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課怎麼上更有趣

美術課怎麼上更有趣

發布時間: 2020-12-05 22:52:55

『壹』 如何上好一堂美術

要想上好一堂美術課,確實不容易。它必須是有趣,而且不乏知識性、創造性和學生能力的培養。我們都知道,中學生好美,當然也愛動腦,他們對新事物總是充滿著激情與好奇。上美術課對於他們來說是件興奮的事,因為在上課時,課堂里的氣氛應該是輕松愉快的,而且又有很多時間留給他們自由發揮自己的繪畫動手能力。那麼教師應該如何使授課內容豐富多采,激發學生動手能力、動腦的強烈慾望呢?如何使學生充分利用短短四十五分鍾創作的作品呢?這完全取決於教師的這堂課的教學效果。 一、首先,教師進入課堂應面帶微笑,這樣容易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師生問好後講評上次作業情況和檢查學生在本節課所帶工具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利於差生的進步和培養學生考慮問題的全面性。 二、展示目標要有新意。這部分雖然幾分鍾,卻是不可少的。可以通過錄像、游戲、故事、謎語及一些教學插圖與圖片、美術作品及繪畫工具等多種手段來顯現,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興趣,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比如知識課《美術和美術的社會作用》一課中就可以出示一些掛圖、有關繪畫、雕塑、工藝、建築多種圖片,然後提下列問題: 接著學生就可以有目的的進行自學課文,聯系插圖解決問題,系統地認識美術常識,糾正錯誤認識。 三、下一步是出示課題。我們需要學生一動不動地坐在教室里學習嗎?當然不能,他們通過做、嘗試、說話、提問和經歷,以驚人的速度來學習。初中生剛好處於成長期,他會從圍繞在他周圍的每一件事以及他的整個環境中汲取信息。設置安排各種各樣的招貼畫,活動的物體可以激發學生(特別是視覺型的學生)的繪畫興趣。如在教學《有趣的形體組合》一課中,我事先在教室里貼一些組合形體的招貼畫,製造活躍的繪畫氣氛。而那些組合形體里的圓柱形杯子,圓形的儲錢罐與那詼諧底形態已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腦中,學習對他們而言,不再是被動,學生們甚至還意識到,就已經吸取了課本的內容。在這節課中,我用提問來引入課題。 四、在達標導學、講授新課時,教師要走出演講的角色,不但是激勵者、促進者、指導者、輔導者和協調者,而且還要試著在課堂上創造出同樣積極而有充滿樂趣的氣氛,學生在其中也不再是被動的聽眾和受教育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創造者。所以,我們盡可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變成「下意識」,教室里的環境招貼畫,教師的身體語言和授課語氣以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都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部分。在上課時,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比如在《怎樣用明暗法表現物體的立體感與窨感》這一課,講解光的變化規律時,用投影片出示後,讓學生來做小老師,分別從實際中舉出例子來解釋。在《白色的杯子上也有美麗的色彩變化》一課中,在講解固有色、光源色時學生都能舉出實例來解釋,並讓全班同都能明白,但「環境色」就解釋的不太明白的時候,我就請一位穿白襯衫的同學及一位穿紅衣服的同學走上講台,並相背站著,然後再讓學生來解釋,那就一下子明白。 五、布置學生繪畫時,應該注意到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樂趣,具務大膽表現的心態。如在繪畫技法上變換表現工具和材料,使用權學生在表現生活中,得到新的啟示。在繪畫課《水、色融,變幻無窮——水彩畫特點》監幕時,就改變了繪畫表現工具使用蠟筆的形式來完成作業,效果奇特。若有優秀作品還可進行收藏,這些示範作品出示給學生看時,他們會感到萬分親切,因為他們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那些作品。心裡總是想:他們畫得真好!然後,我們可以問學生:「你們能不能畫出比他們還要好的畫來呢?」得到的答案一定是「能」,使每位同學增強了自信心,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這將給繪畫過程帶來一定的好處。 六、在學生繪畫創作過程中,我們要提供適當的幫助,解決學生在創造性表現過程中的某些困難,鼓勵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創作,揚長避短,不盲目仿效,這樣才能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來,在黑板上不要留任何有關的范圖、范畫,以免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刻板印象」。在初為人師時,將范畫貼在黑板上,結果全班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作業和黑板范畫是一致的,這樣阻礙了學生智力和思維的發展。學生繪畫過程中我們可能採取以下措施: (1)上課時,播放一些輕松的音樂,整個教室的氣氛都是輕松而有利於學生學習的。音樂是通向記憶系統的「高速公路」,把繪畫與音樂相結合用於教育的關鍵是使用權學生裝進入一種放鬆、開放的狀態,使他們能夠集中精力學習。 (2)充分利用「四人小組」,在美術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繪畫過程中,由繪畫能力強的優生來幫助其他同學,而多人得益,這種教學方法特別適用於手工製作課。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有效可行。 (3)還可進行當場展覽,促進學生繪畫積極性、主動性。將畫好的繪畫傷口貼在黑板上,然後組織評委(評委由全班同學擔任),選出本期擂主,在這同時要表揚那些展開想像的同學、有創意的同學,推動深淵末展開想像,要有自己的思想。 七、最後,要提出並解決全班同學共同存在的疑難問題。在布置下節課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講一講下節課所要上的內容以及要帶的材料和工具,比教師口授效果要好得多。 自從走上教學道路以來,我本著「在有內容中上課」的宗旨,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既可以增長知識,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 要想上好一堂美術課是不容易的,但是事在人為,只要用心動腦,力爭「與眾不同」的授課方法,就一定能夠把課上好。

