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報告
❶ 求化學實驗報告
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鐵
課程名稱:儀器分析
指導教師:
實驗員 :
時 間:
一、 實驗目的:
(1) 掌握研究顯色反應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鐵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繪制吸收曲線的方法,正確選擇測定波長。
(4) 學會製作標准曲線的方法。
(5) 通過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鐵在未知式樣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並了解此儀器的主要構造。
二、 原理:
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無機離子,通常要經過兩個過程,一是顯色過程,二是測量過程。
為了使測定結果有較高靈敏度和准確度,必須選擇合適的顯色條件和測量條件,這些條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長,顯色劑用量,有色溶液穩定性,溶液酸度干擾的排除。
(1) 入射光波長:一般情況下,應選擇被測物質的最大吸收波長的光為入射光。
(2) 顯色劑用量:顯色劑的合適用量可通過實驗確定。
(3) 溶液酸度:選擇適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緩沖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測離子和顯色劑,測其吸光度,作DA-PH曲線,由曲線上選擇合適的PH范圍。
(4) 有色配合物的穩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顏色應當穩定足夠的時間。
(5) 干擾的排除:當被測試液中有其他干擾組分共存時,必須爭取一定的措施排除干擾。
鄰二氮菲與Fe2+ 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穩定橙紅色配合物。配合無的ε =1.1 ×104 L· mol ·cm-1 。
配合物配合比為3:1,PH在2-9(一般維持在PH5-6)之間。在還原劑存在下,顏色可保持幾個月不變。Fe3+與鄰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藍色配合物穩定性教差,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加入還原劑使Fe 3+還原為Fe2+ 與顯色劑鄰二菲作用,在加入顯色劑之前,用的還原劑是鹽酸羥胺。此方法選擇性高Br3+ 、Ca2+ 、Hg 2+、Zn2+ 及Ag+ 等離子與鄰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澱,干擾測定,相當於鐵量40倍的Sn2+、Al3+、Ca2+、Mg2+ 、Zn2+ 、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離子不幹擾測定。
三、 儀器與試劑:
1、 儀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計
500ml容量瓶1個,50 ml 容量瓶7個,10 ml 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 ml 移液管1支,滴定管1 支,玻璃棒1 支,燒杯2 個,吸爾球1個, 天平一台。
2﹑試劑:(1)鐵標准溶液100ug·ml-1,准確稱取0.43107g鐵鹽NH4Fe(SO4)2·12H2O置於燒杯中,加入0.5ml鹽酸羥胺溶液,定量轉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
(2)鐵標准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鐵標准溶液10ml,置於100ml容量瓶中, 並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
(3)鹽酸羥胺溶液100g·L-1(用時配製)
(4)鄰二氮菲溶液 1.5g·L-1 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餾水稀釋至所需濃度。
(5)醋酸鈉溶液1.0mol·L-1μ
四、實驗內容與操作步驟:
1.准備工作
(1) 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 配製鐵標溶液和其他輔助試劑。
(3) 開機並試至工作狀態,操作步驟見附錄。
(4) 檢查儀器波長的正確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 鐵標溶液的配製
准確稱取0.3417g鐵鹽NH4Fe(SO4)·12H2O置於燒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到容量瓶刻度。
3 .繪制吸收曲線選擇測量波長
取兩支50ml干凈容量瓶,移取100µg m l-1鐵標准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後在兩個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鹽酸羥胺溶液,搖勻,放置2min後各加入1.0ml鄰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鈉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用50px吸收池,試劑空白為參比,在440——540nm間,每隔10nm測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長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確定最大吸收波長
(1)
Λnm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A
0.29
0.38
0.44
0.485
0.50
0.52
Λnm
500
510
520
530
540
A
0.54
0.57
0.502
0.369
0.257
4.工作曲線的繪制
取50ml的容量瓶7個,各加入100.00µɡ ml-1鐵標准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後分別加入0.5ml鄰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鈉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用50px吸收池,以試劑空白為參比溶液,在選定波長下測定並記錄各溶液光度,記當格式參考下表:
編 號
1#
2#
3#
4#
5#
6#
7#
V(鐵溶液)ml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A
-0.000
0.083
0.169
0.227
0.314
0.395
0.436
5.鐵含量的測定
取1支潔凈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鐵未知試液,按步驟(6 )顯色,測量吸光度
並記錄.
編 號
1#
2#
3#
V(未知液)ml
2.5
2.5
2.5
A
0.425
0.425
0.421
K=268.1 B= -2.205 R*R=0.9945
CONC. =K *ABS+B
C = 44.55mol ml-1
6.結束工作
測量完畢,關閉電源插頭,取出吸收池, 清洗晾乾後人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一
儀器防塵罩,填寫儀器使用記錄.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儀器並放回原處.
