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產生
A. 美術的起源
美術的起源
要鑒賞美術,就要了解和懂得美術的一些基本規律和美術史知識。美術是怎樣產生的, 是首先應當了解的。當然,這個問題如同整個藝術的起源問題一樣,還在不斷地探索研究之 中。學術界的看法並不完全一致。這里只是結合已發現的人類最早的美術遺物,簡要地談一 談對美術的初步看法。 在考古學和美術史上,人什常常把原始社會早期的石制生產工具,稱作原始美術或原始 造型藝術。這些經過加工的石制生產工具,雖然與天然的石塊大不相同,而且其中物化著人 的智慧和才能,體現著人的意志和願望,包含著藝術活動的因素,也同時孕育著人類早期審 美意識的胚胎,但是,它完全是為著實用目的而製造的,並不是作為純粹審美意義的藝術活 動而出現的。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它並不是人類最早的美術遺物。 現已發現的真正的人類最早的美術遺物,最重要的是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一些裝飾品 (如我國「山頂洞人」的裝飾品)和歐洲的洞穴壁畫,以及一些小型雕刻。這些東西產生的 時間約在公元前四、五萬年到公元前二、三萬年之間。在這些人類最早的美術遺物中,最突 出的是歐洲的洞穴壁畫和一些小型雕刻。下面,就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一下這些人類最早的美 術遺物。 先看洞穴壁畫。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和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是現已發現的歐洲 許多洞穴壁畫中最著名的兩處。 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是1879 被發現的。當時的一個西班牙工程師為了在業余時 間收集化石,帶著四歲的女兒來到了這個洞穴。由於洞口很低,大人不便入內,工程師的小 女懷著好奇心點燃了一支蠟燭,進人了這個洞穴。突然她被一隻直瞪瞪的公牛的眼睛嚇壞了, 於是叫來了父親。原始社會洞穴壁畫的寶庫就這樣偶然地被人發現了。這個洞穴很大,長約 270 米,壁畫則集中在入口處長18 米、寬9 米的地方。上面畫的主要是各種動物,包括十 五頭野牛、三隻野豬、三隻母鹿、兩匹馬和一隻狼。其中有些動物畫得比真的還要大。各種 動物形象之間雖無內在聯系,但它們形態生動,繪畫技法簡練;並已使用多種顏色。由於阿 爾塔米拉洞穴壁畫所表現的驚人的生動性,使得當時歐洲許多學者都不承認是出於原始人的 手筆,有人甚至反誣發現這個壁畫的西班牙工程師為騙子,污衊他是僱傭了當代畫家畫下的。 直到這位工程師去世後,在1895 年又在法國多爾多涅地區的山谷中相繼發現了不少同樣性 質的洞穴壁畫,才使人們逐漸確認這些壁畫是原始社會晚期的產物,是現已發現的人類最早 的繪畫遺跡。 在法國發現的許多原始洞穴壁畫中,最著名的是1940 年在一次偶然事件中發現的拉斯 科洞穴壁畫。拉斯科洞穴壁畫位於法國西部比勒高省的多爾多涅附近,全洞由主洞、後洞、 邊洞和聯系這三個部分的走廊所組成,是已發現的洞穴壁畫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在洞內的壁 畫上,畫了許多野馬、大牡牛、馴鹿、山羊等動物。主洞岩壁的正面所畫的大牡牛長達五米, 充分顯示了原始繪畫的巨大氣魄。 至於小型雕刻,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在法國上比利牛斯山的羅爾特洞內發現 的、雕刻在碎骨片上的正在渡河的鹿群。它雖然只是一個殘片,但對鹿群過河的情況作了生 動而有趣的刻劃。骨片的邊緣上可以看出一隻跑著的鹿的後腿,後面跟著另一隻鹿,最後— 只大鹿回過頭來警惕地向後看,好像在呼喊落在後面的小鹿。這時期的人們大約還不會描繪 河中的流水,他們就聰明地畫了幾條游動的魚,以此來表示鹿正在渡河 小型雕刻的另一類代表作,是一些婦女雕像(絕大多數學者認為它們是最早的雕塑作 品)。例如在法國組賽爾出土的《手持牛角的婦女》,它是雕刻在一塊石板上的女性裸體浮 雕,表現—個手拿牛角主持原始宗教儀式的婦女其它還有—些散見於歐洲廣大地區的女性裸 體雕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奧地利維林多夫出土的石雕女裸體像(歐洲學者稱之為《維林多 夫的維納斯》。這些雕像,從形象塑造上看當然還很幼稚,甚至顯得有些丑。但值得注意的 是,它已經能夠突出地表現出婦女的主要生理特徵。 當然,上面所舉的只是現已發現的人類最早的美術遺物的少數實例,並非它的全部。這 些人類最早的美術遺物,對於我們了解美術的起源有些什麼幫助呢? 