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化學成分n

化學成分n

發布時間: 2021-08-15 03:45:56

Ⅰ  化學成分

一、基本特點

根據黃鐵礦的化學分析結果(表5-4),乳山金礦黃鐵礦的化學成分有以下基本特點:

(1)與黃鐵礦理想成分Fe46.55%、S53.45%,S/Fe=2比較,本區黃鐵礦Fe、S的分析值都偏低,說明有較多雜質混入。S/Fe=1.93—2.06,其中S/Fe>2的比例為64.64%,以Fe虧損黃鐵礦占優勢,與膠西北棲霞金礦S/Fe特徵值相近。

(2)同膠西北一樣,乳山金礦黃鐵礦的微量元素成分也十分復雜,已分析的達19種。按照各微量元素的均值(10-6),可劃分為3000—500,500—100,100—50,50—10,<10等5組(表5-5)。19個元素的含量順序是:As—Cu—Ag—Co—Pb—Bi—Te—Au—Ni—、Zn—Cr—Sb—Ga—Mo—Se—Tl—Cd~In—Hg。

按地殼元素豐度計算各種元素在黃鐵礦中的富集系數(表5-6),其大小順序發生明顯變化,即:Te—Au—Ag—As—Bi—Se—Sb—In—Cu—Cd—TI—Pb—Co—Mo—Hg—Ni—Zn—Ga—Cr。

將兩個序列中前15種元素的共有元素作為乳山金礦的特徵元素,有Au、Ag、As、Sb、Bi、Se、Te、Cu、Pb、Co、Mo等11種。這與膠西北和我國23個金礦黃鐵礦特徵微量元素基本相同。

表5-4金青頂金礦黃鐵礦化學成分

表5-5乳山金礦田黃鐵礦微量元素含量分組(10-6

表5-6乳山金礦田黃鐵礦微量元素富集系數分組

二、時空變化

1.不同階段黃鐵礦化學成分

黃鐵礦主要化學成分及微量元素在早晚兩個成礦期由早到晚表現出明顯的規律性變化(表5-4,圖5-3):

(1)S、Fe及S+Fe由早到晚逐漸下降。早成礦期由Ⅰ-2→Ⅰ-3階段變化緩慢,晚成礦期由Ⅱ-2→Ⅱ-3階段下降迅速。

(2)Co、Ni由早到晚逐漸上升,與S、Fe為反變關系,表明二者為黃鐵礦中類質同象組分(代替Fe)的性質。

(3)Sb、Te由早到晚逐漸減少,與Se和Bi的逐漸增加形成互補關系。As在早成礦期與Se變化趨勢相同,到晚成礦期變化不顯著。As、Sb、Bi、Se、Te5種元素中,As含量為其他元素的n×10—n×103倍,Te、Bi的含量及變化也較大,這些元素主要呈類質同象取代S而存在。

(4)成礦元素Cu、Zn及Pb與不同階段硫化物含量密切相關。Cu、Zn在 I-3、Ⅱ-2階段明顯增多。Au及Au+Ag在早成礦期 I-3階段富集,與礦石的貧富具相應性。相比之下,晚成礦期主成礦階段(Ⅱ-2)Au、Ag都不高,與晚成礦期礦化不強是一致的。

(5)相對高溫元素Mo在早成礦期由早到晚下降迅速。

2.金青頂不同標高黃鐵礦化學成分

據表5-4,主成礦階段黃鐵礦化學成分在不同深度的變化特徵可歸納如下:

(1)主元素Fe、S隨深度增大而減小;

(2)微量元素Co、Ni、Se、Bi隨深度增加而增加,Te、Sb隨深度增加而減小。As主要受礦化強度制約,如—155m,—235m,ZK13-6,ZK17-2等富礦地段As明顯富集,而—195m,ZK13-8、ZK17-3等貧礦段相對分散。

(3)成礦元素Cu隨深度增大顯著減小,Zn呈變小的趨勢,Pb則不甚明顯,反映黃銅礦在礦體上部相對比較發育,下部相對貧化,方鉛礦和閃鋅礦變化不太明顯。在—155——235m不大的深度范圍內,Au變化無規律,Ag則向下增多。

