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秦始皇怎麼死的

秦始皇怎麼死的

發布時間: 2022-03-31 14:06:10

⑴ 秦始皇怎麼死的

病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今邢台廣宗)。

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時,在半路得了病。他忌諱「死」字,群臣誰也不敢說死的事。當走到沙丘平台時,秦始皇覺得自己不行了,便遺詔給公子扶蘇說:「我死後你要回到咸陽(秦首都)參加治理我的喪事。」

當時遺詔在趙高之處,沒有公開,秦始皇死後,李斯和趙高怕扶蘇回來繼承帝位,便毀掉秦始皇遺詔,又偽造了一分假遺詔,讓胡亥即位。

由於秦始皇死在半路,李斯怕公子知道秦始皇已死,天下有變,便將消息隱瞞,秘不發喪,下令兼程回咸陽,並將秦始皇的屍體置於車中。百官陪乘,所到之處,眾人依然像以前一樣進食奏事,只有少數人知道秦始皇的死訊。

(1)秦始皇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台沙丘。

⑵ 秦始皇怎麼死的

病死

持死於疾病說的,認為秦始皇早年患過結核性腦膜炎,後又得了癲癇病,並經常發作。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時,在陽武博浪沙遭人行刺,身後的一輛副車被刺客用重錘砸得粉碎。隨後,又發現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和出言 "今年祖龍死"的"仙人"。秦始皇很迷信,這些現象使他感到恐懼不安。為了消災避難,尋找長生不老葯,秦始皇聽從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議,進行第五次巡遊。但這次巡遊不僅沒有使他消災和獲得長生不老之葯,反而使他由於勞累和緊張引發了癲癇病。犯病時,他的頭重重地撞到車內用來消暑的青銅冰鑒上,腦部受到撞傷,導致結核性腦膜炎復發,雖經御醫全力搶救,但終因醫療條件限制,最後死於沙丘。

⑶ 秦始皇是怎麼死的

秦始皇的死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於非命,一說死於疾病。

關於秦始皇之死,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個是他死於非正常死亡,另一個是他死於疾病。

1、 以非正常方式死去

秦始皇死後,葬在驪山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以東5公里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始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宏大、設計精良的皇陵。

每年有70萬人修建驪山陵墓。剩下的陵墓周長2000米,高55米。內飾非常豪華。頂部由銅製成,以水銀為河流、湖泊和海洋,並覆蓋有機械裝置。上面是由珍珠製成的太陽、月亮和星星。秦始皇陵內外有兩道夯土牆,象徵著京城皇城和宮城。

陵墓位於內城的南部。它高51米,底部長1700米。據史料記載,秦陵內有各種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珍異寶。秦陵周圍有大量形制、內涵各異的墓葬和墓葬,其中已探明的墓葬有4000多座。

光是看看秦始皇陵園里的兵馬俑,就可以看到建墓人的沉重負擔。而且,建墓的工匠在建墓後都被活埋了。

⑷ 秦始皇怎麼死的

給你點我前段時間剛看的一本書《王立群讀史記》裡面的觀點:秦始皇的死因目前有兩種說法:病死(自幼有病;因累致病;高溫致病;遺傳致病)和謀殺。
先講病死:史記中有一段對秦始皇的外貌描述可看出他可能自幼有病,但是這種說法我不認同,當時荊軻刺秦時他跑的賊快,動作特瀟灑。因累致病很可能,他後宮太多,批閱公文多,巡行天下多,有這三多能夠看出他累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當時的巡遊可沒那麼簡單,就坐那種馬車連坐幾個月能不累嘛。高溫致病也很可能,他死在第五次大巡,從冬季出發,夏季才到齊地,冬冷夏熱他全趕上了,氣候變化寒熱交替,坐在馬車上過個9個月,憋死他。遺傳是因為他家的長壽基因不高,他祖宗基本都早掛。
再講下謀殺,有可能謀殺他的人有三個:胡亥,趙高,李斯。比較多人認為是趙高。
我自己認為病死的可能性較大。謀殺的說法沒有文獻記載,又無出土文物作證,都是推理出來的。病死還有點文獻作為依據。