眾所周知,原始社會早期的石制工具,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雖然並不能算作人類最早的 美術品,但它已經包含著藝術活動的因素,蘊藏著藝術品的萌芽,同時也孕育著人類早期審 美意識的胚胎。這說明美術的幼芽起源於勞動。原始社會的人類從最早的只會製作石器工具,發展到能用自己的手生動地描繪像阿爾塔 米和拉斯科洞穴壁畫中的許多動物,刻畫渡河的鹿群,表現婦女形體的生理特徵。這在很大 程度上取決於手的靈巧性,只有這樣才能象恩格斯指出的:「在這個基礎上它才能彷彿憑著 魔力似地產生了拉斐爾的繪畫、托爾瓦德森的雕刻以及的格尼尼的音樂。」而手的這種靈巧 性和高度的完善,也正如恩格斯在同一著作中指出的「手不僅是勞動的器官,它還是勞動的 產物。」這說明正是勞動為藝術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基礎。 同時,也正是由於勞動的需要,促進了美術的產生。 大家知道,人類最早的美術品產生的時候,當時的人們還處在漁獵生活階段。能不能捕獲到 足夠食用的動物,是關繫到原始獵人的生存的大問題。因此,關於捕獲動物的一些必要的知 識對原始獵人是至關重要的。這些知識從何而來呢?主要靠他們的實踐,特別是靠他們在同 各種動物的接觸中,通過長期的觀察研究,掌握這些動物的特性和生活方式,以便有效地捕 獲它們。而當時還沒有文宇,這些有關捕獲動物的知識只能依靠圖畫來表達。所以,原始社 會的繪畫藝術,它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為了使人們了解怎樣才能捕獲到他們所需要的動物。 正因為這樣,原始社會的繪畫藝術的內容,幾乎沒有例外地都是野獸——可供人食用的野獸 的形象,而且據考古學家們研究,歐洲的許多洞穴壁畫中的動物形象的位置的安排是按照當 時人類與哺乳動物關系的遠近以及熟悉的程度,而把他們的狩獵對象分別畫在洞穴的不同位 置上。如,在拉斯科洞穴中,原始獵人居住的洞穴中央畫著野牛、野馬;在中央住處的外圈, 畫的是野鹿、猛獁、象和大角山羊;而犀牛、獅子、熊則被畫在洞穴的最深處。總之,它描 繪的動物的重點,是當時的狩獵技術所能獵取的動物。也有人認為象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 具有原始巫術的作用,即畫出這些動物是為了通過原始的宗教儀式祈求狩獵的勝利。但它歸 根結底還是為了勞動生活的需要至於上—節談到的那些裸體的婦女小雕像之所以在那個階 段出現,而男子雕像則發現得極少,這正是當時處在母系氏族社會制度下的原始人類崇拜女 性的反映。同樣的象阿爾塔米拉、拉斯科洞穴壁畫中的動物形象所表現出的驚人的寫實能力, 也決不是偶然的,因為處在狩獵生活階段的人們,獵獲動物幾乎是他們唯一的生活手段,而 牛、馬、鹿在當時還是野生動物。為了獵獲它們,人們必須對牛、馬、鹿的動作、習性非常 注意。
正因為這樣,幾萬年前的人們就有可能很好地抓住每種動物的主要特徵,把它們描繪 得生動活潑。這說明,正是勞動、生活創造了藝術。勞動創造了世界,也產生了最早的美術 品。勞動人民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B. 簡述工業美術運動產生的原因
工藝美術運動(the Art & Crafts Movement)產生的背景是,工業革命以後大批量工業化生產和維多利亞時期的繁瑣裝飾兩方面同時造成的設計水準急劇下降,導致英國和其他國家的設計家希望能夠復興中世紀的手工藝傳統。
當時大規模生產和工業化方興未艾,大批量工藝品投放市場,然而設計卻遠遠落後,美術家不屑於產品設計,工廠只重視生產和銷量,設計與技術相對立。當時產品出現了兩種傾向:1、工業產品外形粗糙簡陋,沒有美感;2、手工藝人仍然以手工生產為權貴使用。工藝美術運動意在抵抗這一趨勢而重建手工藝的價值。要求塑造出「藝術家中的工匠」或者「工匠中的藝術家」。雖然該運動具有對設計風格水平重視的優點,但從採用的方式而言,則是一個復舊運動,因此不但是退步的,同時也不可能成為現代設計的啟迪和開拓型運動。
C. 美術作品是從什麼時候產生的呢
我們認為美術作品是與人類同時產生的。人類脫離一般動物的標志是人能靠自己雙手勞動來維持生存,最早製造的勞動工具從廣義上講就屬於美術作品,因為它包含著人類的智慧和創造。但是我們現在論及的美術作品是從舊石器時代開始的。原始人類留存下來的洞窟壁畫、岩壁浮雕和各種小雕像譜寫了人類最早的美術篇章。
真正意義上的美術作品產生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奧瑞納文化期。舊石器時代指公元前100萬年到兩萬年之間,公元3萬年前屬奧瑞納文化期,公元25000年前屬索魯特文化期,公元20000年前屬馬格德林文化期。
D. 為什麼產生美術
美術的起源有幾種說法
模仿說
