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語文
1. 初中語文對聯知識點大全
對聯知識大全,內容太多,只能簡要說一說: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卻又必須具備以下特點,俗稱「四大講究」: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片語結構、句讀相同。(例外之聯: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對聯講究工整,這副對聯不工整,上聯是「袁世凱」,對下聯的「中國人民」是對不起來的,寓意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就是故意用不工整,以達到諷刺的效果)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收」,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不必押韻,但要平仄相拗,即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上下貫通;除上聯有」重復字詞「、下聯也有」重復字詞「相對之外(比如用了復字、疊韻、頂針等手法),一般聯語中不能有重復字、詞。
2. 語文 對聯
水冷灑,一點水,二點水,三點水
丁香花,百字頭,千字頭,萬回字頭
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曰:明日答送僧歸古寺
雙木成林,林下示禁,禁雲:斧斤以時入山林
閻錫山過無錫登錫山錫山無錫
范長江到天長望長江長江天長
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遠避迷途退回蓮逕返逍遙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難,難求人,人人逢難求人難
開關早,關關遲,放過客過關
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鸞九聲,鳳九聲,九九八十一聲,聲聲鸞鳳合鳴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天上月圓,地上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朝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游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
游西山拿衣衫衣衫落西山惜善衣衫
3. 關於語文的對聯5條
1.語出驚人,能言前後三百載
文定駭世,善記上下五千年
2.舞文弄墨話史記
鳥語花香寫春秋
3.學英語走遍天下都不怕
習作文科舉考試占鰲頭
語出驚人,能言前後三百載
文定駭世,善記上下五千年
4.學英語走遍天下都不怕
習作文科舉考試占鰲頭
5.觀這片天地說奇就奇能言中外所有奇事
讀那方世界見怪不怪並非古今全部怪論
拓展 對聯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對聯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都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 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 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 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
4. 關於語文的對聯
碧野田間牛得草金山林里馬識途
(此下聯也是三個人名組成,金山是著名演員,林里和馬識途是著名作家,也都為廣大群眾所熟悉。聯語的對仗字字見工,內容貼切自然,不顯雕琢)
5. 語文的對聯
和風----(細雨 )
春花----(秋實 )
山高----(水長 )
示範:青山不老----綠水長流
和風佛面----( 細雨飄顏)
春花爛漫----( 秋果豐碩)
胸懷天下----(壯志凌雲 )
示範:坐看青山不老-----卧聽綠水長流
秋天無情掃落葉-----( 春雨有意潤萬物)
6. 經典對聯大全的中考語文
1、青山不墨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
2、身比閑雲,月影溪光堪證性;心同流水,松聲竹色共忘機。(王剡題天台萬年寺聯)
3、一經飛紅雨;千林散綠蔭。(龍門聯) 4、山靜水流開畫景;鳶飛魚躍悟天機。 5、五車詩膽;八斗才雄。
6、大塊煥文章,白雲在天,滄波無際;春風扇淑氣,雜樹生花,群鶯亂飛。 7、問青牛何人騎去;有黃鶴自天飛來。
8、臨水開軒,四面雲山皆入畫;憑欄遠眺,萬家煙火總關情。(大光亭) 9、古今奇觀屬岩壑;往來名士盡風流。(楊樹懸山陰自在亭) 10、雲影波光天上下;松濤竹韻水中央。(止息亭聯) 11、雨過林霏清石氣;秋將山翠入詩心。(止息亭聯)
12、留此湖山 得此佳趣;召以佳景 假以文章。(水月觀音亭) 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劉墉四照亭聯) 14、風旌不動真乘義;月印常圓了悟因。(半山亭聯) 15、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陳摶老君台聯)
16、佛法無邊,靜里常觀自在;慈雲廣濟,空中密見如來。(觀音亭聯) 17、筆底江山助磅礴;樓前風月自春秋。(張廣楠蘇東坡讀書台聯) 18、鐵石梅花氣概;山川香草風流。
19、清風明月自來往;流水高山無古今。(周延延俊伯牙亭聯) 20、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梁章矩滄浪亭聯)
21、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聯) 22、幾點梅花歸笛孔;一灣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聯) 23、開軒敫朗月;對弈趁清風。(高楊依山亭聯) 24、偶呼明月問千古;臨對青山思故人。(捉月台聯)
25、睡至二二更時,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後, 無少長俱是古人。(黃梁夢亭聯)
26、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普深和尚清涼台聯) 27、提筆四顧天地窄;長嘯一聲山月高。(朱方湖心亭聯) 28、瑞氣降寰宇;蘭香遍大千。 29、雲水風度;松柏氣節。 30、盪思八荒;游神萬古。
31、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三雅園聯聯)