『貳』 如何讓美術課堂更趣味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自由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製作,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製作,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製作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

『叄』 如何上好小學生美術課

一、尋找創作的源泉 在教學中,我們往往被純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壟斷,並將此放在教學目標之首位,用它作為衡量美術學科成與否的標尺,在這樣一種教學動機的指導下,學生就會跟在教師後面去模仿,他們觀察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一切很難找到答案。我認為在美術教學中,首先應考慮的是孩子對生活經驗的積累。沒有對生活的密切接觸、認識、體驗,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構造、形象,又何談有新的創造呢?我在教學「交通工具」一課時,發現有很多學生的作業上出現了多次抹擦的痕跡,還有學生在下面小聲地自言自語:「 我不畫了,我不會畫!」我感到很奇怪,開始他們一個個興趣盎然,舉著手,爭先恐後地告訴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於是,我把一個原先要畫摩托的小男孩找來,問他為什麼不想畫了,他指著自己只畫了幾筆的摩托告訴我,不知道那裡該怎樣畫。這時,我才突然領悟:創作源於生活!沒有生活中的接觸與觀察,學生怎麼畫得出原本的摩托的部件、構造都不明確,難道我還能要求學生憑空來設計、想像嗎?那不是閉門造車嗎?生活處處有美,藝術就善於從生活中捕捉。而孩子們還不是藝術家,就像一頭剛剛學習捕食的小獅子,還必須在母獅的循循善誘下學習捕獲,掌握時機。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正處於發展階段,潛在的能力需要教師的引導、開發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欣賞能力和評價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並從中捕捉到美,產生對美的表現慾望,以達到創造美的目標。二、激起創作的興趣美術這門學科,從總體上看是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科目。但具體到每一個學生對這節課有沒有興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長,就要看老師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激起學生創作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跨度相對大些。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般跨越兩個階段。低年級與中高年級的學生除了對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低年級的學生注重於外觀形象,高年級則偏重於設計和製作。如五年級的《畫臉譜》,假設簡單地讓高年級的學生仿造塗鴉,必定會興趣大減。老師將課題稍稍一改,變成讓學生來當京劇演員大師,頓時,場面馬上變得熱情高漲起來。臉譜上塗滿了五顏六色的濃厚色彩,以前學生們只是在電視上觀賞過,現在要他們自己動手,來給這些「演員」塗脂抹粉,立刻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教師再因時制宜地組織學生先觀賞京劇錄像片段,再借機把一些民族傳統藝術的有關知識,諸如臉譜色彩的含義、臉譜的勾勒等知識介紹給學生。等到他們親自動手時,一個個揮筆抹彩,似乎人人都像個化妝師。不過最後的作品如何,是否夠標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至少在這堂課上學生的參與率達到100%,學生的興趣激增,情趣高漲,並在此基礎上認識並了解了一些簡單知識,提高了自己的知識面,並從中感受到藝術創作的愉悅。其次,電教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實踐的操作中搭上橋梁。