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模仿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世界,藝術不僅反映事物的外觀形態,而且反映事物的內在規律和本質,藝術創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從孩提時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繼古希臘哲學家之後,文藝復興時期的達 芬奇、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學說。這種理論直到十九世紀末仍然具有極大的影響。
游戲說
游戲說認為藝術起源於游戲,它是包括美術在內的藝術發生理論中較有影響的一種理論,其代表人物是德國著名美學家席勒和英國學者斯賓塞,人們也因此把游戲說稱為"席勒-斯賓塞理論"。席勒在《美育書簡》中,通過對游戲和審美自由之間關系的比較研究,首先提出了藝術起源於游戲的觀點,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造形式外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游戲。"自由"是藝術活動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們只有在一種精神遊戲中才能徹底擺脫實用和功利的束縛,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游戲說還認為,人的審美活動和游戲一樣,是一種過剩精力的使用,剩餘精力是人們進行藝術這種精神遊戲的動力。人是高等動物,它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從事維持和延續生命的物質活動,因此有過剩的精力,這些過剩精力體現在自由的模仿活動中就有了游戲與藝術活動。斯賓塞和席勒一樣,也認為游戲是過剩精力的發泄,它雖然沒有什麼直接的實用價值,卻有助於游戲者的器官練習,因而它具有生物學意義,有益於個體和整個民族的生存。
游戲說強調了游戲沖動、審美自由與人性完善間的重要聯系,對於我們理解藝術在審美方面的發生具有重要價值。它揭示了藝術發生的生物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某些必要條件,如剩餘精力是藝術活動的重要條件,藝術的娛樂性和審美性等,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藝術創造的核心,對我們理解藝術的本質是富於啟發的。但它把藝術看成是脫離社會實踐的絕對自由的純娛樂性活動,且偏重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來看待藝術的起因,過分強調了藝術與功利的對立,有絕對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表現說
這種學說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表現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現是藝術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藝術發生的主要動因。持這一理論的主要有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等,還有歐美的一些現當代美學家。在這種學說看來,原始人所有的藝術只有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那就是他們通過各種藝術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從而促成了藝術的發生和發展。如托爾斯泰認為:"藝術起源於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裡重新喚起這種感情,並用某種外在的標志表達出來。"這些外在標志就是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所表達的藝術形象,通過這些藝術形象的傳達,使別人也能體驗到同樣的感情。這樣,作者所體驗到的感情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活動。
如果說人類的科學主要是與理性、認知相聯系的話,人類的藝術就更多地是和感性、情感等聯系在一起。表現和交流情感的確是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因此表現情感也是推動藝術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心理動力。但是人類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多樣的,語言、情感都能表達情感,而且藝術也不僅僅是表達情感的工具,因此這一學說並不能完全說明藝術起源的全部原因。
