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描寫老師的文言文

描寫老師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5 09:35:29

㈠ 求幫幫忙,寫兩篇贊美老師文言文,只要是原創的,一篇50分,寫得好,兩篇我再加100分

寫作思路:根據老師的往日的授課特點,以及和學生相處的方式來進行描寫,把感謝老師的話語融入進來,中心要明確等等。

正文:

開學之日,其日:步入初中,何當小學乎?理應努力,知否?眾人乃嘆曰:定牢記之!後,聽師授課。

一人謂予日:先生之貌甚異之,可笑!此聲入眾人耳,皆笑日:先生即轉頭,汝懼否?先生聽之,怒目斥之:爾等竟趁吾板書之時交頭接耳,可見爾等至此皆以玩為上也!瞬時,堂內鴉雀無聲,眾人皆大氣不敢出,齊背板挺直,目視黑板。

又日:爰徒哪位渴,欲飲茶?不如隨吾至辦公室稍作歇息,談笑可否?寒窗十二載,後享四十年。

謹記,不復講矣!謹遵先生教誨!吾輩深以為懼,師命不敢違,從之。

細思,先生教學有方也。

樂時學識,習時樂乎。

同吾等上課時,喚吾等上台畫圓。

雞蛋、梨子各有,隨即教堂哄然大笑,師告之日:畫圓雖簡,畫好則難。

凡事需勤,歷經磨難,方可功成。

先生授吾各類知識,教吾處世之方,語吾做人之德,吾內心對師。充滿敬仰之情,吾定謹記先生教誨,不負先生之所望。

㈡ 關於教師的古文

<<師說>>

作者 韓愈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的問題)?(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始終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出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於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就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這里吧!(人們)愛他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文字,(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老師),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關大道理的)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不能解決(大道理的)疑難問題,有的(書本上的字句)向老師學習,有的(大道理的疑難)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反而)放棄(不學),我未能看出那種人(是)明白(事理)的!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聽到有人)稱「老師」稱「弟子」 等等,就許多人聚(在一塊兒)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譏笑),(他們)就說:「那個(人)同那個(人)(指老師和學生)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好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里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君子們認為(是)不值得一提的,現在君子們的見識竟反而比不上(他們),可真奇怪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個人同行,(裡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永遠)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賢能,(老師和學生的區別只是)聽到道理有的早有的遲,學問和技藝(各)有(各的)專長,(只是)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紀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他)不受(當時士大夫那種恥於從師的)時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正道,(所以)寫(這篇)《師說》送給他。

背景

《師說》是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韓愈任四門博士時,是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抨擊當時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錯誤觀念,倡導從師而學的風氣。同時,也是對那些誹謗者的一個公開答覆和嚴正的駁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文末並以孔子言行作證,申明求師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時人實不應背棄古道

㈢ 文言文中有描寫老師的比如為人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望採納 謝謝

㈣ 關於「老師」的古文有哪些

1、[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原文選段: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白話釋義: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2、[戰國]荀子《荀子修身》

原文選段:

君子隆師而親友

白話釋義:

君子尊崇老師而親近朋友。

3、[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原文選段: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白話釋義:

您的學子遍布了天下,何必需要親自在房前再種花呢。

4、[唐]柳宗元《師友箴》

原文選段: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白話釋義:

假如整個社會的人都不當老師,不尊重老師,那麼這個社會就會更加的背離道統。

5、[清]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原文選段: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白話釋義: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㈤ 贊美老師的文言文有哪些

1、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釋義: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2、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出自清代詩人羅振玉的《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

釋義:哪怕只當了你一天的老師,也要終身作為父親那樣敬重。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釋義: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4、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出自清代詩人鄭燮的《新竹》

釋義:個人能夠超過老師和前輩,是因為老師和前輩的養育和培養。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西漢詩人劉向的《史記·李將軍列傳》

釋義: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

㈥ 描寫老師的文言文

韓愈《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㈦ 贊美老師的文言詩句有哪些

1、《己亥雜詩·其五》清代:龔自珍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翻譯: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2、《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唐代:白居易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翻譯: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3、《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代:李商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翻譯: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4、《新竹》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翻譯: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5、《蜂》唐代:羅隱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翻譯: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㈧ 自己創新一首關於感恩老師的文言文。

千禧八年,辛酉之月。余有廣大中文十又一學子叨擾六十七中,時近月余,有感於受師長育教之恩,是以為情造文,銘而致謝。
六十七中,肇於國立,錫名棠溪。臨白雲山之靈氣,承三元里之英華。櫻木掩路,桂樹當庭。五十二載風雨,歷經滄桑。七十二門子弟,遍布華夏。弦歌繼響,薪火相傳。
吾等自入貴校以來,累受眾師長教育之恩,沒齒難忘。憶往初,吾等皆初登台傳道解惑,以生轉為師者,居講台之高,心惶惶然也。所幸眾師長循循善誘,發蒙啟蔽,苦心孤詣,魚漁雙授。於之修身,眾師以身作則,行端表正,不言之教,桃下之蹊。於之日用,師更備極關懷,以便利於吾等。何以述眾師教育之功?艟艨巨艦,非槳舵導引之助不能乘風破浪;北溟鯤鵬,非長風托舉之力不能奮翼九天。
更欲備述余之垂教之恩,然恩長筆短,述之則掛一漏萬。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六十七中之生,敏而好學,各擅所長,材稱棟梁。一月之餘,諸生與吾等朝夕相處,情之甚洽。巍巍雲山,滔滔珠水,菁菁校園,莫不盡染余等之芳華。
嗟乎!時若白駒過隙,目之閉合間,吾等踐習已至,楊柳依依,頓生不舍之情。今吾等懷感激涕零之心境,謹祝六十七中登高望遠,又上一層樓。

