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公務員考試歷史常識

公務員考試歷史常識

發布時間: 2020-11-22 03:58:05

A. 2014年公務員考試不得不看歷史知識有哪些

2014年公務員考試歷史知識必備考點總結如下:
一大: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31 日在上海召開。中心任務:1.確立黨的名稱「中國共產黨」;2.黨的綱領;
二大:1922 年 7 月 16 日至 23 日在上海召開。提出現階段綱領和最高綱領,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分清了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但仍不懂得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

三大: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20 日在廣州召開。決定全體黨員和共青團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同孫中山建立統一戰線。黨的三大並沒有提出無產階級應當掌握國民革命領導權的問題。

四大: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在上海召開。黨的四大最重要的貢獻是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對政權和武裝問題的極端重要性仍缺乏足夠的認識。

七大: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在延安召開。毛澤東向大會提交了《論聯合政府》的書面報告。周恩來作《論統一戰線》的重要講話。正式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八大: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在北京舉行的。大會完全肯定了黨中央從「七大」以來的路線是正確的,同時正確地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

十三大: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在北京舉行。它開辟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發展的新階段。黨明確認識到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在此基礎上尋找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十五大: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舉行。這次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十六大:200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在北京舉行 。這次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斗。

八七會議――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毛澤東提出了「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論斷。

三灣改編――1927 年 9 月 29 日,這是工農紅軍政治工作的開端,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古田會議――1929 年 12 月下旬,中心思想: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軍隊和黨的建設。在黨建方面,強調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

遵義會議――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會議集中全力解決當時最緊迫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

瓦窯堡會議――1935 年 12 月。(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洛川會議――1937 年 8 月(制定全面抗戰路線) 會議通過了《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和《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從 1949 年 3 月 5 日至 13 日—西柏坡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年。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撥亂反正,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成為實行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
更多關於2014公務員考試答題技巧歡迎訪問:(http://e.offcn.com/ksjq/?xinmingyao)

B. 公務員考試歷史常識

樓主!你好!我空間!http://hi..com/%CB%AE%BE%B2%D4%C6%CA%E6/

我空間有,可以去下載回

祝你好運答了

C. 公務員考試中歷史常識怎麼復習快速有效 公務員考試

公務員常識題不是靠復習的,是平時的累積。沒事就看看,不建議在常識上浪費太多時間,因為內容太多了。而且不一定會考到你復習的

D. 2019河南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高頻考點的基本歷史知識

對於行測考試當中的常識,估計大家都是捨不得丟,卻又不知道如何來撿。其實在常識的考試當中,歷史知識所佔的比例可以說是很高了,所以只要你掌握一些基本的歷史知識,就會拿下常識的這部分分數。中公教育專家在此給大家總結一些基本歷史知識,希望能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個年代記下來怕是得要命,但是我們不需要掌握每一個具體年代,只需要知道每個朝代的更替,有個時間上的大概把握就好了,所以大家需要記的第一個知識點就是朝代歌。夏商西周繼,春秋戰國承。秦後西東漢,三國西東晉。兩晉南北朝,隋唐大一統。五代和十國,宋遼與夏金。元明清三代,中國疆土定。對於隋唐、元明清大家應該都比較了解,歷史劇看了不少,那麼其實做題的時候也可以結合所看的電視劇來進行。雖說電視劇會有很多虛構的情節,但是基本的歷史時間是吻合的。
【例1】以下各項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秦朝-南朝-北朝-唐朝
B. 三疊紀-泥盆紀-侏羅紀-白堊紀
C. 法國大革命-美國南北戰爭-辛亥革命-五四青年運動
D. 《論語》-《百年孤獨》-《三國志》-《戰爭與和平》
【中公解析】A項,南朝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勢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式,因此為南北朝並存。正確排序應為秦朝—南北朝—唐朝。B項,泥盆紀距今約4.1億—3.55億年,三疊紀距今約2.5億—2.05億年,侏羅紀距今約2.05億—1.35億年、白堊紀1.35億—6500萬年。正確排序為泥盆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C項,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1861年-1865年爆發美國南北戰爭,辛亥革命1911年爆發,五四青年運動發生於1919年。C項對應正確。D項《論語》、《三國志》我們即使不知道具體年份,也了解他是我國古代早期的作品,而《戰爭與和平》、《百年孤獨》都是西方國家的作品,相較於我國會晚許多,所以排序錯誤。正確排序為《論語》—《三國志》—《戰爭與和平》—《百年孤獨》。
此外,大家也可以記憶一些歷史典故,方便做題。
【例2】下列雕塑作品表現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戰功的是:
A. 馬踏匈奴 B. 擊鼓說唱俑
C. 昭陵六駿 D. 乾陵石雕
【中公解析】A項,馬踏匈奴石雕,突出表現在大型紀念性石刻和園林的裝飾性雕刻上,是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墓石刻,是留存至今的一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B項,擊鼓說唱俑是出土於四川成都市東漢墓,它代表了東漢陶俑的平實感人的生活氣息和藝術風格。C項,昭陵六駿是指陝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反映唐太宗生平戰功。D項,唐代乾陵石雕刻,在今陝西乾縣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陵墓前石雕群像。因此,本題答案為C。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鑒以往可以知未來。雖然我們不能預知未來,但是了解一定的歷史知識會讓我們拿到更多的分數,也會在平時與人交談中顯得不那麼無知。

