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微生物學
培養基按其物理狀態可分為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和半固體培養基三類。 (高中只用掌握固體培養基和液體培養基就可以了。)
(1)固體培養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凝固劑,有瓊脂、明膠、硅膠等。固體培養基常用於微生物分離、鑒定、計數和菌種保存等方面。
(2)液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中不加任何凝固劑。這種培養基的成分均勻,微生物能充分接觸和利用培養基中的養料,適於作生理等研究,由於發酵率高,操作方便,也常用於發酵工業。
(3)半固體培養基。是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劑而呈半固體狀態。可用於觀察細菌的運動、鑒定菌種和測定噬菌體的效價等方面。
培養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為選擇性培養基、鑒別培養基和加富培養基。(高中只用掌握選擇性培養基和鑒別培養基就可以了。)
(1)選擇性培養基。是根據某一種或某一類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對一些物理、化學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利用這種培養基可以將所需要的微生物從混雜的微生物中分離出來。
(2)鑒別培養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試劑或化學葯品,使培養後會發生某種變化,從而區別不同類型的微生物。
(3)加富培養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血、血清、動植物組織提取液,用以培養要求比較苛刻的某些微生物。
其它種分法高中就不用掌握了。僅供參考。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可以網上搜索關鍵詞「培養基的種類」。
㈡ 醫學微生物學研究方向
(一)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
(二)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㈢ 醫學微生物學問題
Lipooligosaccharide,脂寡糖抗原,由菌體外膜上糖脂組成。內毒素為革蘭陰性菌胞壁中的脂多糖LPS,也是菌體死亡裂解後釋放的。
㈣ 醫學微生物學試題及答案 綜合
下列關於噬菌體的敘述正確的有
A
毒性噬菌體可裂解細菌
B
溫和噬菌體具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C
毒性噬菌體具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D
噬菌體可用於細菌的鑒定和分型
E
㈤ 醫學微生物學,大家都上什麼課
第1講 醫學微生物學緒論
第2講 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第3講 細菌的增殖與代謝
第4講 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第5講 細菌感染及其致病性
第6講 病毒的形態與結構
第7講 病毒復制
第8講 病毒的遺傳與變異
第9講 病毒感染及其致病性
第10講 微生物感染的實驗室診斷
第11講 微生物感染的控制措施
第12講 病原性球菌
第13講 腸道桿菌
第14講 分枝桿菌
第15講 需氧桿菌
第16講 鼠疫耶爾森氏菌
第17講 厭氧芽孢梭菌
第18講 霍亂弧菌
第19講 其他致病性細菌
第20講 螺旋體
第21講 枝原體
第22講 立克次氏體
第23講 衣原體
第24講 致病性真菌
第25講 呼吸道病毒
第26講 腸道病毒
第27講 肝炎病毒
27-01 甲型肝炎病毒
27-02 乙型肝炎病毒
27-03 丙型肝炎病毒
27-04 丁型肝炎病毒
27-05 戊型肝炎病毒
27-06 肝炎病毒總結
27-07 肝炎病毒PBL案例
第28講 逆轉錄病毒
28-01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28-02 HIV PBL案例
第29講 黃病毒
第30講 漢坦病毒
第31講 皰疹病毒
第32講 人乳頭瘤病毒
第33講 狂犬病病毒
第34講 朊粒
第35講 醫學微生物學實驗
35-01 病原微生物實驗規則和基本實驗技術
35-02 細菌基本形態和特殊結構觀察
35-03 病原性球菌的分離鑒定
35-04 腸道桿菌的分離鑒定
35-05 病原與免疫綜合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