巫術說
巫術說是西方關於藝術起源的理論中最有影響、有勢力的一種觀點。這種理論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藝術作品與原始宗教巫術活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最早由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這種觀點用實用性來解釋藝術的起源,認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藝術有著極大的實用功利價值。按照這種理論,原始人所描繪的史前洞穴壁畫中雖然有許多在我們今天看來是美麗的動物形象,但他們當時卻是出於一種與審美無關的動機,即巫術的動機。如許多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壁畫和雕刻,往往是處在洞穴最黑暗和難以接近的地方,它們顯然不是為了給人欣賞而製作的,而是史前人類企圖以巫術為手段來保證涉獵的成功。還有些動物身上畫有或刻有被長矛或棍棒刺中和打擊過的痕跡,按照巫術說的觀點,這是因為原始部落有一種交感巫術的存在,原始人認為任何事物的形象與實際的該事物都有一種實在的聯系,如果對事物的形象施加影響,實際上也就是對這個事物施加影響,在動物身上畫上傷痕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實際的涉獵當中可以順利地打到獵物。原始東西壁畫中這些身上有被刺中或擊傷痕跡的動物形象,成為支持藝術產生於巫術學說的有力證據。巫術說對於我們理解原始藝術,特別是原始美術發生的動力,以及這些藝術在當時條件下非審美的性質具有重大意義。但巫術說把精神動機視為原始藝術發生的唯一動機,忽略了隱藏在精神動機後面的動因,即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因而也不能完滿地解釋原始藝術的真正起源。
勞動說
人類在勞動中創造美的事物,同時發展了審美意識。美的構想慾望隨著人腦的日益發達逐漸進入自覺的境地。早在舊石器時代後期,已經可以看到原始人的審美需求,他們已經能夠製作美的裝飾品。裝飾自己有宗教的或求偶的目的,這和美術起源也有關系。由圖騰推論美術起源於原始宗教,也不是沒有根據。但是,如果沒有能夠從事藝術勞動的雙手和富於審美意識的頭腦,那麼,祭神無方,求偶的目的也是達不到的。而求偶的根本目的是繁衍,祭神的目的是消災,一切都是圍繞生存這個目的活動著。從大量的美術遺跡,如約15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岩洞壁畫,以及新石器時代的岩畫來看,最普遍的圖畫內容是狩獵和勞動的場面。人類的祖先把與自然界的斗爭,把謀生存的斗爭,用圖畫生動有力地表現出來。他們的原意,可能是出於某種信仰,或是為了記述某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或是對勞動收獲的記功,為了表示慶賀,用以鼓舞再接再厲。這些狩獵壁畫不愧是最早的主題性情節畫,體現著樸素的現實主義精神,有浪漫主義氣息,也有表現主義的激情。然而,人類的祖先決沒有意識到要創造什麼純藝術或美術。因為那時他們的每一個行動,都服從於實用的目的,都圍繞著勞動求生存的總目標。
E. 印象主義繪畫藝術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印象主義繪畫藝術的產生有如下主要原因:
第一,19世紀哲學上的實證主義導致了文學藝術上的自然主義。自然主義要求藝術對客觀對象做出外表上酷似的描寫,印象派藝術正是自然主義藝術發展的強烈表現。
第二,自然主義的文學藝術家們常常把表現自然美的藝術作品看作是高於表現現實生活或政治色彩的藝術作品。法國繪畫在19世紀後期明顯的表現為偏離重大的時代和社會題材的表現,印象派在繪畫中所表現的題材就僅限於日常生活。
第三,光學和色彩學的發展影響了印象派的出現。由於當時在光學上的進一步發展,法國出現了將光和色彩的關系直接與美學結合起來,並說明與之有關的藝術法則的科學實驗,印象派畫家們深受這些實驗的影響,提高了對光和色的興趣。
第四,歷代大師的優秀色彩作品都閃爍著迷人的光彩,他們在漫長的經驗積累中凝練出的色彩技巧吸引著印象派畫家們,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色彩的突破和改革才有可能。
第五,19世紀法國的時代精神是反對墨守成規,主張藝術創新和變革。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再到現實主義,無不體現這時代變革精神的主調。印象派就是在這樣一種時代精神中誕生和成長起來的。
第六,浪漫主義在色彩上的研究。巴比松畫派的對景寫生,庫爾貝的「闊大的色彩筆觸」以及英國康斯太勃爾和透納的風景畫等當代畫家們直接影響了印象主義畫家們對光與色的追求。
