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各學科協作

各學科協作

發布時間: 2020-12-05 17:01:42

1. 重症醫學科的多學科協作和支持機制 誰有啊三甲評審的資料~

重症醫學科聯合查房制度
( 一 ) 凡遇疑難病例 , 或本專業范圍以外的專科情況突出時 , 應及時申請多科會診或轉科。
( 二 ) 科間會診 : 由經治醫師提出 , 上級醫師同意填寫會診單。非急診會診 , 會診醫師應在 24小時內完成 , 並完成會診記錄。急診會診 , 被邀請的人員 , 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到位 , 及時完成會診記錄。
( 三 ) 院內多科會診 : 由科主任提出 , 商定會診時間 , 通知有關科室人員參加。會診一般由 ICU主治醫師主持 , 必要時科主任主持 , 需要時應請醫院相關職能科室參加會診。
( 四 ) 院外會診 : 本院診治有困難的疑難病例可由相關科室負責人提出 , 經 ICU 科主任、醫務處同意 , 並與有關單位聯系 , 同時將病歷摘要寄發有關單位 , 確定會診時間。
( 五 ) 遠程醫療咨詢會診 : →般由高年資的副高職以上醫師參加 , 接到遠程醫療咨詢通知的醫師 , 應事先熟悉病例資料 , 按時間准時參加。會診結束後認真填寫咨詢會診意見。
( 六 ) 科內、院內、院外的集體會診 : 經治醫師要做好會診前的准各 , 並詳細介紹病史 , 做好會診記錄。 ICU 應綜合會診意見 , 負責治療方案的制訂和會診意見的採納實施。
( 七 )ICU 對院內會診應由具有 ICU 專業資格的主治醫師以上人員進行會診 : 應邀到外院會診 ,應指派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前往會診。會診醫師是提供本專業知識技能協助 , 會診意見是否被采 納決定權在對方科室或單位。

2. CAD專業知識

AD 廣泛應用於機械工程和建築工程領域,同樣廣泛應用於環境工程專領域。

CAD制圖比傳統圖板畫圖具屬有很多優越性

CAD制圖=設計方法+CAD軟體應用

設計師繪制CAD圖紙所必備的的條件:掌握環境工程設計方法;熟練掌握CAD軟體

目前我知道的用CAD可以製作建築施工圖、裝潢施工圖、園林圖、機械圖、服裝圖等多個領域行業的圖紙。
還可以製作一些簡單的3D圖形。可以製作簡單的效果圖。
因為CAD功能強大、精確度非常高,所以其應用非常廣

3. 為什麼要開展多學科協作

我院倡導堅持以病人為中心,遵循會診等相關核心制度規定,大膽改革傳統疾病診療模式,積極搭建多學科診療平台,探索嘗試一體化診療服務新模式。在對患者的診治過程中需要內外科多個科室通力協作,這涉及全院消化內科、普外科、呼吸內科、腎內科、心血管內科等多個科室,為此我院實行多學科聯合查房制度,成立多學科協作小組,針對患者疾病和病人的機體狀況制定最合理的診療方案和最優化的治療流程,並解決臨床疑難病例的診斷與治療問題

