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神運算元
① 為什麼叫神運算元,鐵算盤,劉伯溫等
料事如神,幫朱元璋建大業。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南京),委任他為朱元璋的謀臣,劉基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採納。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
劉伯溫並建議朱一方面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面以「大明」為國號來招攬天下義師的民心。
此時,陳友諒攻陷太平(今安徽當塗縣),意欲東向,氣勢甚為囂張。朱元璋帳下各位大將,有的勸朱元璋投降,有的認為必須避其鋒芒,再據守南京(當時稱南京為鍾山)。朱元璋意猶未決,劉基也沉默不言。
朱元璋知其自有見地,遂召入內室與之決策,劉基以為凡言降者或議逃者,應盡誅之,以免擾亂軍心。劉基認為,陳友諒驕氣沖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裡,我們應利用其驕傲自滿、聽不進不同意見的時機,誘敵入伏,一舉重創之,滅其銳氣。
劉基說:「天道後舉者勝,吾以逸待勞,何患不克,莫若傾府庫,開至誠,以固士心,伏兵伺隙擊之,取威制勝,以成王業,在此舉也」。
正是在吳國初創、百事待興,又突臨強敵、內部看法不一的危難緊急關頭,劉基寥寥數語,撥開迷霧,點破形勢,議定決策,團結人心,去為完成王業而進取。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參與制定朱元璋的滅元方略,並得以實現。共參與軍機八年,籌劃全局。
(1)數學神運算元擴展閱讀:
劉伯溫:朱元璋身邊的「神運算元」究竟是怎樣一位奇才。
說到朱元璋身邊最著名的謀士,喜歡歷史的讀者大概都會首推是劉基劉伯溫了。人們喜歡把他和輔佐劉備三分天下的諸葛亮相提並論,在輔佐朱元璋的過程中,他屢獻奇策,幫助朱元璋從元末蜂擁而起的諸侯中異軍突起,最終一統天下。
這種超人的軍事判斷力,被百姓們口耳相傳,最終成為了一種神機妙算的能力。因此,人們對劉基的認識從一介謀士,逐漸拔高到了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術數大師,甚至成了一個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全能天才,簡直是另一個《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
民間流傳過劉基曾經創作過《燒餅歌》,無比精準地預測過歷史的走向。甚至基本上明代的大半術數學著作,都要說這是劉基創作的。
精英的歷史,總是被無數後人關注,出於有意或無意的改寫,歷史會逐漸增加出許多細節,看似越來越真實,實際上卻越來越撲朔迷離。揭開歷史的面紗,我們不妨去看看一個最接近真實的劉基。
少年時候的劉基,聰穎過人,被人認為可成大器。他勤於學習,擅長詩文、經史、也精於周易占卜、天文、術數之學。元末天下大亂,他原本為元朝選為進士,卻因為官場黑暗屢遭排擠,最終辭官歸家,專心讀書。
在短暫的元官生涯中,他剛直不阿,雖得罪了部分收受賄賂的上級,卻也傳下來了許多好的名聲,百姓爭相依附。朱元璋起義後,聽說了他的名聲,派人厚禮請他出山。劉基被朱元璋的誠意所感,遂出山輔佐朱元璋,為他獻上治國安邦的時務十八策,朱元璋大喜。
而面對復雜紛爭的起義軍局勢,他提出在群雄紛爭之時,應該首先攻擊處於上流、又名號不正的陳友諒,取勝後再拿下據地自守的張士誠,最終北上中原與蒙古人一決勝負,奠定明王朝基業,而歷史的確是按照他的規劃走的。
這種超人的戰略眼光,可以說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毫不遜色,甚至超越了諸葛亮,因為諸葛亮的天下之策只能算到「三分天下」,而劉基卻畫出了未來帝國的統一路徑,當然,這也是時勢不同導致的後果。
