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課提問

美術課提問

發布時間: 2020-12-05 22:37:09

❶ Lily僅僅在星期四上美術英語 並對美術課提問

Lily has the art lesson only on Thursday.
Which lesson does Lily have only on Thursday?

❷ 愛麗絲上美術課一周兩次用英語給一周兩次如何提問

How often does Alice have her art lessons?

如不明白請追問,要是滿意請【採納】

祝學習進步

❸ 美術老師在美術課上如何設計提問

陳平 江蘇省懷仁中學
我為什麼建議他這樣改呢?我想,「思維是思維主體處理信息及意識的活動」。這里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信息」,二是「意識」。「信息」是人要思考的對象,「意識」是人對思考對象的反映。思維質量的關鍵在於人的意識,只有人的意識是積極的、主動的,其思維質量才能提高。反之,如果人對所提的問題處在消極或者被動狀態,思維質量會大打折扣。所以,提高學生對於問題本身的興趣,是提高學生思維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基於這樣的思考,我建議這位老師改變問題提問的方式,把問題與學生自己可能發生的「利益」結合起來,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就提高了。
期末的美術鑒賞考查,我們給學生設計的題目中,其中一個是這樣的:
我後來覺得這樣提問學生的思維度還是不夠,就再進行了調整,變成了兩個小問題:
2.假如你是課本編寫者,請用另外兩個詞來修飾中國畫「山水畫」與「花鳥畫」,並結合具體作品來說明你的觀點。
我這樣調整的想法是,前面一個問題重視了學生主觀表達,也重視了學生對作品的分析能力。但由於是開卷考查,學生簡單地摘錄課本原話的比較多。通過調整後,我們更重視學生個性化的表達,以及對作品獨特的解讀,並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學生閱讀與知識的積累情況。
從學生答題的情況看,確實出現了一些比較理想的作業。在講山水畫時,有的學生做如下回答:
「山靈水秀」:《游春圖》,大面積的水面為遠近山坡懷抱,樹木、煙雲、亭閣、院落、橋梁、船隻都是重要的表現要素,將春遊環境點綴得很美,不論是層巒疊嶂的山峰,還是含情脈脈的流水,無不體現「靈動」兩字,其中也表現出作者的人生態度和思想情操。「雄偉渾厚」: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取景高遠,中部的煙雲拉開了人與山的距離,有一種異常雄偉高大之感。「身臨其境」:《清明上河圖》對宋代城市面貌、社會風俗做了描繪,描繪了商業繁榮景象,畫面形象逼真,彷彿身臨其境……
在講山水畫時,學生又做如下回答:
「寓情於物」:楊無咎的《四梅圖卷之一》,畫了梅花的生長過程,可以看出作者為人耿直,不肯依附秦檜,所畫梅花清秀雋永,是高尚氣節的化身。作者把感情寄託於畫,一切物語皆情語。「趣味橫生」:《寒雀圖》。表現了自然界自由生產的花木和禽鳥不是死板的,圖中的麻雀或翔或棲,富有生機,別有風情。「清幽淡雅」:鄭燮《蘭竹圖》,有清新淡雅的意境,體現出了文人畫的品性。 「一葉一乾坤」:花鳥畫既有揣摩多時的雄渾筆力,又有隨意所悟的意趣,一草一木、一花一蟲無不是作者悉心成竹之作,一草一木能映射出作者的內心世界……
另有一些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時考慮到了前後的整體性,用了這樣的詞語:從外到內——人物畫(從人物的外貌我們看到了人物的內心,如「關天培像」);從近到遠——山水畫(從近處遠眺遠方);從小到大——花鳥畫(從細小的事物看到深遠的意義)以及天地之美——山水畫:主要體現山水之間的美麗;萬物之理——花鳥畫:隱含著萬物的靈性。
可見,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學生就有活力;給學生想像與創造的空間,學生就還你精彩。

❹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案怎麼

參考參考

【大班美術教案】

漂亮的裙子

活動目標:

1、探索學慣用點、線及簡單圖形裝飾衣服。

2、會選擇鮮艷的色彩裝飾衣服。並能注意袖口的左右對稱。
3、能夠大膽創設花紋,喜愛畫裝飾畫。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音樂磁帶。