4. 如何發揮畢業班老師團隊合作發言稿

今天,我們召開一次畢業班任課教師座談會,主要是:1、對學生最後幾個月的教育教學和畢業測試工作做一個安排布置,提一些學校的設想;2、聽一聽教師的意見和想法,特別是需要學校解決的問題。目的就是要大家在抓畢業班工作方面增強信心、形成共識、形成合力,從而提高畢業班的教育教學質量。畢業班質量對一所學校而言相當重要,其重要性體現在四個方面:畢業質量是檢驗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指標;畢業質量是上級考核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畢業質量是體現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
學情分析
優勢:我們這一屆教師無論從敬業精神還是教育教學水平都很好,比較整齊,是學校的精兵強將。
劣勢:我們的學困生比較多,尖子生沒有去年復蓋面廣。
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學習指導,提出更合理的要求。建議幾點:
一、務必抓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1、班主任常講不放鬆;
2、有事、有苗頭及時處理;
3、多與家長溝通(有進步也溝通,不要只有告狀);
4、任課教師的事盡量自己處理,但也要及時給班主任聯系。(正確處理好同事關系)
二、繼續增強同事間的團結合作。
1、有事及時溝通,互相尊重、理解處理;
2、同學科教師加強協作;
3、學科間教師加強配合。
三、抓好新課教學和復習。
1、原則4月底結束新課;
2、用一個半月時間復習。
3、上新課期間原則上不得占其它學科課,教導處要督促其他學科教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再說了學生不上其它課很枯燥。
4、復習階段要定計劃,復習內容分頭准備,資料共享,打好團隊戰。
5、復習抓基礎,少抓難題、偏題。要做到精選精練,不管什麼練習都要以取得實效為前提,拒絕題海戰術,大海撈針的做法。
四、採取措施,對抓好學科教學和復習的建議:
1、對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已經有數,但還要分析哪些學生能有提高的可能,通過做思想工作打氣或通過個別輔導等措施爭取有提高。
2、教學中採取批評與鼓勵結合。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包括家長也是多一些鼓勵。
3、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交流。我們可以選一些學習成績優秀、學習方法科學合理的學生代表,指導和帶動大家進行學習。
4、強化「互助」學習小組的功能,發揮尖子生的龍頭示範作用。通過前期的測試,我們應很好地掌握班級學生學習情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幫扶計劃,愛護他們,輔導他們,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走出困境。
五、明確幾點注意事項。
1、抓好語、數、學科學生作業書寫規范,平時還要訓練正確的書寫格式。(書寫分)
2、班主任要全力做好協調工作,既要協調好學生、聯系好家長,又要協調好各科任教師,確保剩下來的三個多月時間畢業班教學工作穩穩當當,順利推進。
總的來說,畢業班的教學工作是辛苦的,我們大家既要有憂患意識,又要有必勝的信心;既要有決心,又要有方法;既要重視知識傳授,又要重視興趣、能力、習慣培養;既要關注學科成績,又要關心學生心理健康。
最後,希望我們大家能夠在緊張的壓力面前,既努力工作,又能快樂生活,善於協作,善於溝通,善於調適心態,共同努力,力爭使這屆畢業班成績有一個新的突破。

5. 招生計劃中的某些學科標注的地方協作是什麼意思

地方協作計劃是非定向招生計劃的一部分,屬國家任務招生計劃,是教育版部今年特別支持中西部五省權(安徽、河南、內蒙古、貴州、甘肅)而額外增加的招生計劃,錄取後與非地方協作計劃錄取的學生一樣,歡迎報考! 協作計劃:協作計劃是促進教育公平的一項措施。既教育部從全國普通高校年度招生計劃增量中專門拿出一定比例,安排給部分高等教育資源豐富、辦學條件較好的省份,由其所屬高校承擔,面向部分升學壓力較大、 高等教育資源缺乏的中西部省份招生。
這個地方協作招生和正常,定向的招生是沒有區別的

它只是國家每年從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增量中專門拿出一定比例給東部和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的省份,由其所屬高校定向到中西部高等教育資源缺乏、升學壓力大的省份招生。

