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物理實驗
『壹』 趣味物理現象或實驗
1;針浮水面
一張紙放在水面上,上面放一枚完全乾燥的針。另外用一枚針或大頭針把薄紙慢慢壓到水裡去,從紙邊開始一步一步壓到紙的中心,等到全張紙都濕透了,它就會自己沉沒下去,而針卻依然留在水面上。在練習以後,你竟可以不用薄紙就把針放在水面上:只要用兩只手指抓著針的中部,在離水面不遠的地方水平地放下就可以了。等你會做而且熟練之後,就完全可以使硬幣浮在水面了。這是因為液體和氣體接觸的表面存在著一個薄層——表面層,表面層里的分子比液體內部稀疏,分子間的距離比液體內部大一些,因此分子力表現為引力。
2;可樂變雪碧
可口可樂和雪碧都是夏令時節的理想飲料。可口可樂淡褐色的液體,而雪碧汽水則是清澈透明的液體。下面介紹一則將「可口可樂」變成「雪碧」的小實驗。
取可口可樂空瓶一隻,倒入四分之三體積的蒸餾水。取燒杯一隻加入50亳升酒精,並加入適量碘片,製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將配好的溶液倒入可樂瓶中,邊加邊振盪碘直到溶液的顏色和可樂相似為止。一瓶「可樂」制好了。在乾燥的瓶蓋內放入硫代硫酸鈉(大蘇打)粉末,然後取一張糯米紙蓋在內粉末上,再將瓶蓋輕輕地蓋在瓶口上,小心蓋緊,注意不要使大蘇打粉末散落在瓶內。
將可口可樂瓶用力一搖,很快一瓶「可口」變成了無色透明的「雪碧」。
原來,硫化硫酸鈉和碘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褪去碘溶液的顏色:
I2+2Na2S2O3===2NaI+Na2S4O6
自然,這種「可口可樂」不會可口,「雪碧」也不會令人清爽,它們絕對不能飲用。
3;這只氣球會爆炸嗎?
把一隻氣球吹足氣,系緊口子。再用一塊透明膠布(橡皮膏也可)貼在氣球上,拿一根針從貼著透明膠布的地方把氣球扎破。
在一般情況下,用針扎破氣球,氣球肯定會爆炸;現在的情況不同,你會看到氣從針孔處徐徐冒出來,氣球卻象消了氣的車胎一樣慢慢地癟下去。是什麼道理呢? 原來氣球扎破時,溢出的空氣造成一股壓力,橡皮和膠布對這種壓力的反應各不相同。當壓縮空氣從氣球扎破的地方沖出時,橡膠脆而薄,氣球皮一下就被撐破了,同時發出很大的破裂聲。透明膠帶比較堅固,它可以抵住壓縮空氣沖出造成的壓力,所以氣球不會「啪」的一聲爆炸。
4;瓶吞蛋的實驗
找一個瓶口比雞蛋略小的玻璃瓶,把點燃的酒精棉投入瓶中,把剝了殼的雞蛋放到瓶口,火熄滅雞蛋就會進去。倒置,並對瓶加熱,雞蛋就會出來。
5;神奇的分身術
實驗器材:一張撲克牌,一根針。
實驗過程:在撲克牌上用針扎兩個相距不超過3mm的針孔。然後把針放在撲克牌的背後約2.5cm的地方,用單眼透過雙孔觀察,你看到的不是一根針,而是兩根。若在兩孔的附近再扎第三個孔,當你透過這些孔觀察時,就能看到三根針。扎的孔越多,看到的針越多。觀察時,適當調整撲克牌(轉動或改變撲克牌距人眼的距離),這種現象更清晰。
解釋:由於光的直線傳播,針上的光在透過不同的小孔時,在人的視網膜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物像,因而出現了神奇的分身術現象。
『貳』 有什麼簡單有趣的物理實驗(初中)
http://www.wsbe.com/jia/wuli/shiyan.asp
觀察擴散現象
准備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將兩小顆高錳酸鉀分別投入兩杯水中,試觀察比較高錳酸鉀在兩杯水中的擴散情況。如果你觀察到了兩杯水中高錳酸鉀發生擴散的差異,想一想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感受大氣壓
