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廣東高考文科數學
⑴ 廣東2012高考文科數學知識點
推薦看下2012高考猜到資料,可以幫你的,我的網路空間里就有
⑵ 求2012廣東高考文科數學答案
文數B卷選擇答案DAADCBCBCD
19.數列
⑶ 2012年廣東高考數學難度分析
難度較上一年來明顯降低,從改源卷情況看,平均分95左右屬於偏簡單。大多考生分數在100到120之間,扎堆嚴重,試卷解析度較差。從試題角度出發,填空選擇題難度較小,除理科第8題,文科第10題外,其他題均為常規題型。三角函數,概率統計延續廣東高考特點,有較好的得分率。立體幾何難度明顯下降,運用空間直角坐標系解決角的問題思想比較直接,得分率較高。數列題綜合考查前n項和與通項的關系,遞推數列通項的解決方法,等差等比數列的概念,不等式的證明等等,綜合性較強。解析幾何是一道常規題,主要考查待定系數法求方程,以及用函數建模思想解決最值問題的基本方法。計算量雖大,但較好入手。今年壓軸題為函數與不等式的綜合問題,分類較難,但有很多基本點可以得分,如第二問的求導,所以得分率也不至於過低。
⑷ 2012廣東高考文科數學115分算什麼水平呢
2012年的文科數學提比較好的學生扣分應該在選擇題10,填空13,21題這24分出問題。你扣了35說明18立體幾何和20圓錐曲線可能也出了問題。總體說現在的教材考試題相對簡單。你這應算中上。高手只錯10,和21第2問。應該在139左右。
⑸ 《2012廣東高考文科數學B卷第十題詳解》
2012廣東文科數學B卷全解全析
復制不下來,所以你上網看看吧!
補充一句:有鬥志學數學是好事,可是,別忘了其他的科目,在我的印象中,你的地理學得很不錯啊!
嘿嘿...
加油吧!!
⑹ 2012廣東高考文科數學答案A卷
A,B卷的內容是完全一樣的,唯一的區別僅在選擇題的順序。
B卷題目的答案你可以看一下網路文庫《2012廣東高考文科數學全解全析》
你用網路搜索:2012廣東高考文科數學全解全析 網路文庫
就可以找到這份文檔了。
⑺ 2012年廣東文科高考必修+選修有哪幾本
我也是文科生,首先數學必修1~5都重點考,選修1-1、1-2也是必考內容,只不過相對少點,選講4-4是選做題,也就是高考數學最後一題,會有兩道題,你要選其中一個,你選你學過的就可以了,是10分,外語必修和選修都一樣,全考,語文是必修考,選修這個就概念大了,考了你也猜不到,政治只考必修1~4,選修不考,地理除了必修,也考旅遊地理,歷史有不確定性,都銜接,所以不用說什麼考不考了!答案你滿意嗎?
⑻ 2012年廣東高考文科數學、語文、文綜、英語的答案,誰有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有學者認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現了牛耕,對他最有利的證據是
A.商代遺址中出土了牛骨
B.《詩經》里有農耕生活的描寫
C.孔子學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學學家發現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牽引犁頭啟土狀
解析:題眼:「商代」、「牛耕」。A項「牛骨」不等於「牛耕」,排除;《詩經》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排除B;孔子學生冉耕為春秋時期的人,排除C;甲骨文是殷商時代文字,「牛牽引犁頭啟土狀」說明當時可能出現了牛耕,故正確答案選D。
答案:D
13.「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的現象反映了
A.分封制的鞏固 B.中央集權的加強
C.宗法制的消亡 D.君主專制的消弱
解析:漢武帝時,設附益之法,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該現象說明了諸侯權力的削弱,反映了漢代中央集權的加強。正確選項為B。
答案:B
14.有人這樣評論當時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廢除,宰相就會用古代聖人賢君的德行來勸諫君主,君主就不會肆無忌憚。據此可知,他主張
A.限制君權 B.削弱相權
C.實行君主立憲制 D.廢除三省六郡制
解析:材料之意:宰相制度條件下,宰相會用古代聖人賢君的德行來勸諫君主,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權,選A。
答案:A
15.圖5為某時期的招貼畫,從中可知
A.作者反對袁世凱獨裁賣國
B.作者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C.國民黨重新闡釋了三民主義
D.五四運動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解析:注意圖片下方標題「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國民革命軍第一軍1925年8月成立,源於黃埔軍校的教導團,是國民政府中央軍的嫡系主力部隊,故正確答案選C。袁世凱獨裁賣國(1912—1916)、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後)、五四運動(1919),其他選項時間不符。
答案:C
16 周恩來說:「共產國際的領導同志都還在擔心我們離工人階級太遠了,我說我們在農村裡經過長期斗爭的鍛煉,有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完全可以無產階級化,共產國際的一些同志聽了以後大嘩,不以為然。」對這段話的正確理解是
A.中國工人階級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產國際反對農民參加中國革命
C.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www .xkb 1.com
解析:依據所學,材料中「農村裡經過長期斗爭的鍛煉」是指工農武裝割據道路,即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選D。中國工人階級1919年五四運動就開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A;共產國際的領導同志擔心革命離工人階級太遠,並非反對農民參加中國革命,排除B;材料與外交政策毫無關系,C明顯錯誤。
