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慎文言文

慎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5 19:44:40

A. 文言文<<慎處>>翻譯

孔子說:我死之後,子夏會比以前更有進步,而子貢會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問:為什麼呢?版」孔權子說:子夏喜愛同比自已賢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已的人相處,(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親就知道(孩子將來的情況)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圍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況看本地的草木 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進入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咸魚的店鋪,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但本身卻也有魚的腥臭味了;藏丹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紅,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黑,因此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B. 《慎獨》文言文

1、
做人要發自內心的誠實,不能有半點虛偽,因為'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2、
(1)君子誠其意者,毋自欺
(2)小人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以上來自網路

C. 慎處文言文翻譯

一、譯文

孔子說:我死之後,子夏會比以前更有進步,而子貢會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問:為什麼呢?」孔子說:子夏喜愛同比自已賢明的人相處,(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已的人相處,(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

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親就知道(孩子將來的情況)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圍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況看本地的草木 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進入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

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咸魚的店鋪,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但本身卻也有魚的腥臭味了;放丹砂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紅,放漆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黑,因此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居處的環境。

二、原文

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也好與賢已者處,賜也好說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

故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三、出處

《孔子家語》

(3)慎文言文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孔子家語》一書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門人所撰,其書早佚。

唐顏師古注《漢書》時,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語」。顏師古所雲今本,乃三國時魏王肅收集並撰寫的十卷本,王肅,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曾遍注儒家經典,是鄭玄之後著名的經學大師。他主張微言大意,綜合治經,反對鄭玄不談內容的文字訓詁學派。

二、作品賞析

《孔子家語》詳細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門生的問對詰答和言談行事,對研究儒家學派(主要是創始人孔子)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倫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論價值。

同時,由於該書保存了不少古書中的有關記載,這對考證上古遺文,校勘先秦典籍,有著巨大的文獻價值。其次書中的內容大都具有較強的敘事情,也就是說大多是有關孔子的逸聞趣事,所以,此書又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三、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的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對東亞和東南亞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D. 慎獨則心安這篇文言文的譯文是什麼

翻譯如下:

慎獨就可以求得內心安寧。自我修養,沒有比養心更難得。養心最難的地方,又在於要獨善其身。

所以,能夠慎獨,則自我反省不會感到內疚,可以無愧於天地鬼神,肯定不會有行為不合於心意而導致不安。人若沒有一件內心感到羞愧的事,心裡就會泰然。

常常感到愉快、平和,這是人生自強的首要之道、尋樂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務。

原文如下:

慎獨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冊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4)慎文言文擴展閱讀:

鑒賞

曾國藩是以注重品行、為人圓融通達而著稱於世的。但是曾國藩在這方面的成就並非一日之功,而是經歷了整整一生的辛苦磨難。

這封家書寫於曾國藩去世前兩年,所以此家信是他晚年對一生宦途沉浮、為人處世、人生經歷的總結與提煉。這也是曾國藩家書中最有影響的一封,廣為人知。在著名的曾國藩遺囑中,提到了這修身養性的四大法則,其中「慎獨」是根。

慎獨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個人風范的最高境界。

「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靠別人監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慾望。

E. 文言文《君子慎處》的譯文

孔子家語·六本》。不知其子;藏丹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紅:「何謂也,則商也日益,視其父。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丹之所藏者赤,子夏會比以前更有進步?」孔子說:「商也好與賢已者處,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一樣,視其所使。」曾子曰;不知其君;與不善人居。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翻譯,而子貢會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問,(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也是環境影響使然啊,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子夏喜愛同比自已賢明的人在一起,看他周圍的朋友就可以了,即與之化矣,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久而不聞其臭;不知其人,視其草木。故日與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視其友,久而不聞其香;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賜也日損。不了解孩子如何,賜也好說不若已者,不了解本人!所以說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也是融入到環境里了,不了解本地的情況看本地的草木
就可以了:
孔子說:為什麼呢,亦與之化矣,(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漆之所藏者黑,不了解主子:「吾死之後;不識其地,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黑,看看孩子的父親就知道(孩子將來的情況)了,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子曰:我死之後,如入芝蘭之室;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已的人相處:"君子慎其處
孔子曰

F. 文言文中慎字是什麼意思

①<形>謹慎來;慎重。《諫太宗十思疏源》:「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譯文:擔心意志鬆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擔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虛心採納臣下的意見。

②<副>表示告誡,用在否定句,意思是「千萬」、「一定」。《孔雀東南飛》:「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譯文:我要鄭重地告訴後來的人,以此為鑒戒千萬不要忘記它!

