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字化學科
在徐壽生活的年代,我國不僅沒有外文字典,甚至連阿拉伯數字也沒有用上。為此徐壽花費了不少心血。
十九紀六十年代以前,國際上的化學元素名稱很混亂。1860年9月世界各國著名化學家140多人在德國卡爾斯羅開了一次會議,化學元素才有了國際通用的拉丁文名稱。現今我國化學元素的中文名稱看起來很簡單,可是這些字的極大多數在我國古代書籍里是沒有的,是近一百多年來我國化學工作者根據拉丁文名稱的第一音節或第二音節的發音創造出來的新字。經過許多化學家不斷研究和創新,多次開會討論和選擇,才得到現今通用的中文名稱。

例如釕 Ru(liǎo)、釤Sm(shān)、鈀 Pd(bǎ)、鈁 Fr(fāng)、鉍 Bi(bì )等,在古字中都可以找到,而且有自己的意義。
❷ 為什麼化學命名中的生僻字那麼多
為什麼化學命名中有那麼多生僻字呢?
醛、酮、酚、醚、酯、
醯、胺、腈、肼、肟、甾、
甙、膦、胂、腙、脎、
吖啶、吡啶、噻吩、吡咯、
吲哚、嘌呤、嘧啶......

例如釕 Ru(liǎo)、釤Sm(shān)、鈀 Pd(bǎ)、鈁 Fr(fāng)、鉍 Bi(bì )等,在古字中都可以找到,而且有自己的意義。
釕:在古代指金飾器
釤:指大鏟
鈀:指箭簇
鈁:指量器
鉍:指矛柄
但現在它們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作為元素用字存在於化學新字中。
根詞用字:
①為了簡化化合物的名稱,中國化學家們給最常用的的化學集團創用了一些切音新字。如:
「羥」表示「氫氧基」、
「羰」表示「碳氧基」、
「羧」表示「含氧酸基」。
②有機化學中採用會意法造字的類名。如:
「烷」表示化合價完足之意,
「炔」表示化合價缺少之意。
③含氮化合物的類名,以月字旁表示,多為諧音。如:
胺讀暗、
脲讀尿、
肼讀井。
④氮族元素的烴化物:
磷、砷同屬氮族,它們的氫化物中的氫原子被烴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與胺類似,所以也從月旁。
⑤非金屬有機四價根,有類似金屬的性質故其名稱以金旁表示。
⑥芳香環烴的母核特定名稱所創新字均加草頭,讀諧音。
⑦雜環母核的特定名稱,所創新字一般加口旁,讀諧音。
⑧象形字。例如很多回答中提到的「甾」,四個環三個支鏈。
❸ 化學產品生僻字讀音
你好來:
沒有看見是什麼源字。
化學產品生僻字讀音如下:(普通話讀音)
化(huà)學(xué)產(chǎn)品(pǐn)生(shēng)僻(pì)字(zì)
拼音:是漢字讀音的一種注音方法,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
把聲母、介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並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節。
❹ 生僻字,外面一個乙字,乙字裡面有個化字,這個字念什麼,怎麼打
讀音為:huà,是化的異體字寫法,讀音和意思與化完全相同,打不出來,如專下圖:

相關組詞:
1、凈化[jìng huà]
清除雜質使物體純凈。
2、化裝[huà zhuāng]
為了適應演出的需要,用油彩、脂粉、毛發製品等把演員裝扮成特定的角色或給演員作容貌的修飾。
3、化學[huà xué]
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可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生物化學、放射化學、地球化學等分支學科。
4、文化[wén huà]
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5、美化[měi huà]
加以裝飾或點綴,使顯得美觀或美好。
❺ 為什麼化學命名中的生僻字那麼多
十九紀來六十年代以前自,國際上的化學元素名稱很混亂。1860年9月世界各國著名化學家140多人在德國卡爾斯羅開了一次會議,化學元素才有了國際通用的拉丁文名稱。現今我國化學元素的中文名稱看起來很簡單,可是這些字的極大多數在我國古代書籍里是沒有的,是近一百多年來我國化學工作者根據拉丁文名稱的第一音節或第二音節的發音創造出來的新字。經過許多化學家不斷研究和創新,多次開會討論和選擇,才得到現今通用的中文名稱。
作者:小粉紅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30653008/answer/50004917
來源:知乎
❻ 為什麼化學元素命名中的生僻字那麼多
醛、酮、酚、醚、酯、醯、胺、腈、肼、肟、甾、甙、膦、胂、腙、脎、吖啶、吡啶、噻吩、吡咯、吲哚、嘌呤、嘧啶......但其實中國的化學命名是有很多學問噠~下
化學元素的命名

