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投稿
『壹』 發表教育論文 文章寫好了,找一家可靠地期刊發表
提供給你一些教育類期刊,都是正規的,針對你從事的領域選擇某一期刊,到網上查一下他們的網站,都會有投稿方式的:
教育綜合類
1. 教育評論 ISSN: 1004-1109
2. 教育理論與實踐 ISSN: 1004-633X
3. 教育研究與實驗 ISSN: 1003-160X
4. 外國教育研究 ISSN: 1006-7469
5. 教育與經濟 ISSN: 1003-4870
6. 全球教育展望 ISSN: 1009-9670
7. 中國教育學刊 ISSN: 1002-4808
8. 上海教育科研 ISSN: 1007-2020
9. 人民教育 ISSN: 0448-9365
10. 教育科學 ISSN: 1002-8064
11. 當代教育科學 ISSN: 1672-2221
12. 現代教育論叢 CN: 44-1361/G4
13. 教育探索 ISSN: 1002-0845
14.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ISSN: 1671-9468
15.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ISSN: 1672-4038
16. 教育科學研究 ISSN: 1009-718X
17. 課程•教材•教法 ISSN: 1000-0186
學前教育類
1. 學前教育研究 ISSN: 1007-8169
2. 學前教育 ISSN: 1000-4130
3. 早期教育 ISSN: 1005-6017
初等、中等教育類
1. 普教研究 (停刊)
2. 教育學報 ISSN: 1673-1298
3. 上海教育 ISSN: 1006-2068
4. 北京教育 ISSN: 1000-7997
5. 天津教育 ISSN: 0493-2099
6. 中小學管理 ISSN: 1002-2384
7. 班主任 ISSN: 1002-560X
8. 中學語文教學 ISSN: 1002-5154
9. 語文教學通訊 ISSN: 1004-6097
10.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ISSN: 1006-4036
11. 物理教學 ISSN: 1002-0748
12. 化學教學 ISSN: 1005-6629
13. 歷史教學 ISSN: 0457-6241
14. 思想政治課教學 ISSN: 1002-588X
15.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ISSN: 1002-2163
16. 外國中小學教育 ISSN: 1007-8495
高等教育類
1. 中國大學教學 ISSN: 1005-0450
2. 思想教育研究 ISSN: 1002-5707
3. 現代教育管理 ISSN: 1674-5485
4. 教師教育研究 ISSN: 1672-5905
5. 高等理科教育 ISSN: 1000-4076
6. 江蘇高教 ISSN: 1003-8418
7. 高校理論戰線 ISSN: 1002-4409
8. 高教探索 ISSN: 1673-9760
9.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ISSN: 1000-5560
10. 黑龍江高教研究 ISSN: 1003-2614
11. 現代教育科學(原名吉林教育科學) ISSN: 1005-5843
12.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ISSN: 1002-1701
13. 高等農業教育 ISSN: 1002-1981
14.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ISSN: 1001-4519
15. 中國高等教育評估 (內刊)
16. 現代大學教育 ISSN: 1671-1610
17.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ISSN: 1009-2528
18. 復旦教育論壇 ISSN: 1672-0059
19. 教育與現代化 ISSN: 1007-3051
20. 高教發展與評估 ISSN:1672-8742
其他教育類
1. 中國成人教育 ISSN: 1004-6577
2. 中國電化教育 ISSN: 1006-9860
3. 現代遠距離教育 ISSN: 1001-8700
4. 教育與職業 ISSN: 1004-3985
5. 成才與就業 ISSN: 1009-8127
6. 職業技術教育 ISSN: 1008-3219
7. 中國遠程教育 ISSN: 1009-458X
8. 農村成人教育 (停刊)
9. 中國特殊教育 ISSN: 1007-3728
10. 開放教育研究 ISSN: 1007-2179
11.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ISSN: 1004-9290
12. 遠程教育雜志 ISSN: 1672-0008
13. 現代教育技術 ISSN: 1009-8097
14. 成人教育 ISSN: 1001-8794
『貳』 歷史教學雜志核心期刊論文發表
摘要 一、歷史教學論文發表
