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歷史
⑴ 大觀園的歷史沿革
上海大觀園是根據中國清代名著《紅樓夢》中大觀園的描寫設計而成的大型仿古園林建築群,是國家4A旅遊區,上海五星級公園,位於上海青浦區青商公路701號,澱山湖西側,距離上海市區65公里,佔地135畝,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原稱澱山湖風景游覽區,1991年改稱上海大觀園,佔地也擴大到1500畝。由上海園林院梁友松主持規劃設計,1979年秋破土動工,1980年局部開放,1988年基本建成開放。總體布局以大觀樓為主體,由「省親別墅」石牌坊、石燈籠、沁芳湖、體仁沐德、曲徑通幽、宮門、「太虛幻境」浮雕照壁、木牌坊等形成全園中軸線。西側設置怡紅院、攏翠庵、梨香院、石舫。東側設置瀟湘館、蘅蕪苑、蓼風軒、稻香村等20多組建築景點。
大觀園在設計上頗費心機,與北京大觀園明顯不同的是,上海大觀園利用江南水鄉的特點在園中布置了大面積人工湖泊。設計曲徑通幽大假山作入口屏障,以挖湖取土堆掇1座高16米的小山為大觀樓的背景,構成大觀樓背山面水的壯麗氣勢。全園以大湖為中心,以池塘、沁芳溪溝通各景點,構成有主有支、有動有靜的水系,湖邊設亭、榭,湖中設曲橋、石舫、石燈,溪上設橋亭,形成山重水復、流水人家的江南園林風光。
大觀園巧妙運用園必封、必隔,在封隔中求得氣勢流動和內聚中心的中國傳統建築觀念,建造1個封閉、向心的內涵豐富的小天地,在有限空間中安置無限空間,增加景物層次,使建築與環境融合為一,借環境氣氛表達人物品格,使《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景觀再現人間。
上海大觀園於1980年工程未完成時已接受訪問,從1988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共接待了國內外來賓近2000萬人次。上海大觀園曾榮獲國家建築魯班獎,上海40周年十佳建築,十佳休閑新景點,新中國50周年上海優秀建築,上海十大旅遊特色園林,上海市七大文明公園,國家建設部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⑵ 《紅樓夢》原著中大觀園的由來
大觀園是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中為賈妃省親修的別墅,元春看了後作詩形容:「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賜大觀名。」
在曹雪芹的古典小說《紅樓夢》中,
大觀園是賈府為貴妃省親而修建的行宮別墅,它不僅是紅樓人物活動的藝術舞台,也是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曹雪芹總結當時江南園林和帝王苑囿創作出來的世外桃源,大觀園的園林設計對後世的園林建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⑶ 《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是真實存在的嗎
《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是為了迎元妃省親而建造的,但是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個妃子在進了宮後,還能回到娘家省親,所以大觀園是作者虛構的,只是為了留一塊凈土,可以讓這些寶玉和姐妹們在這塊清境之地無憂無慮,不受俗世打擾的生活。

自此以後,寶玉和眾姐妹們就暫時脫離了大人的約束,在大觀園中和姐妹們一起喝茶賞花,兩開詩社,填詩作詞,夜宴群芳,眾姐妹一起放風箏,餞花神,賈寶玉和林妹妹一起看西廂記,再一同葬花,眾人在大觀園中自由暢快,無拘無束的過了三個春夏,這段時期,是整個紅樓夢中最富有詩情畫意的時期,也是紅樓夢中的重頭戲,寄予了作者太多的理想。
只可惜,三載過後,賈家就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大觀園漸漸寥落,作者的理想被生活擊碎,大觀園亦不復存在了。
⑷ 大觀園原址是哪
北京大觀園,,你要去的話,我告訴你怎麼坐車,,元旦還去來著....
就是票價貴了點
比如曹雪芹像的真偽之辯,賈寶玉的原型,還有大觀園原址。弄清楚大觀園究竟在北京還是南京,或者沈陽,對研究《紅樓夢》究竟有何幫助?對讀者究竟有何幫助?其實不用考證,答案早有了,而且是唯一正確的答案,那就是大觀園就在《紅樓夢》里。可能學問做久了,對文學創作的規律早忘了,也有可能從來就不曾知道過。
可能這也是個歷史問題了,,搞不清在那裡...