第二,以一、二、三等數字來表示有機化合物的含炭數,如:
一炭矯質(甲烷)、二炭贏質(乙烯)、三炭間質(丙酮)。
第三,以一個、二個、三個來表示拉丁字頭「mono」、「di」、「tri」。
第四,他將「ortho」、「meta」、「para」翻譯為真性、假性和異性。以天乾的「甲」、「乙」來對應希臘字母的「α」和「β」。
為了表示取代基的位置,虞和欽分別用了「易」和「化」這兩個字來表示,這兩者之間區別在於:
當用「化」時,如四氯化碳,自「化」字左右兩邊之物質相合而成;
當用「易」時,如三氯易一炭矯質(三氯甲烷),則自「易」字右邊化合物中之一質或數質,同左邊物質之一質或數質置易而成,故左邊如增一質,右邊物質減一質。
例如甲烷(分子式CH4),它裡面的4個氫原子都可以被氯順次置換,現在用一個氯取代一個氫,就稱之為「氯易一炭矯質」。
c.根詞用字:
①為了簡化化合物的名稱,中國化學家們給最常用的的化學集團創用了一些切音新字。如:
「羥」表示「氫氧基」、「羰」表示「碳氧基」、「羧」表示「含氧酸基」。
②有機化學中採用會意法造字的類名。如:
「烷」表示化合價完足之意,「炔」表示化合價缺少之意。
③含氮化合物的類名,以月字旁表示,多為諧音。如:
胺讀暗、脲讀尿、肼讀井。
④氮族元素的烴化物:
磷、砷同屬氮族,它們的氫化物中的氫原子被烴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與胺類似,所以也從月旁。
⑤非金屬有機四價根,有類似金屬的性質故其名稱以金旁表示。
⑥芳香環烴的母核特定名稱所創新字均加草頭,讀諧音。
⑦雜環母核的特定名稱,所創新字一般加口旁,讀諧音。
⑧象形字。例如很多回答中提到的「甾」,四個環三個支鏈。
❼ 為什麼化學裡面化學元素那麼多生僻字
這是因為當初中國沒有這些文字,後來在民國時期化學才傳入中國,為了與中國文字貼切些採用的多是諧音字,金屬的加金字旁、礦石的加石字旁、氣體的加氣字頭以作為區分和辨別等。
❽ 為什麼化學命名中有那麼多生僻字
這是因為化學中很多字都是專用的,很多化學元素都是近幾十年別發現,中國古代造的字無法滿足需要,只有重新根據化學元素類別,重新造字,這些字可能老闆的字典里都沒有,所以我們感覺生僻。
❾ 拼音是怎麼來的
拼音指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內改革時被原中容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
2008年9月,中國台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音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

(9)生僻字化學科擴展閱讀:
發音
1、z: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門齒背,阻礙氣流,讓較弱的氣流沖開舌尖阻礙,從窄縫中擠出,摩擦成音。
2、c: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門齒背,阻礙氣流,讓較強的氣流從縫中擠出,摩擦成音。
3、s:發音時,舌尖接近上門齒背,留出窄縫,氣流從舌尖的窄縫中擠出,摩擦成音。
4、y:發音時,嘴微張成扁平狀,舌尖抵住下齒齦,舌面抬高,靠近上硬齶,聲帶顫動。
5、w:發音時,嘴唇攏圓,突出成小孔,舌面後部隆起,聲帶顫動。
❿ 化學中的生僻字有哪些
醛、酮、酚、醚、酯、醯、胺、腈、肼、肟、甾、甙、膦、胂、腙、脎、吖啶、吡啶、噻吩、吡咯、呋喃、吲哚、嘌呤、嘧啶、喹啉、苄、蒽、萘、薁、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