⑸ 秦始皇怎麼死的

向東求仙 壽終卻歸西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後,雖然希望皇位能萬世萬代地傳下去,但他自己還是想長生不老,於是就千方百計地尋求仙丹妙葯,因此,在統一全國之後,秦始皇經常出巡,這樣也能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沒有想到,他的性命就壞在了為了求仙丹的出巡路上。
在統一的第二年,秦始皇曾經出巡過北面,當時主要是為了抵禦匈奴,鼓舞士氣。他全國性的出巡一共有四次,第一次是在統一全國後的第三年,在第四次,秦始皇死在了出巡迴來的路上。
現在,許多地方還存有秦始皇出巡時留下石刻,如著名的泰山上的石刻,這些石刻主要是為秦始皇歌功頌德,宣傳自己統一國家、進行各項改革的歷史功績。
為了找到神仙,求得仙葯,秦始皇的出巡總是到海邊去,因為他聽說神仙總是在海邊出現。到碣石(現在的河北昌黎)一次,到成山(現在山東成山角)兩次,到琅邪和之罘三次,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傳說是神仙常來登陸的地點。每到一個地方,秦始皇都要派很多的方士去求仙找葯,著名的徐福東渡日本就是秦始皇所派,現在日本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一代天皇。
到了公元前的120年,即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開始了他的死亡之巡。他率領大隊人馬,從都城咸陽出發,直奔南方的雲夢(現在的洪湖和洞庭湖地區),並到九嶷山祭祀了祖先舜。接著,乘船東進,在丹陽(現在安徽當塗)上岸,到了錢塘(現在浙江杭州),又向西渡江登會稽山,祭祀了治水的大禹,然後刻石於會稽山。下山後,從吳中(現在江蘇吳縣)北上,繼續他的求仙之旅。為了能見到神仙,秦始皇一直是沿著海邊北上,但總是一無所獲,最後,失望的秦始皇只得往回返,沒想到在平原津(現在山東平原縣)就一病不起。
隨行的趙高、李斯和胡亥等人知道秦始皇時日不多,但因為秦始皇忌諱說「死」字,所以沒有人敢向他問身後的國事如何安排。隨著病情越來越重,秦始皇也意識到生命到了極限,便留下了遺詔,要長子扶蘇奔赴咸陽主辦喪禮,並繼承皇位。詔書放在任中車府令的趙高那裡,還沒有等詔書送出,秦始皇便在公元前210年的七月暑熱季節,在沙丘平台(現在河北廣宗境內)病死了。
秦始皇死時僅五十歲,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稱皇帝十二年,總共三十七年。
為了防止秦始皇的兒子們爭奪皇位而導致天下大亂,李斯封鎖了消息,將秦始皇的屍首放在車里繼續向咸陽趕路,但熱天中屍體開始腐爛,散發出臭氣,為了掩蓋,李斯讓每輛車上都裝一石鮑魚,用魚臭掩蓋屍體的腐臭。
趙高比李斯奸詐,他為了自己專權,竟借扶蘇不喜歡李斯的事實來蠱惑李斯和他一起篡改了詔書,讓胡亥繼承了皇位。同時假造聖旨讓扶蘇自盡。胡亥即位後就是秦二世。
同年九月,秦始皇被葬在驪山墓中。墓高有五十丈,像座山陵一樣。皇帝原來的墓都是依山而建,所以叫陵墓,後來,皇帝的墓不都依山而建,而是建成山丘一樣高,所以,「陵」除了指小山外,就是指皇帝的墓了。按照規定,皇帝的墓可以建九丈高,但至高無上的皇帝陵墓總是超過這個高度。至於百姓的墓,不但要稱為「墳」,還限制在三尺以下,否則就是觸犯法律,要受處罰。其他大臣們的墳墓也有規格限制,不能隨便超越。
秦始皇的驪山墓建得很豪華,因為墓室很深,有泉水滲進,為了阻止泉水,便用銅汁澆鑄。墓頂則用無數珠寶鑲嵌,做成日月星辰的樣子,底部用水銀做成江河湖海的樣子。墓室里還有文武百官排列兩邊。一切都仿照在世時的樣子。為了防止偷盜破壞,墓中遍設機關,如有人進入,弓箭會自動發射。
秦始皇的陵墓就在陝西臨潼縣的東面五公里遠的下河村附近,經過測量,墓高55.5米,周長2公里。
秦二世即位後,殘暴的統治不在其父親之下,僅僅三年,不但秦二世被趙高所殺,秦的江山也在風雨中分崩離析,秦始皇想傳到千代萬代的王朝僅到二世便結束了,這真應了那句話「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⑹ 秦始皇怎麼死的