取一個空的鋁質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纏上鐵絲並固定並將鐵絲擰成柄狀(要有一定的長度和強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至沸騰,並繼續加熱數十秒,迅速(持鐵絲柄)將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觀察發生的現象。
注意:此時易拉罐在氣壓的作用下被壓扁且發出巨大的響聲,實驗者應有思想准備,以防驚惶中碰到其它實驗儀器而被燙傷甚至引起火災。本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建議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
振幅交換
准備兩個擺長一樣的擺(擺錘質量要大些)和一根細尼龍繩,將尼龍繩兩端分別固定在高度上,把兩個擺的上端系於尼龍線的中部,懸點相距不超過10厘米,(固定時要檢查擺長是否一樣)。使一擺處於豎直位置,將另一擺沿垂直於尼龍繩方向拉開到某一位置(不一定要有五度角限制)放手讓其在垂直於尼龍繩方向上振動,觀察二擺的振幅變化(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出,所需時間與裝置有關)。可以看到,兩擺的振幅會不斷地交換。
哪個瓶子滾得快
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一個裝滿沙,另一個裝滿水,放在同一斜面上滑下,哪個瓶子滾得比較快?動手試試,想想看,為什麼?
水為什麼不灑出
在杯中倒入半杯水,上面用紙蓋住。用手掌壓住紙把杯子翻轉過來,注意不讓杯中的水灑出來。放開手,杯中的水也好,紙也好,都不會掉下來。即使水中放入一些木螺絲之類的小東西也沒有關系。這是為什麼?
http://you.video.sina.com.cn/b/13852739-1239570952.html動力風車
『叄』 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物理實驗
刷牙的時候,如果不小心牙膏掉進水裡的,你會看到再水面上向外散的東西,那就是鈉在說中溶解了變成了二氧化鈉了
1.人走路時的摩擦力
2.長跑比賽的終點計時員是以看到發令槍的煙開始計時
3.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4.粘水後的玻璃不易分開
5.熱水冒白煙
6.彩虹
7.冬天窗戶上出現一層"冰花"
8. B超
9.水沸騰現象
11.樟腦丸用久了會變小
12.超聲波洗碗機
13.發光的燈泡
14.諺"霜前冷,雪後寒"
15.用高壓鍋煮飯快
16.向熱湯碗里吹氣降溫
17.吹電風扇時會感到涼爽
18.游泳上岸後會感到冷
19.向手上哈氣取暖
20.電視機上總是沾著一層灰
1)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
(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7)海市蜃樓現象:光由於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
(11)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後成為七種顏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3)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5)先看到閃電,後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聲音在地球上的傳播速度快的多.