32、每聞樂事先愜;或見奇書手自抄(愛新覺羅 弘歷園聯) 33、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34、水清石出魚無數;竹密花深鳥自啼。(哈同花園聯)
35、拈花一問,無人會笑;弄石千般 ,有字可傳。(台灣慎德堂聯) 36、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王夫之自題詩) 37、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看花。(王文治自題聯) 38、德從寬處積;福向儉中求。(王時敏自題聯)
39、受人以虛,求是以實;能見其長 ,獨為其難。(王莆常自題聯) 40、好書不厭看還讀;益友何妨去復來。(毛懷自題聯) 41、江山澄氣象;冰玉凈聰明。(方聲洞自題聯)
42、好書悟後三更月;良友來時四座春。(鄧石如自題聯) 43、風雲三尺劍;花鳥一床書。(左光斗自題聯)
44、發上等願,亭下等福;從高處立 ,向寬處行。(左宗堂自題聯) 45、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石韞玉自題聯) 46、真理學從五倫做起;大文章自六經分來。(申涵光自題聯) 47、庭有餘閑,竹露松風蕉雨;家無長物,茶煙琴韻書聲。(葉元璋自題聯)
48、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葉恭綽自題聯) 49、四面江山來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田家英自題聯) 50、盡交天下賢豪長者;常作江山煙月主人。(包世臣自題聯) 51、喜有兩眼淚,多交益友;恨無十年暇,盡讀奇書。(包世臣自題聯) 52、不除庭草留生意;愛養盆魚識化機。(永瑆自題聯) 53、闡舊幫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馮友蘭自題聯) 54、靜坐常思已過;閑談莫論人非。
55、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風雷。(呂留良自題聯)
56、東壁圖書,西園翰墨;南華秋水 ,北苑春山。(劉熙載自題聯) 57、讀書滋逸氣;閱世益豪情。(祁毓麟自題聯) 58、願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孫中山自題聯) 59、一窗佳景王維畫;四壁青山杜甫詩。(孫星衍自題聯) 60、無極原有極;欲仁存至仁。(於右任自題聯) 61、清機發妙理;高步迢常倫(楊法自題聯聯) 62、苦讀千年史;笑吟萬家詩。
7. 語文對聯
上聯:賽龍舟,吃粽子,紀念屈原 (南方過端午的方式)
下聯:佩香囊,系綵線,祈福平安 (北方過端午的方式)
橫批:喜慶端午
九子粽;
五彩絲。
天中節;
地臘辰。
日逢重五;
節序天中。
天中令節;
地臘良辰。
蘭湯試浴;
蒲酒盈眉。
釵符艾虎;
蒲劍蒿人。
門幸無題午;
人慚不識丁。
艾旗招百福;
蒲劍斬千邪。
撫辰逢地臘;
建午屆天中。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聖人。
海國天中節;
江城五月春。
酒酌金卮滿;
盤盛角黍香。
千古諍臣罹禍;
爾今屈子開顏。
憶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五月端陽春穗黃;
八月中秋月兒圓。
艾人驅瘴千門福;
碧水競舟十里歡。
艾葉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劍斬千妖。
生子興宗王鎮惡;
良辰競渡屈靈均。
冰盤錯出仙人掌;
珠履頻窺處士星。
青粽嘉旬稱益智;
赤符靈術善驅邪。
端午池蓮花解語;
夏晨岸柳鳥能言。
榴花彩絢朱明節;
蒲葉香浮綠醑樽。
榴裙萱黛增顏色;
艾酒蒲漿記歲華。
堂前萱草舒眉綠;
石上榴花照眼紅。
結艾釵頭輕戰虎;
奪標船首慣成龍。
綠艾懸門漆藻彩;
青蒲注酒益芬芳。
節啟朱明,榴圖獻瑞;
輝增翠葆,艾綬翔華。
畫鼓朱旗,錦標齊奪;
香羅細葛,紗服新成。
畫鼓朱旗,錦標競奪;
粉團角黍,綺序欣逢。
葛細含風,羅香疊雪;
釵頭顫虎,屋角盤蛛。
艾葉吐幽芳,香溢四海;
龍舟掀巨浪,氣吞八荒。
石榴映紅日,千門喜慶;
鼓樂催龍舟,萬水歡歌。
龍舟競渡,不忘楚風余韻;
詩台抒懷,更憶聖哲先賢。
龍舟競渡,憑吊屈子懷石恨;
赤縣雄飛,喜譜今朝愛國篇。
艾可驅邪,處處慶天中令節;
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臘祥光。
令節屆天中,處處輝增艾綬;
良辰逢地臘,家家樂飲蒲觴。
美酒雄黃,正氣獨能消五毒;
錦標奪紫,遺風猶自說三閭。
焚艾草飲雄黃,清瘴防病別為邪崇;
飛龍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8. 語文對聯
苟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無益,莫過一日暴十日寒。
9. 語文對聯怎麼寫
一、尾字平仄規則
一副對聯,上下聯收尾的各一個尾字,合共兩個尾字,必須是一平一仄。在正格聯中,這個原則是鐵定的,不能更改.一般要求上聯尾字為仄,下聯尾字為平。當然,正如前面所講,有些變格聯,如嶽麓書院門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則是平起仄收的,不過這在浩若煙海的古今楹聯中,卻是為數不多的。
二、句中平仄規則 句中平仄,指的是一個聯句中每個字的平仄安排規則,一般規律是,同一聯句當中,每兩個或三個字要互換平仄。(平仄交替規則)上下聯之間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平仄對立規則)公式如下:(以下所舉的,皆是正格,變格不計在內)
1、一言聯格律。
上聯:仄下聯:平
例如 虎 雨 畫 墨
龍 風 詩 泉
2、二言聯格律。
上聯:仄仄下聯:平平
例如 上海 彩鳳 綠葉 良友
寧波 金龍 紅花 好書
3、三言聯格律。三言聯格律有兩種:
A 上聯:平仄仄, 下聯:仄平平。
B 上聯:平平仄, 下聯:仄仄平。
例如: 三尺劍 桃葉渡 空中月
六鈞弓 瓊花台 水底天
4、四言聯格律。
A 上聯:平平仄仄。 下聯:仄仄平平。
如:天明鳥語==月夕雞棲 (夕字古仄)
B 上聯:仄平平仄。 下聯:平仄仄平。
例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傑字古仄)
5、五言聯格律
A 上聯:平平平仄仄。 下聯:仄仄仄平平。
例如 殘燈明市井==曉月辨樓台
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B 上聯:仄仄平平仄, 下聯:平平仄仄平。
例如: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6、六言聯格律。
2 對聯的格律
例如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秋水長天一色===落霞孤鶩齊飛
7、七言聯格律。
A 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