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演算法
1. 幼兒園數學心演算法方法
湊整法,行唄
2. 學前兒童如何學習數學計算
對孩子的數學教育,一方面給孩子建立數學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生活中點滴滲透。
1、增強瞬識數能力
瞬間識數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在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能立刻反應過來這個數字代表的實際含義。
這份能力的好處,可以減少孩子在腦中判定數量的時間,提高回答效率。
平時,家長想要訓練這份能力,可以從生活中找實例:
比如出去吃飯要幾雙碗筷,吃水果的時候,抓一把櫻桃,讓孩子估計總共有幾顆。
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判定數量的情況,都可以要求孩子來完成,這其實就是在訓練孩子的瞬間識數能力。
2、湊十法熟練應用
數學早教中,加減法尤其是20以內的加減法,關鍵就是要能靈活運用湊十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
8+6,將8拆分為4和4,得出4+4+6=14的結果。
3. 如何教幼兒學數學加減法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於10。
(3)幼兒數學演算法擴展閱讀
在教學中,我深有體會,低年級數學教學,使學生學好「兩法」非常重要。「兩法」即「湊十法」和「破十法」。湊十法是幾和幾合成十;破十法是從10裡面拿出幾還剩下幾。
比如:教7+8=15有兩種演算法。一種是一個一個地加,算式:7+1+1+1+1+1+1+1+1=15,或8+1+1+1+1+1+1+1=15,這種方法對於接受能力差的學生不錯,但這樣加太繁,又浪費時間,多數同學都不適用。而湊十法就簡便多了,方法是想8和幾或7和幾合成十(8和2、7和3),那麼從7裡面拿出2,7拿出2還剩下5元,或從8裡面拿出3,8拿出3還剩下5,算式:8+2=10,10+5=15;或7+3=10,10+5=15。
4. 幼兒數學加減法怎麼教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的意義,那麼,就要讓孩子操作實物,不斷的練習,從練習中理解。我還是推薦這一種,因為都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理解加減的意義才能真正的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鍛煉。 加法,實際上就是:將兩個集合和在一起,變成一個集合。 減法:將一個集合分開,分成兩個。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不是算會那道題,而是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比如:6個蘋果,可以分成2個和4個蘋果,也可以反過來說是4個和2個蘋果,同時,2個和4個蘋果(或者4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起來就是6個蘋果。 也就是說: 1、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 3、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打基礎的方法 1、學數數 學計算之前先學數數,這誰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種數數形式來為計算打基礎,卻被相當多的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在孩子會唱讀1~100之後就認為孩子已學會了數數,而可以教計算了,但實際上孩子並沒有真正建立數的概念,也沒有真正掌握計數的技巧。 數數的內容其實很多,除了要建立數的一對一的概念以外,還要包括多種數數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於10。 2、計算N加1,凡是能正著依次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1個的幼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學會計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計算N減1,凡是能倒著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減1個的幼兒都能學會計算N減1的題,包括11減1,21減1、100減1乃至101減1。 4、整10相加或相減,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會逢10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或遞減10個的幼兒都能很容易地學會。 5、整5相加或相減,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會逢5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遞增或遞減5個的幼兒,掌握起來並不難。 6、計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兒一旦理解10加幾就等於十幾,不僅能快速運算10加N,還能推廣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兩個相同數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對於會數雙數的幼兒,當發現兩個相同的數相加後的結果都是雙數時,便會很容易地學會運算這類題。