3、請女孩子穿上漂亮的裙子。

活動過程:

一、欣賞女孩子身上漂亮的裙子,激發幼兒興趣。

播放音樂,請女孩子上來進行時裝表演,在教室里走一走,展示自己漂亮的裙子。

二、選擇1—2件花裙子,重點引導幼兒從色彩及裝飾圖案上來欣賞,感知裙子的美。

三、通過提問以及簡單示範的方式,幫助幼兒學會裝飾的基本方法。

提問:

1、你想在裙子上裝飾哪些圖案?
2、在裙子的前面、裙邊以及袖子上裝飾怎樣的花紋?

教師進行簡單的示範,啟發幼兒應點、線、圈及簡單的圖形裝飾。(領邊、袖邊、裙邊以及裙子的前面,注意左右對稱。)知道在圖案上的色彩上要對稱的要領。

四、交代裝飾要求。

教師提醒幼兒應線條和顏色對稱的手法裝飾衣服,鼓勵幼兒用鮮艷的色彩進行裝飾,注意色彩的對稱和搭配。

五、幼兒裝飾、教師指導。

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啟發幼兒裝飾美麗的裙子。

六、總結評價。

帶領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引導幼兒從裝飾的花紋和色彩入手進行評價。

能力弱的孩子建議用雙休日學過的格子畫的形式裝飾。

反思:由於幼兒初次接觸裝飾畫,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比較重視了幼兒對線條、圖形和花紋的搭配,還在裙子上作了範例,雖然我在幼兒作畫前反復提示幼兒要畫出和老師不一樣的裙子,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與範例比較相象。有一部分幼兒則創造地裝飾了裙子。在評價時,我特地表揚了這些有創造的孩子,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在以後的活動中,要注重幼兒創造性裝飾的培養,,激發幼兒感受、表現美的能力。

❺ 如何進行有效的美術課堂提問 龔茜雅

1.面向全體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設定的核心理念,它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照顧到每個學生。由於學生情況的差別,教師所設置的問題要具有「大眾性」和「廣泛性」的特點,問題的設計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要盡量照顧到多數學生,兼顧少數學生,給每個學生均等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例如,在學習新課時,老師可以充分設置情境導入,讓盡量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2.注重個體
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先備好學生,關注學生的知識結構,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設計課堂提問時也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使全體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體會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提問,避免學生產生過飽或者飢餓的現象。如,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提一些簡單的問題,以激發他們學習的動機和興趣,給予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對能力強的學生提較難的問題以促其積極思考,大膽想像,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提問的目標明確,有針對性,難易要有層次性
1.明確目的
一節好課應當是緊緊圍繞既定教學目標展開的,但在教學實踐中,有些課堂提問常常偏離教學目標。例如,有的教師想要使學生明白什麼是冷色,但在課堂提問中,只要學生稍一遲疑,教師立即上前「引導」,不斷地給學生輸入關於暖色的知識,在教師不斷「引導」下,學生輸出的都是關於暖色的記憶,而忽略了「什麼是冷色?冷色的特點?」
2.難易得當,層層遞進
提問必須做到難易適度,過易學生沒興趣,過難學生會有挫傷感,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會受到影響。在注重興趣的同時根據學生對知識的不斷積累而加大難度,層層遞進,讓學生形成從低到高的知識系統。

❻ 美術老師在美術課上如何設計提問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責任感和神聖感,打破「師道尊嚴」的聖框。學生是否發揮內學習主體作用於教容師的態度密切相關。一般學生總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良師,而心底里拒絕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諷刺挖苦的教師,所以教師更新理念,改變角色非常重要。

