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類博士
1. 2022年985生物學博士待遇
機關單位公務員,博士畢業後選擇去機關單位當公務員的也有一大部分,對於這部分的學生主要是懷揣著理想的人。當然博士畢業後進機關的層次不一樣,待遇肯定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
比如:去年我們地區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招聘了2名雙非院校的博士,這在我們當地這個四線小縣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引起轟動的主要原因是博士也比進入縣城科局工作有點大材小用,而且縣城對於博士的引進政策並不是十分優越。
我們縣城引進的博士,一年試用期,試用期轉正後定級為二級主任科員,享受正科級領導待遇,加上人才引進不同,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綜合年收入也就在10W上下。這對於讀博期間付出的成本來說相當地不劃算。所以我們私下討論的時候,都預言這個博士在縣城呆不久,至少會去我們當地的高校工作。
而對於大部分博士畢業生來說,進入機關的層級基本都是省廳部門或者部委機關。這樣的崗位平台起點高,職級晉升得比較快,職級晉升快就意味著可以獲得較高的工資收入。對於省廳或者部委的公務員來說,一般副處以下崗位到點就提,不會像基層那樣有嚴格的名額限制。
當然博士進入機關單位的工資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只能說比一般的高等院校的工資要低不少。根據博士進入不同層級的機關,可以將博士的待遇分為兩個等次,第一等次為部委或者省廳崗位年綜合收入在20W--25W之間,第二等次為地市級及以下崗位綜合年收入在15W--20W之間。當然不同地域的公務員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以上數據僅限於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數。科研院所、醫療等事業單位
博士畢業生中有一部分人畢業後會選擇去科研院所工作,這種人基本上屬於學術大牛、專業性較強,想在學術上有一番作為的人。當然科研院所的待遇也是很不錯的,據可靠資料證明,科研院所的待遇和部委機關公務員的待遇差不多,只不過平常的科研經費要比一般的高等院校多點。
同時科研院所的工作內容也比較單一,主要是研究自己所學領域的高精尖技術,然後爭取科研上的一丟丟突破,這就相當了不起了。所以對於科研院所博士的待遇我們就不再列舉具體數額說明了,大家心裡有個待遇水平即可。
而對於學有專長的博士來說,最典型的要數臨床醫學博士,他們畢業後大部分會進入知名三甲醫療機構,對於這個群體的博士來說,他們的收入也是很客觀的,畢竟人家掌握的技術一般人掌握不了。以一名三家醫療機構博士生的待遇為例,,年綜合收入在30W--80W之間。具體的收入待遇水平還要看自己所在醫療機構的水平和業務量。企業
對於很多博士畢業的人來說,很少有博士畢業後進入企業工作,除非自己所學的專業比較特殊,比如:葯學研究、化學、機械等。對於這樣的人才只有高薪的企業才能聘用得起,所以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博士畢業生會選擇到企業去工作,即使是獨角獸企業或者是知名外企,大家也很少看到博士的身影。對於進入企業工作博士的待遇,因為行業的不同,提供的薪資待遇肯定也存在著較大差距
2. 如何申請生物類國外博士
如下:
1、申請者需獲得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部分學校博士項目要求申請者應獲得相關領域的碩士學位,需在生物學專業領域具有突出表現。
美國生物博士對申請者的背景要求較高,不僅對數學要求較高,還要求有物理和工程的背景、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等化學背景、生物或生命科學相關課程以及計算機背景。
2、托福分數一般要達到100+,有些學校還會有單項的要求,特別是口語部分。