五、討論:
(1) 在選擇波長時,在440nm——450nm間每隔10nm 測量一次吸光度,最後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試劑未搖勻,提供的λmix=508nm,如果再縮減一點進程,試齊充分搖勻,靜置時間充分,結果會更理想一些。
(2) 在測定溶液吸光度時,測出了兩個9,實驗結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製溶液過程中的原因:a、配製好的溶液靜置的未達到15min;b、葯劑方面的問題是否在期限內使用(未知)因從溶液顯色的效果看,顏色有點淡,要求在試劑的使用期限內使用;c、移取試劑時操作的標準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個人移取試劑。(張麗輝)
在配製試樣時不是一雙手自始至終,因而所觀察到的結果因人而異,導致最終結果偏差較大,另外還有實驗時的溫度,也是造成結果偏差的原因。(崔鳳瓊)
本次實驗階段由於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終結果不精確。(普傑飛)
(1) 在操作中,我覺得應該一人操作這樣才能減少誤差。
(2) 在使用分光計時,使用同一標樣,測同一溶液但就會得出不同的值。這可能有幾個原因:a、溫度,b、長時間使用機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李國躍)
在實驗的進行當中,因為加試樣的量都有精確的規定,但是在操作中由於是手動操作所以會有微小的誤碼率差量,但綜合了所有誤差量將成為一個大的誤差,這將導致整個實驗的結果會產生較大的誤碼率差。(趙宇)
在配製溶液時,加入拭目以待試劑順序不能顛倒,特別加顯色劑時,以防產生反應後影響操作結果。(劉金旖)
六、結論:
(1) 溶液顯色,是由於溶液對不同波長的光的選擇的結果,為了使測定的結果有較好的靈敏度和准確度,必須選擇合適的測量條件,如:入射波長,溶液酸度,度劑使用期限。
(2) 吸收波長與溶液濃度無關,不同濃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強烈,吸收程度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關系,從而可以根據該部分波長的光的吸收的程度來測定溶液的濃度。
(3) 此次試驗結果雖不太理想,但讓我深有感觸,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並且懂得不少試驗操作方面的知識。從無知到有知,從不熟練到熟練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張麗輝)
附錄:
723型操作步驟
1、 插上插座,按後面開關開機
2、 機器自檢吸光度和波長,至顯示500。
3、 按AλCOTO鍵,輸入測定波長數值按回車鍵。
4、 將考比溶液(空白溶液)比色皿置於R位以消除儀器配對誤碼率差,拉動試樣架拉桿,按ABS。01鍵從R、S1、S2、S3,逐一消除然後再檢查1~~2次看是否顯示0。000否則重新開始。
5、 按T/ARAN按3鍵,回車,再按1鍵,回車。
6、 逐一輸入標准溶液的濃度值,每輸一個按回車,全部輸完,再按回車。
7、 固定考比溶液比色皿(第一格為參比溶液)其餘三格放標准試樣溶液,每測一值,拉桿拉一格,按START/STOP全列印完,按回車
8、 機器會自動列印出標准曲線K、B值以及相關系R。
9、 固定參比溶液比色皿,其餘三格放入待測水樣,逐一測定。
10完畢後,取出比色皿,從列印機上撕下數據,清掃儀器及檯面關機。
721型分光度計操作步驟
1、 開機。
2、 定波長入=700。
3、 打開蓋子調零。
4、 關上蓋子,調滿刻度至100。
5、 參比溶液比色皿放入其中,均合100調滿。
6、 第一格不動,二,三,四格換上標液(共計七個點)調換標液時先用蒸餾水清洗後,再用待測液(標液)清洗,再測其分光度(濃度)
❷ 化學實驗報告的具體格式
題目
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
實驗儀器和試劑
試驗方法
實驗數據
實驗結論
❸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
報告。這些實驗畫上這些東西的話,可以可以找到一個報的一些東西,非常多的名字的東西。
❹ 化學實驗報告怎麼寫
化學實驗報告流程,可以依照這個順序來寫。
1.題目
2.實驗目的
3.實驗原理
4.實驗儀器和試劑
5.試驗方法
6.實驗數據
7.實驗結論
❺ 初三化學實驗報告
分為6個步驟:
1):實驗目的,具體寫該次實驗要達到的要求和實現的任務。
2):實驗原理,是寫你這次實驗操作是依據什麼來完成的,一般你的實驗書上都有,你總結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應方程式)
3):實驗用品,包括實驗所用器材,液體和固體葯品等。 (如酒精燈,濾紙,還有玻璃棒,後兩者用於過濾,這個應該是要的吧。)
4):實驗步驟:實驗書上也有
5):實驗數據記錄和處理。
6):問題分析及討論
例如:實驗目的:學會自己動手制氧氣,並觀察純氧中的燃燒現象!
