的人或事物,就像是我的媽媽、棉花糖、小皮球等,都可以用於繪畫的題材。並且還應該注意的是,教材也應該具有一定的游戲性,可以說純粹的去繪畫並不能完全的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相對來說他們會更願意去游戲玩耍,因此在進行教材選擇的過程中要注意繪畫和游戲的融合。
三、創造適應的美術環境、材料。
創設具有可參與性的美術物質環境和可操作性。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與被動,往往取決於主觀能動必的發揮,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又常常與教育環境提供的有利機會和條件有關。當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時幼兒會為材料而吸引,自然會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小班幼兒由於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生很好的效果。
四、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美術活動。
幼兒因為年紀較小,喜歡玩,所以游戲的設置對於幼兒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最用。所以在課堂中適當的設計一些合適的游戲是十分關鍵的。這樣一來能夠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對於繪畫產生更多的興趣及積極性。
1、以游戲的口吻導題,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小班幼兒好動、好模仿,行為受情緒的支配。因此在活動中我首先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賦予幼兒適當的角色,即運用游戲、故事等形式導題,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比如在折紙貼畫「小汽車」的開始部分,我給幼兒講了一個故事: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個幼兒,並提高了幼兒興趣。利用小班幼兒強烈的好奇心來設計生動有趣的開場白,把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引過來,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情緒基礎。
2、在邊做邊玩中發展幼兒的美術技能
就算是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年齡較小,不過依然是應該具有基本的美術操作能力,比如說剪紙,捏橡皮泥等等。不過這些技能不用專門的學習聯系,而是通過平時一邊玩一邊做就能夠培養出來。所以老師可以選擇在課堂中設計適當的游戲環節。比如在剪紙「漂亮的小花」活動中,讓幼兒把小紙條變成一朵朵的小花,然後將小花放在一起,和幼兒一起玩朵朵鮮花飄呀飄,並讓幼兒在撿小花的游戲中鞏固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在這些有趣的游戲中,幼兒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貼、捏、畫、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對美術活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教師指導時應注意語言的游戲性。
小班幼兒的思維屬於直覺行動性思維,因此他們在美術活動中,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兒一樣會先想好了再畫,而是畫到哪裡算哪裡,甚至有時畫上幾筆就不願意動手了。這時,可以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化語言提示、指導或鼓勵幼兒。
五、通過將兒歌融入到美術課堂中激發幼兒對繪畫的熱情。
生動的兒歌能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幼兒文學符合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使教學生動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如畫草莓,我配上短而形象的兒歌以吸引幼兒,「瓜子臉、長頭發,加個柄,長麻點。」把草莓的基本特徵用兒歌概括出來,給幼兒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在繪畫過程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成功感。
繪畫過程中是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過程,無論是對繪畫能力強還是弱的孩子,教師都應做到因勢利導,充分尊重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創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善意地接納每個孩子的作品,對於孩子點滴的進步、閃光點加以表揚、鼓勵。例如:孩子在繪畫中,把頭發塗成紅色,不加以指責,反而表揚他的勇於創作的精神。小班幼兒年齡小
2.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美麗的喜羊羊》
活動目標:來
1.嘗試自用三角形等圖形為喜羊羊設計發型。
2.樂意扮演「理發師」,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情景布置:理發店。
2.發型圖冊、大草原的背景圖。
3.炫彩棒、喜羊羊圖片若干。
【幼兒園PPT課件製作】
活動過程:
情景導入師:這是一家什麼店?在店裡可以做什麼事?
二、欣賞討論。
師:喜羊羊走進了理發店,理發師拿出發型圖,看一看有哪些發型呢?
欣賞發型圖,給各種發型命名。
重點介紹三角形發型圖。
三、共同演示。
1.師:喜羊羊高興的叫了起來,我就要這種發型了(三角形發型圖)。
2.師生輪換做發型師,根據發型圖給喜羊羊做發型(嘗試在羊毛上畫三角形),並給頭發染色。
四、操作表現。
師:許多羊都排著隊在理發店門口,等著我們給它們理發呢。
幼兒給喜羊羊設計發型。
五、交流分享。
將作品集中展示在大草原的背景上。
延續故事結尾:…嚇走灰太郎……。
3.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教案有哪些
活動背景:
這個朋友紅纓幼兒園的請採納:小班孩子喜歡游戲,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容,他們會樂於參與,樂於嘗試。
針對小班幼兒的這一特點,我精心創設了游戲環境,充分讓幼兒在玩玩畫畫中體驗作畫的樂趣。這次活動是在游戲的環境中融入不同方向的曲線的練習,以「綵帶跳舞」為線索,組成了由「感受——體驗——參與表現」的一系列藝術活動,使幼兒在各種感官的刺激下,大膽、快樂地參與活動。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結合游戲引導幼兒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大膽作畫,互相合作的能力。
(二)活動准備:
縐紙綵帶人手一條,貼有小魚的大、小畫紙若干、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快樂,激發興趣。
(1)教師在音樂中手持綵帶跳舞。
師:今天,我來跳個舞吧!