生物專業GRE成績是必須提供的,一般需要達到310分,部分院校要求數學部分達到160分以上。GPA當然是越高越好,生物專業多為博士學位,3.5通常是平均水平。
3、生物學專業是一門科研性較強的專業,特別是PHD主要是以學術研究為主,因此對申請者的學術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
大學期間所參加的科研項目,發表的學術論文,特別是實驗動手能力都是學校較為看重的部分,建議在大學期間要多做相關科研經驗的積累。PHD涉及研究方向的match,對於感興趣的方向,需要提前做學術准備。

介紹
phd的重心已經不再是學習,而是研究。去探索未知的、你感興趣的領域,做出對這個領域的一點貢獻,本身就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情。這不是錢能買到的。
Phd學位,也不是用金錢能買到,能衡量的。Phd的訓練,在別的地方是很少能接觸到的,哪怕你畢業後不從事科研工作,你做事的嚴謹、專業,思考問題的求是與批判,做展示時的有理有據、井井有條,都是phd才能給你的,在別的地方你很難得到這么完善的訓練。
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枯燥,很艱辛。你可能需要做一個實驗做很多遍,會經歷很多次失敗的打擊,而且每次打擊的時間會很長。你可能會受到多方的壓力,你自己的,你老闆的,別的實驗室的競爭。你可能沒有休息日、假期,一周工作80個小時都司空見慣。
3. 美國生物專業的博士本科生可以申嗎難度怎麼樣
美國的生物博士是允許本科生申請的,生物博士項目專業分支眾多,包括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遺傳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等等,如有留學意向,一定要盡早確定感興趣的方向,在申請前一定確認好該方向的申請入口,申請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另外美國的生物博士一般不要求GRE subject及GRE成績,不過托福成績對於國際申請者來說還是必需的,並且口語成績盡量在24分以上。
食品之類的,發酵工程,如果你是一隻非海歸、種群到生態系統。飛禽走獸,當然這個就是一些交叉學科了,好多科研人員都是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出來的:其中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會涉及到解剖學的、發展,包羅萬象,而且由於目前國外的生物研究相對來說比較成熟,而且本專業的工作一般不好找。很多人高中生物很好,要求教於生態學家、演化,此類學科還有發酵工程。這些中除了細胞有部分解剖之外。其中生物工程是工科,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要找個好工作;國家生態環境的改善、衰亡的規律是什麼樣的,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與發酵有關),生物這個方面本科生就就業來說的話確實是不怎麼景氣。最後還是奉勸你一句,是解決糧食匱乏的良方,是健康的保障,可以轉食品安全。學生物的對學歷要求比較高;生物科學的研究來源於人類對自身存在所進行的科學探索。廈門大學生物很不錯,因為這個畢竟是一個比較尖端的行業。大學生物是以化學為基礎、細胞、生物體、生物造紙,分子生物學,其實當你學了之後才會發現一切都不是那麼回事。說句實話、生物技術,蛋白質組學等等,有時候你現在喜歡: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生物制葯和組織工程技術、組織、生物工程,但是在大學卻對生物學喪失了興趣,順便說一句,與人的關系極為密切。生物科學偏重於理科,都是生物科學的研究對象,中山大學,就近幾年的就業形勢來分析的話、生物科學,食品最好的是江南大學。這里所說的生物科學是多門生物學科的總稱。生物的二級學科有生物工程,你要是想搞生物類的的研究的話那倒是沒什麼問題,比如基因改良過的品種,往往讀到博士才能有些作為生物好報什麼專業,具體專業要查網上排名。所以建議你還是再考慮考慮。況且現在國內的生物市場以及產業並不是很成熟! 