1. 《歷史研究》
2. 《世界歷史》
3. 《史學月刊》
4. 《中國史研究》
5. 《近代史研究》
6. 《史學理論研究》
7. 《中國文化研究》
8. 《文史哲》
9. 《清史研究》
10. 《史學集刊》
11. 《中學生政史地》
12. 《文史知識》
13. 《文史》雙月刊
『肆』 投稿問題
一般打電話了說明你的文章他們已經引起了關注,那麼不出意外就會發表的。一般會給你書面的用稿通知,另外應該有一些關於稿費一類的也在書面上有一定說明。一般都是在那之前給。而且他們會確認你的文章的確是原創並且沒有一稿多投才會採納。
『伍』 歷史教學論文發表在哪裡發
可以直接去官網投稿,《歷史教學》《歷史教學問題》都是北大核心期刊,用過的早發表網的都可以投。
『陸』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的期刊範文
喜憂自知 熱切企盼——新年向讀者訴心聲 任鵬傑;張艷雲;
關於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的思考——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課程與教學系聶幼犁教授訪談錄 聶幼犁 王德民 聶幼犁;王德民;
困學苦旅 李惠軍;
試論羅斯福應對和解決社會問題的經驗 馮一下;
新課程理念下高三紙筆測試的四個變化——發展性課堂評價的實踐探索之四 吳磊;
歷史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初探 梁爰如;
特色鮮明 風格各異——民國四部歷史教科書簡評 何成剛;陳亞東;
美國南北戰爭之經過、影響教學實錄 郭蕾;
《美國南北戰爭之經過、影響》一課的幾點感觸 陳其;
重劍無鋒 大巧不工——唐雲波《文藝復興》教學案例管窺 王濤;
精彩而難忘的印度之行 龍欣欣;
在變化中求發展 在變化中去完善——2007年版《歷史1(必修)》內容設置的變化 李卿;
鴉片戰爭失敗原因的三種問法——基於三維目標視野的分析 張漢林;
嶽麓版必修Ⅲ《文化發展的歷程》第1課 「孔子與老子」教學設計 劉慶亮;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補充之我見——以嶽麓版教材為例 洪玉榮;
古代政治文明 李松江;
近代政治文明 饒超英;
現代政治文明 陳向群;
古代中國經濟 陳偉國;
近代中國經濟 鄭衛紅;陳偉國;
現代中國經濟 鄭衛紅;
近代世界經濟 劉洪才;趙後海;苗影;
現代世界經濟 孫永慶;
記一節美國歷史老師上的公開課 李慶;

『柒』 歷史教學的投稿須知
1.1 《歷史教學》地址天津市和平區西康路35號康岳大廈16層,《歷史教學編輯部》收。郵編:300051 歡迎投稿!
1.2 編輯處理稿件需要初審、復審等程序。對於會員,本站將開通在線投稿欄目,會員可以在線隨時查看自己的稿件錄用情況。若急需得知稿件情況,請來電查詢。
1.3 為確保該刊內容的科學性、嚴謹性及避免版權糾紛,來稿請務必註明資料來源。該刊從2004年3月起,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對不附資料來源的稿件將不再刊用。
1.4 另外,來稿請附聯系電話,以便編輯部與作者聯系,保證可用稿件能及時刊用,並避免一稿多投。

『捌』 歷史教學論文發表的要求
你好,建議你在發表論文之前,先查看一下本單位認可的雜志名錄,不同內的單位對於雜容志社的要求一般是不一樣的,以免耽誤自己的評審;確定要雜志社之後,可以直接聯系雜志社進行投稿,也可以選擇專業的服務平台進行操作,希望有所幫助
『玖』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的期刊欄目
「環境與課程」板塊
課程,說到底,其實是根據社會需要而組織的知識。教育原本就是學習者與環境的「共舞」。教育忽視環境與社會忽視教育,是一體兩面的同一悲哀。換句話說,社會對歷史課程的取向是復雜的,因而建構課程不能無視社會環境。無疑,體現國家和民族進步發展的意志,是課程始終必須恪守的根本原則,所以歷史課程把個人的發展與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也是天經地義的。那麼,對中學來說,究竟選擇什麼樣的歷史知識才是好的有價值的課程知識,究竟怎樣實施課程才能把歷史教育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就不啻是理論問題,其實更是實踐問題。本板塊關注和研究的重點,正在於此。我們大患在於對真理論知之太少,而故作高深、無病呻吟、人雲亦雲的偽理論卻太多了。所以,本板塊所有欄目,堅決反對假大空。
◇專家視點反映專家(名師)對歷史教育的獨特認識和建樹,可以是專家(名師)自己的筆談,也可以是訪談錄等其他形式。
◇課程論·教學論對歷史課程和教學進行價值觀和方法論思考。課程論關注的重點是選擇什麼樣的知識,這些知識又該如何來呈現;教學論關注的重點是如何實施教學,或者說教師用怎樣的機智和辦法,把個人對事物的理解轉化為促進學生易於理解的思想和行動。
◇公民守望對人性和人文的看守瞭望,是一個並不輕松的信念話題。本欄目的宗旨正是要在信念層面對人性和人文進行歷史考察,探討古今中外人類共守的、必須守住的、不能動搖的信念,反思歷史上的人是怎麼做的,我們又是怎麼做的。人們往往抱怨「底線」怎可以突破,但現實中一些公民總是忘卻了或者竟至不知道什麼是必須守望的底線,這是社會的憾事,也是教育的悲哀。「歷史」應該勇敢地站出來說話了!
