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宋史孫傅傳文言文翻譯

宋史孫傅傳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5 21:07:25

⑴ 宋史孫傅傳中的人名 官名 地名 年號有哪些

這樣一個名人傳記,一般是可以通過歷史書籍中查找的

⑵ 宋史 孫傅傳里,孫傅想保護太子,他的計謀是怎樣的覺得各種翻譯都不妥,求教大神。

我一直想問..看不懂..

⑶ <<宋史 孫傅傳>>原文及譯文

《宋史·孫傅傳》由元末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原文為:

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條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

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於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

譯文:

孫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進士。擔任禮部員外郎一職。當時蔡條是尚書,孫傅給他陳述天下的事情,勸告他要立即有所變更。不這樣的話一定會失敗。蔡條沒有採用他的話。升到中書舍人。宣和末年,高麗人入朝進貢,使者經過的地方,征調民夫整治舟船,騷動混亂,大量耗費。

孫傅說,索求民力以至於妨害了農業生產,這樣對於中原地區沒有一點好處。在想認為他說的和蘇軾的話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貶為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認為孫傅的言論雖然偶爾與蘇軾的相合,本意也沒有別的,只是就職論事責備的有點過頭而已。許翰也被罷職離開。

(3)宋史孫傅傳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宋史》最早為至正刊本,次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順帝至正三年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鐵木兒塔識、賀惟一、歐陽玄等七人任總裁官,還有史官斡玉倫徒、泰不華等23人,脫脫於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辭職,中書右丞相阿魯圖繼任,阿魯圖雖名為都總裁,但不諳漢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書,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宋史》中《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國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史書。

《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

⑷ 宋史孫傅傳中出現過的官職名稱按等級排列

孫傅(?-1128) 北宋大臣。海州(今連雲港市西南)人。字伯野。進士出身,為秘書省正內字、監靖御容史、禮部員外郎,遷秘書少監,至中書舍人。1126年(欽宗趙桓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拜尚書右丞,改同知樞密院。金兵困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他見士兵郭京守城,京妄稱施「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擇日出兵三百,可直抵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他深信不疑,及金兵至開汴京宣化門出戰,大敗而逃。金兵遂陷汴京。次年正月,欽宗(趙桓)被俘,以他輔太子留守。不久,被金召去。明年死於金。

⑸ 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金人雖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應當跟太子一起去,求見兩位酋長當面譴責我們,或者還有可能把事情辦好。

出自《宋史孫傅傳》

原文選段:

傅日:「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者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遂從太子出。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是夕,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於朔廷。紹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定。

譯文:

孫傅說:「我是太子的老師,應當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雖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應當跟太子一起去,求見兩位酋長當面譴責我們,或者還有可能把事情辦好。」於是跟從太子一起前往。守門的人說:「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參與什麼?」

孫傅說:「我是宋朝的大臣,三太子的老師,應當誓死相隨。」這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門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紹興年間,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謚號忠定。

(5)宋史孫傅傳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孫傅(?-1128) 北宋大臣。海州(今連雲港市西南)人。字伯野。進士出身,為秘書省正字、監靖御史、禮部員外郎,遷秘書少監,至中書舍人。1126年(欽宗趙桓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拜尚書右丞,改同知樞密院。

金兵困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他見士兵郭京守城,京妄稱施「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擇日出兵三百,可直抵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他深信不疑,及金兵至開汴京宣化門出戰,大敗而逃。金兵遂陷汴京。次年正月,欽宗(趙桓)被俘,以他輔太子留守。不久,被金召去。明年死於金。