圖5-3金青頂礦區不同階段黃鐵礦化學成分變化

Ⅰ2—黃鐵礦石英階段;Ⅰ-3—石英黃鐵礦階段;Ⅱ-2—多金屬硫化物階段;Ⅱ-3—石英綠泥石階段

三、標型意義

1.黃鐵礦形成條件

徐國風(1980)認為,沉積成因黃鐵礦S、Fe含量與FeS2理論值相近或硫略多。陳光遠等(1989)據膠東36個黃鐵礦成分研究,提出低溫或沉積成因黃鐵礦S/Fe比值較大的統計規律。本區黃鐵礦S、Fe含量偏離理論值甚大,鐵虧損明顯,表現了低溫熱液成因黃鐵礦的特點。

一般認為,高溫下黃鐵礦中Se較高而Te較低,低溫下Se低而Te較高,S隨溫度變化不大。由此,Юшко-Захарова(1964)提出:黃鐵礦的S/Se>20×104為沉積成因,(1—2.67)×104為熱液成因;Se/Te=6—10為岩漿成因,0.2左右為熱液成因。根據乳山金礦的實際,在相對較高溫的I-2和Ⅱ-2階段Te高Se低,較低溫的I-3、Ⅱ-3階段Se高Te低,S在晚成礦期也有明顯變化。另外,本礦床S/Se=(4.57—33.33)×104,其中大於20×104的數據佔36%,而礦床顯然不是沉積或岩漿成因,此外,熱液成因的玲瓏、三山島、棲霞等金礦黃鐵礦S/Se均值分別為49.52×10、52.04×104和53.08×104,沉積成因的二檯子金礦卻為17.31×104(陳光遠等,1989)。看來,黃鐵礦S/Se作為礦床成因判據需慎重對待。本礦床的Se/Te=0.005—16.04,變化較大,多數(55%)小於0.2,大於6者佔27%。所以,使用S/Se、Se/Te判別礦床成因的標志值,尚需統計大量資料才能確定。如果以S/Se和Se/Te作縱橫坐標式判別圖,不同成因區將有較大的重疊。

由於Co2+的親硫性比Ni2+、Fe2+都大,熱液期高溫階段Co2+優先進入黃鐵礦替代Fe2+,故高溫階段Co/Ni較大,本區早晚兩個成礦期隨時間演化Co/Ni降低,說明黃鐵礦的形成溫度是逐漸下降的,這與石英包體測溫結果是一致的。

邵潔漣(1984)指出:低溫熱液黃鐵礦以富As、Ag、Tl為特徵、中溫較富Ga、Ge,高溫富Re,本區黃鐵礦Ag、As富集系數均較高,說明本礦床屬偏低溫的中低溫礦床,也與測溫結果一致。

2.物質來源

據文獻報道(邵潔漣,1984),與基性岩漿活動有關的熱液黃鐵礦含一定數量的Bi,其量從極微到100×10-6,平均21×10-6。據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Bi在各種成因的黃鐵礦中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元素。我國23個不同類型中低溫金礦黃鐵礦統計(陳光遠等,1989)表明,以浸染狀產於變質岩中的銀坑山金礦黃鐵礦含Bi最高,為107.30×10-6,產於中酸性花崗岩中的浸染狀和脈狀金礦黃鐵礦含Bi—8.20—45.22)×10-6,總平均36×10-6,富集系數211。金青頂金礦黃鐵礦含Bi量變化很大,從(0.6—856.5)×10-6,其最高值出現在石英綠泥石階段的黃鐵礦中。本區金礦的形成與膠東群中幔源物質的活化是有一定聯系的。

魏明秀(1986)認為,與I型花崗岩有關的熱液黃鐵礦Co含量高,Co/Ni=1.9—5,與S型花崗岩有關的熱液黃鐵礦含Co低,Co/Ni≈1或<1。金青頂金礦黃鐵礦Co/Ni=0.40—14.37,顯示了膠東群重熔和荊山群混染並進一步成岩成礦的特點。

3.成礦期、成礦階段

從圖5-3可看出,在 I-3、Ⅱ-2階段之間,主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的趨勢線出現明顯的「斷層」現象,這是早、晚兩個成礦期更迭的標志,從而再次表明兩個成礦期的存在。

不同階段黃鐵礦化學成分有一定的差異,尤以Cu、Co、Ni、As、Mo、Cd顯著。Cu是Ⅱ-2階段的特徵元素,I-3階段Cu也較高。As是I-3階段特徵元素,Ⅱ-3階段次之。Ⅱ-3階段以富Bi為特徵,而 I-2階段以富Mo為特徵。

