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術鑒賞的認識
㈠ 大學生美術鑒賞論文之你對美的看法和理解(要有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任何美術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創造出來的,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時,不可避免地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所謂文化情境,實際上指的是一件美術作品被創作出來時,所依託的文化環境、條件及其特徵。因此,在美術鑒賞教學時,不能單講技法,要把美術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去學習。
(1)美術與音樂的完美融合
音樂對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而美術鑒賞必然離不開情緒的調動,沒有充滿感情色彩的鑒賞過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體驗,認識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把音樂引進美術鑒賞課的教學,不但能達到圖音並茂、聲色俱全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創造豐富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有良好的心境,在輕松、愉快、活潑的氛圍中展開想像的翅膀,體驗藝術的真諦。如在鑒賞中國古代山水畫時,可以放一段中國古箏名曲《高山流水》,這樣一方面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使其進一步理解山水畫面的意境,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2)美術教學與表演藝術的融合
表演是一門形體和語言的藝術,在美術課堂中運用表演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各種形體動作,積累素材從而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如在鑒賞外國雕塑《拉奧孔》這一作品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拉奧孔與其兩個兒子被巨蟒緊緊纏住身體,痛苦地扭動與奮力掙扎的情景,為了使這一怵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瞬間在學生頭腦中留有更深的印象,我便決定找幾組同學到講台前來進行表演,同學們各個爭先恐後,將拉奧孔極其兩個兒子的表情表達的淋漓盡致,對這組雕塑作品也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延長了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的保持時間。
(3)各種手段的綜合運用
應用信息技術,教師通過製作課件,將知識的表達多媒體化也是創造美術鑒賞課文化情境的有效方式之一。如在進行《中國民間美術——剪紙》的鑒賞中,考慮到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容之一,其歷史悠久,樣式豐富,製作手法也多種多樣,如果只是採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古老的民族文化干癟癟的灌輸給學生,勢必起不到本課「激發學生熱愛本民族文化傳統並將其發揚光大」這一思想上的教育目的,也不利於很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內容,所以我利用信息技術,通過製作課件,力爭將中華民族文化的神韻都蘊涵在課件當中,以圖文並茂、圖聲並茂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製作課件的過程中,我注意融入其他一些教學手段,如在課件中插入優美的古典音樂,製造一種特殊的情境導入課程,這樣,學生看著精心設計的圖片,伴著悠揚的音樂,聽著老師的解說,在一種特殊的文化情境中感受著民間美術特有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對剪紙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想要學習的強烈慾望。另外,在課件的製作中,我不但要求內容的完善,更加註重課件形式的美觀和視覺感染力,讓學生看過之後有大飽眼福的感覺,真正達到美術課美感滲透、潛移默化的教學目的
㈡ 談談你對美術鑒賞的認識
美術這個東西要具備欣賞的人才能真正的理解的。我覺得寫一幅漂亮的文字就是一門藝術啊。
㈢ 美術鑒賞的意義
一、美術鑒賞 我們發現不同的美術門類在藝術形態和作品形式有很大的差異.所謂的美術鑒賞,就是運用我們的視覺感知、視覺經驗和相關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歸類、分析、判斷、體驗、聯想和評價從而獲得審美感受。鑒賞一個綜合的審美活動。 作品——鑒(感受——歸類——分析和判斷)要明白作品的作者、年代和背景、門類、材料、手段(方法)、語言形式和內容 賞(想像和平價——審美感受和理解美術現象)要把獲得的感受和個人的經驗相結合進行審美判斷和評價。 美術鑒賞就是鑒古今、平優略、定高下。鑒是手段,賞是目的。美術鑒賞者必須具備美術基本知識和識別美術類別和一般方法,同時鑒賞者創造性的參與才能是美術作品的意義得到完善和升華。二、美術的類別 1、美術從空間藝術的范疇可分為六大門類即: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書法、攝影。 2、從六大美術門類中按材料、題材、形制、功能又可分為十類:中國畫、油畫、歷史畫、風景畫、浮雕、圓雕、建築設計、園林設計、環境設計。 3、按照美術在形式語言的不同特徵可分為三大類:具象藝術、意象藝術、抽象藝術。三、美術鑒賞的意義1、美術的價值(1)人文價值,美術作為藝術的重要形式,它的最終指向是美,美是人類的最高境界和追求,他是超越了任何國家、民族、政黨、宗教之上的對全人類利益的關懷和維護。