它聲形並茂,色彩艷麗,生動直觀,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讓學生留戀、嚮往。再次,我們的教材中,有不少課題需要學生走出教室,實地寫生,如四年級的《用色彩畫風景》等,如果教師只在教室中講,該畫哪些部分是畫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這樣的閉門造車,不如讓學生去實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小巷兩邊的商店、理發店、小飯店、行人及往日熟悉的地方,然而,現在要學生用畫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覺生活一下子是一幅完整的畫。學生在走進環境感受生活的過程中,感悟能力增強了,繪畫能力提高了。三、用信心架起成功創作的橋梁愛因斯坦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全部知識進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像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洩之色彩不受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美術課上,我經常發現,學生的創作各有其獨具魅力的地方,盡管有些創作上比較欠缺,但是,當你換一種角度去欣賞的時候,會發現,它也是很完美的。我看到這樣一個學生,他的寫生作品總是和實物相差甚遠,有時還遭到同學的嘲笑。他害怕上美術課,害怕自己的畫被人看見。其實,哪個孩子不想表現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這是孩子的天性。於是,我給他看了一張「梵谷的自畫像」。於是,那個孩子自信的舉起了自己的「印象派」,這至少是個好的開端。我們在指導兒童創作的過程中,盡量讓兒童作為畫畫的主體,讓他們去發現其中的樂趣,畫他們最想畫的事物,老師只是事先做一些啟發式的引導,讓兒童自己想像,然後老師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補充,這樣能讓他有一種成就感,樹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難;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畫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繪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像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飛翔,創作出精彩的一幕。 作為學生走上美術創作之路的啟蒙者,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誠去點亮孩子心靈的蒼穹,燃起藝術的火花,使他們在人生的這段行程中,充分地發展自己的個性,激發興趣,展現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

『肆』 美術課,怎麼設計一個有意思的導入

可以用3D的形式教他們,我現在初三,登時這很能讓我入迷。

『伍』 如何讓小學美術課有趣

如何讓小學美術課有趣
先給大家猜一個謎語:
兩棵樹十個叉,
不長葉子不開花,
又算又寫又能畫,
天天幹活不講話。
是什麼?對了,就是手。這下我對手有了興趣。
今天我們要用手干什麼事呢?原來是在手上畫畫,我們都在想:手上怎麼能畫畫呢?
老師先給我們看了兩個短片,第一個短片是孔雀舞,美麗的舞蹈家跳得像一隻美麗的孔雀;第二個短片是千手觀音,這些人都聽不見,但是她們表演的非常好,她們用手來表達自己的語言。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玩起了手影游戲,我們用手做了狗、蝴蝶。。。。。。老師誇我們真棒,做完了手影游戲,老師教我們擺手形,老師擺了個倒勾,我問老師:你擺的是什麼?老師說:等我上了色,你就知道是什麼了。老師開始上色,她在手指上塗上白色,在大拇指上塗黃色,再用像皮泥做眼睛,這樣白鵝就出來了,為什麼是大嬸而不是白鵝大叔呢?老師在手腕上繫上一條淡紫色的絲巾,這下就可以表現出大嬸了。
我們津津有味地開始做起了自己的作品,不知不覺下課鈴聲響起來了。
這節有趣的美術課不僅給我們帶來快樂,而且讓我們大開眼界,原來我們手上還可以做好多事情啊!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陸』 怎麼樣才能上好一堂美術課

