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名單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名單

發布時間: 2020-12-05 16:15:42

1.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證書上哪些章子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證書上的錯字是啊,國家技術學院,還有國家人民出版社

2. 紫砂壺名人名單

紫砂名家:

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

顧景舟|蔣蓉|呂堯臣|汪寅仙|徐秀棠

省級工藝美術大師:

何道洪|鮑志強|譚泉海|蔣淦勤|徐漢棠|李守才

省級工藝美術名人:

李昌鴻|周桂珍|顧紹培|鮑仲梅|謝曼倫|吳震|潘持平|季益順|許成權

紫砂壺的創始人:供春。

第二期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

近代的紫砂大師,首推顧景舟老先生,顧老潛心紫砂陶藝六十餘年,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名傳遐邇。

建國後七老藝人:顧景舟、任淦庭、吳雲根、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蔣蓉。

當代紫砂大師

當代紫砂代表人物:徐秀棠、徐漢棠、鮑志強、高海庚、何道洪、汪寅仙、呂堯臣、周桂珍、李昌鴻、顧紹培、呂俊傑、葛軍等也各自身懷絕技,製作與設計皆各有專長,皆為一時俊才。

紫砂名家

黃玉麟、程壽珍、汪寶根、范大生、汪寶洲、嚴光芝、葛寶林、戈根大、彭再生、秦根林、諸葛伯勛、沈孝鹿、鮑六芝、邵全章、陳少亭、胡耀庭、李寶珍、陳經耕、范錦甫、談堯坤、耿春福、范澤林、邵寶琴、范建軍、倪順生、凌錫苟、顧治培、高麗君、高建芳、儲集泉、程輝、惠祥雲、戴非凡。

(2)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名單擴展閱讀

歷代紫砂壺名家名錄

紫砂歷代名家名錄

金沙寺僧(約1506——1566),江蘇宜興東南金沙寺之僧人,名逸。他喜歡和陶工們交朋友,並開始用細陶泥制茶具出售。

供春(約1506——1566),是吳頤山的家童。吳頤山在金沙寺內讀書時,供春學到該寺和尚制壺藝技。他所制樹癭壺朴實無華,從而使他名聲大振,成為制壺鼻祖。

董翰(約活動於1567——1619),字後溪。始制菱花式壺。

趙梁(約活動於1567——1619),所制多提梁式壺。梁亦作良。

無暢(約活動於1567——1619),又作無錫、袁錫。

李茂林(約活動於1567——1619),字養心。善制小圓式壺,上有銖書記號。

時朋(約活動於1567——1620),朋一作鵬,大彬之父。朋與趙梁、董翰、元暢同為四名家。

時大彬(約活動於1580——1650),時朋之子,號少山。其作品技藝水平超過其父。其作品有的在陶土內摻鋼砂;有的把舊壺搗碎為土,重製;遇有自己不滿意的作品,立即擊毀。

因為他認真繼承前輩技藝又能不斷創新,因而名噪海內,甚至在詞曲中都提到他的絕技。一般文士以書齋內陳置大彬壺為榮。

李仲芳(約1580——1650),李茂林子,為時大彬門下第一高足。今所傳大彬壺中,有仲芳代作、大彬署款的。

徐友泉(約1578——1644),名士蘅,原非陶人。吳梅鼎《茗壺賦》說他:「綜古今,極變化,技近乎道,集斯藝之大成。」

毆正春(約1578——1644),大彬弟子。多制花卉果物,樣式精研。

邵文金(約1580——1646),又名亨祥,大彬弟子。仿漢方式方壺獨絕。

邵文銀(約1590——1648),又名亨裕,大彬弟子。製作文雅精巧,具有大彬的風格。

蔣伯(約1600——1644),名時英,大彬弟子,初名伯敷,後被陳繼儒請去制壺,改字為伯。他喜歡附攀上層人物,不願承認自己是制陶的人。但他技藝很好,相傳他制的壺是嘉興收藏家項墨林定的,稱為「天籟閣壺」。