(6)慎文言文擴展閱讀

慎,讀作shèn或zhēn,最早見於金文,其本義是小心,即《說文解字》所謂的「謹也」,由此引申出憂慮、務必、確實、用大繩引棺就殯所、依順等含義。

相關詞彙

1、慎重 [ shèn zhòng ]

謹慎認真:~處理。態度~。

2、謹慎 [ jǐn shèn ]

對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發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3、慎獨 [ shèn dú ]

儒家的一種道德修養方法。指在閑居獨處無人監督之時,更須謹慎從事,自覺遵守各種道德准則。

4、潔慎 [ jié shèn ]

廉潔謹慎。

5、慎言 [ shèn yán ]

出言謹慎。

6、訥慎 [ nè shèn ]

言語謹慎、遲鈍。

G. 君子慎交文言文翻譯

人在少年時期,思想情操尚未定型,受到與他親近的朋友熏陶感染,言談舉止,即版使並不是有意權向對方學習,也會潛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相似起來,何況操行技能等明顯容易學習的方面呢?因此,和好人在一起,好像進入種滿芝和蘭等香草的屋子,時間長了自己就會變得芳香起來;和壞人在一起,就像進了賣咸魚的店鋪,時間長了自己也會發出腥臭。墨子曾對被染上顏色的素絲發出感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德才兼備的人對於結交朋友必定很謹慎啊!孔子說:「不結交和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像顏回、閔損那樣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勝過我的地方,就很可貴了。

H. 慎所樹文言文解釋

[譯文]陽虎離開齊國逃奔趙地,趙簡子問道:「我聽說你善於栽培人。」回陽虎說:「我在魯國答,栽培過三個人,都做了令尹;等到我在魯獲罪,都來搜索我。我在齊時,推薦了三個人,一個人能接近國君,一個人做縣令,一個人做邊防官;等到我獲罪了,接近國君的不會見我,做縣令的前來捉拿捆綁我。做邊防官的追我直到邊境,沒有追上才罷休。我不善於栽培人。」趙簡子低頭笑著說:「種植橘柚,吃起來是甜的,聞起來是香的;種植枳棘,長大後反而刺人。所以君子栽培人時要慎重。」

I. 文言文慎言的翻譯

一、譯文

國君說話,不能不謹慎。高宗是皇帝,登位正趕上居喪,三年不說話。卿大夫恐懼,很為這件事擔憂。高宗說:「以我一人治理全國,我恐怕出言不善,因此不說話。」古代天子如此重視言論,所以說話不會失言。

成王和唐叔虞平時閑居,拿一個梧桐葉當做玉珪,交給唐叔虞說:「我用這個封你。」叔虞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周公,周公因此向成王請示說:「天子要封虞嗎?」成王說:「只是我自己和唐叔虞開玩笑罷了。」

周公說:「我聽說,天子不說玩笑話。天子說的話,史官要記載,樂工要歌誦,士要頌揚。」於是就封唐叔虞在晉地。周公旦可以說是善於言辭的了,一發言使得成王更重視說話,表明了愛撫弟弟的意思,又輔佐了王室。

二、原文

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諒暗①,三年不言。卿大夫恐懼,患之。高宗乃言曰:「以餘一人正四方,余惟恐言之不類也,茲故不言。」

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無遺者。 成王與唐叔虞燕居,援梧葉以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請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餘一人與虞戲也。」

周公曰:「臣聞之,天子無戲言。天子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於是遂封叔虞於晉。周公旦可謂善說矣,一稱言而令成王益重言,明愛弟之言,有輔周室之固。

三、出處

選自呂不韋《呂氏春秋》·《審應覽》

(9)慎文言文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呂氏春秋》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規模宏大,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期秦相國呂不韋組織門客編寫的道家著作,又稱《呂覽》。全書貫徹了呂不韋的思想文化觀念及政治主張。戰國末期政治上統一的趨勢加強,各家思想也迅速走向融合,在此背景下產生的《呂氏春秋》

十二紀每紀五篇共六十篇,八覽每覽八篇(《有始覽》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論每論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十二紀按照月令編寫,文章內容按照春生、夏長、秋殺、冬藏的自然變化邏輯排列,屬於應和天時的人世安排,體現了道家天道自然與社會治理的吻合。

二、作品賞析

八覽以人為中心,基本上屬於察覽人情之作,圍繞人的價值觀念、人際關系、個人修養展開。六論以人的行為以及事理為主題,包含了人的行為尺度、處事准則、情境條件以及地利等方面。

可見,《呂氏春秋》不是隨意編寫,它有著嚴密的計劃和預設,按照天、地、人三個層次的互相呼應確定主題,展開論述,體現道法自然之意。

三、作者簡介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滑縣)人。 [1-3] 戰國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姜子牙23世孫。

早年經商於陽翟,扶植秦國質子異人回國即位,成為秦莊襄王,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並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庄襄王去世後,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受到嫪毐集團叛亂牽連,罷相歸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

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包含八覽、六論、十二紀,匯合了先秦諸子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史稱「雜家」。

J. 文言文《慎處》解釋

孔子來說:「我死以後,自子夏的學問會越來越好,子貢的學問卻會退步。」曾子心中疑惑,問:「為什麼呢?」
孔子道:「子夏喜歡與比他賢德的人在一起,而子貢卻喜歡與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不了解他的兒子,可以看看他的父親;不了解一個人,可以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不了解君主,可看他所任用的人;不了解一個地方的土質如何,看那兒長出的草木狀況便可知道。所以說,跟善人一起,就像到了長滿香花草的房子里,時間久了之後,也不覺得香了,因為已經與它同化。而跟不善的人一起,就如同走入出售鮑魚的店裡,時間久了,也不覺得臭了,因為也被它同化了。硃砂放的地方,往往會變成紅色;而貯藏漆的地方,就變成了黑色。因此,君子必然謹慎地選擇與自己在一起的人啊!」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