而當時朱元璋的最大敵人,的確是在鄱陽湖一帶屯兵,且實力高於自己的漢軍首領陳友諒。面對這個敵人,劉基先安撫其它勢力,再集中主要力量突襲陳友諒,雙方鏖戰了多日。
一次在鄱陽湖交鋒之時,陳友諒的水軍看到了朱元璋乘坐的船隻,向它發起猛烈地突襲,而劉基看到敵軍的小分隊,立刻安排朱元璋換船乘坐,倉促之間,原船已經被擊沉。劉基救了朱元璋一命。
相持不下之中,劉基再獻奇策。他看到兩軍對壘,黃歷上有一天是「金木相犯」之日。因為金克木,劉基遂以術數家的直覺斷定這是個用兵的好日子。這天一到,千帆齊發,朱元璋的大軍浩浩盪盪地向陳友諒的陣營沖去。而這一戰竟然成為了陳友諒敗盡老本走向滅亡的最大一戰。
以這種過人的軍事敏感與術數學的輔佐,劉基為朱元璋一統天下立下了無數奇功,也堪稱是朱元璋身邊的最大謀臣。術數學成就了劉基獨一無二的才華,但如果我們認為劉基是個神運算元、軍師一類的人物,那就過於膚淺了。
劉基除了擅長術數,更是一個鐵骨錚錚的好漢、一個抱道自守的帝王師。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明史》中窺見端倪:他在幫助朱元璋統一天下後,堅決推辭了朱元璋要他做丞相的封賞,不貪戀權位,告老還鄉。而他生性嫉惡如仇,不喜歡和當地的官員有過多來往。
他回鄉後,每天飲酒下棋,所有官員想要求見他,都被他拒絕。而他也享受到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以六十五歲的年齡安然去世。
劉基這種嫉惡如仇的性格,當談也表現在他與朱元璋相處的為臣之道上。根據《明史》記載,劉基容貌修偉,長須飄飄,是一個陽剛之氣十足的人,每當與朱元璋討論天下安危,都慷慨激昂,義形於色。而一旦遭遇危難,則勇氣奮發,很快就能想出對策,沒有一個人能看破其計謀。
而閑暇之時,他則喜歡對朱元璋講論儒家王道,朱元璋深知劉基是以至誠之心侍奉自己,所以也給予他最大的信任。每次召見劉基,都要令周圍的侍從退下,兩人私下交談。而劉基也對此深為感動,以為得遇知己,知無不言。
朱元璋對其他臣子多直呼其名,而對劉基卻常常稱呼其為「老先生」以示敬重,讓他以孔孟之道來教導自己,他還常常對人稱贊:「這就是我的張良。」
然而,劉基運籌帷幄的那些計策,因為是與朱元璋在帳中商議的,很少得到記載,而世間所傳的那些神秘的術數學,卻多半不是他的作品,是後人附會上去的。除此之外,劉基所作的文章,以氣見長,與另一位大文學家宋濂並為一代之宗。
《明史》也指出了術數學並不是他獨一無二的特長。後世對於他的種種猜測、再造,也離真實的劉基越來越遠。
但為什麼劉基本是一介儒生,後人卻喜歡談及他「神機妙算」的那一面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知道,朱元璋是一個出身底層的帝王,他的知識文化水平很低,在亂世之中生存靠的是一種過人的直覺。
跟這樣的皇帝談什麼治國平天下的大略和三綱五常之類的大道理,恐怕難以奏效。他喜歡的,正是那些神奇、詭秘的東西,有時候以裝神弄鬼之名,行勸誡君主、御龍之實,是一件頗能收效的事情。劉基肯定深知這一點。
加之他軍事預測能力突出,又的確有很高的術數學修養,老百姓和中下層知識分子們喜歡宣揚他擅長術數的那一面,自然也是不足為奇了。
② 《射鵰英雄傳》中黃蓉出給瑛姑的第三道題用現代數學怎麼解要詳細過程。
3x+2=5y+3=7z+2
這樣可以得出:y=(3x-1)/5,z=3x/7
其實這個題目還少了一個條件,那就是滿足這個式子的最小數值是幾何,這樣就簡單了,最小值那就是3,5,7的最小倍數,那就是3*5*7=105
。。。。
後來想想不對啊。。。
這個數字最小的是23,3*7+2=23,5*4+3=23,7*3+2=23
接下來就是128了,3*42+2=128,5*25+3=128,7*18+2=128
再下來就是233了,3*51+2=233,5*46+3=233,7*33=233
③ 小阿滿智勝「神運算元」 講的是什麼故事
有一位數學大師,他自以為聰明過人,能掐會算,便口出狂言自稱「神運算元」。
神運算元在家門口貼了一副對聯,上面寫著:「讀盡天下奇書,解遍世界難題」,橫額是「未逢敵手」。
見到這副對聯的人都很氣憤,覺得神運算元的口氣太大了!可是,誰也奈何不了他。確實,方圓百里之內,沒有一個人能算過他的!