(評析:優美的音樂,教師的舞蹈和舞動的綵帶,使孩子們的視線立刻集中到老師的身上,自然地引入了活動。)
(2)與幼兒一起手持綵帶,隨著音樂有節奏的舞動,在游戲中感受曲線。
師:我跳得舞怎樣?
幼A:很棒。
幼B:很美麗,綵帶也一扭一扭的。
幼C:綵帶也好象在跳舞,好看極了。
幼D:那你們和老師一起來跳吧!
(評析:孩子們對綵帶充滿了好奇,使他們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體現幼兒對游戲的迫切性。)
4.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教案:畫小汽車
活動目標: 1,復習汽車的顏色和組成,嘗試在汽車輪廓線里塗色。 2,初步建立寶寶塗色的先後步驟意識,「先塗前面的,後塗後面的」。 活動准備:汽車輪廓線的畫紙、范畫、蠟筆、桌布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畫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 幼:汽車 2,對,這輛汽車是什麼顏色? 幼:紅色、黃色、藍色 師:對,車輪是藍色、車身是紅色和黃色,我們說這輛汽車是「彩色小汽車」。 3,這輛汽車由什麼組成? 幼:車輪、車身 師:這輛汽車由車輪、車身還有方向盤組成。 二、師幼示範畫 1,小朋友,我們是先塗車身還是車輪呢?幼:車輪,車身…… 師:塗色的時候我們要先塗前面的,後塗後面的。因為車輪在前面,圓圓的輪胎我們都看到了;車身在後面,被輪胎擋住了,這條線就斷斷續續的,所以先塗前面的輪胎,後塗後面的車身。 2,先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輪胎是圓圓的我們用圓圈來塗,注意要在輪胎線裡面塗。現在老師請一個小朋友試試,大家看看他的本領大不大。(幼操作略) 師:非常棒!他是在輪胎線裡面用圓圈來塗的。 3,車身我們要用線條來塗,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注意不要塗到車線外面。我再請一個小朋友試試(幼操作) 三、幼齊操作師巡迴指導並點評 師:現在請小朋友輕輕的把小椅子拿到小桌子旁邊,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塗出好看的小汽車。(操作略)
5. 魚兒拼貼畫公開課教案幼兒園小班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剪貼――快樂的小魚 1、學習使用剪刀剪直線的技能。 2、鞏固粘貼的技能。 准備: 剪好的圓形紙、圖畫紙、彩筆、剪刀。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看看材料盒裡有什麼?彩色的圓形紙、剪刀。 2、看看老師用圓形紙變出了什麼?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3、請幼兒學做「快樂的小魚」。指導中注意: (1)教幼兒使用剪刀剪直線(折疊圓剪1
6. 幼兒園小班美術小星星上色教案
運用點、線、面、色設計不同美感的星狀圖案。 教學目標 1.學習簡單的星狀圖案設計方法。 2.欣賞作品中、生活里星狀紋樣的運用,感受其造型美感。 3.培養學生的創造設計能力,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准備 (學生)剪刀、白紙、彩筆。 (教師)剪刀、紙張、相關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安定情緒。 檢查學生用具准備情況。 2.教師演示用剪刀剪星狀,請學生模仿操作。 (1)教師示範剪星狀——四角星,並討論:像什麼? 四角星剪法: ①正方形紙對折,呈長方形。 ②再對折呈小正方形。 ③以方形紙的中心為軸點,再對折呈三角形。 ④軸心對邊剪去一刀,打開成四角星。 (2)教師示範剪星狀——五角星,學生模仿剪。 五角星剪法: ①正方形紙對折。 ②確定軸點,並沿箭頭方向折。 ③以軸點為中心,沿箭頭方向進行二折。 ④以軸點為中心,沿箭頭方向進行三折。 ⑤將軸點對邊剪下後打開。 3.啟發談話。 教師提問: ①這些是什麼形狀? ②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我們看到過這樣的圖形嗎?請舉例說說。 ③結合教材第34頁中北京人民大會堂頂燈的照片以及油畫作品《五角星》,談談作品的獨到之處。 ④還有哪些事物的形象是星狀的?請相鄰座位的同學相互說說。 