4.礦床剝蝕程度

原蘇聯西伯利亞和中亞西亞古生代褶皺帶金礦中的黃鐵礦,在礦體上部富Ba、Hg、Ag、Sb、(As),中部富Au、Cu、Pb、Bi、(Ag),根部附近則含 Ni、Co、Ti、Cr、(As)、(Cu)較高(Κοробеинников,1985)。金青頂金礦黃鐵礦元素的垂向變化表明,本礦床與西伯利亞及中亞西亞等地金礦黃鐵礦元素分帶特徵大體相符。Cu、Sb和Pb隨深度增大而下降,Co、Ni、Bi隨深度增大而增加,近地表處的黃鐵礦Hg、Ag含量不高,若按上述分帶,則礦體的剝蝕屬上部偏下,上帶已基本無存。—770m處ZK17-3中黃鐵礦雖最富Co、Ni,但富集系數也僅7.1和3.4,且同時有很高的中帶元素Bi,其富集系數高達1704。所以,—770m似未達礦化地段根部,向下仍有很大的前景。

5.礦化強度

在表5-4中,15528、11527、195123、1385、17328及19511為貧礦階段和貧礦段樣品,15569、2355、1364、1724和11512為富礦階段和富礦段樣品,分別統計二者的微量元素含量(表5-7),可以得出本區金礦找礦的黃鐵礦微量元素標志:

表5-7乳山金礦田黃鐵礦微量元素(10-6)與礦化強度

(1)無論貧礦或富礦黃鐵礦,其Au+Ag異常明顯,這是金礦的直接指示標志。

(2)微量元素中,As+Sb+Bi具最高含量,富礦黃鐵礦之As+Sb+Bi高於貧礦黃鐵礦,這是本區金礦黃鐵礦最重要的間接找礦標志。

(3)黃鐵礦中Cu+Pb+Zn總量次於As+Sb+Bi,但仍是重要的特徵元素,富礦高於貧礦。

(4)Co、Ni的含量排序位居Pb、Zn之前,富礦略高於貧礦,可作找礦的參考。

(5)Se+Te在全部含金黃鐵礦中均值均較高,它們的富集系數很大,是重要的找金標志元素。

(6)富礦黃鐵礦的微量元素總量(表5-4中除S、Fe外前10項之和)大大高於貧礦黃鐵礦,這是眾多金礦研究的共同結論。

Ⅱ 化學成分:C , Mn , P , S , Nb ,V , Ti , Cr , Ni ,Cu ,N ,Mo 這些化學成分的中文意思是什麼

碳[tàn ],錳[měng ] ,磷[lín ] ,硫[liú ] ,鈮[ní ] ,釩[fán ] ,鈦[tài ] ,鉻[gè],鎳[niè],銅[tóng ] ,氮[dàn],鉬回[mù ]

Ⅲ 化學中,N M n分別代表什麼

物質的量——n,摩爾質量——M,粒子數(微粒的個數)——N。

1、物質的量

(1)概念: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目多少物理

(2)符號:n

(3)單位:mol

2、摩爾質量

(1)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的質量

(2)符號:M

(3)單位:g·mol-1

3、粒子數

粒子數的觀念是在理論上考慮的一個主要角色。實務上,主要在化學,給定的熱力學系統內的粒子數需要確定,但實際並非能夠直接用粒子數來度量。如果材料是均勻的,並且具有已知用摩爾為單位物質的量n,粒子數N的關系可以被發現為:N=nNA,此處NA是亞佛加德羅常數。

(3)化學成分n擴展閱讀

「物質的量」相關概念的起源與發展

德國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Osrwald,Friedrich Wilhelm,1853-1932)基於對道爾頓原子假說和阿伏加德羅分子假說的質疑,於1900年首次提出「摩爾(mole)」這個名稱,將其定義為一個關於質量的量。採用「摩爾」來統一「克分子」「克原子」「克離子」「克當量」等概念。

這與當時盛行的當量理論一致,與分子原子論不一致。採用「摩爾」主要是達到反對原子假說和分子假說的目的,因為摩爾是拉丁語,其含義是「質量很大、一堆」,剛好與原子、分子的含義「質量很小」相反。