我認為上好一節美術課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美術課雖不像數學、語文、外語那麼讓人重視,但只要美術教師用心去關愛,用心去感悟,小學美術課的課堂教學千變萬化,教法靈活多樣,只有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做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用心去耕耘,去繪畫,仍然會有自己一片湛藍的天空,也一定會為培養出一大批合格人才。門綜合性科目,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是既傳授應掌握的美術知識,同時又培養學生一些良好品德,生活習慣。它與許多學科有著密切聯系。美術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要以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為目標,不能單純地認為美術課僅僅是教學生繪畫,教學生依葫蘆畫瓢,具體地說,美術課上,也要教書育人,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巧的訓練,也要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思維能力。兒童天生對任何事都有興趣,什麼都想去學一學、做一做,模仿一下,從他們對世界還只有淡淡認識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了塗鴉,然後隨著認識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齡的增長,這些興趣都會發生變化,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美術的熱情截然不同,對不同的學生,我們都要用心去感悟,從基礎從學生的根本出發,讓學生們的身心技能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發展,下面我談談我在低年級美術課教學中的幾點做法:一、備好學生、備好課 上好一堂課首先一點你對你所要教育的對象要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學生,年齡、生理、心理各有什麼特點,有所了解,你才能上好這節課,低年級學生有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徵,他們活潑好學,注意持久性差,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概括水平處於概括事物直觀的具體形象的外部特徵階段,兒童早期的繪畫是天真爛漫的,在他們的想像中,我們既看不到細節,也看不到透視變形,只看到一種原始的大概的外部形狀,畫出的東西飄忽不定,不能准確地到達應有的位置,但他們也能用他們所認識的方法表達出物體的樣子來,因此,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上,不要刻意去叫學生什麼,怎麼畫,而是讓他們發揮想像力隨便畫。要備好課,教師要教什麼,在這節美術課上要教學生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教者心中要有底,要培養學生什麼方面的技能,這就要備好課,例如:一年級的《春天的色彩》一課的教學,這堂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然後,讓學生在用手中的畫筆表現出春天美麗的色彩,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春天大自然的美麗,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春天的美,我就把學生帶到校園的小樹林,花圃旁,讓學生去觀察草、花、樹的色彩,再到公園里了解,藍天、白雲、小河、小路、綠樹等,去找春天的色彩,加深對春天的認識,同時激起繪畫的興趣,調動積極性,再通過對一些優秀作品的欣賞,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美。二、激發興趣,興趣是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快樂、輕松的課堂,能使學生處於最佳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主體作用,如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讓學生心理處於最佳狀態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低年級課堂教學方法上要注意直觀形象性和游戲活動性,使用多種手段激發興趣,給學生一種新奇有趣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美術這門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因此,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不防課前活躍課堂氣氛,如課前小律活動,利用學生優秀作品展,教師講點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根據課本內容利用多媒體穿插一些音樂,使學生有興趣學習這門課,將聽課視為一種樂趣,就會主動去學習這門課。例如:在《辦年貨》這節課的教學中,由於本課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製作的能力,我在課中就問,你們家過年需要哪些年貨?這下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因為低年級小學生就喜歡過年了,說什麼的都有:新衣服、壓歲錢、好吃的、貼對聯,結果學生的熱情使我驚奇萬分,在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的情況下,我讓學生們自己用橡皮泥、廢舊物品、水彩筆來製作或畫你喜歡的年貨,學生興趣高漲,積極性很高,不會兒許多有新意的作品就出現在課桌上,不少學生還不停地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相互在介紹自己作品的如何如何好,可以看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已經達到了高潮。三、培養情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一堂小小的美術課,滲透了美術教師對學生的濃濃情意和關愛,美術教師在課上既教書又育人,他們就像偉大的母親一樣。教學活動是一種情感的互動過程,不是機械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一種充滿情意的交流過程,充滿濃郁的情感色彩。沒有感情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而且感情是雙方面的,要求學生有情感,教師首先要有豐富的情感,對學生充滿深厚的愛,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情感也是學生學習的強烈驅動力,它能使人思維積極而活躍,使人執著進取,學生課堂積極情緒調動,有利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發展。要主動去學習,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下,才能產生一個完整現象的教學過程。