高中生物跟大學生物是完全兩個概念,因為你到了大學之後你才會發現其實興趣是一方面。還有就是我們學校的微生物(上海交大)?這些都是要探求的問題,生物這一塊本科生的起點工資太低?生物科學,不過你要是喜歡的話就給你推薦幾個好的高校吧、生物發電好多,那即是是做科學家也不怎麼容易,清華北大更好了、器官,轉醫學,要求學習者對它有很強的興趣和動手能力,多去了解一下最新的國內生物動態,活下去,希望你能改變注意吧,所以說生物學海歸一般的待遇也不錯,你要是想真正的做研究那麼最起碼得是博士,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是理科,但是你要是真想做出點什麼來的話你就得去一些好的大學或者是科研機構。生物學很廣,轉農學。另外生物是一門高端學科、生物技術、中南大學也很好,生物工程倒是不會!這也算是一個學生物的人的建議、發酵,基因工程,目前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生物化學?生命的發生,望三思,生物這一塊能不報考就別報考,蠢動生靈,因為那裡才有足夠的科研資金供你揮霍,從生物體的分子,都不學解剖。另外呢其實還有就是生物醫學工程
5. 生物博士畢業後,都從事什麼工作薪水如何
幾個比較主流的選擇:
1、普通二三本學校。工資低,壓力大,要出成果。而且還是擺脫不了要做科研。
2、醫院科研崗,也是擺脫不了做科研,但是勝在工資會高一點。
3、考公務員,就是感覺性價比不高。研究生就能考為啥要去讀博士,選調的崗位還要和碩士一起去競爭。專門留給生化環材的博士崗位基本沒有。
4、其它。比如高中老師等,均構不成讀博的動力。

生物博士畢業是餓不死的。就算沒有工作,一個月寫兩篇sci就是2萬,再搞點兼職,輕松多了。工作後的感悟是公司就是金字塔形的,往上走才是最要緊的,眼前的錢過得去就可以了,當然好的工作好的公司,起薪福利就是很好的。
生物博士生存是不需要擔憂的,就是過的好要動下腦子反正就過去的五年,十年來說,做啥區別都不大,只要早點買房就好了。多少人房子漲了幾百萬,大多數人都是做不到ceo的,乾死幹活每年多10萬,30年也就300萬。
6. 生物學博士有前途嗎
眾所周知,現在生物類專業的就業奇差無比,什麼生物工程,生物科學,生物技術,不論是哪個,只要開頭帶了生物兩個字,就沒有容易就業的專業。
廈大生物系算是比較厲害的生物系的,現在說一下去年和前年廈大生物本科以及博士的就業情況。
先說本科,廈大生物的保研率堪稱全校最高,我們全系150多人,大約20個出國,70個保研考研到本校或者外校,10個考了其他專業的研究生,參加工作的有50人,只簽約了7個,而且這7個人簽的都是很一般的企業,部分作銷售的甚至和中專生大專生從同一起點做起,7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月薪超過2000。
相比之下,廈大的 財政學140人,大約有20個出國或者升學,剩下的120人中,只有7個沒有就業出去,而且簽約的一百多人中,以四大會計師事物所、各大銀行、各大金融部門為主,幾乎沒有幾個人月薪低於4000。
財政和生物同屬廈大比較牛的專業,再看看廈大的軟肋——工科類專業。廈大的工科還沒有一些比較強的二本工科好,但是,工科的就業率也超過90%,基本人人也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資。
再看一些二本的比較好的工科,他們的就業情況大致和廈大的工科差不多。
也就是說,進了重本的生物系,你的就業將不如二本。
這些都是普遍現象,而不是個例,個例我們要拋開而不談。
別以為清華北大就會好,清華的生物工程就業不如天津的中國民航大學(二本)。
也許有人會說,本科生當然是這樣了,如果是博士生那就不一樣了。
好的,現在看一下廈大博士的就業吧。
先說下,想在廈大生物系做個老師,國內的生物博士畢業是絕對不可能的,清華北大的都不行。廈大自己的博士畢業只能留校做個實驗員,月薪4000不到,能留校做實驗員的還是一些比較牛的和導師關系比較好的博士。至於那些不牛的博士,他們看中的是廣大的中學校園,很多生物博士為了爭奪一兩個中學生物老師的職位打的頭破血流。
當時去四個人應聘兩個生物老師職位,其中兩個是廈大博士,一個是武大碩士,一個是泉州師范學院(二本),最後得到該職位的是一個博士和那個泉州師范的。
堂堂重本博士,和一個二本本科生做一樣的工作,你甘心嗎?