第七,群體意識是印象派藝術形成的又一主要原因。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咖啡館里走出了印象派繪畫。
第八,來自東方的日本美術對印象派藝術產生深刻的影響,尤其對後期印象派的影響。
(2)印象派的美學追求:
印象主義以創新的姿態登上法國畫壇,其鋒芒是反對陳陳相因的古典畫派和沉湎在中世紀騎土文學而陷入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吸收了柯羅、巴比松畫派以及庫爾貝寫實主義的營養,在19世紀現代科學技術的啟發下,注重繪畫中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印象主義畫家提倡戶外寫生,直接描繪陽光下的物象。從而摒棄了從16世紀以來變化甚微的褐色調子,並根據畫家自己的眼睛的觀察和直接感受,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
印象主義繪畫的美學追求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追求瞬間印象的表現,追求明亮的光調。第二,表現當代的曰常生活的題材。第三。取客觀場景之片斷作為構圖,求不完整的效果。
印象主義繪畫對光色的追求,大大提高了畫面上的色彩明度,使色彩顯得更加光輝燦爛,從而使歐洲繪畫在色彩上出現了一次重大的革新。這是印象主義畫派對於歐洲繪畫所做出的貢獻。它對19世紀末期西方繪畫藝術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許多國家相繼出現了印象主義畫派,同時還影響到了法國音樂中以德彪西為代表的印象主義音樂的產生。
從印象主義開始,歐洲的畫家們試圖使繪畫擺脫文學的影響。更多地注意繪畫語言本身。就此意義上來說,印象主義繪畫又是現代藝術的開端。
F. 美術作品究竟從什麼時候產生的呢
我們認為它是與人類同時產生的。人類脫離一般動物的標志是人能靠自己雙手勞動來維持生存,最早製造的勞動工具從廣義上講就屬於美術作品,因為它包含著人類的智慧和創造。但是我們現在論及的美術作品是從舊石器時代開始的。原始人類留存下來的洞窟壁畫、岩壁浮雕和各種小雕像譜寫了人類最早的美術篇章。
G. 影響美術作品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一、題材鑒賞,當有了題材之後才能給予美術作品一定的生命力、影響力、藝術力,只有題材深刻,才能為作品的成功夯下堅實的基礎。
二、立意鑒賞,立意也可以說是靈感,只有靈感的迸發才能讓美術作品不俗套,有深刻創意思想的美術才更具有說服力,影響力。
三、繪畫技法,能否運用嫻熟的繪畫技術和表現手段才能把美術作品想表達的思想展現給世人。
H. 美術作品的產生需要那些方面的條件
一、需要有靈感
只有靈感的迸發才能讓美術作品不俗套,有深刻創意思想的美術才更具有說服力,影響力。當有了題材之後才能給予美術作品一定的生命力、影響力、藝術力,只有題材深刻,才能為作品的成功夯下堅實的基礎。
二、要有好的題材
有了題材之後才能給予美術作品一定的生命力、影響力、藝術力,只有題材深刻,才能為作品的成功夯下堅實的基礎。
三、要有嫻熟的繪畫技巧
運用嫻熟的繪畫技術和表現手段才能把美術作品想表達的思想展現給世人。

(8)美術產生擴展閱讀:
美術作品簡介
其中純美術作品,是指僅能夠供人們觀賞的獨立的藝術作品,比如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畫、鋼筆畫等。實用美術作品,是指將美術作品的內容與具有使用價值的物體相結合,物體藉助於美術作品的藝術品位而兼具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比如陶瓷藝術等。
近現代名畫家的一些美術作品
1、西方的畢加索《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是西班牙立體主義畫家帕勃洛·魯伊斯·畢加索於20世紀30年創作的一幅巨型油畫,長7.76米,高3.49米,現收藏於馬德里國家索菲亞王妃美術館。該畫是以法西斯納粹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鎮格爾尼卡、暴殺害無辜的事件創作的一幅畫,採用了寫實的象徵性手法和單純的黑、白、灰三色營造出低沉悲涼的氛圍,渲染了悲劇性色彩,表現了法西斯戰爭給人類的災難。
2、中國近現代徐悲鴻的《奔馬圖》
《奔馬圖》是畫家徐悲鴻在1948年為贈給史學家鄧蜀生而創作的一幅中國畫。
畫高3.26米、寬1.12米的這幅2006年被列入國家一級文物的徐悲鴻平生所繪最大《奔馬圖》 真跡。大師採用了豪放的潑墨和勁秀的線描寫意方法,著重刻畫出馬的神韻和氣質。畫中的馬雄駿、矯健、輕疾,頗有「瘦骨銅聲」之美感,奔馬強壯有力,生氣勃勃,這幅《奔馬圖》不僅表現了馬的精神和特徵,更賦予了畫家自己的個性和理想——為振興民族藝術而奮斗!