地方協作」計劃只是招生計劃上的區別,是省際間的對口協作培養,與考生報名、升學、就業等均無關

6. 如何從國際合作的角度推進我國海洋學科發展

國際科技合作是我所知識創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徑。進入創新三期,我所的國際合作工作主要以增強研究所的科技創新能力,創新合作形式,豐富國際合作內容,提升合作層次。近幾年,我所的國際合作交流工作發展較快,與國外和港台地區等許多著名的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關系,並逐步走向深入。目前,合作交流已從過去的考察、學術會議等簡單方式,發展成為包括合作研究、聯合調查、聯合實驗室、聘請境外專家當客座研究員,海外博士生導師,學委會主任海外主任、聯合培養研究生、互派高級訪問學者不定期交流互訪,聯合撰寫學術論文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
為了營造良好的國際合作氛圍,鼓勵更多的科學家參與到國際合作的競爭中去,我所外事管理工作以抓重點、抓落實、做好服務等為重點,在落實完善出訪、接待工作,加強國際合作隊伍建設,主辦國際會議等外事管理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
一、注重高質量、重實效的人員出訪和接待
近年來,特別進入創新三期後,我所國際交流量增長速度較快。2006年全年我所國際交流總量為125人次,2007年上漲至152人次,2008年在2007年的基礎上再上漲75%,交流總量為267人次。在外事日常管理工作上,一方面,我們要創造有利條件,提供後勤保障,鼓勵科研人員走出去,走出國門,與英、美、日、俄等海洋強國的一流的科研機構和科學家開展合作,交流先進的海洋學理論,並引為已用,發展和強大我國的海洋事業。如,我所海洋地質研究室的骨幹余克服研究員,自2002年開始,他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趙建新博士在珊瑚礁環境記錄研究建立了長久穩定的合作,澳方的實驗室成為其學科組學科發展的重要支撐平台。余克服研究員在該實驗室完成了大量的、高質量的測試工作,為其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基礎,近7年雙方共發表以南海所為第一單位影響因子2.0以上的SCI論文10篇以上。余克服研究員現已成為該實驗室的重要訪問學者,可根據科學思路的需求優先、無償使用實驗室的主要設施。
另一方面,通過邀請國外著名的海洋學者訪問我所,給我所的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員帶來先進的理念與知識,介紹相關領域前沿研究狀況,開闊思路,使我所研究生不出國門就能享受世界級教授的授課,現如今,由國際合作夥伴計劃海外創新團隊為主要成員為我所研究生開設的《高等海洋生態學》、《海洋化學生態學》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學與生態系統》、《多變數分析在生態學中的應用》等課程,已成為我所海洋生物研究生的必修課。除此以外,鼓勵我所科研人員與國外科研人員開展長期穩定的合作。譬如,美國夏威夷大學國際太平洋研究中心的曲堂棟教授是國際上著名的南海環流專家,已經在JPO、JC、JGR、GRL等國際重要刊物發表南海海洋學論文20餘篇,自2003年開始,曲堂棟教授與LED相關研究人員建立了合作關系,2006年初被我所聘為海外博士生導師,聯合指導博士後和博士研究生;與王東曉研究員聯合申請了國家基金項目,並2006年獲得資助;提供資助吸收我所青年科研人員到該中心進修和開展合作研究等。
二、加強國際合作隊伍建設,增強國際合作能力
研究所有沒有創新能力,能不能把國際合作做強做大,關鍵在於是否有一支具有創新能力強、用於開拓、富有朝氣的人才。我所對於那些有創新思維、樂於參與國際合作的青年科研學者,採取派出學習的方法,積極培養具有開創精神的國際合作人才。2008年至今我所共有20名中青年科研人員獲得美國JIFRESSE、阿拉斯加大學、加拿大里賈納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百慕大海洋科學研究學會、盧森堡公共健康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國(境)外機構與我院、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赴美、澳、加、盧森堡、香港等國家與地區進行合作研究、留學等,其中大部分是30多歲的青年科學家,這為我所國際合作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我所還聘請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黃瑞新教授為院「熱帶海洋環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LED)學委會海外主任,為我所研究生開設海洋科學主幹課程,參與指導研究生和博士後的研究工作等。
目前,我所共有4位專家在6個國際學術刊物上擔任編委或編輯,5位專家在10個國際組織中任職,分別為「國際氣候變異及其可預測性研究計劃(CLIVAR)太平洋委員會」、「WCRP國際亞洲季風年研究計劃(Asian Monsoon Years)觀測協調工作組」、「國際海洋研究會中國委員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全球環境組織(GEF)項目專家技術組」、「國際海洋研究會中國委員會」、「綜合大洋鑽探計劃,井位調查組(IODP SSP)」、「太平洋海洋科技協會(PACON International)」、「全球海洋遙感大會(PORSEC International)」、「國際海岸環境遙感科學委員會」等。
三、主辦高層次的國際會議
主辦國際會議能有效地推動項目的組織和實施,擴大研究所的影響,提高研究所在國際上的地位,且能為廣大科技人員提供一個國際交流的平台,了解和掌握國際科技前沿發展的最新動態。因此,多年來我所積極爭辦國際學術會議。按照「以項目為依託,有針對性地主辦國際會議,為項目的組織和實施提供平台」的原則,2007年度我所成功承辦舉辦了「熱帶西太平洋國際研討會:ENSO成因和全球遙相關」,「國際氣候變化研究計劃CLIVAR太平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和與廣州地球化學所共同承辦「海峽兩岸邊緣海地質與資源環境效應學術研討會」,2008年度舉辦了「第六屆世界華人蝦蟹類養殖研討會」與「第九屆全球海洋遙感大會(PORSEC2008)」。
本年度我所將舉辦「南海海洋環境變化國際研討會」。該研討會由我所施平研究員發起,我所熱帶環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承辦,旨在為國內外研究南海與熱帶海洋環境專家與學者們提供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討學術問題的平台。該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目前已成功舉辦四屆,在國際相關學術領域產生較大的影響,並逐步成為我所一個品牌會議,同時也為人才引進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今年第五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探討南海變化和亞洲季風的關系以及熱帶太平洋和印度洋變化之間的關系」。
海洋科學是一門具有綜合性、系統性的科學,是地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分需要重視團隊合作,尤其是國際性的合作,要取得重大成果,既離不開國際先進實驗室的技術,也離不開與周邊國家的協作。圍繞我所的發展戰略和總體目標,我所未來5-10年海洋科學研究的國際合作將以南海及其鄰近的熱帶大洋區為重點研究區域,在現有合作的基礎上繼續加強與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改變合作雙方僅停留在不定期的互訪的層面,把合作的層次逐步提高,如在合作形式上可以延伸到包括聯合海上航次、聯合野外考察、研究團隊的合作等。另一方面,根據我所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學科特點,逐步拓展與南海周邊國家南海周邊國家,如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發展中國家的海洋合作。