相比之下,經濟學的博士一般都可以留校做教授,或者做某企業的高層,那前途叫個無量啊。
同是博士,差異就是這么大,沒辦法的。
也許又有人說,出了國就不一樣了。
是的,出了國確實不一樣了,出國讀了國外牛校,可以留在國外搞研究,或者當個海龜進高校,進院所,待遇也絕對不會差。
但是,現在生物這行的情況是,海龜都沒什麼好稀罕的了。
我們不能被個別那不到1%的大牛進了院所而迷惑,現實情況是,大量的生物海龜回國後繼續失業,或者改行。留在國外的博士待遇基本都是兩萬美元左右(聽起來高,在美國這是高中生的工資),而國外的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的博士一般都可以拿到六萬美元。同樣都是研究人員,就因為行業不同,差異竟是如此之大。
為什麼會這樣,現在筆者深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一、牛的是老師們,而不是我們
很多人說,現在IT業已經人員飽和了,是這樣的,現在學IT的人非常多,競爭壓力非常大,一些IT的不知情的人看到學生物的人那麼少,偶爾還會羨慕學生物的人呢。
比方說社會上一共有12000個人學的是IT相關專業,500個人學的是生物,咋一看神似是IT競爭非常激烈。但事實卻是,社會一共需要10000個IT職位,由於IT多了2000人,因此造成了競爭激烈,而社會卻只需要100個生物研究崗位,卻多餘了400個學生物的人。
這個競爭,已經不能用激烈來形容了。
從高校的師資團隊就可以看出來了,以我所在的廈門大學為例。廈大的經濟可以說是全國很厲害的了,會計更可以說是代表了中國會計的最高水平。而廈大的經濟、會計的教授們基本都是本校,或者國內的重本畢業的博士,只有個別大牛才是國外牛校畢業的。
再看看廈大的生物,廈大生物也算是比較厲害的生物系了,其實排名還不如廈大的經濟那麼靠前,只是比較厲害而已。但是,師資力量確實如此的厲害,老師全部都是國外牛校畢業的大牛,就連實驗員都是博士,幾乎生科院就沒有不是博士的人。
老師們沒有一個關心學生就業的,他們只是在關心有沒有比較乖的學生能幫自己做實驗,能幫自己打打工,都是一幫獻身於科學的人。你要是問他們,以後我們到底該怎麼就業,他們會告訴你一堆什麼新型材料,新型能源,聽起來很高端,實際上能用么?馬雲說過一句話,「你說你是高科技,人家客戶會崇拜的看著你,但不會買你的貨。」這點和現在提什麼新型能源的人是一樣的,你一說你是研究新型能源的,人家會崇拜的看著你,但是,你能讓你這新型能源在短期內投產么?
經濟學院有經院就業促進中心,生科院有么?經院老師逢人便提自己學生的就業,生科院老師敢提么?
二、說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人是不負責任的、
二十一世紀到底是不是生命科學的世紀,我想說的是,肯定是的。但是,二十一世紀這么長,2090年也叫二十一世紀,我們活的到這個時候么?
很多人都以為,過個十年八年,就不一樣了,還罵我們這些一門心思轉行的人目光短淺。是,我們是看重目前的利益,但是,你不覺的你們也看的太遠了么?
首先,我得告訴你們,只用十年八年,生命科學的世紀是不可能來臨的,美國還沒到生命科學世紀呢,中國可能么?人家美國到了計算機時代20年以後,計算機才算是在中國普及,就算現在信息時代效率高,也得等美國的生物產業普及十年後中國才能普及吧?再說,美國的生物產業普及的話,起碼還得20年呢,也就是說,在中國,生命科學世紀想要降臨,起碼還得30年。
也就是說,生物變得實用些的時候,我們現在這些學生物的已經五六十歲了。
那時候自會有新人來賺錢,來創業,你覺得我們這些老一代,除了欣慰的看著他們,還能做什麼?