❼ 給幼兒園的小孩上第一節美術課,應該怎麼和孩子溝通

提問、互動、示範、主題四個環節。 1、提問。比如:小朋友們你們都見過什麼小動物呀?你們家有什麼花呀?等等,讓小朋友舉手回答,大凡舉手的你都要耐心讓他(她)把話說完,這對你今後的教育管理有好處。 2、互動。剛才說了那麼多小動物和花兒,看看小朋友們能不能把它畫出來。小朋友們畫,不要個別指導(因為是第一堂課,不要讓幼小的心靈感覺你「厚張薄李」);小朋友們畫得再差不要批評,給點表揚為好。 3、示範。小朋友們要不要老師給你們畫個動物什麼的?小朋友們呼聲最高要你畫「蠟筆小新」,你就得畫「蠟筆小新」。所以你要認真准備,不妨考慮考慮動畫人物,因為小朋友們都喜歡看動畫片。 4、主題。今天我們畫我們的幼兒園,簡潔不復雜但要有點像,這個不要求小朋友們畫,要畫的讓他(她)們回家畫,目的是讓小朋友們愛上幼兒園,因為這個階段不少小朋友怕上幼兒園,你還要介紹介紹幼兒園怎麼怎麼好等等。你這一介紹,幼兒園園長也高興噢。 最後祝你成功!

❽ 學前兒童美術課程中啟發試提問的邏輯有哪些,請舉例說明

1、美術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賴「空間(平面或立體)」。

2、美術的基本表現形式和手段是線條、形體、結構和色彩。

3、20世紀初期,在我國建立幼稚園時,福祿倍爾、蒙台梭利的幼兒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繼傳入我國。就造型美術教學方法而言,當時主要摹仿採納的是經由日本傳來的福祿倍爾以造型性游戲和手工製作為主的教學模式。

4、1994年定稿並出版的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准》指出:「年幼的兒童以極大的熱情對視覺藝術教學所提供的藝術材料進行實驗,對各種觀念進行探究。他們在藝術作品的創作和共享過程中表露出歡樂和興奮。創造是這種教學的核心。」

5、陳鶴琴把兒童繪畫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塗鴉期、象徵期、定型期、寫實期。

6、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通過藝術的教育》。

7、國內外許多學者進行了研究,結果不盡相同,但一般認為塗鴉線條有雜亂線、單一線、圓形線、命名線四種水平。

8、以畫面色彩與再現客觀事物或表現主觀情感有無關系及關系的密切程度為標准,幼兒對色彩的運用可以分為塗抹階段、裝飾階段、再現和表現階段三個階段。

9、學前兒童美術教學活動的目標是兒童美術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歸納,是學前兒童美術教學活動的具體標准和要求。

10、在幼兒園,美術教育內容一般可分為欣賞、繪畫和手工三大方面。

❾ 如何加強美術課堂教學的輔導

一、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是高效教學的前提。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設計是否優化。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誘導即是教學思路,誘導的過程,即是教學思路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而誘導過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設計是否優化,而設計的優化與否又以教學思路為基礎。一般地說,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主要是循著教師的思路進行的,因此教學思路不只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中、教案中,而必須轉化為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思路清晰,美術課堂就會呈現清晰,學生的思維也會漸漸清晰,從而會獲得創造性思維的啟迪。教師的個人思維品質集中地體現在教學思路上,又以非常鮮明的個性化色彩,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是達到高效教學的關鍵。
提問是組織教學、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能幫助我們探索並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應熟悉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應有一定的導向性,如導向文化感,導向品格修養等,促進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提問和由提問引出的討論就有利於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養成。另外,教師應善於運用教學話題,提供一個討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引出多個問題。這樣做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的提問應叫開放式提問,它沒有標准答案,不能用簡單的「是」「否」之類的詞來回答。它對學生的能力提出挑戰,激勵學生必須對繪畫進一步探究。開放式提問含有很大的容量,但決不是大得不著邊際,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緊貼作品,讓學生有開掘的天地,對繪畫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討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多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與教學任務相去甚遠,教師應珍視學生的提問,保護學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術教學是應摒棄某種狹隘性的。
三、引導學生高效的主體性實踐
學生主體性實踐和認識活動階段,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教學指導時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顧及層次不同學生的表現狀況,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學生對自己能力的提高獲取自信心。特別強調進行合理的想像和誇張,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養學生既要善於動腦,又要善於動手。如何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和繪畫技能呢?要在課堂教改和技能訓練中來體現,培養學生用線條、色彩、圖象表現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