4.欣賞星狀圖案設計圖片,感受星狀圖案的獨特美感。 教師:人們喜歡用與眾不同的星狀圖案裝扮我們的生活,有星狀花紋的窗簾,有星狀的相框,有星狀的掛鍾,有星狀的靠墊等等,星狀圖案使生活里的很多物品都變漂亮了。 出示對比圖,說說圓形靠墊、方形靠墊和星狀靠墊帶給人的不同美感。 5.討論星狀圖案的設計方法。 (1)星狀圖案:可以是五個角、四個角或其他多個角的。(課件演示。) 教師:不同造型的星狀能產生不同的美感。 (2)星形圖案邊線的處理方法:直邊線、弧形邊線、粗細處理、虛實處理。(出示圖例。) 教師:邊線處理使相同的造型產生不同的美感。如,直邊星狀圖案體現工整、嚴謹之美;弧形邊線產生動感,柔美而跳躍;粗線處理則粗獷有力,震撼力強…… (3)星形圖案設計方法:放射狀、迴旋狀;點狀、線狀、色塊等。 教師:點、線、面的處理使星形圖案更具裝飾性。 (4)星形圖案色彩的設計:單色與復色(同類色漸變、色相漸變)的綜合運用。 6.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星狀圖案。 教師布置作業要求,學生設計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7.用星狀圖形裝飾生活用品,進行星狀圖案物品展示會。 (1)用星狀圖形可以裝飾茶杯、相框、杯墊、服裝等。 (2)進行星狀圖案物品展示會。 展示作品,並介紹設計意圖。 8.評價互動。 (1)由學生評選最佳裝飾獎、最佳製作獎。 (2)對部分作業提出修改意見。
7. 幼兒園小班開公開課,應選擇美術,音樂,還是綜合課
幼兒園小班開公開課,應選擇美術:【美術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音樂適合大班,綜合課缺乏興趣,所以總結來講美術最適合小班的公開課了】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三色。
2、在游戲的情境中辨別顏色,連接線。
3、感受不同的色彩,喜歡顏色,以及培養幼兒繪畫習慣。
【活動准備】
水粉顏料;白色卡紙;調色盤;毛筆;紅、黃、藍三色油畫棒;紅、黃、藍即時貼;《找朋友》音樂;「跳舞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找朋友》引出課題。1、上課之前,在幼兒的衣服上貼好一種顏色的即時貼(即時貼的形狀可隨意)。
2、師:小朋友的衣服上都貼有漂亮的顏色,現在我們隨著音樂一起找一找和你顏色相同的寶寶做游戲吧。(播放《找朋友》的音樂)導入主題。
(二)點畫過程。
1、師:剛才我們聽著音樂都找到了和自己顏色相同的好朋友,現在讓我們一起在紙上和顏色寶寶做游戲吧。
2、教師出示白色卡紙、毛筆和紅黃藍顏料,並一一介紹材料的用途,以及講清楚拿毛筆的正確姿勢。
3、 教師示範,手裡拿著一支毛筆,任選一種顏色,聽著音樂,用毛筆與顏料一起「跳舞」(沾顏料),當音樂停的時候,毛筆要到事前准備的白色卡紙上」休息」(落筆),音樂再次響起,繼續和顏色寶寶跳舞,一次循環。 4、幼兒操作。師:我們聽著音樂拿起毛筆和顏色寶寶一起游戲吧。
5、教師提醒幼兒,從那裡拿的放回哪裡去,培養幼兒繪畫習慣。
(三)顏色寶寶「手拉手」進行連線。
顏色寶寶要休息一下,我們來幫他們找找朋友吧,用紅色的線讓紅色寶寶手拉手,我們開始吧!(教師提醒幼兒衛生)
8. 幼兒園小班美術染紙課怎麼上
活動目標 建立對染紙的喜愛。 初步對染紙進行了解。 活動准備 宣紙、顏料、調色盤、棉簽。 染好的紙一張。 活動過程 1、老師這有一張美術作品想和大家來一起欣賞,老師保證你們都沒有見過這樣的美術作品。 2、你們想不想看看是一張什麼樣的美術作品啊?教師展示出染好的紙,大家來說說好不好看啊?你們想不想知道這是什麼啊?老師來給你們講解一下。 3、這是一張染紙美術作品,教師來給你們講講染紙的由來,大家要豎起耳朵聽好了。 4、老師給你們示範一下染紙的製作過程,帶你們看看染紙都需要准備哪些好不好? 5、現在老師教你們學著染紙好不好?教師教大家一步步的去進行操作,感受染紙帶來的樂趣。 6、剛才大家每人都進行了染紙,大家說說你們喜不喜歡染紙啊?想不想看看自己染得紙,幹了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啊? 7、那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大家表現的好,第一次染出來這么好看的花,已經是很棒了。 8、那我們把自己染好的作品夾在本里,回家給家人欣賞欣賞吧! 活動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