答案:D
17.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夕,發動群眾宣傳和討論憲法草案的標語口號有
A.「為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而斗爭」
B. 「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C. 「爭取社會主義在我國的完滿實現」
D. 「熱烈慶祝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基本建立」
解析:為了保障在政治上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順利過渡,新中國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故正確答案選C。一大召開前夕,即1954年之前,排除B(1956年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和D(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基本建立);A明顯錯誤。
答案:C
18. 1521年有教皇代表與馬丁 路德辯論說:信仰無法安穩地奠基於《聖經》。因為《聖經》就像軟蠟一樣,可以讓每一個人隨興所致地扭或拉。」他們的主要分歧在於
A.教會是否腐敗 B.信仰是否有必要
C.《聖經》能否作為信仰的基礎 D.信徒能否僅僅依靠信仰得救
解析:馬丁 路德宣揚「因信稱義」,主張信仰《聖經》和上帝即可得救。而羅馬教皇宣揚「因行稱義」,認為信仰無法安穩地奠基於《聖經》。因此,他們的主要分歧在於信徒能否僅僅依靠信仰得救,選D。二者都是將《聖經》作為信仰的基礎,排除C。
答案:D新課 標第 一網
19.18世紀末19世紀初西方某文學流派「以藝術的方式描摹了這一特定時代人的激盪『亢奮而敏感、纖弱的心靈世界,展現了有著強烈個性擴張慾望的自我」。其創作風格是
A.現實主義 B.浪漫主義 C.古典主義 D.理性主義
解析:依據材料「18世紀末19世紀初」和「強烈個性」,不難得出其創作風格是浪漫主義。浪漫主義文學產生於18世紀末,在19世紀上半葉達到繁榮時期;最大的干擾項現實主義為19世紀30年代首先在法國、英國等地出現的文學思潮,排除A。
答案:B
20 「新的力量和新的學說已經興起,向19世紀正統的自由主義挑戰。烏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社會主義者已經發射了若干小排炮,現在輪到大炮開火了。」「大炮」是
A.啟蒙思想 B.生物進化論 C.科學社會主義 D.空想社會主義
解析:「向19世紀正統的自由主義挑戰」表明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暴露,批評與改造當時社會制度的烏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社會主義者興起,「大炮開火」應該是馬克思主義誕生,選C。
答案:C
21 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政府鼓勵的行為有
A.資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國人到美國就業
C.老百姓把錢存在家裡 D.農場主擴大生產規模
解析:羅斯福新政調節工業生產,調節勞資關系,故政府鼓勵資本家改善工人待遇,選A。整頓財政金融,恢復銀行信用,排除C;限制農業生產,排除D;舉辦公共工程和社會救濟,解決失業問題,排除B。
答案:A
22 有學者說:「蘇聯制度的設計用意,在於盡快將一個極落後,開發度極低的國家,早早上上工業化的大道………盡管這個制度及其缺乏效率,及其浪費,卻畢竟達到了上述目標。」據此可知該學者
A.認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處
B.贊同列寧的新經濟政策
C.客觀評價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D.否認赫魯曉夫改個的必要性
解析:「(蘇聯)………盡管這個制度及其缺乏效率,及其浪費,卻畢竟達到了上述目標。(工業化)」據此可知該學者認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處。
答案:A
23 1962 年法國某報紙說,戴高樂總統應該時刻准備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這張外交王牌,通過向美國購買黃金而對其施壓,美國政府對此頗為重視,認為「法國持有的美元所表現的既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極化趨勢 ②不結盟運動的發展 ③布雷森林體系面臨挑戰 ④法國抵制馬歇爾計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中「法國持有的美元所表現」,反映了二戰後西歐開始走向聯合,經濟趕超美國經濟,布雷森林體系面臨挑戰,同時政治上沖擊美國霸主地位,世界的多極化趨勢,①③表述正確。不結盟運動與法國無關,材料也不能體現法國抵制馬歇爾計劃,排除②④。
答案: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滿分52分。
38.(25分)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是歷史的重要內容,從中可見社會變遷的軌跡,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16世紀,美洲的一種辛辣調味品傳入歐洲,為歐洲飲食帶來新的味道,頗受歡迎,主要是荷蘭人的功勞 ——據《歐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回工業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試經入一人家,觀其日常所賦用者,無論為必要品為奢侈品,其來自他國者恆十而八九。」