㈨ 描寫老師的詩句,對聯,文言文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版。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權。

仰止彌高,鑽之彌堅。

桃禮不言,下自成蹊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玉壺存冰心
朱筆寫師魂
諄諄如父語
殷殷似友親
輕盈數行字
濃抹一生人
寄望後來者
成功報師尊

酬問師 唐 劉商
虛空無處所,彷彿似琉璃。
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遠師 唐 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一身平價布,兩袖粉筆灰,三餐吃不飽,四季常皺眉。五更就起床,六堂把言吹,七天一禮拜,八方逛幾回?九天不發餉,十天就斷炊。

㈩ 關於寫老師的文言文

純文言文的還真不多,較出名是這首: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再有《師說》作者 韓愈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
2.身教重於言傳。
——王夫之
3.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4.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陶行知
5.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
——李贄
6.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
——愛因斯坦
7.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
——烏申斯基
8.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烏申斯基
9.做老師的只要有一次向學生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從此為之毀滅。
——盧梭
10.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
——車爾尼雪夫斯基
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溫暖著每一個同學的心房,無數顆心被您牽引激盪,連您的背影也凝聚著滾燙的目光……

您不是演員,卻吸引著我們飢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一批批青年人的靈魂……老師啊,我怎能把您遺忘!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師,您的名字刻在我們心靈上,這才真正永存。

您的思想,您的話語,充溢著詩意,蘊含著哲理,又顯得那麼神奇――呵,在我的腦海里,它們曾激起過多少美妙的漣漪!

您推崇真誠和廉潔,以此視作為人處世的准則。您是我們莘莘學子心目中的楷模。

我崇拜偉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贊美獻給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師您。
贊美老師
我曾記得您那沾滿粉末的雙手
我曾記得您那慈善的諄諄教導
我曾記得您那新增的幾根銀發
因為有您 莘莘學子才能成才
因為有您 世界才會如此文明
老師 您是明燈
為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HOME
老師 您是天使

九月,獻給老師
九月,如期而至。
世界因此燦爛。
我們歌唱九月,
因為這是您永恆的節日。
我們牢記九月,
因為這是我們真誠的表白。
九月,是只情滿四溢的杯子,
我們用雙手高高地舉起
一片真誠的祝福聲中,
請您乾杯。
九月的樂章已經奏響,
請接受我們九月的獻禮吧,
所有拼搏在教育戰線的老師們。

教師頌
別人從生活中撈取黃金
您只能獲取花香
您的黃金是早晨的太陽
您的銀子是十五的月亮
但您依然快樂的吹著口哨
您的自豪是桃李芬芳

慶祝教師節詩歌文章——老師,辛苦了
是誰——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
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是您!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剛破土的嫩苗。
是誰——把調皮的我們
教育成能體貼幫助別人的人?
是您!老師!
您的關懷就好似和煦的春風
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把幼小的我們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師!
您的保護讓我們健康成長。
在金秋時節結下碩果。
您辛苦了!老師!
在酷暑嚴寒中辛勤工作的人們。
您辛苦了!老師!
把青春無么奉獻的人們。
我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師!
我也只能幫到這里了老 師
老師——您如春天中的細雨,
滋潤著花兒,灌溉著大地,
而我們再著吮吸著細雨茁長成長。
老師——您如秋天裡的一絲風,
吹黃了大地,喚金了稻穀,
而我們得到了豐收的碩果。
老師——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為我點燃了一盞最明亮的燈;
老師——再我迷濛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師——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老師——是您給了我一雙強有力的翅膀,讓我在知識的世界裡遨遊!

你獻上一朵花,
我獻上一朵花,
讓我們編織個大花環,
獻給親愛的老師媽媽。
是您給了種子,
太陽般的溫暖;
是您用汗水,
把幼苗澆灌。

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
閃爍著迷人的光華;
你的歌聲像春天的小溪,
把歡樂帶給了大家。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你的情;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您的話。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記住您的愛;
無論我們走到哪兒,
永遠是您的一朵花。

金風送歡笑,丹桂花香飄。
老師的節日,今天又來到。
老師為我們的成長,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勞。
老師對我們的撫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老師,您好!
人們把老師比作紅燭,照亮別人而把自己燃燒。
人們把老師比作園丁,培育桃李開遍天涯海角。
教師是太陽底下崇高的事業。
老師給了我們理想的陽光和智慧的陽光。
老師引導我們走上灑滿陽光的人生之路。
老師期望我們成為新世紀的太陽。
老師的話兒像春雨滋潤我的心。
老師用知識的雨露澆灌我們成長。
溫柔的春雨,就是老師對我們的撫愛。
老師的言傳身教,像春雨潤物細無聲。
老師甘當綠葉,把我們當紅花托起。
老師是一片綠葉,樂於默默奉獻。
綠葉的綠色象徵著老師青春常在。
當我們像鮮花盛開時,永遠忘不了綠葉的恩情。
老師像大樹,頭頂藍天,腳踩大地,默默地為社會造福。
老師是大樹,為世界帶來一片春色。
老師播撒希望的種子,把我們培育成一片樹林。
小樹長成棟梁材,不忘園丁培育恩。
是啊,老師的熱情像太陽,老師的教誨像春雨,
老師的風格像綠葉,老師的事業像大樹,我們的老師就是好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