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什麼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什麼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發布時間: 2021-08-03 12:32:31

什麼是乙肝病毒隱性攜帶者

你聽我說吧,什麼事都沒有。關鍵是1、3項是否陽性,核心抗體是陽性沒問題的。放心吧。不要隨便聽說。

❷ 乙肝病毒攜帶者是什麼意思

肝炎病毒攜帶者,指的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它指的是肝功能正常、乙肝DNA是陽性,這樣的患者不需要特殊的治療,需要定期復查就可以,每3-6個月復查一次。如果有家族性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並且年齡大於30歲以上,對於這樣的攜帶者,建議做肝穿刺活檢檢查。如果肝臟病理,提示炎症或纖維化程度大於二級以上,這樣的患者也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對於乙肝來說,抗病毒治療的周期比較長,至少四年以上,如果是肝硬化,就需要終身服葯。

❸ 什麼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如何治療

1.概述乙肝病毒攜帶者(HBsAg攜帶者),是指HBsAg陽性,但無肝炎症狀和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乙肝病毒攜帶者不等於乙肝病人。對這類攜帶者不應按現症肝炎病人處理,除不能獻血及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但要加強隨訪;HBsAg攜帶者要注意個人衛生、經期衛生及行業衛生,牙刷、剃須刀及盥洗用具等應與健康人分開。
據統計,我國約十分之一人可能攜帶乙肝病毒。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母嬰傳播及免疫功能較弱的青少年、成人接觸乙肝病毒。
無症狀HBsAg攜帶者分為3類:①患過肝炎而本人全然不知。因其臨床症狀和肝臟損害輕微且很快痊癒,僅表現為病後的HBsAg攜帶狀態。②健康攜帶者,經多次反復化驗,肝功能均屬正常,無任何症狀、體征,甚至做肝活檢時亦未見病理損害,肝組織結構完整。③經肝活檢病理診斷為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
第一類無症狀HBsAg攜帶者應進行醫學跟蹤,每3個月復查一次肝功能,以便及時了解有無肝損害,若有肝損害則應及時治療。第二類無症狀HBsAg攜帶者可以照常工作、學習和勞動,大部分人預後良好。經過一段時間後,隨著機體自身免疫狀態的改善,可以自然轉陰。第三類無症狀HBsAg攜帶者經證實肝臟有病理損害後,應按現症病人對待,及時進行治療。
乙肝病毒攜帶者不等於乙肝病人。但是,無症狀HBsAg攜帶者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這些人體內有病毒存在,而且有進行復制或傳染他人的可能性,故不應從事飲食服務行業及保育工作。HBsAg攜帶者要注意個人衛生及公共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實行分餐制;不與他人混用洗漱用品。女性還要注意經期衛生,防止經血污染日常生活用品。
目前對無症狀HBsAg攜帶者的醫學處理原則主要有三條。①保護肝臟:絕對戒酒,避免過勞,保持心情舒暢,合理營養,定期復查乙肝病毒標志物及肝功能,必要時可服用維生素C、保甘維蕎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加強肝臟營養,忌盲目用葯。⑦抗乙肝病毒治療: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葯,如選用干擾素、拉米夫定、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以及中成葯等。③家庭個人衛生處理:家庭其他成員可注射乙肝疫苗預防感染。無症狀HBsAg攜帶者的生活用具、衣物等可用02%的84消毒液浸洗(20分鍾),餐具亦可採用蒸煮30分鍾的辦法消毒或分開使用。
總之,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轉歸良好,不僅有一小部分可自然轉陰,而且大部分為持續穩定的終身乙肝病毒攜帶狀態(其中約有半數出現肝臟輕微的病理變化,這種變化是相對穩定的一種乙肝病毒持續感染的低反應狀態,需要治療);但是大約3%可發生肝炎,且發生肝癌的可能性也較非攜帶者大得多。作為乙肝病毒攜帶者仍然應該加強免疫調整和肝臟營養。請參考肝臟針對性高營養新方法。
2.乙肝病毒攜帶者四個正確對待(1)不要自悲自責:乙肝不可怕,可怕的是跟正常人一樣的乙肝病毒無症狀攜帶者在就業、轉干、升學……中所遭受的歧視和不公。
其實,乙肝病毒攜帶者中大部分屬於病毒復制不活躍的,傳染性比較弱。只有少部分病毒復制活躍,具有傳染性。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預防。日本從1980年開始實行乙肝疫苗接種之後,乙肝病毒攜帶者由過去的10%~13%下降為08%~13%。我國從1992年實行乙肝疫苗接種後,特別是為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後,乙肝病毒攜帶率已開始呈逐漸下降趨勢。據推算,通過兩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國乙肝病毒攜帶率可從目前的10%下降到1%以下,達到或低於日本和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