⑹ 宋史孫博傳閱讀答案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彈劾不避權幸,聲稱凜然 聲稱:名聲
B.君子不幸詿誤 詿誤:貽誤
C.故事,近臣還自成都者,將大用 故事:先例
D.以太子少保致仕 致仕:加官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趙抃為政「善因俗施設」的一組是(3分)
①小人雖小過,當力遏而絕之
②召戒諸縣令,使人自為治
③悉授以舟,並給其道里費
④刑首惡而釋餘人
⑤下令修城,使得食其力
⑥不可告,則不敢為也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抃得到翰林學士曾公亮的舉薦擔任殿中侍御史,他為官剛直,不懼權貴,但主張對君子應當保全愛惜。
B.趙抃任職益州時,以身作則,體恤下屬的困難,調動他們治理的積極性,使當地官場的風氣為之一變。
C.從成都被召回時,神宗皇帝特意留趙抃在諫院任職,不久又因戍卒事再派他赴成都,可見皇帝對他的倚重。
D.趙抃為人寬厚清謹,不輕易流露自己的喜怒;吳越發生飢荒和疫病時,他舉措得力,使不少百姓得以活命。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抃行部無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竦服。
(2)河朔頻歲豐,請寬其罪,以俟農隙。
(3)汝亦宜清謹畏戢以率眾,比戍還,為室家計可也。
答案:
5.D(3分)(致仕:辭官歸居)
6.C(3分)(①表現趙抃的用人之道,⑥表現趙抃在道德上的自我要求)
7.B(3分)
8.(1)趙抃巡視屬縣無處不到,當地百姓高興地互相告慰,貪官污吏驚恐懾伏。(3分,每句1分)
(2)黃河以北地區連年豐收,請求寬限治罪,等待農閑的時候(再召募)。(3分,每句1分)
(3)你也應該清正嚴謹戒惕謹慎地率領眾兵卒,等到戍邊結束回去,就可以為家室考慮了。(4分,第一句2分,其他每句1分)

【文言參考譯文】

趙抃是衢州府西安縣人。翰林學士曾公亮並不認識他,推薦他任殿中侍御史,彈劾舉發不避權貴幸臣,聲名嚴正。他認為:「小人即使犯了小小的過失,也應當盡力遏制阻絕他;君子不幸有所貽誤,也應當保全愛惜,以成就他的德行。」
趙抃任益州知州。蜀地偏遠,百姓勢弱,官吏肆意違法。趙抃以身作則,使得當地的風氣為之改變。益州治下偏遠的小城,有的百姓一生也沒有見過知州。趙抃巡視屬縣無處不到,當地百姓高興地互相告慰,貪官污吏驚恐懾伏。調任虔州知州,虔州素來難以治理,趙抃召見各縣縣令告誡他們,讓他們自主治理。縣令們都很高興,爭相盡力,監獄里常常沒有關押的囚犯。在嶺南做官的官員死了,大多無法歸葬故鄉,趙抃打造了上百艘船,發公文告知各郡說:「做官的人家,有在任上去世不能歸葬故鄉的,都由我來幫助辦理。」於是求助者絡繹不絕。趙抃都給他們一艘船,並提供他們路費。趙抃被召回朝延任度支副使,又升為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運使。原先朝廷下令召募鄉兵,過了期限也未能完成召募,主管的官員被判罪的有八百多人。朝廷下詔讓趙抃督辦,趙抃上奏說:「黃河以北地區連年豐收,所以應征的人少。請求寬限治罪,等待農閑的時候再行召募。」獲罪的官員們都被免罪,而召募鄉兵的事不久也就完成了。調任成都知州。趙抃先前在蜀地任知州時,有人聚眾非法祭祀妖邪,趙抃以嚴刑處置。這次又發生了此類案件,大家都認為趙抃一定會嚴刑處置的。趙抃查明並無其他原因,就說:「這只是飲酒過度罷了。」將為首的人判了刑,其餘的人都釋放了,蜀地百姓都非常高興。
神宗即位後,徵召趙抃回朝廷任知諫院。照舊例,親近的大臣從成都還朝的,將要重用,一定改任省府官職。皇帝說:「我依靠他的諫議而已,如果想任用他,也沒有什麼關系。」不久,趙抃升任參知政事,趙抃感念皇上的知遇之恩,朝政如有不妥當的,他一定密奏皇上。
因為擔心成都守邊兵卒的事,就以大學士的身份再次被派任成都知州。趙抃於是向皇上請求為政不須請示,斟酌情勢自行處理。有卒長站在堂下,叫來告訴他說:「我和你年紀相仿,我一個人來蜀,為天子鎮撫一方。你也應該清正嚴謹戒惕謹慎地率領眾兵卒,等到戍邊結束回去,就可以為家室考慮了。」人們高興地互相轉告,沒有人敢作惡,蜀地州郡安然無事。
請求回越州。吳越盛行飢荒瘟疫,死的人超過了一半。趙抃竭盡救荒的辦法,治療有病的掩埋死去的,而活著的人得以保全。下令修築城牆,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以太子少保辭官歸居。趙抃為人寬厚清正,有修養,別人從未看到他高興或憤怒。他白天所做的事情,到了夜裡必定穿戴好衣冠告知上天,如是不可明告上天的事情,他就一定不敢去做。他為政,善於依據當時當地的情況和風氣來處置,嚴厲或寬容各不相同,被當時的人所稱贊。

