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圓文言文閱讀答案
元子①家有乳母為圓轉之器,以悅嬰兒,嬰兒喜之,母聚孩孺助嬰兒之樂。友人公植者,聞有戲兒之器,請見之。及見之,趨焚之。責元子曰:「吾聞古之惡圓之士歌曰:寧方為皂②,不圓③為卿④,寧方為污辱,不圓為顯榮。次山奈何任造圓轉之器,恣令悅媚嬰兒?少喜之,長必好之。教兒學圖且陷不義,躬自戲圓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門愛嬰兒之樂圓,出門當愛小人之趨圓,吾安知次山異日不言圓,行圓,以終身乎?吾豈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謂曰:「吾自嬰兒戲圓,公植尚辱我,言絕忽乎。吾與汝圓以應物,圓以趨時,非圓不預⑥,非圓不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作者:元結選自《唐文粹》,有刪改)
【注釋】①元子:元結,字次山,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之一。②皂:皂隸,泛指從事低賤行業的人。③圓:圓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結的堂弟。⑥預:參與。
8.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聞有戲兒之器 聞:聽說
B.及見之 及:等到
C.趨焚之 趨:追逐
D.長必好之 好:喜歡
9.下列語句中加點的「以」與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以悅嬰兒
A.何以戰 B.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C.皆以美於徐公D.以光先帝遺德
10.下列對文段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結家的乳母做了一個能團團旋轉的玩具,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玩具。
B.「惡圓之士」認為,寧可行為方正地做個身份低賤的人,也不願意圓滑地求得富貴。
C.公植認為元結在家中教孩子學習圖畫,嬉戲玩耍,會讓孩子玩物喪志。
D.元結因孩子「戲圓」之事受到公植的責罵,公植甚至表示要與他斷交。
11.請把第三大題文言語段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每小題3分)
(1) 吾安知次山異日不言圓,行圓,以終身乎?
(2) 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參考答案:
8.C;9.D;10.C
11.(1)我怎麼知道次山你將來不會說圓滑的話、做圓滑的事,一輩子都圓滑呢?
(2)公植大概會拿起矛戟殺我吧!
參考譯文:
元子家裡有位乳母,製作了一個圓轉玩具來引逗嬰兒高興,嬰兒很喜歡。母親就讓乳母召集一些幼童陪伴嬰兒一同玩樂。
朋友公植,聽說有取樂嬰兒的玩具,便請求看看;等看到圓轉玩具,就急忙把它燒了,並責怪元子說:「我聽說古代有個憎惡圓的讀書人唱道:『寧可正直淪為奴隸,不能圓滑謀求顯榮。寧可因為正直地位低下,也不能做人圓滑求得富貴顯達。』次山你怎麼能隨意製作圓轉玩具,聽任用它來取樂嬰兒,使嬰兒從小就喜歡圓,長大必定愛好圓。教嬰兒學圓滑,已陷入不義;親自玩圓,又喪失了正直的品德。唉、唉,次山啊!回家喜歡嬰兒玩圓,出外一定喜歡小人趨奉圓滑。我怎麼知道次山你將來不會說圓滑的話、做圓滑的事,這樣圓滑地度過一生呢?我哪能做次山的朋友啊!」
元子召喚季川對他說:「由於我讓嬰兒耍戲圓轉玩具,公植尚且這樣罵我和我絕交;唉!我與你如果圓滑應付事物,圓滑迎合時俗,不圓滑的事不參與,不圓滑的事不去做,公植大概會拿著矛或戟來刺殺我們的!」
點評:好人常直道,不順世間逆。
❷ 「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文言文翻譯
「周誥殷盤,佶屈聱牙。」的意思是:周誥文、殷盤銘,那是多麼的曲折拗口。
周誥指《尚書》中的《周書》,殷盤指《尚書》中的《商書》,佶屈聱牙:文句艱澀生硬,念起來不順口。佶屈:屈曲的樣子,引申為不通順;聱牙:文詞艱澀,念起來不順口。
出自《進學解》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篇古文,是作者假託向學生訓話藉以抒發牢騷之作。
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寫國子先生解析進學正義,向諸生陳明形勢,正面得出「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的結論。
第二段寫學生進行辯解,以先生在「學」「言」「文」「行」四個方面的努力、成就與自身遭遇對照,先揚後抑,駁斥先生的結論。
第三段寫先生再作自我解嘲,針對學生之意申說發揮,表明隨意而安的態度,對朝廷隱含譏刺。
文章構思別出心裁,語言新穎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辭賦體的鋪敘、排偶、藻飾、用韻等形式,又加以革新改造,富於整飭之美。名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即出於此文。

(2)惡圓文言文閱讀答案擴展閱讀:
這篇文章當作於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當時韓愈四十六歲,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任國子學博士,教授生徒。全文假託先生勸學、生徒質問、先生再予解答,故名「進學解」,實際上是感嘆不遇、自抒憤懣之作。
《進學解》以問答形式抒發不遇之感,此種寫法古已有之。西漢東方朔作《答客難》,揚雄仿之而作《解嘲》,其後繼作者甚多。但《進學解》仍能給人以新鮮感。這與它善於出沒變化有關。如第二段先大段鋪寫先生之能,浩瀚奔放;再以寥寥數語寫其不遇之狀,語氣強烈。
其間自然形成大幅度的轉折,而全段總的氣勢是酣暢淋漓的。第三段則平和謙退,似乎火氣消盡;而細味之下,又感到有辛酸、無奈、憤懣、嘲諷種種情緒包孕其中,其文氣與第二段形成對比。又如通篇使人悲慨,使人深思,但有的地方又似有諧趣。
如先生諄諄教誨,態度莊重,而生徒卻以嬉笑對之;先生為說服生徒,不得不痛自貶抑,甚至自稱盜竊陳編。這些地方見出先生實處於被動,而具有滑稽意味。
總之,全文結構雖簡單,但其內在的氣勢、意趣卻多變化,耐咀嚼。它之所以使人感到新鮮,又與其語言的形象、新穎有關。如以「口不絕吟」、「手不停披」狀先生之勤學,以「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形容其碌碌無為,以「爬羅剔抉,刮垢磨光」寫選拔培育人才等等,不但化抽象為具體,而且其形象都自出機杼。
此外,《進學解》文體系沿襲揚雄《解嘲》,采押韻的賦體,又大量使用整齊排比的句式,讀來聲韻鏗鏘,琅琅上口,也增加了其藝術的魅力。
❸ 課外文言文梳理精煉三百篇答案初中刮目相待
元子①家有來乳母為圓轉之自器,以悅嬰兒,嬰兒喜之,母聚孩孺助嬰兒之樂。友人公
植者,聞有戲兒之器,請見之。及見之,趨焚之。責元子曰:
「吾聞古之惡圓之士歌
曰:寧方為皂②,不圓③為卿④,寧方為污辱,不圓為顯榮。次山奈何任造圓轉之
器,恣令悅媚嬰兒?少喜之,長必好之。教兒學圖且陷不義,躬自戲圓又失方正。
嗟!嗟!次山入門愛嬰兒之樂圓,出門當愛小人之趨圓,吾安知次山異日不言圓,
行圓,以終身乎?吾豈次山之友也!
」
元子召季川⑤謂曰:
「吾自嬰兒戲圓,公植尚辱我,言絕忽乎。吾與汝圓以應物,圓
以趨時,非圓不預⑥,非圓不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
《唐文粹》
【注釋】①元子:元結,字次山,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之一。②皂:皂隸,泛指從
事低賤行業的人。③圓:圓滑。④卿:公卿,泛指高官。⑤季川:元結的堂弟。⑥
預: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