材料三:2005年底,美國財經記者莎拉發現,自己家裡的鞋、襪子、玩具、台燈等用品都產自中國,其他普通美國家庭亦大多如此。Xk b1.co m
——據《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現象出現的歷史背景是什麼?(6分)
(2)材料二中的「舊工業」指什麼?簡要說明其衰落與工業革命的歷史關聯。(9分)
(3)材料三中莎拉發現的現象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無法想像的,為什麼?中國產品後來大量進入普通美國家庭的歷史原因有哪些?(10分)
【參考答案】
(1)新航路開辟;西班牙對美洲殖民擴張和 掠奪;17世紀荷蘭成為「海上馬車夫」。(6分)
(2)傳統手工業。(2分)英法等國通過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國家;對外擴張,中國遭到侵略;(4分)採用機器大生產的洋貨物美價廉,湧入中國,傳統手工業受到嚴重沖擊。(3分)
(3)20世紀五六十年代處於冷戰時期,中美兩國彼此敵對;中國經濟相對落後。(4分)70年代以後中美關系實現正常化;經濟 全球化趨勢加強;中國改革開放,成為製造業大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6分)
【評分說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點但言之成理,可在每問總分范圍內酌情給分。
39.(27分)詞語和概念的變化,可以為探究歷史提供重要信息。預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問答問題。
材料一:在中國,對science的翻譯經歷了從「格致」到「科學」的用詞變化。中國古代本有「科學」一詞,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學之興,世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響。時人將science意譯為「格致」。19世紀中葉後,「研格致,營韌進者承時而起」。「格致」一詞大量使用。19世紀末,梁啟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將science譯為「科學」,呼籲「從事科學,講求之藝」民國初年,學姐還將science音譯為「塞因斯」,意在強調科學的理性精神。
------------據《近代漢字術語創制的兩種類型》等
材料二:隨著「代議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漸流傳,民主概念發生了重大的轉化。不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間接民主」也是「民主」。隨著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詞,值得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據《美國革命時期民主概念的演變》等
(1)材料一中的中國古代「科學」一詞與何種選官制度相關?程朱理學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麼?(4分)
(2)19世紀中葉以後,從「格致」到「賽因斯」反映中國向西方學習的內容經歷了怎樣的變化?並分析變化的原因(12分)
(3)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從西方民主政治發展的角度,簡要分析「民主」概念變化的原因。(8分)
(4)從「經濟」、「中學」、「粉絲」3個詞語中任選1個,說明其含義或用法的歷史變化。(3分)
【參考答案】
(1)科舉制度(2分);「究天理」(2分)
(2)變化:技術——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甲午戰敗,認識到制度的落 後和「師夷長技」的局限;(3分)開始學習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2分)辛亥革命後建立民國,但民主政體有名無實;(3分)於是提倡科學精神,尋求思想解放。(2分)
(3)代議制度建立;(2分)代議制 民主具有優越性,如可適用於地廣人多的國家;(3分)而且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如選民范圍日益擴大;並擴展到更多國家。(3分)
(4)本問總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如「經濟」一詞,古代為「經世濟民「之意,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今為指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粉絲「一詞舊是中國常見的食品之一,今天在各大新聞媒體中,經常會用 「粉絲」來代表忠實的歌迷、影迷等狂熱者。
【評分說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點但言之成理,可在每問總分范圍內酌情給分。第(4)問,指出一個時期的含義或用法,給 1分,指出兩個及以上時期的含義或用法,給3分。
⑼ 高考2012廣東 數學文科A卷答案
B卷的參考答案你可以看一下網路文庫的一篇文檔《2012廣東高考文科數學全解版全析》,A卷和B卷內容是一權樣的,不同是的選擇題的ABCD的順序打亂。
網路一下:2012廣東高考文科數學全解全析
網路文庫
就可以找到它拉
⑽ 2012年廣東高考一本錄取的文科和理科的比例或者人數
首先,第一批本科院校
藝術類:總分589分。
科學類:滿分為585分。
行
一所文科類:滿分為545分,第二批本科院校
。
科學類:滿分為523分。
線
乙文科:總分502分。
理科類:總分484分。
3,第三批院校
A線
文科類:總分445分。
理科類:總分400分。
線
乙文科:總分300分。
理科類:總分3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