一天,一個小孩子來到神運算元家門口,看了對聯後跳起來,一下子撕掉了門楣上的橫聯。
神運算元出來,大聲喝問題:「這是誰家的野孩子,這般無理,竟敢撕我的對聯?」
那孩子並不生氣,反而恭恭敬敬地向神運算元行了一個禮:「聽說神運算元叔叔能掐會算,天下無敵手,特來請教!」
神運算元一聽,樂了:「哈哈,連小孩子也知道我的大名,真算得上是婦孺皆知啊!小娃娃,你叫什麼?會些什麼,竟然如此大膽,敢同我較量?」
「我叫阿滿,無非會些小學數學,不敢說是較量,只是請教。撕對聯沒有別的意思,只想請您出來,當面求救。」
神運算元說:「較量也好,請教也好,都是一個意思。請——」
阿滿跟著神運算元進了院子。鄰居們見一個小孩敢和神運算元比試,都暗暗稱奇,紛紛跟在後面看熱鬧。
只見神運算元對阿滿說:「小娃娃,你年齡小你先出題。」阿滿說:「您是長輩,有您在,我怎敢先出題?還是你來出吧。」
神運算元心中暗暗驚喜,阿滿這個小娃子不卑不亢,說起話來有板有眼,不知他是不是有真才實學,待我考考他,「小阿滿,我先出一道容易的題:一桶可口可樂連桶重19公斤,倒出一半可樂後,連桶重11公斤,請問小阿滿,可樂重幾公斤?桶重幾公斤?」
奇奇想了想問題:「我最喜歡喝可樂了,這題出的好。」
神運算元笑了:「別打岔,如果知道答案,快講出來,如果不知道答案,就趕快認輸吧。」
「認輸?笑話。不就是可樂重16公斤,桶3公斤嘛,對嗎?神運算元叔叔?」
神運算元點了點頭。
看熱鬧的人齊聲喝彩。
④ 有什麼學習軟體是專門學習初中數學的嗎
學習初中數學的學習軟體有:
一、數學加
數學加獨創的個人學習系統詳細記錄學生在數學加平台上學習的每一個過程,通過大數據分析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學習報告和個人成長曲線,精準定位薄弱知識,結合數學加的一對一答疑服務,查漏補缺精準提分,真正做到個性化的學習。
二、洋蔥數學
洋蔥數學是一款針對中小學生的在線輔導產品,有APP版和PC版;目前已推出數學和物理課程,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階段,涵蓋國內12個版本的教材。每一節課程均是由5-8分鍾左右的動畫視頻和智能練習呈現。讓中小學生輕松進行個性化學習。
三、酷學習
酷學習 是完整學習我們逾2000條視頻庫的最佳途徑。 酷學習內容涵蓋了從小學到大學龐大知識群,內容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的教學視頻, 包括小升初,中考,高考等視頻內容。
四、幾何畫板
幾何畫板(The Geometer's Sketchpad)是一個通用的數學、物理教學環境,提供豐富而方便的創造功能使用戶可以隨心所欲地編寫出自己需要的教學課件。
軟體提供充分的手段幫助用戶實現其教學思想,只需要熟悉軟體的簡單的使用技巧即可自行設計和編寫應用範例,範例所體現的並不是編者的計算機軟體技術水平,而是教學思想和教學水平。
五、猿題庫
猿題庫是一款手機智能做題軟體,已經完成對初中和高中6個年級的全面覆蓋。猿題庫針對高三學生還提供了總復習模式,涵蓋全國各省市近六年高考真題和近四年模擬題。並匹配各省考試大綱和命題方向,可按考區、學科、知識點自主選擇真題或模擬題練習。
⑤ 最崇拜的老師是誰