⑺ 文言文答案孫傅字伯野

原文 :

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條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 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人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素民力以妨農功而於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秦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上章乞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時謂名言。十一月,拜尚書右丞,俄改同知樞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親當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墜於護龍河,填屍皆滿,城門急閉。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欽宗詣金帥營,以傅輔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屬貽書請之。及廢立檄至,傅大慟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苟立異姓,吾當死之。」金人來索太上,帝後、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謀匿之民間,別求狀類宦者二人殺之, 並斬十數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竊太子出,都人爭斗殺之,誤傷太子。 因帥兵討定,斬其為亂者以獻。苟不已,則以死繼之。」越五日,無肯承其事者。傅日: 「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者面責之,庶或萬一 可濟。」遂從太子出。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是夕,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於朔廷。紹 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定. (節選自《宋史?孫傅傳》)

譯文 :

孫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進士。擔任禮部員外郎一職。當時蔡條是尚書,孫傅給他陳述天下的事情,勸告他要立即有所變更。不這樣的話一定會失敗。蔡條沒有採用他的話。升到中書舍人。宣和末年,高麗人入朝進貢,使者經過的地方,征調民夫整治舟船,騷動混亂,大量耗費。孫傅說,索求民力以至於妨害了農業生產,這樣對於中原地區沒有一點好處。在想認為他說的和蘇軾的話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貶為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認為孫傅的言論雖然偶爾與蘇軾的相合,本意也沒有別的,只是就職論事責備的有點過頭而已。許翰也被罷職離開。靖康元年,朝廷徵召孫傅擔任給事中,晉升為兵部尚書。他上奏章請求恢復祖宗的法令制度,欽宗問他原因,他說:「祖宗的法令能讓百姓受惠,熙豐年間的法使國家受惠,崇觀年間的法令使奸人得到好處。」當時的人認為他說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為尚書右丞,不久又改任為樞密院同知,金人包圍了都城,孫傅日夜親自抵擋箭石。金兵分四面鼓噪著前進,宋兵敗退,掉到了護龍河中,屍首都把護龍河填滿了,城門急忙緊閉。這一天,金人於是登上了都城。靖康二年正月,欽宗到金國大帥的營帳求和,讓孫傅輔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二十天了皇帝也沒有返回。孫傅多次寫信請求進過送還皇帝。等到廢欽宗立金人的文書到達,孫傅非常悲痛地說:「我只知道只有我們的君主能做中國的皇帝,如果立異姓人做皇帝,我就為此而死。」金人來索求太上皇、皇帝皇後、諸位王爺,嬪妃。孫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謀劃著把太子藏到民間,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兩個人殺了他們,並殺了幾十個死囚,帶著他們的首級送給了金人,對金人說:「宦官想要私下裡讓太子出城,城門口的人互相爭斗殺了他們,誤傷了太子。趁著大帥的軍隊討伐平定的機會,殺了這些作亂的人來獻上,如果還是不停止,我就只有用死來繼續。」過了五天,沒有肯承擔這件事情的人,孫傅說:「我是太子的老師,應當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雖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應當跟太子一起去,求見兩位酋長當面譴責我們,或者還有可能把事情辦好。」於是跟從太子一起前往。守門的人說:「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參與什麼?」孫傅說:「我是宋朝的大臣,三太子的老師,應當誓死相隨。」這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門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紹興年間,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謚號忠定。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