美術教育在於培養人的靈性捂性和創造性,在於培養人的審美素養。審美素養和創造素質是一個人素質最重要的標志。藝術教育以最超前、最開放的形式把人類潛在的智慧和創造性解放出來,喚醒人類自覺自由的審美創造性(因此美國和英國在2000年前就把藝術教育勒入核心課程)(2)創造價值,藝術創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獨一無而創造力的標志。特別是現代藝術發展與現代科技緊密聯系創在了輝煌的成果,英美日德等發達國家再上世紀五十年代設立的藝術科學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如日本的動漫產業,美國的電影業。這些行性產業融合了文學、音樂、美術、聲學、光學、電學成為最有競爭里的綜合藝術。2、美術鑒賞的意義美術作為社會存在的產物,擔負者一定的社會功能:(1)認識功能:通過美術作品認識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人物、生活、生產風俗人情。(2)教育功能:通過作品的主題內容,是人的思想情感得到升華和提高,從而形成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積極熱情銳意進去得人生態度。(3)審美功能:通過美術作品鑒賞提高人們對沒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別力、敏感性、感受力。是我們主動的認識美、保護美、創造美。人類悲劇的誕生都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審美判斷力造成的。我們有意無意的忽視了美、破壞了美產生了悲劇,因此美術鑒賞就是告訴我們天地之間什麼是美的、什麼是丑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因此美術鑒賞能力,不僅是一個學生具備的,他是一個民族應該具備的,也是全人類應該具備的
㈣ 談談你對美術鑒賞的認識
用眼睛去看,用心靈去感受,與實踐相結合,勤於思考,聯系實際,從賞到鑒,再到鑒賞結合,從美術中領悟屬於自己的東西。
㈤ 美術鑒賞的意義
意義:讓公眾了解到美術大家作品的學術和市場價值何在,還宣揚了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文化,以使公眾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啟迪其生活智慧,強化其文化自信。
公眾美術鑒賞水平的提升,既有利於中國藝術市場的健康發展,也有利於國民素質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加強,甚至有利於中國藝術創作向「高峰」攀登——傳世的美術經典告訴世人,飽含民族精神的中國畫需要不斷深耕傳統,才能不斷尋求突破。

(5)對美術鑒賞的認識擴展閱讀
美術鑒賞代表人物呂立新
人生歷程與藝術歷程,是呂立新為公眾解讀美術大家的兩條主線。
對人生歷程的解讀,呂立新注重以故事詮釋精神。他認為,回望美術大家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對其藝術的單純解讀,還在於以其中的人生哲理,接通歷史與當下的聯系。
依憑曾經在電視台工作六年的電視編導經驗,以及長期躬耕在藝術市場所累積的經驗與學識,呂立新從大眾感興趣的話題切入,以非課堂說教的方式、非專業化的方式,來講述美術大家的藝術人生。
齊白石是「史上最牛北漂」「一個齊白石比一千個杜拉拉勵志」……呂立新的這些時尚語句,旋即與當下人產生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動。
故事環環相扣地展開,深入淺出地詮釋了美術大家從平凡走向成功的奮進精神。在他的解讀中,這些圍繞主題而展開的人生成長故事就像「寓言」一樣,化為一種精神,激勵今人要矢志不渝、奮勇向前。
對藝術歷程的解讀,呂立新注重以「廣角」來呈現。一方面,他注重完整性,通過具體的藝術作品解析,既簡明扼要地總結出美術大家的藝術特點,又引帶出他的師承,挖掘出其藝術精神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例如,他將齊白石的「似與不似」與傳統的「形神兼備」相結合,以齊白石與當時「京派」的關系等,呈現了美術史視野,為公眾詮釋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變。另一方面,他注重關聯性,將美術大家的藝術成長與時代相關聯。
例如,他對徐悲鴻走向成功的原因,以及其創作如何彰顯中國精神的分析,滲透了時代因素對藝術家創作選擇的影響,呈現出個體與大時代的關系。這種注重完整性和關聯性的解讀,讓公眾得以從更寬廣的視野去整體看待美術大家及他們的藝術人生。
㈥ 寫一篇關於美術鑒賞的看法,感受
眾所周知,美術的鑒賞是運用感知、記憶、經驗、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分析、判斷而獲得審美享受和美術知識的過程。本學期,我選擇了「世界美術賞析」這門藝術學科進行了選修。原因其實很簡單,我自小非常喜歡美術方面的東西,對這些看似神秘的藝術形態十分好奇,很想從這課程當中得到一些藝術的知識與熏陶。通過選修這門課程,我逐步了解了許多關於繪畫的知識。學下來收獲很大,我逐漸可以感受到了文藝復興義大利藝壇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那作品散發出一種令人愉快的篤定,那種歸屬感;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在他的作品中的寓意;了解了被可視為法蘭德斯巴洛克風的具體象徵的魯本斯的作品;當然還有現在被我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油畫之一的倫勃朗的「泰特斯」等等這些經典的西方美術藝術。通過不斷的美術鑒賞活動,可以提高人的審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通過美術鑒賞,提高我的藝術品味,吸收前人優秀技法,在中國傳統美術教育中是一種重要的方法。而且在我看來從實際情況作為起點,由於經濟生活的變化,各種思潮的影響,社會活動空間的擴大,學生產生了一些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高分低能」是一種表現。學生有較多的知識和專業文化,並不一定代表他具有其他方面的素質和修養。所以要呼籲素質教育。