最崇拜的老師就是陳龍了,這個人可以說在開講了裡面給我上了唯一的一堂課,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懂得了怎麼樣去尊重別人,怎麼樣去愛護自己,怎麼樣去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⑥ 諸葛亮善於計算嗎(這里「計算」指的就相當於算數學,算術一類的)有沒有關於他善算術的例子
三國演義講諸葛亮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說的是諸葛亮非常聰明,總是能根據形勢判斷對手的策略,從而針鋒相對、克敵制勝。
也可以說他是神運算元,會算命、會掐指一算,但是絕對不是會算算術啊。
古代有名的算學專家有祖沖之、祖恆、劉徽等,主要的算學著作有周脾算經、九章算術等,沒有諸葛亮會算術的記載。
⑦ 四年級數學遞等式
四年級數學神運算元計算比賽
班別: 姓名: 成績:
一、遞等式計算。(每題3分,共54分)
437-37×2+8 1500÷15-15×4 180-13×5+36
194+840÷7+160 45×6+37×3 125÷25×(45-26)
86+360÷20—57 (85+230)÷(35-20) 160+240÷30-58
1285-125÷25×40 175×3-236÷4 (158+25×14)÷4
582-18×11 250×8-460÷10 21×(230—192÷4)
550-25×12+880 (68-28)×(12+28) 400+612÷12×4
二、用簡便方法計算。(細心點哦!)(每題3分,共72分)
56×208+56×92 678+678×99 103×12
76+82+118+124 489+665+211 76×62+62×124
39×28-39×8 620-204-116 45×199+45
25×204 125×88 125×15×8×2
401×75 (125+7)×8 240÷16÷5
420÷15÷4 982-527-73 653-65-35
250×13×4 8×6×125 125×24
25×44 312×4+188×4 592×127
⑧ 學習珠心算對孩子以後的數學有沒有什麼影響
學習珠心算可以促進右腦發育,對孩子以後的數學有有利影響。
所謂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加、減、乘、除、開方等運算的計算方法。其運珠技巧有一定的規律及口訣,當使用者能熟練操作算盤,除了會快速的求出正確答案外,也能透過腦細胞的滋長,將算盤的盤式、檔次及算珠的浮動變化描繪到腦子里,即好像在腦子里有把活算盤,這種活算盤的影像,稱為虛盤。它透過知覺,形象,記憶等過程,在大腦里來完成珠算運算,即所謂珠算式心算。
⑨ 水滸傳誰是數學家
蔣敬 蔣敬,小說《水滸傳》中人物,梁山108將之一,職司考算錢糧支出納入。祖貫為湖南潭州,原為落科舉子,因科舉不第棄文就武。精通書算,又能刺槍使棒,布陣排兵,人稱「神運算元」。受招安後,蔣敬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
⑩ 宋江為什麼喜歡「會做假賬」的神運算元蔣敬
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很顯然,《水滸傳》中的那個「神運算元」蔣敬就是這樣的人物。
