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工資要交多少稅

工資要交多少稅

發布時間: 2022-04-06 16:42:02

❶ 一萬二的工資要扣多少的稅

我們的新個稅法已經實施兩年了,稅率不再是過去的每月不變,而是要累計按照全年的額度計算。
一個人月收入一萬五工資的話,先要從收入中刨去不需要納稅的社保、公積金、免徵額、專項附加扣除等。然後將一年中已發生的應繳稅的錢加在一起,根據稅率表累計計算要交的個稅。由於我國實行的是累進稅率,所以會出現一年裡個稅越交越多的情況,收入越高個稅漲幅越大。
月收入15000的個稅變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月收入15000的情況下,個稅月繳納錢數在6月和8月有一個飛躍。1月到5月每月交個稅199.56元,6月份交個稅473.4元,七月份到年底每個月交個稅665.2.元。
月收入15000的工資變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到手收入的變化,從1月到5月,稅後月收入為11452.44元,6月份為11178.6元,8月份至12月收入為10986.8元
累進稅率表意味著有時候收入在達到相應檔次時,個稅會大幅提高,所以免稅額度就變得相當重要,如果符合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條件的,應在年前及時進行申報,避免多扣個稅。
如果忘記的話,還可以在次年的3~6月份對上年的個稅進行匯算清繳,要及時進行補救。享受好國家給予的個稅減免政策。不然就上交國家啦。

❷ 工資要交多少稅

工資5000要交稅,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起征點」為5000元,並適用新稅率表,具體如下:
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❸ 現在工資需要交多少稅

一般月工資達到五千就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❹ 工資達到多少要交稅,一般要上多少錢的稅

2018.10.1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於2019.1.1起施行,起征點由3500元上調至5000元。2018年8月31日,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多項支出可抵稅。今後計算個稅,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❺ 工資12500要交多少稅,怎麼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❻ 工資多少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您好,個人所得稅是我國公民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所得繳納的一種稅。而個稅起征點是5千元,如果你的個人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千元,超出的部分就要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換一種說法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數額減去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工資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的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一、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二、專項附加扣除如下,明細查看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5.住房租金: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6.贍養老人: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
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三、至於稅率,根據超出部分的金額不同,稅率也不同。超出金額不高於3千的,稅率是3%;不高於1萬2的,稅率是10%;不高於2萬5的,稅率是20%;不高於3萬5的,稅率是25%;不高於5萬5的,稅率是30%;不高於8萬的,稅率是35%;高於8萬的,稅率是45%。

❼ 工資多少工資要交個人所得稅

職工工資所要交的個人所得稅的數額,是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乘以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九)偶然所得。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❽ 工資多少錢要交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我國公民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所得繳納的一種稅。而個稅起征點是5千元,如果你的個人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千元,超出的部分就要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征稅對象:

法定對象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❾ 工資6000要交多少稅

您好:月工資6000元在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和社保扣除等情況下,每月需繳納30元的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率為3%,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為(6000__12-60000)__3%=360元。此為年總繳稅額,平均到每個月為30元。月工資為6000的情況下,應繳納30元的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 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 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熱點內容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
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發布:2025-09-17 15:10:22 瀏覽:380
2014年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9-17 14:19:55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