㈦ 美術鑒賞有什麼意義
意義:美術鑒賞不僅是對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培養學生認識世界的功能,審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以及未來的人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簡單的生活出發來講,鑒賞功能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在美術鑒賞的基礎上就能夠產生一定的「美術批評」,自己根據一定的標准,對美術作品或美術現象所做出的理論分析和價值判斷。
美術鑒賞這門學問改變了人們的觀看方式。美術鑒賞是運用自己的視覺感知、過去已經有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

(7)對美術鑒賞的認識擴展閱讀:
欣賞一般局限於感知、想像、情感體驗等感性認識方面。而鑒賞是運用視覺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綜合作用、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一種比較深刻的認識。
要在文化情境中來認識和理解美術,「情境」,即指影響各個時期美術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背景。
美術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種思想、觀念,都與藝術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背景的影響有關。
㈧ 談談你對美術鑒賞的認識是什麼
美術鑒賞是人們運用自己的視覺感知與已有的生活經驗、審美知識等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判斷的欣賞與鑒別的過程,是鑒賞者獲得審美享受、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特殊的精神活動,也是鑒賞者對美術作品再創作的過程。
美術鑒賞既涉及美術作品本身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又涉及鑒賞者的知識、能力、修養和復雜的心理過程。可以說,美術鑒賞受到主客體兩方面條件的制約。這兩個條件即美術鑒賞的客體條件(美術作品)與主體條件(鑒賞者)。美術鑒賞的客體條件是指被鑒賞的美術作品,如果客體不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與藝術價值,便失去了鑒賞的意義與價值。
欣賞一般局限於感知、想像、情感體驗等感性認識方面。而鑒賞是運用視覺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綜合作用、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一種比較深刻的認識。
1.感悟式鑒賞:
感悟式鑒賞所要求的主要是從觀看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充滿想像力和激情地去欣賞美術作品。在欣賞過程中,可以任由思維馳騁而不受限制。這種鑒賞方式比較適合於寫意性和表現性的藝術作品,因為這類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觀地記錄形象,而是通過主觀化的形象處理來表達藝術家的情感。
2.社會學鑒賞:
應該意識到美術這種文化現象不是存在於真空環境之中,而是有著特定社會階層和社會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創作目的以及社會背景對藝術家的影響。這些因素不是單靠表面的觀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會學式鑒賞的核心在於探究、追問,了解作品的主題,發現作品的獨特之處,並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積累一定的知識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3.比較式鑒賞
比較式鑒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但在比較式鑒賞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美術作品的好壞是可以通過比較來確定的;但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之間並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問題,僅僅是表現方式和風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較的內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據這些形式方面的差異也可以引導我們去尋找原因,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會的因素了。至於具體對比哪些內容,還需要依靠感覺的指引,所以比較的方法其實是幾種鑒賞方式的綜合運用。
在美術鑒賞的基礎上能夠產生一定的「美術批評」,根據一定的標准,對美術作品或美術現象所做出的理論分析和價值判斷。
要在文化情境中來認識和理解美術「情境」,即指影響各個時期美術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背景。美術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種思想、觀念,都與藝術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背景的影響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