教學實踐發現,幼兒普遍對兩個相同數相加的題有自發的關注與興趣,因而幼兒對這組題的掌握往往要先於10以內非N加1的題。 8、計算兩數之和等於10的題,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這組題的熟練與否對於進行10以上的運算是至關重要的。 9、口算(20以內),當幼兒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後,就可以做20以內的口算題了。父母應注意提醒幼兒學會運用已掌握的計算技能來推算其它題,如由2加2等於4而推知2加3等於5,由3加7等於10而推知3加6等於9,9加9等於18而推知9加8等於17,等等。 10、豎式筆算(100以內),口算100以內的數即使是對學齡兒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豎式之後,凡具備上述技能的學齡前幼兒稍加指點即可完成運算,因為一道兩位數相加的題列成豎式後實際上就變成了兩道一位數相加的題。目前,5歲左右的幼兒都在幼兒園里學會了書寫阿拉伯數字,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進行獨立的豎式運算是完全可能的。
5. 幼兒園數學中手指演算法好不好
幼兒手指速演算法是在手指速演算法基礎上,結合幼兒數學教育中的加減運算的教學內容,利用手指為計數工具,通過特殊的計數規則進行加減運算的一種方法。但是這種以手指為計算工具的方法與普通意義上的用手指點數、計數不同,在計數時採取了特殊的規則,可以讓幼兒以手指為計數工具進行100以內的加減運算。
幼兒手指速演算法與傳統的利用手指計數進行運算的主要區別在於計數的方式,在手指速演算法中,利用其特殊規則計數,手指代表的不僅僅是元素的數量,而是通過其規則,讓不同的手指代表了不同的數量,不形成一一對應的關系。例如右手拇指代表5,而其餘手指各代表1,分別加上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則代表6、7、8、9,左手拇指代表50,分別加上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則代表60、70、80、90,然後結合雙手手指代表的不同數量進行運算。
幼兒手指速演算法目前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被普遍應用,還有部分幼兒園開設了幼兒手指速算班或者將其定位為教學特色。可以肯定地說手指速演算法在幼兒數學教育過程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幼兒對這種方法比較感興趣,可以較好地調動幼兒進行加減運算練習的積極性,而且這種運算方法需要幼兒通過大腦計算,同時結合手指計數,需要一定的形象思維和表象思維能力,對提高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有較為積極的作用。但在應用這種方法的過程中,若不能與幼兒的數學認知水平有效結合,在一個合適的認知水平上應用這種方法,則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該方法的應用和幼兒數學認知過程之間的關系,避免走入誤區。
6. 幼兒園數學豎式怎麼教
對孩子的數學教育,一方面給孩子建立數學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生活中點滴滲透。
1、增強瞬識數能力
瞬間識數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在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能立刻反應過來這個數字代表的實際含義。
這份能力的好處,可以減少孩子在腦中判定數量的時間,提高回答效率。
平時,家長想要訓練這份能力,可以從生活中找實例:
比如出去吃飯要幾雙碗筷,吃水果的時候,抓一把櫻桃,讓孩子估計總共有幾顆。
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判定數量的情況,都可以要求孩子來完成,這其實就是在訓練孩子的瞬間識數能力。
2、湊十法熟練應用
數學早教中,加減法尤其是20以內的加減法,關鍵就是要能靈活運用湊十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
8+6,將8拆分為4和4,得出4+4+6=14的結果。
考慮到數學本身的抽象性特徵,在一開始早教時,可以先以書面形式進行練習,待孩子熟悉後,再訓練口算能力。
3、基礎練習不能丟
一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已經能夠進行口算後,就覺得不必再做書面的計算習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書面式的練習,對孩子來說,是熟悉計算最好的方式,
未來孩子在學習數學時,口算只是早教中一個附加能力,使用率最高的還是筆紙的計算。
4、善用生活中數學
生活中,其實很多時候都暗含著數學計算,家長要做的就是發現這些計算機會,給孩子提供多樣化計算環境。
超市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給孩子練習計算能力的地方:
購買多件商品後,到底需要花費多少錢,可以讓孩子自己來算一算。
同樣的產品,在打折促銷時,不同的方案,到底應該買哪一種,會更加優惠。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高的學科,家長只要善於發現,就能找到很多練習的機會。
5、讓計算變趣味性
計算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掌握計算能力,又是不可避免的,
這時就需要家長開動腦筋,多找一些有趣的形式,鍛煉孩子的口算能力。
比如:今天是5月20日,距離六一兒童節還有多少天?
外婆今天買了12個蘋果,家裡五個人都吃了一個,還剩幾個蘋果?