實驗材料:鐵架台,兩個集氣瓶,試管,導管,酒精燈,鑷子。高錳酸鉀,木炭,細鐵絲。
實驗步驟:1,連接好裝置,取適量高錳酸鉀放入試管中,點燃酒精燈加熱
2,用排水法搜集氧氣
3,火燒木炭,用鑷子夾著放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燒紅細鐵絲放入集氣瓶
4,觀察現象
實驗結論:在純氧中比在空氣中的燃燒劇烈
❻ 化學實驗報告怎麼寫
化學實驗報告的寫法和主要的格式如下:
一、實驗目的與摘要:實驗最重要的做法與目標簡述
二、實驗器材:所有的器材與各數詳細紀錄
三、實驗步驟流程圖:實驗進行的步驟、過程,用自己能思考的方式給予整理敘述,畫出流程圖。(此內容通常在實驗冊子上有詳盡描述,但是,最好不要照抄,應統整後以簡單流程圖完整表達)
四、實驗紀錄與數據分析:確實紀錄實驗結果,並加以分析、作圖並計算出所有可能經計算的數據,與實驗冊子所要求的數據分析。
(可以懷疑實驗數據重做實驗,千萬不可攥改實驗數據,失去實驗的意義)
五、實驗問題:實驗所提出的問題加以回答
六、討論與改進:每一實驗的結果並非完全正確,可能因天然、人文的影響而產生誤差,寫下每一樣可能產生誤差的原因,並討論可能改進實驗正確性的方式與實驗裝置。
❼ 怎麼寫 化學 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的書寫:
1.實驗目的:即本次實驗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目的是什麼。使實驗在明確的目的下進行,可避免學生無目的的忙碌,所以教師課前檢查實驗預習是很必要的。
2.實驗日期和實驗者:在實驗名稱下面註明實驗時間和實驗者名字。這是很重要的實驗資料,便於將來查找時進行核對。
3.實驗儀器和葯品:寫出主要的儀器和葯品,應分類羅列,不能遺漏。此項書寫可以促使學生去思考儀器的用法和用途,葯品的作用及其所能發生的具體的化學反應,從而有助於理解實驗的原理和特點。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報告中應該有為完成實驗所用試劑的濃度和儀器的規格。因為,所用試劑的濃度不同往往會得到不同的實驗結果,對於儀器的規格,學生也應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大試管」「小燒杯」的階段。
4.實驗步驟:根據具體的實驗目的和原理來設計實驗,寫出主要的操作步驟,這是報告中比較重要的部分。此項可以使學生了解實驗的全過程,明確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實驗的設計原理,掌握實驗的核心部分,養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在此項中還應寫出實驗的注意事項,以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
5.實驗記錄:正確如實的記錄實驗現象或數據,為表述准確應使用專業術語,盡量避免口語的出現。這是報告的主體部分,在記錄中,應要求學生即使得到的結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過分析和討論找出原因和解決的辦法,養成實事求是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6.實驗結論和解釋:對於所進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關現象運用已知的化學知識去分析和解釋,得出結論,這是實驗聯系理論的關鍵所在,有助於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知的理論知識。
7.評價和討論:以上各項是學生接收,認識和理解知識的過程;而此項則是回顧、反思、總結和拓展知識的過程,是實驗的升華,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❽ 化學實驗報告的建議怎麼寫
我記得抄我當年都是寫「謝謝老師指導」,一般都是高分(哈哈,後來我們班都這么寫)
說實話,如果你是做的比較簡單的實驗的話,基本是不好說什麼建議和意見的。因為那些實驗基本上已經被改了無數次了。反正比較常見的建議就是:
1. 換儀器,儀器刻度怎麼怎麼不準了,要維修
2. 操作的程序太復雜,改進方法
3. 用什麼儀器替代什麼儀器會更好
4. 希望增加一個附加實驗,讓實驗結論更加完整
5. 實驗在驗證中有什麼地方有點馬虎,需要改進
6. 實驗的等待時間太長,想方法縮短一下
7. 實驗用的葯品太浪費
8. 實驗成功率地,在哪裡改進一下
基本上完了
❾ 化學實驗報告的內容有哪些
我是學應用化學的,每星期一個實驗一篇實驗報告,我自己的博客網站
www.d2zr.com
裡面收集了很版多實驗報告,權還有些設計性實驗論文,去看看就知道了
❿ 化學實驗報告
2NaOH+CuSO4=Cu(OH)2[此有一個箭頭表沉澱]+Na2SO4
氫氧化鈉溶液和加入硫酸銅溶液反應成氫氧化銅沉澱和硫酸鈉
Cu(OH)2=[等號上面寫上條件是加熱,即一個三角形]CuO+H2O
氫氧化銅沉澱加熱變成氧化銅和水
是初中的題目吧?如果是的話應該是這么做的。
如果不是的話請標明……可能要另加考慮
弄錯了……不好意思。
實驗報告:
分為6個步驟:
1):實驗目的,具體寫該次實驗要達到的要求和實現的任務。(比如說,是要研究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的反應狀況)
2):實驗原理,是寫你這次實驗操作是依據什麼來完成的,一般你的實驗書上都有,你總結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應方程式)
3):實驗用品,包括實驗所用器材,液體和固體葯品等。 (如酒精燈,濾紙,還有玻璃棒,後兩者用於過濾,這個應該是要的吧。)
4):實驗步驟:實驗書上也有 (就是你上面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生成藍色沉澱,再加熱藍色沉澱,觀察反應現象)
5):實驗數據記錄和處理。
6):問題分析及討論
總之,你再根據這些整理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