請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7. 如何提高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已被打破,出現了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應用得最多的學習方式。它是一種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各因素之間的互動,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准,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組織形式。其優越是:給全體學生提供參與學習的機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有助於發展學生的交往與合作能力;有助於因材施教,真正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但小組合作探究這一教學方式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著偏差,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對小組合作探究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究。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教學《假如生活中沒有了誠信》時,在最後環節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你怎樣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宣傳誠信?聽完這個問題,學生就圍在一起開始交流,有的小組只有一、二個優秀的同學在發言,而還有幾個則一言不發當聽眾;有活躍的小組,是你一言,我一語,搶著發言,誰也不聽誰的;甚至有個別小組都沒有人發言,而在那裡發呆……教師走來走去,似在巡視,又似無所事事。幾分鍾下來,教師只好拍手示意大家坐好,請學生說說該怎麼宣傳。小組代表一站起來發言就是「我認為……」、「我覺得……」、「依我之見……」。教師對小組匯報的評價也是「你說得真好!」、「你的意見真不錯」。
[案例三]:我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的《水的危機》一課時,課前我讓學生以自願組織的小組為單位(可以是好朋友,可以是鄰居),對家鄉的小河、周圍人用水、節水情況進行調查,並分發了調查表,告訴學生可以從水質,污染源,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這幾個方面去調查,然後進行整理,課上交流匯報。因為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眼光,去了解去調查,對於他們自認為常見的事物,而且又能辦到,所以學生都興致很高,在課堂上用兒童獨特的語言和方式作了精彩的匯報。有小組的代表說:「我們小組調查的是水質,我們發現我們尹庄澗河非常臟,上面漂著很多生活垃圾,我們還拍了照片帶來了給大家看看。」、「我們小組調查的是污染源,我們發現我們村小河的上游是一個工廠,那一段的河水上面都是一層油,下游是一個菜場,小販們把垃圾都扔到小河裡。」「老師,我來補充,金水湖公園很多遊人亂認果皮紙屑,下游還是排放生活污水的出口,氣味特別難聞」……整堂課因為有了學生的調查而趣味盎然。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仍存在著假熱鬧的現象,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後立即讓學生討論,教室里馬上就會出現一片熱烈討論的場面。但只要稍加註意不難發現,這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活而無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生在無規矩的束縛下,不知道說些什麼,不知道從何說起,更不要說達到小組合作討論的效果了。
案例二中教師走出了以往的說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學生的生活,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引導他們在生活中饒有興趣地學習、探究、體驗。在課前的布置任務時,教師就很明確地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組合小組,然後給於明確的探究目標和記錄表格,學生有了明確的分工後,都能饒有興致地一起去探究,結果在課堂上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本堂課在團結協作中讓學生分享經驗,取長補短,學會尊重人和關心人。同時,又培養了與人交際的能力,社會實踐調查能力,鼓勵學生勇敢地走進生活,走進社會。
三、基本策略
1、合作形式要有實效。
目前,在品德課堂上,教師組織小組學習,目的是為了落實學生的主體性,想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的空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與習慣。因此,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注意結構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小組人數以4——6人為宜,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有利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當然,小組成員還應該是動態的,這樣,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還可以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同時,我們在組織小組合作時,首先要做到分工明確,要有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紀律員等,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有秩序地說。再者,教師應安排時間,加強合作指導,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和互相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得到發展。
2、合作內容要引起興趣。