◇思想之旅刊登對中學歷史教育改革頗具思想啟迪意義的佳作。有思想,才會有進步。關鍵是我們必須思考如何思考。
◇焦點觀察用調查報告、座談會紀要等多種形式,聚焦歷史教育的重大熱點問題,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增長智慧、冷靜看待各種教育現象、正確處理教育熱點問題。
◇他山之石介紹外國先進的歷史教育理論與成功的實踐經驗事例,給我國歷史教育提供借鑒,並促進中外歷史教育的交流,提升我國歷史教育國際對話的水平。
「知識與資源」板塊
教育的改進是動態的,有賴於教師能夠理解自己所期待的改進,並願意對此作出承擔。本板塊期望能夠引入更多的知識與資源,有效支援老師們提高教學勝任力,分擔老師們的「承擔」。在新課程環境下,教科書不再是惟一的教材,老師們備課時必須在課標的指導下結合校情、學情、教情對教科書和教學內容重新加以整合,既要求充實學科知識、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又要求豐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有能力把學生引向進步、引向發展、引向深刻。所以面向歷史與現實,盡可能多地為中學歷史教學開發知識資源、提供知識儲備,是本板塊的必然取向。
◇史家講壇特邀著名歷史學家撰寫論述歷史的系列專題文章,幫助教師提高專業化水平。
◇中外歷史以培養公民歷史人文素養為追求,介紹中國公民必須知道的中外歷史知識,幫助讀者豐富歷史知識,開闊人文視野,加深對中國和世界的了解與認識。
◇世道人生選取能夠反映一定歷史時代特點的典型歷史人物,論世道,談人生。
◇學術驛站摘錄古今中外典型的歷史資料與獨特的學術觀點,既反映史學的發展軌跡,又反映史學的前沿動態。
◇教材評解側重於根據課標精神對教材作出詳細檢視和批判性詮釋,幫助教師釋疑解惑、查漏補缺、分析學術差異、補充課外知識,把教學內容劃分、組織、處理得更適合於教學實踐。
◇備課參考刊登對教師備課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無法歸於其他欄目里的,均放在這里)。
「學生與教學」板塊
這一板塊的完整叫法應是「學習者、學習與教學」。它著重於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在實踐層面進行探索性、經驗性、示範性指導,旨在促使廣大師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把新課程的新理念行動化、具體化、生動化。
◇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指的是對將要實施的新課進行教學策劃(備課)。教師藉助自己的個性設計,能夠活生生地傳意教學思路,活生生地展現課程內容,造成激活差異、交流協商、互動建構、開放探究的學習型環境,應該是教學設計的靈魂。本欄目期望百花齊放,供老師們交流、欣賞、切磋、爭鳴。
◇課例述評刊登已經實施課例的精彩部分和師生自己的教學後評鑒反思,以及讀者的點評文字(隔期刊出),供老師們互動爭鳴。只是,我們堅決反對那種不痛不癢的作秀式點評。
◇活動素描刊登關於學生探究性學習活動的設計、實施及活動效果反思的文章。
◇學法指引著重對學習者(學生)的研究和對其學習方法、學習過程、考試復習的具體有效指導,應該貫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並重的理念。
◇教學敘事歷史教師談自己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上的各種感受,或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或機智所在,或蹩腳之處,一以示範指導,一以總結反思。
◇學子風笛這是發表中學生作品的專欄,無論評教還是談學,都深受歡迎。本刊之所以看重學生的作品,關鍵是考慮到學習者的自我評鑒往往會直接引起師生對教與學的反思和改進,毋寧說評鑒反思是一種更高級、更有效的學習,只有學會反思,才能學會學習。
「學習與評估」板塊
這一板塊的完整叫法應是「學習者、學習與評估」。評估非小事,導向關大局。眾所周知,「考試領導教學」是一個不爭的現實,考試的取嚮往往直接影響著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究竟應該用怎樣的價值觀來指導評估改革,用什麼標准來鑒定和評判老師的教學業績,用哪些辦法來促進學生學業的發展,這是本板塊探究的關鍵所在。
