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古文觀止
1. 高中古文觀止
這本書的確不錯。我們學的大多從這里可尋。這些都陳情表》《蘭亭集序》《桃回花源記答》《師說》《捕蛇者說》《醉翁亭記》《赤壁賦》........,但是不要背,你可以多讀,把不懂得文言文實詞。虛詞多看看。近年來除了古文觀止高考涉及量較多,一些史書也頗多,也可以看看,如《明史》,但是個人建議讀列傳。
對高考有沒有幫助,如果你幸運,可能能考到。
2. 如何閱讀古文觀止我是一名高二學生,目前正在看古文觀止,我的方式就只是標好字音看完注釋看完解釋,但
要先找些感興復趣的古文提制高文言文語感,積累詞彙。比如《世說新語》《聲律啟蒙》之類的。強烈推薦《三國演義》和一些詩詞名句,當初我把《三國演義》白話文的讀了三遍,原著讀了四遍。對古文感覺就好多了。每次參考書的文言文閱讀總是提前做完,像砍瓜切菜一樣。
如果一上手就肯《古文觀止》你會讀得很痛苦。我現在雖然知道那些個入選的古文好在哪兒,但是依舊沒多少興趣。
3. 誰可以告訴我關於文言文讀物《古文觀止》
曹劌論復戰、燭之武退秦師、鄭伯制克段於鄢、觸龍說趙太後、唐睢不辱使命、屈原列傳、報任安書、過秦論、前出師表、陳情表、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諫太宗十思疏、滕王閣序、陋室銘、阿房宮賦、馬說、師說、送董邵南序、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愚溪詩序、小石潭記、岳陽樓記、五代史伶官傳序、醉翁亭記、石鍾山記、前赤壁賦、六國論、上樞密韓太尉書、游褒禪山記、五人墓碑記
4. 閱讀研習古文觀止能提高高考語文分數嗎
《古文觀止》的閱讀對於提高你的古文閱讀和理解水平很有幫助,在一定程度上能版提高你的語文成績(特權別是古文方面)。同時古文觀止都是精選的一些比較有代表性和藝術性比較強的作品,對於整體語文水平特別是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再者,深入研究理解了《古文觀止》中的各種道德觀念,對於自身涵養和素質的提高有著極大幫助,對於繼承我國古代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有著極大的良好作用。因為語文其實並不是單單只是書本的知識,我認為更是個人全面的素質和涵養的體現。多讀些書,特別是中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古籍以及近現代的名著對於語文以及個人素養的全面提高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5. 古文觀止是本什麼書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是學生應對科舉考試的教材。
二吳均是浙江紹興人,長期設館授徒,該書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此書是為學生編的教材。
《古文觀止》收自東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書12卷,以收散文為主,兼取駢文。題名「觀止」是指該書所選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們所能讀到的盡善盡美的至文了。

(5)文言文閱讀古文觀止擴展閱讀:
1、《古文觀止》所選的古文,均以散文為主,兼收韻文、駢文。先秦選的最多的是《左傳》,漢代選得最多的是《史記》,唐宋時代選得最多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的文章。
照文體來看,該書選韻文十三篇,如《楚辭·卜居》,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杜牧《阿房宮賦》等。
這些作品都是「極聲貌而窮文」,工於描繪,描繪中雖用韻語,但與詩不同,往往韻散結合,來加強聲情之美。散文則或記人或記事,有議論有寓言等等。
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選段: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譯文:
回去吧!田園都將要荒蕪了,為什麼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靈被軀殼所役使,那為什麼悲愁失意?我明悟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發生的事尚可補救。
我確實入了迷途,但不算太遠,已覺悟如今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曾經的行為才是迷途。船在水面輕輕地飄盪著前進,輕快前行,風輕飄飛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詢問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過去。家僮歡快地迎接我,幼兒們守候在門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蕪了,松菊還長在那裡。我帶著幼兒們進入屋室,早有清釀溢滿了酒樽。
我端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看看院子里的樹木,覺得很愉快;倚著南窗寄託傲然自得的心情,覺得住在簡陋的小屋裡也非常舒服。
3、吳楚材(1655~1719),名乘權,字子輿,號楚材,浙江山陰州山(今紹興)人。幼受家教,勤奮好學。16歲時,患足疾,一病數年,仍手不釋卷。疾愈,學問大進,在家設館授徒。
曾多次應考,但屢試不中。與侄吳調侯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
吳調侯,為清朝康熙年間人,籍貫屬紹興府山陰縣。與其叔吳楚材二人均飽覽經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沒民間;都長期從事私塾教學,因合編《古文觀止》而留名後世。
6. 《古文觀止》言文對照版,嶽麓書社。 裡面有哪些適合即將高三的學生為了應付高考文言文的閱讀篇目
其實樓主可以參照下以前的試題,掌握基本詞類,靈活應用就差不多了。
7. 【古文觀止】卷六文言文閱讀及答案:蓋聞王者莫高於周文
1、huán ; zhèn
2、①善待或優待; ②問題或毛病; ③原因或緣故; ④怎麼或怎樣。
3、伯通專霸意思稱霸;亡通無屬意思不會。
4、①皆待賢人而成名;②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③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
5、正面:得賢人後一定得天下,歷史上就有許多明君靠賢人輔佐而得天下,如齊桓公得管仲;
反面:得賢人不一定得天下,因為得賢人後還必須信任、重用他才行,如伍子胥被吳王殺害後,吳國被越國所滅。
8. 十篇《古文觀止》里短一點的文言文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dú)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文章賞析
從主題看,《陋室銘》通過對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追求聲色娛樂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劉禹錫所作散文簡練深刻,自成一家。《陋室銘》是他的一篇傳世傑作。從題目看,作者是在贊美陋室,為陋室作銘,其實不然,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本文運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過對陋室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作者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文章賞析
文章托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表現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最突出的藝術手法是襯托,用菊正面襯托,用牡丹反面襯托。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文章賞析
文章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闡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觀點,批評了士大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顯然是有感而作,緣情而發。但是,作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評士大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之外,還要對結集的目的說一說。參加蘭亭集會的是當時社會上的名流,如謝安、孫綽等人。正如上文所說,他們引觴曲水,飲酒賦詩,暢敘幽情,何其痛哉!快哉!樂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對此,作者認為「豈不痛哉」!所以,把他們賦的詩收錄下來,不至於使其泯滅,而讓其流芳百世,使「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如作者一般,生發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因為「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這不能不令人慨嘆作者有一副多麼好的心腸!
9. 如何有效地閱讀與學習《古文觀止》
學習《古文觀止》的速成方法,《古文觀止》中的文章較多,有人問:有版無較快見效的學習方權法呢?其實,只要先學好其中的50篇,就可以明顯提高你的文言水平。學會50篇古文並不是很難,一年有52個星期,一周自學一篇《古文觀止》中的古文,只要自學一年,你就能奠定一生的古文基礎,閱讀文言文基本可以暢行無阻,當然,碰到有些難的典故和字詞,你還是要查一下詞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