Ⅳ 化學成分中的Nppm是什麼意思

百萬分之N的意思,N是大於0的數字

Ⅳ 化學中n和N分別代表什麼

n-----物質的量
或者有時候設為原子個數
N----氮元素
粒子個數

Ⅵ 化學N指什麼成分

氮。Nitrogen.
氮元素。
氮原子。

Ⅶ N04400具體是什麼化學成分

Monel400銅鎳合金是一種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綜合性能極佳的耐蝕合金。

Monel400(UNS N04400)銅鎳合金

簡介
Monel400合金其化學成分主要由 30%Cu 和 65%Ni 加少量的Fe(1%-2%)所組成。由於化學成分上的差異,它又可以有多種合金牌號,但是他們之間在耐蝕性上並沒有顯著差別。Monel400合金比純鎳更耐還原性介質的腐蝕,而較純銅更耐氧化性介質的腐蝕。
各國標准及通稱:MONEL400,ASTM B127,ASME SB-127,AMS 4554,JIS NW4400
美國UNS:N04400 ,德國DIN: NiCu30FeW-Nr: 2.4360 中國GB/T: MCu-28-1.5-1.8 英國BS: NA 12 化學成分標號:Ni68Cu28Fe
UNS N04400合金的化學元素成分%: C: ≤0.3 ,Si: ≤0.50,Mn: ≤2.0, Ni: ≥63, Cu: 28~34 , S: ≤ 0.024 , Fe ≤ 2.5 ,
Monel400是一種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綜合性能極佳的耐蝕合金。此合金在氫氟酸和氟氣介質中具有優異的耐蝕性,對熱濃鹼液也有優良的耐蝕性。同時還耐中性溶液、水、海水、大氣、有機化合物等的腐蝕。該合金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一般不產生應力腐蝕裂紋,切削性能良好。
性能
抗拉強度:σb≥450Mpa,屈服強度:σb≥170Mpa,延伸率:δ≥30%。

Ⅷ A105N化學成分及機械性能

A105N碳鋼也叫碳素鋼,指含炭量WC小於2%的鐵碳合金。碳鋼除含碳外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一般碳鋼中含碳量較高則硬度越大,強度也越高,但塑性較低。碳鋼為塑性材料.開始時遵守胡克定律沿直線上升,比例極限以後變形加快,但無明顯屈服階段。相反地,圖形逐漸向上彎曲。這是因為在過了比例極限後,隨著塑性變形的迅速增長,而試件的橫截面積逐漸增大,因而承受的載荷也隨之增大。

從實驗我們知道,低碳鋼試件可以被壓成極簿的平板而一般不破壞。因此,其強度極限一般是不能確定的。我們只能確定的是壓縮的屈服極限應力。

Ⅸ N!80A化學成份

化學成分中上學的時候非常嚴肅的時候,建議你問一下專業的人士。

Ⅹ N10665是什麼材料N10665化學成分

N10665是哈氏合金材料,鎳基合金,耐高溫耐腐蝕。

Hastelloy B-2 (UNS N10665) 鎳鉬合金

Hastelloy B-2特性及應用領域概述:

鎳鉬合金Hastelloy B-2 的碳、硅含量極低,降低了焊接熱影響區碳和其它雜質相的析出,因此其焊縫也具有足夠的抗腐蝕性。Hastelloy B-2 在還原性介質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如各種溫度和濃度的鹽酸溶液。在中等濃度的硫酸溶液(或者含有一定量的氯離子)中也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同時也能用於醋酸和磷酸環境。合金材料只有在適宜的金相狀態和純凈的晶體結構時才能具有最好的耐腐蝕性。在化學、石化、能源製造和污染控制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硫酸、鹽酸、磷酸、醋酸等工業中。

Hastelloy B-2相近牌號:

NS322(中國)、NiMo28(法國)、W.Nr.2.4617(德國) 、00Ni70Mo28、N10665

Hastelloy B-2 金相組織結構:

Hastelloy B-2 為面心立方晶格結構。通過控制鐵和鉻含量在最小值,降低了加工脆性,阻止了在700-870℃間Ni4Mo 相的析出。

Hastelloy B-2工藝性能與要求:

1、應盡量快速加熱至要求的溫度。熱加工溫度范圍1160℃~900℃。

2、該合金的晶粒度平均尺寸與鍛件的變形程度、終鍛溫度密切相關。

3、合金錶面氧化物、氧化色和焊縫周圍的焊渣的附著性比不銹鋼強,推薦使用細晶砂帶或細晶砂輪進行打磨。

4、合金應在退火之後進行機加工,由於材料的加工硬化率較高,因此宜採用比加工低合金標准奧氏體不銹鋼低的切削速度和重進刀進行加工,才能切入冷作硬化的表層下面。

Hastelloy B-2主要規格:

Hastelloy B-2無縫管、Hastelloy B-2鋼板、Hastelloy B-2圓鋼、Hastelloy B-2鍛件、Hastelloy B-2法蘭、Hastelloy B-2圓環、Hastelloy B-2焊管、Hastelloy B-2鋼帶、Hastelloy B-2直條、Hastelloy B-2絲材及配套焊材、Hastelloy B-2加工件。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