⑸ "大觀園"有原型嗎
紅學界關於大觀園原型有兩種說法,原型在南說和原型在北說。在南說,主要是認定南京的隋園就是大觀園原型。
⑹ 濟南大觀園的歷史沿革
1930年前,大觀園場地還是一片荒地。這片地屬於北洋軍閥靳雲鶚,1930年,靳雲鄂派楊既清由天津來到濟南,准備開發這片土地,建大型娛樂場所——大觀園。此時,曾做過糧棧生意的商人張儀亭認為這是很好的商機,便從靳雲鄂手中租下了這塊面積達45畝的土地,籌建大觀園。
1931年9月大觀園正式開業。分南北兩段,內外兩個市場,外市場修建諸如酒館、布店、雜貨、糖果糕點等各類鋪房;內市場則修建四大影劇院,正面開設妓院,中心建大型花園,花園上空架設天橋。從商場北門進園,可登天橋仰觀全場四周景色,俯察花園鋪店全貌, 這是當年修建大觀園的最初設想。大觀園開業之初,以有錢人為服務對象。這種經營模式並不成功,經停業整頓後,1932年初重新開業時,著重發展由特色小吃、露天雜耍和百貨經營等組成的北區,面向平民百姓,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效果。
鼎盛時期的大觀園外市場有綢布、百貨、鞋帽、圖書、飯館、照相、理發、鑲牙等大小商店200餘家,加上各種攤販共計有400多家。此外,打拳賣藝的、拆字算卦的、說書唱戲的,各據一方,招徠主顧,形成一派熱鬧景象。而內市場則主要由三大劇院構成,成為全市最重要的娛樂場所之一。其中第一劇場(即後來的大眾劇場)以演京劇為主;共和廳說書場以歌曲、相聲、曲藝和京劇清唱節目為主;第二劇場(現在的大觀電影院)以放映電影為主;第三劇場以魔術、雜技、小型歌舞表演為主。
1943年創辦的晨光茶社,更是提高了大觀園的「文化味」。 晨光茶社,由此成了濟南「曲山藝海」美名的一個標志。繁榮的商業與濃郁的「文化味」,使大觀園成了濟南一個遠近聞名的品牌。
20世紀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大觀園的發展較快。這個時期有名氣的飯館,有大觀樓、趙家干飯鋪、清真馬家館、狗不理包子鋪等,名演員有京劇孟麗君、孟麗蓉、韓少山、陸少樓、耿永奎;京韻大鼓鄭蝶影;單弦何芝臣等。1943年大觀園東側增加了一家專演相聲的晨光茶社,馬三立、劉寶瑞、白全福、郭全寶等名角曾來此獻藝。活躍在大觀園的武林好手則有「一撮毛」劉仲山的飛叉、「老杠子王」王少臣的杠子、「大力丸」佟順祿的摔跤等。大觀園可以說是一派文化薈萃、藝人競芳的繁榮景象。
當時大觀園的生意興隆,在全市乃至全省都首屈一指。它擁有店鋪約200家、攤販200來家,行業共20多種,包括布匹綢緞、洋廣雜貨、鍾表、眼鏡、南紙、文具、電器、瓷器、工藝品、書籍、煙酒糖茶、干鮮果、糕點、冷食店、酒吧、咖啡館、國葯、鑲牙、檯球房、照相館以及修鞋的、擦皮鞋的、算命的……一時大觀園里店鋪林立、人頭攢動,各種買賣真是「洋洋大觀」。但是,隨著大觀園的商業興盛,它的負面現象相當嚴重,惡霸、流氓、竊賊、兵痞、特務、娼妓、乞丐、販毒、吸毒、賭博、迷信等等,把個大觀園搞得烏煙瘴氣。
解放後,大觀園進行了有計劃的改造和擴建,拆除舊房棚屋、擴展道路、修建門市樓房,並調整布局,使內外兩個市場完全連成一片,一度成為全市最大的綜合性商場。但「文革」的爆發,使晨光茶社等許多娛樂場所相繼關門。
1943年「晨光茶社」建成開業後,吸引了大批曲藝界名流。著名相聲大師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常寶堃等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都曾在「晨光茶社」登台獻藝,觀眾絡繹不絕,場子里的舞台是凸出來的,觀眾可以三面圍著舞台聽相聲。大概是1947年「小蘑菇」常寶堃到晨光茶社來演出時,轟動了整個濟南。