『柒』 淺談如何上好一節美術課

我認為上好一節美術課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美術課雖不像數學、語文、外語那麼讓人重視,但只要美術教師用心去關愛,用心去感悟,小學美術課的課堂教學千變萬化,教法靈活多樣,只有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做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用心去耕耘,去繪畫,仍然會有自己一片湛藍的天空,也一定會為培養出一大批合格人才。門綜合性科目,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是既傳授應掌握的美術知識,同時又培養學生一些良好品德,生活習慣。它與許多學科有著密切聯系。美術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要以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為目標,不能單純地認為美術課僅僅是教學生繪畫,教學生依葫蘆畫瓢,具體地說,美術課上,也要教書育人,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巧的訓練,也要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思維能力。兒童天生對任何事都有興趣,什麼都想去學一學、做一做,模仿一下,從他們對世界還只有淡淡認識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了塗鴉,然後隨著認識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齡的增長,這些興趣都會發生變化,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美術的熱情截然不同,對不同的學生,我們都要用心去感悟,從基礎從學生的根本出發,讓學生們的身心技能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發展,下面我談談我在低年級美術課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備好學生、備好課
上好一堂課首先一點你對你所要教育的對象要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學生,年齡、生理、心理各有什麼特點,有所了解,你才能上好這節課,低年級學生有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徵,他們活潑好學,注意持久性差,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概括水平處於概括事物直觀的具體形象的外部特徵階段,兒童早期的繪畫是天真爛漫的,在他們的想像中,我們既看不到細節,也看不到透視變形,只看到一種原始的大概的外部形狀,畫出的東西飄忽不定,不能准確地到達應有的位置,但他們也能用他們所認識的方法表達出物體的樣子來,因此,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上,不要刻意去叫學生什麼,怎麼畫,而是讓他們發揮想像力隨便畫。要備好課,教師要教什麼,在這節美術課上要教學生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教者心中要有底,要培養學生什麼方面的技能,這就要備好課,例如:一年級的《春天的色彩》一課的教學,這堂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然後,讓學生在用手中的畫筆表現出春天美麗的色彩,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春天大自然的美麗,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春天的美,我就把學生帶到校園的小樹林,花圃旁,讓學生去觀察草、花、樹的色彩,再到公園里了解,藍天、白雲、小河、小路、綠樹等,去找春天的色彩,加深對春天的認識,同時激起繪畫的興趣,調動積極性,再通過對一些優秀作品的欣賞,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美。
二、激發興趣,興趣是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快樂、輕松的課堂,能使學生處於最佳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主體作用,如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讓學生心理處於最佳狀態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低年級課堂教學方法上要注意直觀形象性和游戲活動性,使用多種手段激發興趣,給學生一種新奇有趣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美術這門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因此,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不防課前活躍課堂氣氛,如課前小律活動,利用學生優秀作品展,教師講點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根據課本內容利用多媒體穿插一些音樂,使學生有興趣學習這門課,將聽課視為一種樂趣,就會主動去學習這門課。例如:在《辦年貨》這節課的教學中,由於本課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製作的能力,我在課中就問,你們家過年需要哪些年貨?這下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因為低年級小學生就喜歡過年了,說什麼的都有:新衣服、壓歲錢、好吃的、貼對聯,結果學生的熱情使我驚奇萬分,在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的情況下,我讓學生們自己用橡皮泥、廢舊物品、水彩筆來製作或畫你喜歡的年貨,學生興趣高漲,積極性很高,不會兒許多有新意的作品就出現在課桌上,不少學生還不停地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相互在介紹自己作品的如何如何好,可以看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已經達到了高潮。