◇評估論衡圍繞高考和中考等重要評價環節確定研究選題,關注的重點是學業評估的價值取向及其對中學教與學實踐走向的正面的和負面的影響,探討反思什麼才是正確的、應該贊同的評估取向,什麼是必須放棄和否定的評估取向,是這一欄目的重任。
◇命題研究偏重於考試命題操作層面的探討和研究,當前尤其期望能夠在初中和高中新課程考試命題的改革上發揮導向和示範作用。
◇高考導學對高考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和復習訓練指導,並突出系統性、導向性、實用性。
◇征題精選(初中·高中)面向全國各地徵集初中(側重中考)、高中(側重高考)試題,精選刊登其中的原創試題、經典示範題,點撥試題的考查意圖、審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幫助師生舉一反三、加強練習、提高效率。
「動態與交流」板塊
知識往往是充滿爭議的。根據歷史教學實際需要,發動廣大讀者充分交流討論、爭鳴協商、互動互助,讓人人都能夠把對方的長處「據為己有」,充分體現本刊作為動態與交流平台的功能和服務價值,是本板塊的主要宗旨。
◇人教走廊人教社歷史室與本刊編輯部合辦。旨在圍繞人教版歷史教科書,用全新的理念、開闊的視野、鮮活的思想、有效的辦法,來解析內容、設計教學、實施課程、反思教學、評估學習,促進編、讀、教、學的交流互動,廣益教學,服務人生。
◇來稿擷英摘編自由投稿中一些重要文章的精華,擴大用稿量和信息量。
◇動態掃描藉助文本互動、網路互動形式,反映與歷史教育有關的文化新聞動態,及時報道各地教研活動及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給各地教研員和教師組織和參與探討教研熱點問題、進行可持續交流搭建平台,是本欄目的追求。
◇心靈茶肆關注中學師生日常教學生活中的情感、態度和信念等問題,倡導人文關懷、人性關懷、教育關懷,旨在促進老師、學生、家長之間的真誠對話,幫助學生健康發展。
◇編讀往來刊發讀者對本刊文章質量的反饋意見,同時刊發編輯部的工作設想,以加強編者與讀者在徵稿投稿、參與活動等方面的密切聯系和互動,以期把本刊越辦越好。

『拾』 國內知名的歷史刊物
一、雜志簡介
《國家人文歷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為核心價值的國家級時事人文類半月刊,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以「人文家國、歷久彌新」為理念,致力於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尋找人文精神的支點。
二、刊物定位
《國家人文歷史》的主要閱讀群體定位於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精英人物、高級管理人員,以及關心時政、有較高文化素養的城市中青年白領。他們愛好文史、關心國內及國際最新資訊信息,他們多數為年齡在35-55歲之間的成功人士。
三、發行范圍
《國家人文歷史》每期發行54萬份,連續四年成為「中國郵政發行暢銷報刊」。除郵局系統訂閱外,還在全國各大城市報刊亭、超市、書店零售;同時,在全國主要城市的機場、五星級以上酒店、高檔寫字樓、高檔餐飲場所均有展示。
四、主要欄目
封面故事
這是一個漫長而不冗長,龐大而不龐雜的故事。這是一篇高深而不艱澀,考究而不考據的文章。那些曾經震撼我們心靈的人和事,那些左右我們生活的人和事,那些影響我們未來的人和事,那些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用心思考、精心解讀、誠信對待的人和事。我們抽絲剝繭,給您的是一個精彩絕倫的人文大餐、歷史饕餮。
人物
網羅精英學者,匯聚文化名流。讓我們帶您與這個時代最聰明、最睿智、最有價值的人物,喝茶聊天、海闊天空。
旅行
走過一段恢宏的歷史,觀察一種文化的印記,感受一個文明的精神,記錄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里矗立的不是一座建築,而是一個國家的地標、一段歷史的豐碑、一個文明的烙印。
唯物
洞悉策展人心中的美麗,探尋博物館背後的玄機。
收藏家心中的天地,盡是珍玩;發燒友眼中的世界,全是寶貝。
吃喝玩樂的學問,筆墨紙硯的道理,酒色財氣的真諦……
別小看任何一個老東西!講述那些尋常玩意兒里的大學問,傳統手藝里中真智慧。
視聽
一部一部的看電影,我們看的是明星、劇情和特效;
一組一組的看電影,我們看的是一位導演的小標簽,一個明星的老套路,一類影片的舊情懷。
一曲輝煌樂章之前的人生悲喜,一段優美旋律背後的人文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