E. 公務員考試 常識專項之100個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列印

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

F. 求公務員考試中外常識,包括文學歷史政治地理[email protected] 好必加分

給你發了,希望馬到成功。

G. 公務員科技常識真的很難,歷史也忘得差不多了,時間一片混亂。

樓主,你好,我空間!http://hi..com/new/gwyks

所有報考者均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側重法律知識運用)、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全部為客觀性試題。

申論主要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公務員考試考核的內容極為繁雜,涉及到數量關系、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常識和資料分析五大部分。無論哪個專業的考生,都很難同時擅長這五大部分的題目。因此,考生應該積極的從多方面的渠道深入了解公務員考試的內容和形式,通過網路、講座、看書、聽取已考過公務員考生的經驗等多方面、多渠道掌握公務員考試的總體情況。

因為就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當然也就買這兩本書了!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李永新主編的書不錯,可以拿來當做復習資料!

最後祝你好運了

H. 公務員考試的大多數內容是什麼是歷史和政治方面的嗎

公務員考試的內容是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門,您說的歷史和政治方面只是行版政職業能力測驗中的權一個常識模塊,行測包括5個模塊,常識,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和資料分析,申論類似於公文寫作,建議您買2本書看看,上面關於考試內容講解的非常詳細。

I. 到底地方公務員考試考不考歷史文化常識

國家公務員考試主要考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和申論。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J.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古代史書體裁

  • 2019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備考積累,古代史書體裁:

  1. 編年體史書是按在世皇帝的年號記載(即按年代順序記載)歷史事件。

    如,《資治通鑒》、孔子《春秋》、"春秋三傳"左丘明《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等。

  2. 國別體以國(諸候國)為主體記載,即按國家分類記載歷史。

    代表作主要有《國語》、《戰國策》以及《三國志》。

  3. 紀傳體,以為人物立傳記(皇帝的傳記稱「紀」,一般人的稱「傳」,特殊情形的人物稱「載記」,記載制度、風俗、經濟等稱「志」,以表格排列歷史大事稱「表」)的方式記敘史實。

  4. 斷代史

    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此體裁創始於東漢史學家班固所著的《漢書》。

  5. 紀事本末體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著史體裁。

    代表作為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

熱點內容
2017重慶文科高考數學 發布:2025-07-21 02:41:32 瀏覽:933
七年級語文書內容 發布:2025-07-21 01:23:59 瀏覽:674
丑石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20 23:56:06 瀏覽:989
貝拉國際教育 發布:2025-07-20 23:17:16 瀏覽:581
線上一對多教學 發布:2025-07-20 22:04:59 瀏覽:771
安全教育班會心得 發布:2025-07-20 20:57:23 瀏覽:957
三年級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20 19:31:26 瀏覽:816
黨員師德演講稿 發布:2025-07-20 19:19:14 瀏覽:4
生物質鏈條爐 發布:2025-07-20 17:50:30 瀏覽:938
青年教師師德徵文 發布:2025-07-20 17:44:47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