三、培養情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一堂小小的美術課,滲透了美術教師對學生的濃濃情意和關愛,美術教師在課上既教書又育人,他們就像偉大的母親一樣。教學活動是一種情感的互動過程,不是機械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一種充滿情意的交流過程,充滿濃郁的情感色彩。沒有感情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而且感情是雙方面的,要求學生有情感,教師首先要有豐富的情感,對學生充滿深厚的愛,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情感也是學生學習的強烈驅動力,它能使人思維積極而活躍,使人執著進取,學生課堂積極情緒調動,有利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發展。要主動去學習,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下,才能產生一個完整現象的教學過程。
四、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
低年級學生在繪畫創作時,開始不知該畫什麼,好似斗大的饅頭無從下口,這時你千萬不要告訴學生什麼東西怎麼畫,而是告訴他們所有的東西都是美的,讓他們盡情的畫,小學階段不需要畫出多好的素描、速寫,而是培養好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美術教學過程是,創作畫對小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它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創造能力,發展智力開拓思維。在低年級美術教學中,小學生不容易想像創造出富有自己想法的畫面,這是他們長期模仿而產生的結果,下筆程式化,思維過程化,不是自己觀察想像加工主動創造出來的畫,而是不動腦筋的記憶結果,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動腦讓學生去思維去想像,例如:通過投影錄像示範畫,出外寫生,還有把繪畫步驟編成兒歌活潑生動又容易記憶。調動小學生作畫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去表現所想反映的內容,使學生心情抒暢,激發創作慾望,並對他們的作品及時予以表揚,使他們增強創作信心。例如:在《古代城堡》的教學中,主要是要求大家巧想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來製作城堡,我不僅出示我示範的作品,而且利用廢舊可樂瓶做成的成品讓學生欣賞,活躍學生的思維,拓寬思維讓學生展開想像,然後讓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可以放在展台上讓大家觀賞,這樣學生製作認真、積極,作品形式多樣,內容新穎,極富創造性。
五、多元評價,使學生更好發展
在小學美術課堂,你可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美,因為你的贊美,你的一句話,可塑造一個畫家,一個天才。贊美我們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一個眼神,一個小小的動作來表示,給學生鼓勵,不僅限於物質的,精神上的肯定和獎賞也是有力的。
在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時,要講究方式,隨著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和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的評價也要進行改革,評價要及時,雖然不吝嗇,但也勿濫,否則效果適得其反。首先,評價要多方面,教師要信每一位學生都有閃光點與過人之處,教師要積極善於發現每個學生每個作品中的閃光點,加以肯定,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評價語言要豐富,由於學生有豐富的想像力,在評價學生作品時要做好合適評價,小學生經過努力畫出來的作品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教師評價要合理,切記使用打擊學生積極性的語言,教師要肯定作品優點,加強信心,然後以商量的語氣徵求學生意見,不好的地方應該怎樣去改正,將會更好更完美。因為每幅作品各有不同,各有長處,所以老師評價語言要有機智性,隨機性,使用有激勵性的語言,比如::如果塗上底色,你的畫會更好、如果物體畫大一點,那這幅畫就更漂亮了、顏色鮮艷一點會更好、繼續努力,老師知道你行、這樣的話有助學生增強信心,相信自己,學好這門課。另外,美術與音樂,美術與人文景觀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可見上好一堂美術課有多重要。
美術課雖不像數學、語文、外語那麼讓人重視,但只要美術教師用心去關愛,用心去感悟,小學美術課的課堂教學千變萬化,教法靈活多樣,只有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做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用心去耕耘,去繪畫,仍然會有自己一片湛藍的天空。