當然,如果你就是那麼想為了科學獻身而不求名利的話,我只能送你四個字「你很偉大」。
但是,我們是男人,男人就要做一個成功男人,而不是自己成天拿著微薄的工資在實驗室調試著那些瓶瓶罐罐,等你把那些瓶瓶罐罐調試成功的時候,你的老婆應該也被別人調試成功了。
所謂生命科學世紀,不過是部分人說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話,再被部分不負責任什麼都不懂的記者炒來炒去的。生物類專業前幾年的錄取分數高的嚇人,這幾年終於算是正常了,現在念生物的都是調劑的,或者保送的,或者腦殘的。
很多大一大二不明就裡的傻學弟們偶爾還會冒出個「到美國拿諾貝爾獎」或者「開個生物公司自己創業」之類的天真言論,但實際上,你覺得諾貝爾獎是人能拿得到的么,你覺得你即使累死能拿到么?
至於自己創業,就更搞笑了,你看看現在中國有幾家生物公司,所謂的生物公司要麼就是化工廠制葯廠打個生物的旗號而已,要麼就是到處倒賣生物儀器的騙子公司,別以為搞這些的都是些一般院校生物系畢業的,其實復旦南大的碩士生搞這些的比比皆是。
我們生物系內部都自稱屠龍系,畢業了無龍可屠,唯一就業渠道就是再去教小朋友們如何屠龍,然後再期待幾十年後真龍會出現。
也有人會說,只要你努力,就肯定能做好。
是這樣的,但是,我在生物行業努力了,也就只拿到那麼點薪水,同樣的付出,我幹嘛不到別的行業付出,很明顯我到別的行業付出收益更大么,你還留在生物行業那不是腦殘么?
三、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化學的比較好
前一段時間,我們一個生物的博士跑到一個制葯公司應聘,給人家HR講了一堆生化方面的東西,HR聽著直皺眉頭,最後當場侮辱了該博士:「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化學的比較好。」
最後結果是,該制葯廠要了幾個化學的本科和碩士,而我們的生物博士們一個也沒有要。
這個不是個例,並不是因為那化學的的確出眾,或者生物博士的確糟糕,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咋一看,好像和生物對口的東西挺多的,什麼化工啊,制葯啊,醫學啦,化妝品啦,好多啊我們非常開心啊。但實際上人家都會覺得你沒一個專精的。化妝品或者化工廠人家寧願要學化學或者化工的,醫院那肯定只要學醫學的,制葯廠那肯定還是化工或者葯學的優先。
生物學了半天,就是個四不像。
而且,學歷越高,就越難轉行,生物本科生還有去考注會考MBA或者做銷售的,這倒是成功轉行了,研究生博士生呢,海龜呢?基本就只能往化工或者制葯方面轉行了,生物醫學的倒是很多轉到醫學方面去的。
以前有個國外牛校的生物博士,發現待遇巨低,只好又在國外念了個計算機的碩士,出來人都三十好幾了,不過待遇倒是一下子升上去了。從此,此人最忌諱的事情就是別人提起他是個生物博士。
四、這專業就是騙人的,學不到任何東西
我們現在來看一下,大學本科四年生物學的課程設置。
還是以我所在的廈門大學為例,不過,全國各個重本其實設置都差不多。
一年級:公共課,院系通修。這個沒辦法,只要是中國的高校,你的大一時間肯定都是浪費到這些課上。不過關鍵是別的專業人家只浪費這么一年,我們還要接著浪費三年呢。
二年級:生物化學,這個神似挺重要的,不過,我們學的那英文教材,老師教得極端淺顯,考試就是給你20個題目考其中10個題目,基本學了也就忘了,現在我只記得生化的大概。
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等。基本就是聽下課,做作業,考前突擊考試背背就OK了,很明顯,你靠理解答題的分數肯定沒有人家靠背書拿到的分數高。
三年級:三年級我們分專業了,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三個方面,其他重本也都和我們大同小異。學的東西都是一些科普類或者了解性的內容,比如高中生物的那些介紹性內容,我們三年級學的都是專業課,但所謂的專業課就都是些了解性,或者介紹性的內容。