陳信卿(約1600——1644),善仿時大彬、李仲芳的作品,壺藝很好。惟喜歡和上流社會接近,不專心制壺。等他的弟子做好,他改動一下署上自己的款。

陳光甫(約1619——1654),仿供春、大彬壺,人稱他是入了門的傳人。

陳俊卿(約1621——1661),大彬弟子。

沈君盛(約1620——1654),善仿徐友泉壺,為大彬再傳弟子。制壺參酌沈君用的技法。

陳子畦(約1625——1690),善制徐友泉壺式,為時人所珍愛。有人說他是陳鳴遠的父親。文章來自微信號ee2266

邵蓋(約1580——1638),制壺工巧,與大彬同時而自樹規模。其篆章字法與邵亨裕、亨祥風格相同,當時有「邵家壺」之稱。

周後溪(約1581——1639)。

邵二蓀(約1580——1639)。

陳用卿(約1620——1661),俗名陳三獃子。製作工細,題款字體仿仲鼷筆意。

陳正明(約1596——1661),制器極精雅。署款有「壬戌秋日陳正明制」。

閔魯生(約1620——1654),仿製名家作品,都極認真,神形酷似。

陳仲美(約1621——1655),嫠源人,初於景德鎮做瓷,他覺得做瓷器的人太多,很難出名,後來到宜興制陶。他善於配土,又擅長雕刻各種鎮紙、香盒等文房擺件。惜早卒。

沈君用(約1610——1666),名士良,又名多梳。以自然界物器造型,配泥上有「色相天錯,金石同堅「的贊語。以離奇著稱。人稱「沈多梳」。後因壺得罪官府而陷於冤獄。

徐令音(約1621——1667),相傳為徐友泉之子,也稱小徐。

陳辰(約1620——1660),字共之。壺款雕刻得非常好,許多陶工都請他幫忙,是制壺人中得書法家。

陳和之(約1621——1654)。

陳挺生(約1620——1661)。

周季山(約1615——1662)。

沈子澈(約1610——1666),桐鄉縣人。與時大彬齊名。所制壺式與徐友泉相仿。

惠孟臣(約1598——1684),宜興人。書法很似褚遂良。作品朱紫者多,白泥者少;小壺多,中壺少,大壺罕見。所制壺大者渾朴,小者精妙,是時大彬之後得一位名手。

徐次京(約1620——1671)。

陳鳴遠(約1651——1722),字鳴遠,號鶴峰,一號石霞山人,又號壺隱。善於制壺、杯、瓶、盒,手法在徐友泉、沈子澈之間。作品傳下來的甚少,有「宮中艷說大彬壺,海外競求鳴遠碟」之譽。款式書法比徐友泉、沈子澈還好,有晉唐風格。

王友蘭,康熙四年(1665),曾制蘇州拙政園茗壺。

金世衡(約1683——1783),「世衡」一作「士衡」,荊溪人。注重於仿古器及名家作品,造工精巧,以橄欖形為主。

邵基祖。

邵元祥。

方曾三。

邵玉來。

邵玉延。

邵旭茂。

鄭寧侯(約1698——1766),善摹古器,書法亦工,制壺胎薄而堅致、規矩。

惠逸公(約1766——1831),逸公制壺,大小均有諸色泥質俱備,他的工巧,可與惠孟臣相提並論,故世稱「二惠」。只是孟臣製品渾朴兼具精巧,逸公則工巧有餘,渾朴不足。

惠逸公書法楷行草書俱長,而楷書尤有唐人遺意。刻字用竹刀或鋼刀,或飛舞或沉著。壺的泥色最奇。小壺製得很好,但比不過手制大壺古樸可愛。

華鳳翔(約1683——1783),善仿古器,以彩釉漢方壺較多。

陳漢文、陳陰乾、陳覲侯(約1702——1765年),荊溪人,所制古器極精雅。傳器中壺少而古器多。

許龍文(約1701——1755),荊溪人。所制多花卉造型。壺底常有「荊溪」印。

范章恩(約生於1740),字迪恩。在宜興制壺頗負時譽。所制壺皆扁身、鞠流、平蓋,風格嫻雅,骨肉亭勻。題名書法似米芾。

潘大和(約1761——1820)。

葛子厚(約1760——1850)。

楊彭年(約1772——1854),字二泉。乾隆時制壺多用模子,彭年制壺則用時大彬捏造法,雖隨意製成,自有天然風致。嘉慶時陳曼生請其制壺並書,文人壺風大盛,將紫砂壺導入另一境地。