『捌』 三、四歲的美術課堂要怎樣上才會生動有趣

美術新課程標准提出:通過學美術,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發 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美術的實踐
能力,達到能用美術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維。繪畫是中學生最喜歡 的活動形式,也是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學生更願意畫符合他們
年齡特點和感興趣的內容。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 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如何使學生在每一節美術課中興
趣盎然、體味美感、激發想像、創新作品,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 質的教育目標,是我們每一位美術老師面臨的嚴峻的課題。
一、在故事情景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故事是孩子第一需要」。生動的故事情節可以滿足中學生強烈的
好奇心。所以根據知識內容融合於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在講故事的過 程中,誘發學生向隨意想像發展,如在教學中《大樹的故事》我先問
學生:「誰來幫大樹把朋友請到身邊」?我讓舉手積極的同學自己上講 台,把動物朋友畫在最恰當的地方。並很快確定學生的畫里缺乏的重 要方面,悄悄對個別學生進行提示。我還把學生抱起來,讓他在樹枝
上畫鳥巢。孩子們都很開心,很快就在大樹周圍畫滿了各種有趣的小 動物:勤勞的蜜蜂、認真的啄木鳥、樹洞里的小兔子,還有想爬樹的 小刺蝟......
故事還在繼續,我給大樹畫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彎彎的嘴巴,孩子 們的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紛紛各抒己見。他們的想法出乎意料的奇
特:..每一個想法都那麼新奇、可愛!每個孩子都在思考,都想表達, 我也被孩子們的情緒感染了!
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地學習環境,營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會使
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從而激發其求知慾望。運用直觀手段創設特定的 情感和氣氛,讓學生通過聽、觀察、想像、思索進入情景。

『玖』 美術老師如何上好美術課

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原動力。在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那麼,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呢?
一、了解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就得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其學習興趣。如:新教材的課本每一課都是和生活相聯系的,實用性很強,所以從生活入手,貼近生活,激發他們的興趣。
二、創設愉悅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生學習時僅有老師一個人說教,學生聽,這樣的課堂最不受學生歡迎。美術課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是因為美術課「輕松」、有趣。作為美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更喜歡上美術課,樂於學習美術知識,接受美的熏陶。如:讓學生欣賞感受、激發興趣,自己找答案,解決問題,我從中給予正確的指導。
三、利用鄉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眾所周知,上美術課,要准備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積木等等,要購買這些材料對孩子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如果沒有這些材料,美術課便難以開展。為了改變現狀,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我提倡學生將廢棄的隨處可見的材料引入課堂,於是美術課堂便成為學生的手工作坊,別具一格的裝飾畫也應運而生。
四、利用實地寫生,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習美術有很多課需要走出教室,實地寫生,這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很多東西僅憑教師說教,該怎麼選景,該怎麼構圖,哪些畫面需要,哪些畫面不需要,然後讓學生去完成作業,這樣閉門造車,學生是表現不出來什麼的。要想表現得真切,學生必須有實地的體驗,認真的觀察才行,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讓他們去聽、去看、去觸摸、去感受,嘗試直接用色彩去表達,去抒發。如七年級在上畫向日葵一課時,我要求學生選擇適合而簡潔的畫面,運用顏色和畫具,畫一幅色彩風景畫。當我把學生帶到校外,他們歡呼雀躍,高興的選擇一處風景開始創作,那專注的神情,認真的態度,讓我驚訝,再觀察他們的作品,比平時在教室里畫的要仔細得多,形象得多。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多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的實踐中搭起過渡的橋梁。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它不僅刺激人的視覺和聽覺,而且能有效喚起人的興趣、情緒和思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中國刺綉歷史、唐三彩、中華陶俑、中國畫筆墨情趣等,以更直觀、更形象的畫面出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便於他們認識、理解、接受、領悟,使美術教學更為生動活潑。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