秦始皇死於何因?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於疾病,一說死於非命。
持死於疾病說的,認為秦始皇早年患過結核性腦膜炎,後又得了癲癇病,並經常發作。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時,在陽武博浪沙遭人行刺,身後的一輛副車被刺客用重錘砸得粉碎。隨後,又發現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和出言 "今年祖龍死"的"仙人"。秦始皇很迷信,這些現象使他感到恐懼不安。為了消災避難,尋找長生不老葯,秦始皇聽從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議,進行第五次巡遊。但這次巡遊不僅沒有使他消災和獲得長生不老之葯,反而使他由於勞累和緊張引發了癲癇病。犯病時,他的頭重重地撞到車內用來消暑的青銅冰鑒上,腦部受到撞傷,導致結核性腦膜炎復發,雖經御醫全力搶救,但終因醫療條件限制,最後死於沙丘。
持死於非命說的,以原科學院院長、著名史學家郭沫若為代表。郭沫若認為,秦始皇在巡遊途中復發了癲癇病,頭部受撞,引發結核性腦膜炎,但這種病絕不會在幾天之內就致人死命,而可以維持二三周時間,這段時間足可以回到咸陽。郭沫若認為,秦始皇是被他小兒子胡亥害死的。郭沫若分析,當時秦始皇雖然病重,但意識很清楚,為穩定秦王朝,親筆寫下了傳位長子扶蘇的木簡遺詔,讓趙高派人送給遠在上郡的扶蘇;而趙高卻與李斯密謀傳位給胡亥,並將遺詔改為 "賜死扶蘇、蒙恬",但當時他們還怕秦始皇再次醒來,所以,沒有敢立即將篡改的遺詔送出去。可當他們第二天去看秦始皇時,發現秦始皇己死去多時,右耳流著黑血,身子都硬了。郭沫若認為,這是胡亥害怕夜長夢多,擔心趙高、李斯發生動搖而下的毒手,很可能是將一根長3寸的鐵釘從秦始皇的右耳釘人腦顱,致其死亡。這事李斯和趙高事先也不知道。
這兩種觀點,至今尚無定論。不過,人們對解開此謎充滿信心,因為據考察,秦始皇陵沒受破壞,秦始皇遺體尚在,而且墓中大量的水銀形成的水銀蒸汽對遺體有冷凝防腐作用。待秦始皇陵發掘之時,不僅秦始皇死亡之謎可以解開,而且還可能看到秦始皇人葬時的遺容。

⑺ 秦始皇是怎麼死的

本名 嬴政
別稱 秦政、趙正、祖龍、始皇帝、秦始皇
所處時代 秦朝
民族族群 華夏族
出生地 趙國邯鄲
出生時間 公元前259年
去世時間 公元前210年
主要成就 統一六國;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萬里長城
逝世地 沙丘
陵寢 驪山陵


死亡之謎
秦始皇的死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於疾病,一說死於非命。
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關於秦始皇之死,《史記》記述很多,分別見於《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蒙恬列傳》等處,死因已明,無可置疑。發現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和出言「今年祖龍死」的「仙人」。秦始皇很迷信,這些現象使他感到恐懼不安。為了消災避難,尋找長生不老葯,秦始皇聽從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議,准備第五次巡遊。然而由於一路勞頓,秦始皇到平原津就病倒了。趙高奉命寫遺書,給受命監軍河套的秦始皇長子扶蘇:「與喪命咸陽而葬。」信還未發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宮。
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體質較弱。他勤政,每日批閱文書一百二十斤,工作極度勞累;加以巡遊中七月高溫,以上諸因素並發,促使他在途中病發身亡。至於他死於何病,有人認為他死於癲癇。癲癇發作一般分四個時期:起初頭暈、胃部不適,繼爾突然意識喪失,隔肌痙攣,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然後全身肌肉抽動、口吐白沫,最後數十分鍾才能清醒。郭沫若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推測秦始皇幼時患有軟骨症,時常患著支氣管炎,所以他長大後胸部和鷙鳥一樣,聲音似豺狼,後來由於政務繁重,引發腦膜炎和癲癇等病症。後來秦始皇渡黃河,癲癇病發作,後腦殼撞在青銅冰鑒上,加重了腦膜炎的病情,人處於昏迷狀態;當車趕到沙丘後第二天,趙高、李斯發覺秦始皇已死去多時。
持第二種觀點的人從幾篇有關秦始皇死亡情況的史書推敲,發現了可疑之處。這次出遊隨從人員主要有趙高、李斯、胡亥等人,上卿蒙毅也在隨行之列。蒙毅是蒙恬親弟弟,扶蘇的親信,可是當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時,蒙毅被遣返回邊關。從突然的人事變動來看,這似乎是趙高等人的計謀。因為蒙恬領兵30萬隨公子扶蘇駐防上郡,從秦始皇的身邊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蘇的耳目;加之趙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後因秦始皇赦免,趙高才恢復官爵,趙高從此對蒙毅恨之入骨,誓要滅掉蒙氏一族。

熱點內容
七年級下冊地理同步 發布:2025-09-18 21:49:01 瀏覽:253
大學城英語 發布:2025-09-18 21:32:25 瀏覽:589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 發布:2025-09-18 19:59:33 瀏覽:531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
2017個人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18 16:04:58 瀏覽:8
教師資格證統考一年幾次 發布:2025-09-18 14:01:59 瀏覽:922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