彭年兼善刻竹,刻錫亦佳。印有「楊彭年」、「彭年」、「二泉」。唯應和文士黃彭年加以區別。

楊寶年、楊鳳年(約1773——1861),前者為楊彭年胞弟,又作葆年,字公壽。後者為彭年胞妹,字玉禽,擅制竹段壺,人稱「楊氏竹段壺」。都曾為陳曼生制壺。

吳月亭(約1812——1864),字竹溪,為楊彭年後輩,善雕刻。

馮彩霞(約1790——1861),女,宜興人。曾被廣東伍元華請制壺。書法學歐陽詢,間有草書。

邵景南(約1790——1864),號留佩主人,籍貫蘇州。制壺善仿明式,深得古法。底印有「姑蘇留佩」印。

申錫(約1821——1891),字子貽。善雕刻。喜用白泥,精於捏造,尋常用模。底有「茶熱香溫」篆書印。

俞國良(約1835——1895),錫山人,曾為吳大制壺,製作精巧而氣格渾成。有「國良」篆書陽文印。

王東石(約1831——1908),造壺得古法,刻工精細,有「東石」篆書小印。

邵大赦(約1831——1874),亦作赦大。精工壺藝,乃紫砂陶手。所造之壺注重壺嘴。有「邵赦作壺,流水有音」之說。

邵大亨(約1831——1874),宜興上岸里人,性情孤傲清高。所制魚化龍壺,以龍頭作壺上的鈕,龍頭和舌頭都能搖動。

何心舟(約1829——1897),工書法、篆刻、壺器,造工精練、簡巧,取自然形式。

黃玉麟(1827——1889),祖籍丹陽,寓居宜興。13歲時就開始學陶器。擅制掇球、供春、魚化龍諸式,精巧而不失古意。

沈才田、陳柏亭、陳硯卿、羅藍舫、邵雲如,俱為清末紫砂雕塑名家。

程壽珍,其姓亦有作陳者,號冰心道人。曾以名作「掇球壺」而獲1951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其子程盤根亦善制壺。

蔣德林,蜀山人,字萬全。雖沒有師承而藝極精。凡是壺、盆、杯、盤及一切陳設器具,樣樣皆精。

任淦庭(1888——1968),常用筆名缶碩,又名大聾,酷愛書畫。潛心研究紫砂雕刻技藝,是紫砂雕刻史上一位承上啟下的人。

吳雲根(1892——1969),原名芝榮。作品朴實穩重,取竹子題材較多。作品曾多次被選送參加國內外展覽。

王寅春(約1879——1977),宜興上袁人,自幼習紫砂茗壺。抗戰前,曾應邀到上海做過紫砂仿古品,中年時期則制小壺。其壺光素類,方、圓各式渾厚端莊,筋紋器吻合緊密。

裴石民(1910——1979),又名德民。早年即從事紫砂制陶業。20年代末曾在上海古董商處制盆,35歲後始制壺,他曾為儲南強所藏的供春壺配蓋,又為明代項聖思做的一個桃杯配托。

其壺光貨、花貨類均有,尤以果品為佳,有「陳鳴遠第二」之稱。

邵全章(1910——1989),中年居浙江長興,為邵大亨之後裔。所制壺曲線簡巧而沉穩。

吳阿根、金士衡,光緒四年(1878),赴日本傳藝。

朱可心(1904——1986),原名開長、凱長。15歲拜師學藝,新中國成立後設計了《報春》梅樁壺等紫砂新品數十種,以花卉見長。曾出席首屆民間藝人代表大會。

蔣蓉(1919- 2008),別號林鳳,江蘇省宜興市川埠潛洛人。1995年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蔣蓉的作品在中國紫砂工藝史上技術精湛,生動具真,別樹一格,成為中國紫砂工藝史上第一位女工藝美術大師。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別稱: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宜興紫砂名藝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18歲拜名師學藝。三十年代後期至上海制壺仿古。54年進入宜興蜀山陶業合作社。