多樣化的提問,會讓孩子更樂於去使用自己的計算能力。
7. 幼兒園數學統計有哪些
1、集合:教孩子學會分類,幫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義,逐步形成關於具體事物的集合概念,這是計數的前提,是形成數概念的基礎,為孩子數學能力做准備。
2、數:孩子總是先口頭數數開始,到結合實物數數。從無意義的數字到掌握數的實際意義,認識數字,理解數字,運用數字,最終形成數的概念。
3、量:通過對集合和數的學習,孩子從不精確的集合感知到確切的數量,這是數量由具象化到形象化的過渡,為加減概念打下基礎。
4、形:在兒童早期數學啟蒙的階段,除了加減法,還有幾何圖形的學習。幾何在數學中占據很重要的比例,對孩子空間立體思維的發展也有很重要的影響。
5、時:孩子對時鍾的認識,可以幫助其形成時間概念,有助於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守時觀念,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意義。
6、空:空間思維是指識別物體的形狀、位置、空間關系,通過想像與視覺化形成新的視覺關系的能力。
空間思維對於孩子在學習幾何等類型題時能起到有效幫助,對孩子大腦起到開發作用。具備空間思維的孩子能跳出點、線、面的限制,多個角度"立體思考",對其未來社會性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幼兒園統計的相關知識:
一、數概念與運算。
1、10以內的數(基數、序數、數的實際意義、數量的比較與守恆、相鄰數、單雙數、零等)。
2、數數(唱數、手口一致點數、目測數、按群數等)。
3、書面數符號(數字的認讀、書寫與表徵)。
4、數的組合與分解。
5、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二、集合與模式。
1、集合(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比較,集合的交、並、補、差關系和包含關系,是形成數概念,進行數運算的基礎。教學主要包括區別1和許多、一一對應等)。
2、模式(排序是模式的一種,也是模式的根本。模式不僅限於視覺的呈現,還包括聲音、動作等呈現方式)。
8. 幼兒園數學分解法怎麼教
幼兒園數學分解教法如下:
1、利用食物分解。
2、如一籃水果有5個,一個放在一個盤子里,另外四個放在一個盤子里。
3、讓孩子發現5能分成1和4。
4、同樣1和4能組成5。
5、還有5能分成2和3,3和2,4和1。
(8)幼兒數學演算法擴展閱讀:
數學教學方法對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實現數學教學目的,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有:啟發、講解、談話、練習、討論、演示、實習、觀察、復習等,其中,啟發、講解、談話、練習等用得較多。當前國內外正在實驗的數學教學方法有:發現、研究、自學輔導、程序教學、最優化教學、演算法化教學、「讀讀、議議、講講、練練」等。
9. 幼兒園數學教學用九珠演算法好還是湊十法好
幼兒數學湊十法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本思路.幼兒運用數學湊十法能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轉化為幼兒所熟悉的10加幾的題目,從而化難為易. 幼兒數學湊十法有以下題目.供家長們參考參考: 一、復習10加幾.為感受湊十法的優越性奠定基礎. 舉例子:有一隻聰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課件出示小猴子),有沒有信心? 10+1=( ) 10+7=( ) 10+3=( ) 10+8=( ) 10+5=( ) 10+6=( ) 10+2=( ) 10+4=( ) 10+9=( ) 二、看盒子說數.讓孩子們在頭腦中將盒子建成10的模型. 舉例子:對小朋友們說:小猴要送大家一個禮物,(出示空盒子)這個盒子非常神奇,能幫助我們解決數學問題.想知道它的秘密嗎? 1、先來仔細觀察一下:一共有幾個格子? 2、如果每格裝一個菠蘿,一共可以裝多少個? 3、出示5個菠蘿圖:現在有幾個菠蘿?怎麼知道的? 4、出示5個、6個菠蘿圖,提問同上,感受3加7和8加2的模型. 5、出示10個菠蘿圖,問答後小結:裝滿就正好是10個. 三、可以做一些關於小動物的湊十法: 小烏龜的蘋果,9+5.繼續感受湊十的優越性. 3、小兔子的蘿卜,8+5.繼續感受湊十的優越性.感受湊十的關鍵:根據湊十對象的不同分出相應的數來湊十. 追加一個問題:這個10是怎麼湊出來的? 4、小孔雀的草莓,7+5.繼續感受湊十的優越性.感受湊十的關鍵. 幼兒數學湊十法是一種簡便快捷的計算方法.對幼兒的數學學習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