首先,探究問題的設計應具有生成性,互動性和開放性。特別是開放性問題的答案不唯一,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把學生帶入一種嶄新的,富於創造性的學習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合作需要。比如在學習《「節儉日」里話節儉》時,我組織學生討論「現代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還要不要節儉」呢?同學們經過小組合作探究得出了「即使今天生活富裕了,也不能浪費,因為地球資源是有限的」,「節儉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就連李嘉誠、富有的德國人也懂得節儉,何況我們呢」,「今天的節儉不是讓我們吃不飽穿不暖,而是做到物盡其用,不浪費」等等。通過比較分析,「做到物盡其用,不浪費」是最佳答案。課堂討論熱烈,高潮迭起,學生創新火花不斷閃現,收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其次,探究問題的設計要有挑戰性,教師要把握好探究問題難易度,如果一個問題比較簡單,就沒有必要合作探究。如果過難,同樣也不能採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要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至少是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個人完成比較困難,而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能夠解決,才能使學生有強烈的合作慾望。例如教學《祖孫三代話汽車》時,讓學生以8人小組為單位,通過調查、搜集資料用自己熟悉、喜歡的、時尚的方式表現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結果課前學生熱情空前高漲,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策劃展示形式,准備展示的圖片或ppt。課堂上有的小組以節目訪談的形式,采訪「汽車世家「祖孫三代;有的藉助ppt講述中國汽車的發展史;有的以cctv中國最佳時尚汽車頒獎典禮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國產汽車的品牌、產地、性能等;還有的引領同學走進「一汽」發展史博物館;還有的則根據調查的學校教師擁有汽車的數據變化,感受身邊生活的變化;最出乎意料的是那個男生居多的小組居然引入了國際車展暨男模展示。這種角色的轉化不僅鍛煉了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策劃、表演的多種能力,更重要的是將生活帶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體驗生活、道德成長的有效過程。
其三,討論探究的問題要盡可能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實際,要讓學生有話說,把知識能應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六上教學《從一粒米說起》時,讓學生走進生活展開調查:1組在餐廳調查統計學生就餐時的浪費現象;2組在洗手間統計學生用水情況;3組在各班級調查統計學生浪費筆、本子的現象;4組統計校園中浪費水、電的現象。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意抓住學生年齡特點,從自己的認知世界出發,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活動,讓課堂與生活接軌,用生活中的例子,引領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3、進行必要的合作指導。
教師應根據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技巧,培養學生學會組織小組學習,學會傾聽他人發言,學會質疑他人觀點,學會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
首先、在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前,教師應確定小組規模,使小組任務具體化,並將新信息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讓學生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口。
其次、在開展小組交流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各小組合作探究的情況。通過觀察,了解學生在活動中遇到了什麼問題,及時予以點撥,不能放任自流。
第三、小組匯報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虛心傾聽夥伴的發言,認真思考不一致的意見,分享他人成果。
4、合作評價要關注全面。
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激勵性評價手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合作探究,讓他們在合作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合作意識,積極主動的在小組活動中發揮自己的才幹。教師對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出現的良好行為要及時表揚,活動結束後,要引導學生對小組學習情況進行互評和自我評價,並依據綜合表現對全班情況總評。評價不僅要重結果,更要關注過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評價,激活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使其發揮更大的潛能和合作的積極性,提高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有效性。
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小組合作探究是一種較好的學習形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很好使用和整合教學信息,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並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8. 2016學年第一學期浙江省名校協作體試題高三年級技術學科答案有沒有

這里應該找不到答案 不會的話 還是問問你的同學·或者老師比較好 讓他回們給你講講答 不要總是不動腦 只抄答案。對成績提高最大的還是問老師。
你要是是認真學習想對對答案,就直接不要答案了,作業沒有多大意義;如果為了完成任務,這又是何必了,如果想提高成績,還是老老實做吧。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