56年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帶徒徐漢棠、高海庚、李昌鴻、沈遽華、束鳳英、吳群祥等人。

一生三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代表大會,在港、澳、台、東南亞影響特大,被海內外譽為「壺藝泰斗」,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文物館收藏。

3. 范澤明是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嗎

范哲銘是國家及工藝美術師嗎?我也等查閱後告訴你不能。

4. 紫砂壺名家排名

紫砂壺名家排名,供春,時大彬,陳鳴遠,陳鳴遠制南瓜壺。

1、供春

彼新奇兮萬變,師造化兮元功。信陶壺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這是清代學者對陶壺鼻祖供春的贊句。供春,明代正德年間宜興人,開創了紫砂壺行業先河,排名第一。

4、陳鳴遠制南瓜壺

如果以時間來劃分的話,紫砂壺名家排名大致可以分為明清以前的古壺,和二十世紀以後的近當代壺。1950年至1960年的宜興紫砂壺,是其中一個具有明顯時代特徵的品種,這個時期的紫砂工藝,可以說是紫砂製造工藝能夠流傳至今、發揚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4)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名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用茶湯養壺,光潤柔和

泡茶時,可把茶湯澆在紫砂壺上,這樣茶湯容易被壺熱蒸發,同時,也容易被壺體表面吸收,再拿熱水淋一下,沖去茶漬,再拿茶巾擦拭,保持壺的潔凈。在日積月累的茶汁洗滌之下,紫砂壺會越發柔和絢麗,人稱此法為「茶湯養壺」。

2、保持清潔,養出包漿

壺的表面會積有茶漬.這就需用養壺毛筆或軟毛牙刷在壺表面輕輕刷洗,以保持清潔。如此擦拭、滌洗久了,壺的表面會起一層亞光,人稱其為「包漿」(葆漿),這種亞光不會因高溫高壓沖洗而褪去,甚顯高雅品位。

5.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季建華

最後覺得做朋友挺多的,這個應該不是他作品嗎?這個?

6.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歷屆大師

1、第一屆--1979年,33人(排名不分先後)

楊士惠、王樹森、夏長馨、金世權、杜炳臣、吳可男、陳占貴、張永壽、柳家奎、陸涵生、張涌濤、袁文蔚、謝杏生、俞樟根等。

2、第二屆--1988年,63人(排名不分先後)

高祥、盧進橋、王林、顧文霞、王金山、施明德、蔡健生、陸光正、周百琦、周寶庭、陳端鈿、王殿太、房雲璞、葉玉翠、黎仲畦等。

3、第三屆--1993年,64人(排名不分先後)

宋世義、郭石林、劉家福、顧永駿、汪寅仙、張心一、汪士偉、張愛廷、倪東方、林亨雲、林學善、王恩懷、李 進、張廣慶等。

4、第四屆--1997年,45人(排名不分先後)

崔學山、張汝財、金阿山、袁嘉騏、羅代奎、潘德月、王樹文、王耀堂、張京羊、江春源、徐漢棠、周錦雲、虞金順、盧思立等。

5、第五屆--2006年,161人(排名不分先後)

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監,經140名專家費一年時間後選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共有161人獲得本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另外254人獲得全國優秀工藝美術創作獎。

汪天穩、卜范增、馬進貴、雙起翔、孔相卿、文乾剛、斗 尕、方文桃、毛正聰、王文定、王芝文、王堅義、王孝誠、王希偉、王懷俊等。

6、第六屆--2012年,78人(排名不分先後)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217號),經國務院批准,開展了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工作。在各地推薦申報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和領導小組審定,確定了78人為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白靜宜、曹加勇、曹亞麟、曹志濤、陳禮忠、陳文斌、陳益晶、陳毅謙、崔 磊、鄧友譜、馮宇平、付國順、甘而可、辜柳希等。

7、第七屆--2018年,87人(排名不分先後)

寸發標、萬紫 王一君、王經民、王冠軍、王淑凝、毛國強、白耀華 包天偉、朱軍成、任星航、劉比建、劉文斌、劉永森 劉廷山等。

(6)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名單擴展閱讀:

1、申報要求

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技藝精美,自成流派的符合下列條件並長期從事傳統工藝美術製作的人員,經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務院負責傳統工藝美術工作的部門可以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申報范圍

