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司馬光好學文言文

司馬光好學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5 09:32:13

❶ 《司馬光好學》古文翻譯

司馬溫公:即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死後被封以「溫國公」的稱號,故稱司馬溫公。 既:已經。 下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事。這里藉此指專心讀書。 絕編: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意思是,翻閱的次數多了,編木簡的牛皮繩子被多次折斷), 這里藉此指讀書勤奮。 1:患:擔憂,憂慮。 2:若:如。 3:眾:眾多 4:迨:到;等到。 5:倍誦:「倍」通「背」,「背誦」的意思。 6:乃:才 7:嘗:曾經 8:或:有時 9:詠:吟詠。 10:獨:獨自 11:下帷絕編:分別指董仲舒和孔子對於學習態度的兩個典故。現指很努力、專心地讀書。
12:既:已經絕編 13:絕編:指勤奮讀書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留下來,專心刻苦的讀書,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 「 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
編輯本段本文主旨
本文記敘了司馬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尤其是「書不可不成誦」、「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等觀點,確立學習的准則。 要學習司馬光那樣勤奮苦學的精神。 全文主旨句:用力多者收功遠。
編輯本段讀了本文後的收獲
1、要有志向,這是人生目標是學習的動力 2、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差要多努力 3、要精益求精,要學就學好,不半途而廢,要刻苦勤奮 4、要會利用時間,不錯過一點學習的機會,不浪費時間

文言文司馬光好學司馬光的好學體現在哪

【體現】1、司馬光知道自己不比別人聰明,所以花更多時間在學習上,「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
2、珍惜時間,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花費在讀書上。「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原文】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重點字詞】
1:司馬溫公:司馬光死後被追贈以溫國公的稱號,故稱司馬溫公。
2:患:擔憂,憂慮。
3:不若:比不上。若:如。
4:眾:眾多。
5:既:已經。
6:迨:到;等到。
7:倍誦:背誦。倍:通「背」,背誦。
8:乃:於是,就,才。
9:嘗:曾經。
10:或:有時
11:詠:吟詠。
12:下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這件事。這里藉此指專心讀書。
13:絕編: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意思是,翻閱的次數多了,編木簡的牛皮繩子被多次折斷), 這里藉此指讀書勤奮。
14:中夜:半夜。
【翻譯】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比不上別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時,別的兄弟會背誦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留下來,專心刻苦地(讀書),一直到能夠背的爛熟於心為止。(因為)司馬光讀書時下的功夫多,收獲就長遠,(所以)他精心背誦過的內容,就能終生不忘。司馬光曾經說: 「 讀書不能不背誦。當你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韻,收獲就會非常大了! 」
【啟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差要多努力 。讀書要勤奮努力,這樣懂的知識就會比別人多。會利用時間,不錯過一點學習的機會,不浪費時間 。

❸ 文言文司馬光好學全文翻譯

原文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選自 朱熹編輯的《三朝名臣言行錄》)

1.2 注釋
1:患:擔憂,憂慮。
2:若:如。
3:眾:眾多。
4:迨:到;等到。
5:倍誦:「倍」通「背」,「背誦」的意思。
6:乃:才。
7:嘗:曾經。
8:或:有時。
9:詠:吟詠。
10:獨:獨自。
11:下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事。這里藉此指專心讀書。絕編:原指孔子讀《易經》時,反復翻閱,多次把穿簡冊的牛皮繩子翻斷這件事。這里指讀書刻苦。
12:既:已經。
13:絕編: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意思是,翻閱的次數多了,編木簡的牛皮繩子被多次折斷), 這里藉此指讀書勤奮。
14.司馬溫公:即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死後被封以「溫國公」的稱號,故稱司馬溫公。

1.3 譯文
司馬光幼年的時候,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留下來,專心刻苦地讀書,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 「 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誦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

❹ 《司馬光好學》文言文的翻譯疑難

本文記敘了司馬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尤其是「書不可不或誦」,「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等觀點,確立學習的准則。要學習司馬光那樣勤奮苦學的精神。

❺ 司馬光好學文言文翻譯(全部)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指專。自是手不釋書,至屬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瓮,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瓮破之,水迸,兒得活。
司馬光7歲,嚴肅莊重的樣子像成人一樣。聞講《左氏春秋》喜歡它,回去為家人講,懂得了主旨。從此放不下書,甚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在院子里玩,一個孩子失足沉到水中。眾人拋下那個小孩逃走了。司馬光拿著石擊破了瓮,水湧出,孩子得救了。

❻ 司馬光好學文言文翻譯(全部)

司馬光好學

《三朝名臣言行錄》

【原文】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 「 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 「 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

❼ 司馬光好學文言文中司馬溫光說過了什麼

司馬溫公就是司馬光。
司馬光死後被追贈——溫國公的稱號。故稱司馬溫公。
司馬光曾經內說過:「書不可以不成誦容。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翻譯》「讀書不能不背誦。當你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蘊,收獲就會非常大了!」
司馬光在宋仁宗時,中了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後,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公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等。

❽ 司馬光好學文言文閱讀答案

原文: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 「 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 答案:第一大題——(1.學習,討論 2.等到 3.曾經 4.收獲) 第二大題——(1.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 2.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 第三大題——(1.書不可不成誦)

❾ 《司馬光好學》這則文言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司馬光好學》運用了對比手法 ,突然出司馬光「好學勤學」的特點。
原文:

1司馬溫公幼時,2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4眾兄弟5既成誦,游息矣;獨12下帷13絕編,6迨能7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8乃終身不忘也。溫公9嘗言:「書不可不成誦。10或在馬上,或14中夜不寢時,11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選自朱熹編輯的《三朝名臣言行錄》)

注釋:
1:司馬溫公:司馬光死後被追贈以溫國公的稱號,故稱司馬溫公。
2:患:擔憂,憂慮。
3:不若:比不上。若:如。

4:眾:眾多。
5:既:已經。
6:迨:到;等到。
7:倍誦:背誦。倍:通「背」,背誦。
8:乃:於是,就,才。
9:嘗:曾經。
10:或:有時
11:詠:吟詠。
12:下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這件事。這里藉此指專心讀書。
13:絕編: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意思是,翻閱的次數多了,編木簡的牛皮繩子被多次折斷), 這里藉此指讀書勤奮。
14:中夜:半夜。
司馬光好學,中國古代勤學勵志的典故之一。講的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幼年時,在「患記不若人」的情況下,嚴以律己,爭分奪秒,獨自苦讀,最終學有所成的故事。司馬光勤學的故事,生動地闡發了「勤能補拙」、「天道酬勤」的道理。

❿ 文言文《司馬光好學》 《司馬光好學》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概括主旨的句子是:書不可不成誦.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