「一撮毛」本名劉仲山,他的場子在一的四面圍龍的大院里,場子正前方的攤位上一直擺放著一張放得很大的照片,那是他年輕時的上半身照片,很健壯,如同現在的健美運動員一般。攤子的一邊擺放著許多石擔、石鎖等健身器具,攤子的另一邊則是一個兵器架,上面放滿了18般兵器,更在最顯眼處擺放著幾把飛叉,飛叉的叉刃銀光閃亮,叉柄上纏繞著藍白相間的帆布條,感覺比其他兵器更加新穎一些。逛大觀園的行人一聽到飛叉的嘩嘩聲就知道「一撮毛」上場了,就會聚到他的場前看他的飛叉表演,飛叉有單頭的也有雙頭的,「一撮毛」的飛叉如同有了靈性一般,就見耀眼的銀光,圍著他的身體前後左右上下飛舞,更不時被拋到高空邊旋邊轉嘩嘩作響,惹得一片驚叫喝彩。到了晚上這里又會聚集很多學習武術的學生,挑燈夜練,邊學邊練很是熱鬧。

⑺ 大觀園圖揭露封建社會怎樣的歷史命運
而建造大觀園之前,由於賈府生活的奢靡無度,賈府的財政赤字就很嚴重了,而建造大觀園又幾乎掏空了賈府。後來寶玉和其他姑娘們住進來,大觀園表面風光,後來隨著眾位姑娘的一個個離開,賈母去世,大觀園漸漸凋零,隨後賈府事發被抄,最終一切紅塵盛世皆成煙雲。一個封建家族,似乎影射著整個封建社會,奢靡淫逸,迂腐固封,不思進取,最終將一敗塗地,分崩離散。
⑻ 說說大觀園的來歷
在曹雪芹的古典小說《紅樓夢》中, 大觀園是賈府為貴妃省親而修建的行宮別墅,它不僅是紅樓人物活動的藝術舞台,也是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曹雪芹總結當時江南園林和帝王苑囿創作出來的世外桃源,大觀園的園林設計對後世的園林建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樓夢》寫賈家的興衰。賈家裡最年長的是賈母,賈母有兩個兒子賈赦和賈政,其中賈政便是賈寶玉的父親。賈寶玉還有一位姐姐,叫賈元春,這位姐姐多才多藝,老早就被選入宮中,後來才選鳳藻宮當了貴妃。於是賈家就奏請皇帝批准元妃回家省親,誰想「竟准了」。賈家得知消息,自然十分高興,第一件事就是蓋造省親別院。這時傳來消息「周貴人的父親已在家裡動了工了, 修蓋省親別院呢。又有吳貴妃的父親吳天祐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這豈不有八九分了」,於是才過了一頓飯的功夫「老爺們已經議定了,從東邊一帶,借著東府里花園起,轉至北邊,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蓋造省親別院了。」
緊接下來「令匠人拆寧府會芳園牆垣樓閣,直接入榮府東大院中。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盡已拆去。當日寧榮二宅,雖有一小巷界斷不通,然這小巷亦系私地,並非官道,故可以連屬。會芳園本是從北拐角牆下引來一股活水,今亦無煩再引。其山石樹木雖不敷用,賈赦住的乃是榮府舊園,其中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桿等物,皆可挪就前來。」。這時缺銀子了,於是「江南甄家還收著我們五萬銀子。明日寫一封書信會票我們帶去,先支三萬,下剩二萬存著,等置辦花燭彩燈並各色簾櫳帳縵的使費。」
忙了一兩個月,園子就蓋好了。待到元春省親時,看到園子也吃驚不小,連連囑咐「以後不可太奢,此皆過分之極。」
在游園過後,元妃提筆寫就「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乃賜園名「大觀園」。就這樣,大觀園正式誕生了。
⑼ 大觀園真的是歷史上的賈府嗎
現在的北京大觀園是1984年為了拍攝電影《紅樓夢》而修建的,歷史上不存在賈府,曹雪芹祖父任江寧織造,小說中豪華的賈府,原型應當是在南京。
據考證,曹雪芹的童年已經是在北京度過的了,其時家境已經衰落,他對江寧府邸的印象應該來源於家中長輩的回憶,他後來在京的各王侯府邸來往,小說中的大觀園應該是他把他見過的各個豪宅與聽說的江寧府邸的形象結合在一起,自己構思設計出來的。
⑽ 大觀園是有關歷史的地方嗎
是的 是四大名著紅樓夢里的 又名石頭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