(一)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分類是:工藝雕刻、工藝陶瓷、工藝印染、工藝織綉、工藝編結、工藝織毯、漆器工藝、工藝傢具、金屬工藝、首飾工藝、其他工藝,共十一大類。

(二)列入本屆傳統工藝美術大師評審的品種和技藝應符合以下條件:

1、具有百年以上的傳承歷史

2、技藝精美,世代相傳,自成風格;

3、以天然原材料為主,採用傳統工藝和技術,作品主要以手工製作;

4、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5、在國內外享有聲譽。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網路

7. 紫砂壺名人名單

1、黃玉麟

黃玉麟,生於清末(1842-1914),繼邵大亨之後又一重要的制壺大家,他所制的壺選泥講究,作品瑩潔圓潤,精巧而不失古意,靈妙天然。

2、程壽珍

程壽珍(1858—1939年),又名陳壽珍,號冰心道人,清咸豐至民國初期的宜興人,是一位勤勞多產的紫砂壺名家,師承其養父邵友庭,擅長制形體簡練的壺式。

作品粗獷中有韻味,技藝純熟。所制的「掇球壺」最負盛名,壺是由三個大、中、小的圓球重疊而壘成,故稱掇球壺。

其造型以優美弧線構成主體,線條流暢,視覺感也極為舒適,整把壺穩健豐潤。該壺於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博覽會得金獎,當時名重一時。

5、胡耀庭

胡耀庭生於清咸光年間,卒於民國時期的20世紀30年代。他長期受雇於吳德盛公司,以善制方器著稱。

民初上海鐵畫軒公司成立時,店主戴國寶(號玉屏)特請胡耀庭製作《漢方壺》,此壺現由南京王一羽收藏,而胡耀庭製作的《磚方壺》現由南京博物院收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玉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程壽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汪寶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范大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胡耀庭

8. 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跟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哪一個更高一些

研究員高級工藝美術師是職稱中的最高等級,就是正高,大家了解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其實就是中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師宜興都是寫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9. 中國玉雕大師的大師名錄

玉雕大師藝術家蕭家安:中國台灣省雲林県人,戶籍台灣新北市土城住所,17歲師從吳清崎玉雕大師;知名玉雕藝術家,現在廣東省從事玉雕及玉器買賣,擅長精雕覌音佛及各種神像。

為人,謙虛誠信;藝術,不斷創新求高度。這種藝術精神,讓蕭家安在台灣玉雕界成為青年玉雕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佛像觀音玉雕作品更是贏得越來越多的客戶推崇喜愛。

玉雕大師蕭家安感言:

本人從事玉雕工作至今已有43年之㱑月,在年少時17㱑之年就跟隨我台灣師傅吳清崎玉雕大師,學習各種玉雕法及設計等工作多年,當時我師傅在台灣一家最大的玉雕廠𥚃,名叫九鼎公司,當時我師傅吳玉雕大師在廠技術一流,精雕覌音佛及各種神像,五花八門等花様,樣樣精通,40幾年前的工資行情月薪為1萬零伍百元台幣,當時的經濟行情已經是全廠工資最高了。

回憶當年可惜師傅早已身故,不在人世了,早期年代的台灣區城經濟發展有限,比較稀少重視玉雕及各種藝術人才,因此多數人不以為榮。來到了輝煌龎大的大陸,時光多年在玉雕界𥚃憑誠個人的天份及努力之下,更磨練出各種隨型設計雕琢各種大小擺件,掛件,及拋光一條龍完成等。憑誠経驗之談可以肉眼檢視A.B.C貨之真假,凖確率%95。本人也萬分感激中國大陸這塊土地有這么好的環境,誏所有肯努力上進的中國藝人,能夠人才出眾,得到獎評。

10. 國家級紫砂工藝美術大師都有誰

徐秀棠,1937年12月出生於宜興蜀山紫砂陶藝世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任無錫版市茶文化研究權會副會長,江南大學客座教授,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獲獎作品有《坐八怪》、《雪舟學畫》等。

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中獲獎,並被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及大不列顛博物館、比利時皇家博物館及國內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收藏。

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作品——缶源壺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