(16)我們能用普通桿秤測量物體重量:杠桿原理
『肆』 有啥容易做的有趣的物理實驗嗎
實驗一.在瓶中裝滿水,取走瓶蓋取一個普通的礦泉水瓶,在裡面裝一定量的水。實驗二.蓋緊礦泉水瓶的蓋子,讓瓶子從較高處落下(忽略風等因素),用圓規小心地在瓶身不同高度的同一豎直平面內鑽出兩個(或多個)小孔,小心地打開瓶蓋,會發現越在下面的小孔射出的水更遠
『伍』 有趣的物理小實驗,誰能說說
1「不聽話」的小圓片
(1)用小刀從硬泡沫塊上削下一小塊薄片,加工成圓形(直徑Φ4mm左右)。在一個飲料瓶蓋中,先裝半蓋子水,把泡沫小圓片放入蓋中心。這時會看到小圓片先從中間慢慢向蓋子邊緣移動,快要到達邊緣時,小圓片加速運動到邊緣,並盡力要往蓋壁上爬,最後,小圓片一部分在水裡,一部分在水和蓋壁的交界處的蓋子上(露出液面)。如果用牙簽把小圓片「推」到瓶蓋中間的水裡,它仍然要往蓋壁處加速運動,且盡力往蓋壁上爬,不管你怎樣「推」,都將無濟於事。如圖1a所示。
(2)往瓶蓋內繼續加水,直到加滿後「堆」成凸面,這時會看到小圓片移動到瓶蓋中水的凸面中心處不動。你用牙簽將它往瓶蓋邊緣方向「推」,那是非常困難的,你把它推到邊緣時,只要放開牙簽,它立刻加速回到瓶蓋中心的水裡停著不動,如圖1b所示。
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小圓片在水裡受到表面張力的作用。液體表面類似張緊的橡皮膜,如果液面是彎曲的,它就有變平的趨勢。因此,凹液面對下面的液體施加拉力,凸液面對下面的液體施加壓力,輕巧的浸潤物體(相對與水)在這些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就出現了上述現象。
(3)在表面張力作用下,液體表面有收縮到最小的趨勢,在體積相等的各種形狀的物體中,球形物體的表面積最小。用一張紙在溶化的石蠟溶液(或植物油)中浸過之後(成為蠟紙或油紙),在蠟紙(或油紙)上滴入水滴。較大的水滴的形狀是扁平的,這是由於水滴受到重力的影響,對於小的水滴,重力的影響比表面張力的作用小得多,水滴仍
呈球形。在蠟紙,油紙或油漆桌面上滴入水滴後,也可做上述(2)中的實驗。
在生活中,我們看到沒有蓋子的裝水容器壁和水的交界面,喝茶水杯的壁和茶水的交界面,放置數天後,在交界面出現污垢的原因就是由於液體的表面張力引起的。
2一杯「三液面」
(1)取一個35OmL的透明塑料飲料瓶,截去2/3後成一水杯。將(廢紅蠟燭)放在蒸發皿中加熱成液體(注意溫度不能太高)。把上述加工成的小水杯傾斜放置,將蠟燭液體倒入小杯中又倒出來,使其在杯壁上「鍍」一層蠟,長從杯底到杯口,寬度lcm左右。
(2)實驗:將水倒入上述「特製」的水杯中,用肉眼就能看到「鍍」蠟部分的水面在杯壁處呈凸面,沒有「鍍」蠟部分呈凹面,而凹凸水面高度差有2mm左右,水杯中心部分的水面呈水平面。
(3)檢驗:將上述的「小圓片」放在杯中心部分的水面上,則「小圓片」基本不動,說明這部分的水面基本上是水平的,如圖2中的a所示。將小圓片「推」向「鍍」蠟杯壁處,放開小圓片,則小圓片要朝杯中心方向運動,如圖2中的b所示。將小圓片慢慢「推」向沒有「鍍」蠟部分的杯壁方向,快到杯壁時,可看到小圓片快速向杯壁處靠攏,並粘貼在杯壁處,如圖2中的c所示。
出現上述三種情況的原因是:對飲料杯來說,水是浸潤液體,由於水浸潤飲料杯,則杯壁附近的液面向上彎曲,故小圓片向杯壁處靠攏;對於「鍍」在飲料杯上的石蠟來說,水是不浸潤液體,杯壁附近的液面向下彎曲,故小圓片要朝杯中心方向運動;而水杯中心部分的水面基本是水平的,故小圓片基本不動。
『陸』 急求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1實驗名:氣球泄氣。
使用材料:兩只氣球(為了效果,建議用足球大的),透明膠布,兩根縫衣針。
製作準備:把氣球吹足氣,系緊口子,兩個氣球A、B分別系在一段小木的兩端。其中一個氣球B用一塊透明膠布貼在氣球正面的前上部位(45度角這樣,便於觀察與操作)。
??展示技巧:拿一根針扎入氣球A面向觀眾的前上部位,拿另一根針從氣球B貼著透明膠布地方的扎進去。從氣球A中緩慢拉出縫衣針,氣球會「啪」的一聲炸掉(注意安全,手中拿好縫衣針)。接著從氣球B中緩慢拉出縫衣針,會看到有氣在針孔處徐徐冒出來,氣球卻象消了氣的車胎一樣慢慢地癟下去
2。吹塑紙一張 一個小杯子
在杯子里放滿水,用吹塑紙扣在上面再倒放,就會發現吹塑紙「托起'了杯子
3名稱:橡皮筋吉他
材料:幾根粗細不同的橡皮筋,一個紙盒,兩根木條
製作方法:把木條放在紙盒兩側,把粗細不同的橡皮筋有規律的捆在紙盒和木條上。
4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網上很多,物理書上也有
望採納
如需要更多地就追問
『柒』 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http://www.pep.com.cn/czwl/xszx/wlsb/wl9xzz/200510/t20051027_231730.htm
浮力原理演示器
北京市永樂中學 張俊英 吳幼平 侯志紅
我們在實驗教學中為了加強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浮力的有關知識,突破教學難點,設計並製作了浮力原理演示器。
一、儀器裝置(圖1)
二、儀器特點及用途
便於操作與觀察,使學生觀察到物體在液體中並不一定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只有當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時,物體在液體中才能受到向上的浮力。能夠直觀地說明浮力產生的原因及浮力的方向,突破了教學內容的難點。增加了學生對本節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
三、製作材料(所用玻璃厚度均為5mm)
1.大玻璃缸材料:長200mm、寬150mm的玻璃2塊;長200mm,寬100mm的玻璃2塊;長150mm、寬100mm的玻璃1塊。
2.小玻璃缸材料:邊長100mm的正方形帶孔(直徑60mm)的玻璃1塊,長150mm,寬100mm的玻璃1塊;長100mm,寬50mm的玻璃3塊。
3.小皮球:直徑65mm,做小玻璃缸底部支撐用。
四、製作方法
將玻璃材料按圖1a粘合組成大小玻璃缸。
五、使用方法
1.將小皮球放在小玻璃缸內孔處。
2.先往小玻璃缸中灌紅顏色的水小球不會上浮。
3.再往大玻璃缸中灌紅顏色的水,當大玻璃缸中的水面達到一定高度時小球將上浮,並漂浮在水面上。
2005-10-27 原載《教學儀器與實驗》(京),2004.1