I. 美術是怎麼樣產生的
美術的起源 學員靜物 學員靜物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指占據一定空間、具有可視形象以供欣賞的藝術。 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中國還包括書法和篆刻藝術。「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也稱「造型藝術」。關於美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岩畫以及彩陶藝術的繪制花紋等。 [編輯本段] 美術的概念和種類 美術,是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形象,以反映客觀世界和表達對客觀世界的感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美術又稱之為『造型藝術』、『空間藝術』。 在藝術分類中,美術又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它是指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色、紙張、畫布、泥土、石頭、木料、金屬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等類型。 繪畫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插圖等。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於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徵。中國畫又稱水墨畫,它在世界繪畫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是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國畫是用毛筆、墨在宣紙、絹帛上作畫的,它講究筆墨,著眼於用筆墨造型。在表現方法上,中國畫採用一種散點透視的方法。在畫面的構成上,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形式美與內容美。油畫是西洋繪畫的代表,它是世界繪畫藝術中最有影響的畫種。 在工具材料上,油畫是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的。在表現方法上,傳統的油畫家採用焦點透視法作畫。在畫面構成上,它講究畫面景物充實,按自然的秩序布滿畫面,呈現出自然的真實境界。 雕塑 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質材料製作出具有實體形象、以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雕塑的種類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劃分。從製作工藝來分,雕塑可分為雕和塑。雕是從完整而堅固的坯體上把多餘部分刪削、挖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結性的材料聯接、構成為所需要的形體,如泥塑、陶塑等。從題材來分,雕塑可分為紀念性雕塑、建築裝飾性雕塑、城市園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陳列性雕塑。從表現形式來分,雕塑可分為圓雕、浮雕。圓雕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從四面八方觀賞的立體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藉助於體積和結構等。 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經過藝術化處理以後,使之具有強烈的審美價值的產品。我們一般把工藝美術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陳設欣賞的工藝美術。實用工藝美術是整個工藝美術的主體和基礎,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藝品類,實用價值是這類工藝品的主要價值,審美價值是作為輔助價值存在的。這類工藝品包括經過裝飾加工的茶餐具、燈具、木器傢具、綉花製品、草竹編織品等等。陳設欣賞工藝品是指那些以擺設、觀賞功能為主的工藝品,這類工藝品以審美為其首要價值,手工技藝性很強,實用價值已不明顯或完全消失,如玉器、金銀首飾、象牙雕刻、景泰藍、漆器、壁掛、陶藝等。 建築藝術 建築是建築物和構築物的統稱。是人類用磚、石、瓦、木、鐵等物質材料在固定的地理位置上修建或構築內外空間、用來居住和活動等的藝術。建築藝術則是指按照美的規律,運用建築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徵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以其功能性特點為標准,建築藝術可分為紀念性建築、宮殿陵墓建築、宗教建築、住宅建築、園林建築、生產建築等類型。 從總體來說,建築藝術與工藝美術一樣,也是一種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藝術。建築的本質是人類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動的生活場所,所以,實用性是建築的首要功能;只是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物質技術的進步,建築越來越具有審美價值。 《藝術概論》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 <藝術概論>的學習是加強學生藝術理論修養,提高藝術理論水平的重要途徑.明確把握<藝術概論>課的重要性是做好該課程教學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同時<藝術概論>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又是實現學生認識藝術規律,確立正確藝術觀的必然要求.
滿意請採納
J. 真正意義上的美術作品產生於什麼時候
真正意義上的美術作品產生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奧瑞納文化期。舊石器時代指公元前100萬年到兩萬年之間,公元3萬年前屬奧瑞納文化期,公元25000年前屬索魯特文化期,公元20000年前屬馬格德林文化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