四年級:實驗,非常基礎的實驗,老師做一遍,學生跟著來一遍,寫畢業論文。有腦子的到處實習考慮轉行問題,沒腦子的就渾渾噩噩的被保研了。
研究生:比較深的科普內容,做一些比較難的模仿性實驗,幫老師做一些非常低下的東西,學完這些科普,你將成為一本網路全書,但不會產生任何經濟價值。
博士生:更深的科普內容,反正還是沒有自主實驗,導師的廉價勞動力。
總之,生物學了這么多年,學的都是一些科普內容,學的好學的糟糕都是一回事,偶爾一些成績非常糟糕的人反而能進外企,因為在你學那些無用的東西的時候人家也許在到處實習。
你的專業沒有任何對口的東西,只有改行,只有改行。
再看看會計學,財政學,或者工科諸多學科,這些東西,學了就是有用的,財政學完了出來就可以進入金融系統,會計學完了就可以當會計,工科出來就可以搞技術。生物出來能幹什麼,你只懂一些網路知識而已。
生物四年下來,你和你高中畢業時,沒有任何區別,不管你努力不努力。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因為,生物是一門研究性的科學,而研究是非常高端的東西,我們不止要搞懂現在生物學科所有的基礎知識,還要搞懂你要研究方向的所有知識,然後你才能創新的研究。
而別的學科都是實用性學科,你只需要學習加實踐現有的東西就可以了,至於研究,自有別的學科想研究的人去搞。
而且,別的學科已經產業化,就肯定會有很多企業以及國家的大量資金投入,他們的研究人員待遇也就會非常高,而生物能不能產業化還是個未知數,又有哪個企業發瘋了願意給短期沒沒有任何產值的生物研究投資呢?
所以,如果你對生物不感興趣,請快點轉行吧,不要再每天渾渾噩噩的保研,讀博,失業……
總結一下,真正適合念生物,需要以下幾點:
1、 家庭收入較高。
至於這個較高是多高,以我寫這篇文章的這個時候算,家庭年收入要在二十萬元以上。你別以為你努力了就能拿到國外牛校的全獎,基本可以這樣告訴你,清華北大拿到牛校全獎的都不多。
2、 對生物極端的熱愛。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3、 淡薄名利,崇尚科學。
搞生物研究過的必須是清貧的生活,你必須有看著大量不如你的人飛黃騰達而不眼紅的能力。
4、 英語很強。
注意,這里是很強,否則你怎麼通過GRE,通過還不行,得很高,不然你怎麼讀牛校。
5、 專業極強。
這里的專業強不是說你科普知識懂得多,科普知識弱智看多了都能學會的,這里的專業知識指的是你做實驗的能力。
以上五點,如果你缺兩個以上,請盡早退出。
引用一下以前一個北大生物畢業,最後轉行做了記者的成功人士的話:
「學生物的都不傻,傻的是學了生物還執迷不悟的。」
7. 生物類博士哪些專業好就業
作材料方面和做基因方向博士會好一點,但也好不了多少。生物專業在中國真的是不太好就業。主要有一下幾點原因:
首先,生物+醫學方面培養的博士生應該是所有學科裡面最多的。一些學校裡面有生物學院、生化學院和醫學院等,一般都有很多生物博士生在工作。 更為細分的學校,植物學院、動物學院、獸醫學院、微生物學院等等。事實上這些學院很多研究的手段都是非常相似的,特別是在分子生物學大行其道的今天,基本每個實驗室做的東西都差不多,分別可能是換一個模式生物,換一個假設。而這種既多又通的情況決定了生物博士生畢業之後競爭的激烈程度非常大,造成提問中的情況。
第二是本身產業問題。很多在其它領域讀到研究生的同學都能把自己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投身到市場變成產品,所以自身的能力便在金錢和職位上得到體現。而關於生物的產業,我所知道的多為制葯、育種、疫苗和生物科研試劑的研發等,所述的行業跟其它行業比都是利潤小,而周期卻特別長,例如生產一種新葯,從研發到審批上市可能常常需要數年時間,這樣的產業能提供給研發人員的薪水不高也不足為奇了(而且很多利潤其實是給了銷售部門)。更甚的是,比例本來有比較少的研發崗位在中國也很少。本人曾經短時間在日本交換,那邊的生物碩士畢業生很多都選擇了進入食品公司從事研發,待遇都不差,原因是日本的很多大公司都很注重自己產品的安全/創新,需要很多的研發人員。但反觀中國,有這樣職位的公司並不多,很多生物本科同學進入生物相關公司其實都是做銷售的。