之所以稱其為「神運算元」,就是因為這個蔣敬精通書算,算術學得特別好。按《水滸傳》里的說法就是——「積萬累千,纖毫不差」。這種技能如果放到現在,倒也沒什麼值得稱奇的,一部計算機就解決問題了。而在當時的宋朝,沒有先進的計算工具,蔣敬卻能如此神算,自然也就顯得與眾不同了。但如果說蔣敬就是因為身懷此等絕技才贏得了宋江的信任與賞識,卻也有些偏頗了。
其實,蔣敬的另一種本領同樣也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此人不僅長於算計,而且還工於心計。否則的話,在那個不太重視算數的時代,蔣敬無論如何也不會成為梁山首屈一指的「財務總監」的。
網路配圖
要說這蔣敬,原本就是個落第的舉子。這一點,倒是與之前的王倫差不多,也是考了無數次,最終連個公務員都沒考上。倒不是說蔣敬沒有這個能力,關鍵是蔣敬生不逢時。因為在古時候科考主要還是以文章為主,而蔣敬卻總是對算數情有獨鍾。這要擱到現在,或許成為一個數學家之類的也不是沒有可能。考非所學,蔣敬也就只能一次次的名落孫山了。最後蔣敬見考取功名無望,乾脆棄文習武,練起了武藝。但練了一段時間之後,自己卻突然發現,這武練得還不如那學問做得好呢。文不成,武不就,蔣敬內心十分氣惱。但自己除了這兩樣,也沒別的本事,加上一向心高氣傲,靠力氣吃飯的活計根本就看不在眼裡。問題是人總要吃飯的,眼看就要混不下去了,蔣敬乾脆與一些江湖人物上山做起了山大王。
但時間一長,蔣敬就覺得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原因就是占據了這么個巴掌大的地方,人少力單,經常引得官兵前來圍剿,整日里東躲西藏的,很不安全。後來蔣敬聽說梁山是個好地方,就想去梁山入伙,也好有個依靠。其實,蔣敬這么想也是有其道理的,因為與王倫曾經一同趕考,有些交情,加上與王倫同病相憐,想必他不會不收留自己。
本來是這么打算的,但後來聽說晁天王殺了王倫做了山寨之主,嚇得蔣敬就再也不敢去了。心想自己也是秀才出身,與王倫還有同窗之誼,一旦自己貿然去了,萬一晁天王哪天再把對王倫的怨氣發泄到自己身上,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有了這樣的顧慮,讓蔣敬不得不駐足觀望,坐等時機。後來有一天,蔣敬聽說梁山大隊人馬到江州去了,心想是不是梁山有什麼軍事行動,為了掌握實情,就秘密派出暗哨前往江州打探消息。但因為江州戒備森嚴,盤查得厲害,小嘍??倉皇橇私飭艘恍┐蟾徘榭觥?辭楸ú皇嗆蘢既罰??匆膊緩煤芸熳齔鼉齠希??聰牖故竅裙鄄煲幌略偎蛋傘6?導剩?荷餃寺澩聳鋇澆?菥褪俏?司人謂?悅?摹?/p>
卻說宋江在江州遇難,差點被人砍了腦袋。多虧晁天王帶領梁山人馬及時趕到,大鬧江州劫了法場,才把宋江從鬼頭刀下救了出來。宋江驚魂未定,只能隨著晁蓋等人一起回梁山。就在走到一個叫做「黃山門」的地方時,卻突然殺出來一支隊伍,喊著「把宋江留下,就饒了你們性命」,眾人一聽,趕緊上前護住宋江。或許就是經歷了此次磨難,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也或許就是看見梁山兄弟已經人困馬乏,不能再戰。當聽到有人喊出了自己的名字時,宋江是再也不想連累這些弟兄們了。加上以前,只要報上自己的名號,總會逢凶化吉,想來這一次也未必就會真的有危險。更況且,身後晁蓋等人還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人害了么。這么一想,宋江的心情也就放鬆下來了。先是稍稍穩定了一下情緒,就義無返顧地走了出去。來到跟前,對著那四個頭領就跪下了,一邊抹眼淚一邊訴說:「不知在何處觸犯了四位英雄,萬望高抬貴手,饒恕殘生!」這幾人一聽此言,是趕緊下馬,跟著就跪倒在地。