『捌』 有什麼很有趣,吸引人的物理實驗
一、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二、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
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延伸:
小朋友,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三、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 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 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 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 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創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動收集其它溶液嗎?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 熟蛋剝去蛋殼。
2、 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 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
1、 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
2、 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創造:當瓶子中氣體的壓力大於瓶子外面的壓力時,瓶子會發生什麼變化?
五、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 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 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 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
1. 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
2. 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創造:
如果瓶子里氣體的壓力比瓶子外空氣的壓力大,瓶子會變成生么樣子?
六、會跳遠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腳杯2個、乒乓球1個
操作:
1 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
2 將乒乓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
3 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乒乓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吹氣
講解:
1、向球的側面吹氣,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里去(或跳出來)
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乒乓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杯子去了
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乒乓球跳到下一個杯子里
七、會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
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干
操作:
1 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介面用膠帶封好)。
2 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
3 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
5 向瓶子壁上澆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
講解:
1 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里。
2 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
3 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
4 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
5 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占據了剩餘的空間。
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八、自己會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沒有腿,它是怎樣從上面走下來的
材料:杯子一個、蠟燭、火柴、玻璃、兩本書、水
操作:
1、用一塊玻璃板,放在水裡浸一下
2、玻璃一頭放在桌子上,另一頭用幾本書墊起來(高度約5厘米)
3、拿一個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點燃的蠟燭去燒杯子的底部,玻璃杯會自己緩緩地向下走去。
講解:
當燭火燒杯底時,杯內的空氣漸漸變熱膨脹,要往外擠,但是,杯口是倒扣著的,又有一層水將杯口封閉,熱空氣
跑不出來,只能把杯子頂起一點兒,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九、紙杯旋轉燈
思考:蠟燭紙杯燈為什麼會轉動?