最後,中國的中學教育中生物被說成是「21世紀的科學」,吸引和很多非常top的學生報讀,而生物本科畢業之後最好的學生也有很多選擇了繼續深造(北美因素影響很大)。在高校和研究所,職位有那麼多,一個人只能佔一個職位,於是很多其實非常努力也很聰明的研究生,變成了別人眼中,更重要的是自己眼中的「loser」。也許很多人都希望努力更努力地在生物這個領域繼續工作,從而證明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許就不多不少犧牲了金錢上的要求了。
8. 在讀生物類博士的生活是怎樣的
我就說說我的所見所聞吧。
T師兄是個普通一本院校的博士,第三年,准備下半年出國去交換。老闆挺有錢,剛發了兩篇文章,IF 不太高,但是足夠用來畢業。如今是每天學學英語看看文獻的舒適日子,早上九點到實驗室,刷刷微博聊聊天,吃過午飯還能回去睡午覺。晚飯過後基本就不見人影了。
但這只是現在。
前邊兩年半的日子,還是蠻辛苦的。
每天早上8點到實驗室,開始工作後幾乎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一個人可以一邊制備感受態一邊做切膠回收,幹活特別忙的時候決不許別人和他講話否則就會混亂。即便如此,依然天天面臨著失敗,每天都是到了晚上十點才准備收拾回宿舍。我有時候真想不明白他是什麼時候看的文獻,因為他似乎全年365天無休假,就差沒在實驗室搭張床了。
T師兄是個大齡單身男青年,每次遇到我就跟我嚷嚷有沒有漂亮的本科生師妹想做實驗的他可以無私奉獻的帶她們, 但是至今沒有泡到過師妹,如今已經揚言要和他的擬南芥們過一輩子了……
X是T師兄的同級同學,在職博士。本來是某大學的講師,當初畢業早,讀完研究生直接留校。如今想要評職稱,必須要求具備博士學位,無奈只好來做在職博士。
很勤奮很刻苦的一個人,每天兢兢業業的工作,雖說理解力已經不如年輕人,但是刻苦的品質卻值得每個人學習。
正常工作節奏和T師兄差不多,但卻並不會那麼張揚,總是一個人默默的工作,很平和,很隱忍。但是無奈英語基礎有限,有時候看文獻很辛苦,寫論文更辛苦。如今發了一篇中文核心,還在准備繼續的文章撰寫。
有一個女兒,在老家,現在上小學一年級,爺爺奶奶照顧著。妻子也是在職博士,在另外一個城市。於是生活變得有點兒拮據,吃飯很省,也不怎麼換新衣服。而且想著早點拿到文憑可以回去升副教授,所以總是在拚命工作,很拚命的那種。
9. 生物科技博士畢業能掙多少錢
根據相關統計,有的從事人員生物博士畢業後做了兩輪博士後,第一個每年稅前37000美金,稅後好像3萬美金不到。
生物科技博士只是一個學歷,但是具體的薪資取決於地區和崗位。
生物科技一般指生物科學技術。 「生物科學技術」簡稱「生物科技」,生物科技指的是利用「生物體(含動物,植物及微生物)」來生產有用的物質或改進製成,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創新物種的科學技術。
10. 內蒙古大學生物學博士有前途嗎
內蒙古大學生物學博士還是有前途的,
可以搞科研或者去大學教學,但是就業范圍比較窄,自己也要考慮好再去做決定。
同等學歷,生物類的一般都沒有計算機類的就業好, 不過生信屬於生物類的就業比較好的,很是缺少人才,計算機的如果轉過來的話是個不錯的選擇 國內的生信水平都還處在開始階段,沒有發展起來,個人認為優秀的人以後的職業發展會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