原來盤踞在此處的四人就是那魔雲金翅歐鵬、神運算元蔣敬、鐵笛仙馬麟和九尾龜陶宗旺,知道宋江江州犯事被梁山劫了下來,可能從此處過,因為怕其中有詐,故而以擒拿宋江的名義,在此提前等候。待說明情況,宋江是大喜過望,帶著梁山的這些弟兄們就上了四人的山寨。酒足飯飽之後,宋江就勸他們還是一同歸順梁山。四人本就仰慕宋江之名,以前也有過這樣的打算。今聽宋江一說,一點沒含糊就答應了。然後,連夜收拾行裝,直接跟著宋江去了梁山。
宋江死裡逃生,又平白添了四個好漢,內心自然十分高興。到了梁山之後,晁蓋就虛情假意的讓宋江做山寨之主,宋江因為羽翼未豐,自然不肯答應,於是在眾兄弟的一再推舉下,勉強做了梁山的二把手。盡管是二把手,但因為梁山半數以上的兄弟都是宋江的嫡系,晁天王很快就被架空了。剛剛收降的這四人更不用說,上樑山純粹就是奔著宋江來的,與晁天王本就沒有多少關系。因此,幾人對宋江更是一個俯首帖耳,畢恭畢敬。雖說武藝都不怎麼樣,但幾個人的忠心卻是不能否認的。尤其那個神運算元蔣敬,更不同於一般的武夫,不僅博學多才,深通謀略,而且運算之術特別好,在梁山這個刀槍林立的地方,的確顯得有些少見了。因此宋江對此人是十分看顧,不久就向晁蓋推薦讓其做了梁山的會計師,負責梁山的財務工作。
後來,晁天王曾頭市中箭一命嗚呼。宋江順其自然地做了梁山的一把手,手中有了權力,對這個蔣敬反倒是更加看重了。可能宋江也有自己的長遠考慮,按宋江的識人之能,當然不會看不出此人的心機之重。但宋江考慮的卻是,既然號稱「神運算元」,想來不僅賬算得好,那做假賬的本事定然也不會差。
事實正如宋江所料,隨著梁山的不斷壯大,財富積累也越來越多,物資錢糧等一應賬務更是復雜,在此環境下,蔣敬也就顯得越發重要了。宋江想既然梁山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大集團,有些事情就不能老是自己一個人說了算。盡管在一把手的花錢問題上,弟兄們也沒什麼意見。但時間長了宋江還是擔心弟兄們會和自己攀比,因此很多時候還是免不了要顧及到弟兄們的眼神。更何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以前的窮兄弟們是越來越會花錢了。長此以往怎麼得了,梁山還不被掏空了么。於是,為了限制弟兄們的花錢無度,同時也為自己揮霍公款找到一個恰當的理由,宋江就及時在梁山建立起了財務制度,而「財務總監」就是那個神運算元蔣敬。
事實證明,這個蔣敬還真是厲害,不僅看透了宋江的心思,也在不動神色中堵住了梁山眾兄弟的口,所管賬目更是清清楚楚,無懈可擊。就連宋江到東京會見李師師,花了那麼多的銀子,在蔣敬這里竟然也看不到絲毫的破綻。盡管如此,所有錢糧就擺在那裡,再多也會有捉襟見肘的時候。況且,為了招安大局,也不能老去各地州府「借」錢要糧。於是,宋江更加快了接受招安的步伐。原因就是,家當敗壞得差不多了。不偷不搶,哪來的收入。只有進入朝廷,才會有花不完的銀子。果不其然,最後宋江還是帶領弟兄們接受了朝廷招安,拔營起寨的時候,梁山除了剩下一些日用雜物之外,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可帶了。至此,「神運算元」蔣敬的歷史使命才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