材料:紙杯2個、牙簽1支、蠟燭1支、膠帶1卷、繩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紙杯,在杯身對稱處各剪開一個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蠟燭,作為燈的底座。
2、另一個紙杯則在杯身約等距離位置剪出三四個長方形的扇葉,在杯底中央處穿上繩子,並用牙簽棒固定,作為燈的上座。
3、將兩個紙杯上下對口用膠帶貼好固定。
4、點上蠟燭,拉起繩子,看看有什麼現象產生。
講解:
1、蠟燭燃燒的時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氣受熱會上升,然後沿著上方紙杯的扇葉口流動,因而造成旋轉的現象。
創造:
你能讓蠟燭紙杯燈向相反的方向轉動嗎?
注意:
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十、飛行的塑料袋
思考:在沒有風吹的情況下,塑料袋為什麼會在天上飛行?
材料:塑料袋(輕便的)、吹風機1個
操作:
1. 打開塑料袋,倒置。將吹風機伸入塑料袋,並打開熱氣開關。
2. 幾秒鍾後,關閉吹風機並拿開。
3. 松開手,塑料袋會飄起來。
講解:
1. 熱氣輕,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熱能使物體飛起來,因為熱氣是上升的。當空氣受熱並且上升時,熱氣便通過「對流」向上運動。從取暖器散發的熱溫暖整個房間,也是藉助於「對流」。
創造:
你能試著製作一個簡易的熱氣球嗎?
『玖』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瓶內吹氣球、能抓住氣球的杯子、會吸水的杯子、會吃雞蛋的瓶子、瓶子癟了。
一、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二、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三、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剝去蛋殼。
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2.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五、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1. 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2. 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9)有趣的物理實驗擴展閱讀:
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形式和方法。一般分為演示實驗、課內小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範實驗。
課內小實驗是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操作的小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自己動手使用儀器、觀察測量、取得資料數據、分析處理數據、總結概括結論的過程,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
『拾』 有趣的物理實驗舉例
☆ 不用電的「家用電器」
☆ 用手抓住飛行的子彈
☆ 用不正確的天平稱出正確的質量
☆ 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
☆ 上浮與下沉
☆ 奇妙的密封
☆ 噴氣氣球
☆ 繩不打結提起一塊冰
☆ 嘗試靜電電擊的滋味
☆ 貓和老鼠
☆ 調節結冰的溫度
☆ 磁鐵與電動機
☆ 眼睛的秘密
☆ 在黑暗中讀書
☆ 花盆冰箱
☆ 飛行器的翅膀
☆ 會吹泡的瓶子
☆ 飛行器的翅膀
☆ 飛起來
☆ 保溫器
☆ 製作磁鐵
☆ 目標練習
☆ 研究土電話
☆ 磁場的相互作用
☆ 簡易冷凍
☆ 神奇的花
☆ 水火山
☆ 潛水員
☆ 人造地球衛星
☆ 中國的火箭
☆ 壓強增大沸點升高
☆ 煙為什麼迎著氣流飄
☆ 自製簡易溫度計
☆ 有趣的噴泉
☆ 微波烹飪的原理
☆ 用自行車彈琴
☆ 紙亮還是鏡子亮
☆ 稱空氣的重量
☆ 平拋演示實驗的設計
☆ 失重現象演示四例
☆ 水中的蠟燭
☆ 燒不著的布條
☆ 聲音的悅和噪
☆ 水聲的提示
☆ 熱傳導比賽
☆ 影子告訴我們什麼
☆ 有孔紙片托水
☆ 有趣的橡皮臉
☆ 無中生有
☆ 紙片騰空
☆ 破鏡重圓
☆ 耳吹喇叭
☆ 空碗變魚
☆ 火燒手絹
☆ 吹掉帽子
☆ 不可思議的平衡表演
☆ 空中懸盆
☆ 煤球燒衣
☆ 紙人跳躍
☆ 變收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