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名二子說文言文翻譯

名二子說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5 20:31:01

1. 」雖然" 在文言文什麼意思

雖然:連詞性結構,由連詞「雖」和代詞「然」組合而成,表示明顯的轉折關系時,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雖然如此」;表示假設虛擬的情形,轉折關系不明顯時,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即使如此」。例如: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2. 什麼什麼名說的文言文

你說的是蘇洵的《名二子說》吧?
名二子說
作者:宋·蘇洵
【原文】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出自宋·蘇洵《嘉祐集·名二子說》卷十五·雜文二十一首)
【譯文】
車輪、車輻條、車頂蓋、車廂四周橫木,都對車上有其職責,但作扶手的橫木,唯獨好像是沒有用處的。盡管這樣,如果去掉橫木,那麼我看不出那是一輛完整的車了。蘇軾啊,我擔心的是你因不會裝飾自己的外表,而讓別人不知道你的作用啊。天下的車沒有不順著轍走的,但談到車的功勞,車輪印從來都不參與其中。但車會摔壞、馬會死,唯有車轍安然無恙。這車輪印,是善於處在禍福之間的。蘇轍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於災禍的。
【注釋】
1、輪、輻、蓋、軫:輪,車輪。輻,輻條,插入輪轂以支撐輪圈的細條。蓋,車上的傘蓋。軫,車箱底部後面的橫木;一說為車箱底部四周的橫木。
2、職:專職,專用。
3、乎:相當於「於」,介詞,對;對於。
4、軾:設在車箱前面供人憑倚的橫木。
5、為:用處。
6、然:這樣。
7、去:除去。
8、懼:擔心。
9、外飾:在表面上有所掩飾。外:外表;外在。飾:掩飾。
10、轍:車輪行跡,也指車行的一定路線。
11、與焉:在其中。與,參加,參與。
12、雖然:即使這樣。
13、患:禍患。
14、免:免於災禍。

3. 仿寫名二子說 寫一篇關於自己名字寓意的文言文「淼」,謝謝謝謝.....

有意義的?
愚公移山(算不算?)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達七百里,高達七八千丈。它們原來位於冀州的南部、黃河北岸。
北山有個愚公,年紀將近九十歲,住在兩座大山的正對面。愚公苦於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進來都要繞遠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和你們盡力挖平兩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您的力量,並不能削減魁父這樣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況且把土石放到哪裡去呢?」大家紛紛說:「把土石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愚公於是帶領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運送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的一個聰明的老人笑著阻止愚公說:「你太不聰明了。憑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頭怎麼樣?」北山愚公長嘆一聲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不能改變的地步,還不如寡婦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的,可是山不會增高加大,為什麼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命令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從此,冀州的南部,漢水的北面,沒有高山阻隔了。
3:點評
這個故事從前也和別的普通寓言一般,鮮為人知。自從毛澤東毛主席在一次講話中,提到了這個故事後,就變得家喻戶曉。通過寫寓公的堅持不懈與智叟的膽小怯弱,以及「愚」與「智」作對比告訴人們,無論什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4. 說有文言文《名二子說》的翻譯急啊

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不及轍,是轍者,善處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宋·蘇洵《名二子說》)
耕齋點評
唐宋八大家,蘇家父子就佔了三席,可見這戶人家的厲害。
乃父蘇洵,為子取名,深有講究。大兒子名「軾」。他說:車輪、車輻、車蓋和車軫,也即車後的橫木,都是車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軾,只是車前用作搭手的橫木,沒有它,雖然賣相會難看一點,但畢竟不要緊。蘇東坡從小生性曠達,其父告誡他要像「軾」那樣放低身段,注意「外飾」,而不要自以為是,鋒芒畢露。
天下的車莫不循轍而行,雖然論功勞,車轍是沒份的,但如果車翻馬斃,也怪不到轍的頭上。蘇洵的小兒子性格平和,他為其取名「轍」,覺得這樣很好,可以免禍。
明智的父母,總希望子女首先要學會生存,然後再尋求發展。蘇軾後來也寫過一首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講的,實際上也是這個道理。

5. 楓葉的小古文翻譯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兼《詩》、《書》,別目兩名,自近代耳。顏延年以為∶「筆之為體,言之文也;經典則言而非筆,傳...

慧慶寺距閶門四五里而遙,地僻而鮮居人,其西南及北,皆為平野。歲癸未、甲申間,秀水朱竹垞先生賃僧房數間,著書於此。先生舊太史,有名聲,又為巡撫宋公重客,宋公時時...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

海內西南陬以北者。 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與發,系之山上木。在開題西北。 大澤方百里,群鳥所生及所解。在雁門北。 雁...

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夭或壽,唯聖人能通其道。 海外自西南陬至東南陬者。 結匈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客愁楓葉秋江隔。隔江秋葉楓愁客。行遠望高城,城高望遠行。故人新恨苦。苦恨新人故。斜日晚啼鴉。鴉啼晚日斜。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

江空木落雁聲悲,霜入丹楓百草萎。蝴蝶不知身是夢,又隨春色上寒枝。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孤舟曾泛月。夢斷晴波乍歇。樵路盤蛇,郵堤馳馬,穿雲闕。迷眼流霞滴,洗雨燕支發。霜酒寒濃,俊游合趁時節。破缽。泉聽徹。休誤桃源仙窟。一線通天,千尋懸壁,棱山骨。...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生處 一作:深處)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6. 閱讀材料,完成後面題目。(10分)小題1: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6分)輪輻蓋軫,


小題1: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評分建議】6分。畫對1處得1分。畫斜線超過6處者,先計算答對的處數,再減去多畫的處數,然後計分,直到減至0分。
小題2:子瞻子由(每空1分)
小題3:取名「軾」,希望他從車軾中懂得「外飾」,不要過於張揚、外露;取名「轍」,希望他像車轍一樣「善處乎禍福之間」,平安、遠禍。(每點1分)

7. 取名字文言文

名二子說
【宋】蘇洵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回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答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嘉祐集》)【題解】《名二子說》是蘇洵寫的一篇文章,說明為兩個兒子蘇軾、素轍取名字的緣由,表達了對兒子的期望與告誡,並介紹了二子的性格。【譯文】車輪、車輻條、車頂蓋、車廂四周橫木,都對車上有其職責,唯獨作為扶手的橫木,卻好像是沒有用處的。即使這樣,如果去掉橫木,那麼我看不出那是一輛完整的車了。軾兒啊,我擔心的是你不會隱藏自己的鋒芒。天下的車沒有不順著轍走的,但談到車的功勞,車輪印從來都不參與其中。即使這樣,車毀馬亡,也不會責難到車輪印上。這車輪印,是能夠處在禍福之間的。轍兒啊,我知道你是能讓我放心的。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