乙肝病毒無症狀攜帶者,大部分只是體內殘留病毒,而且復制不活躍,經臨床做肝穿證實,對肝臟損害較少。乙肝病毒攜帶者絕大部分沒有症狀,只有少數人會有疲乏的感覺,經過休息之後即可消失。60%~70%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是通過各種查體發現的。在體檢時,一旦查出攜帶乙肝病毒,應該到正規的傳染病醫院、肝病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檢查時,醫生首先是問,然後是查。問的內容包括:是否有經常乏力、食慾不振、惡心、厭油、尿黃、面色暗等症狀;是否有家庭聚集現象;是否有與乙肝病人直接或間接接觸史;是否服用過一些對肝臟有害的葯物,可能還要詢問有無飲酒史。查的內容包括:①體征。是否有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顏面毛細血管擴張,皮膚及鞏膜黃染,肝臟、脾臟腫大情況、移動性濁音、雙下肢水腫等表現。②血清學的檢查。肝功、乙肝病毒標志物,看病毒活躍的程度如何。③影像學(B超、CT)的檢查。通過「問」和「查」後,再進行綜合判斷。難以判斷的,必要時還要做肝穿病理檢查。攜帶乙肝病毒是不是肝炎,通過肝穿就可以確定,這通常被作為「金標准」。對沒有任何症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第一,要進行動態觀察。每隔3~6個月到醫院做檢查。第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肝臟有害的習慣要改變,比如飲酒、吸煙等。第三,自己心理上不要有壓力,應該和正常人一樣生活。第四,患其他疾病就診時,要向醫生通報自己的情況,告訴醫生自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這樣,醫生在用葯時會考慮葯物是否對肝臟有損害。
(2)不要把「轉陰」作為終生目標:在不少患者的心目中,治療的根本目的就是讓病毒指標轉陰,即所謂的「大三陽」、「小三陽」全部轉陰,誤認為只要病毒指標轉陰了,肝炎才算是治好了。這一誤解帶來了許多問題:患者四處尋找轉陰良方,但用葯後往往令人失望,或是偶有一二項指標轉陰,但好景不長,出現反復。有的患者經過治療,「大三陽」確實轉為了「小三陽」,照理來說,病情應該好轉,但是,事實卻相反,病情進一步惡化。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說明上述病毒轉陰帶來了不良的後果,這些陰轉大多是病毒變異造成的,病毒變異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變異的後果也是相當復雜的。
據統計,一般乙肝病毒標志物(俗稱兩對半)是「大三陽」者,經肝穿證實有30%~50%是肝炎患者,而且男性多於女性。乙肝的病情演變規律是,經過30~40年時間,沒有其他夾雜因素的話,發展為肝硬化。
乙肝病毒復制活躍的,對他人傳染性強,自己患乙肝的可能性也大。復制弱的或不復制的,傳染可能性小,患肝炎機會少。「大三陽」病毒復制活躍,傳染性強,「小三陽」病毒復制弱,病毒基本上復制不活躍,所以人們普遍認為「大三陽」病情重,「小三陽」病情輕。其實真正決定患者病情輕重的大致有以下3種情況:①有一小部分「小三陽」患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陽性,提示病毒復制仍然活躍,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發生變異的結果,患者的病情可能較重和發展更快,應加以注意。②無論患者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沒有明顯的症狀,都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而不能診斷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攜帶者中,大多數人是在嬰幼兒時期感染乙肝病毒,由於當時機體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無力清除病毒,乙肝病毒容易與其長期共處,而成為慢性攜帶者的。③無論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如果肝功能出現異常,或有臨床症狀、體征的,如肝脾大等,則應該判定為乙肝患者,需要積極治療。
(3)乙肝病毒攜帶者暫時不予特殊治療為好:乙肝病毒攜帶者占我國總人口數的8%~10%(約一億四千萬人),許多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偶然查體時被發現的,自身並沒有明顯不適。這些人群該不該治療呢?簡要分析、討論如下。
從理論角度上講,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應該及時防範和治療的高危人群。乙肝病毒攜帶狀態往往是乙肝發病的「潛伏狀態」,此潛伏期可長可短,長者可達數十年。潛伏期的長短取決於患者的遺傳、種族、年齡及感染方式等方面的因素,眾多的遷延性和活動牲肝炎甚至肝硬化患者常常由乙肝病毒攜帶者發展而來。一般認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的15%~20%可能向顯性肝炎方向演變。因此,病毒攜帶狀態更像是潛伏在人體中的一枚「不定時炸彈」,可能在一些外因(諸如重度疲勞、酗酒、悲傷等因素)和內因(重疊感染其他病毒、病毒基因變異等因素)作用的條件下,突然發病。因此,把乙肝病毒攜帶者視為不穩定的高危人群是恰當的,及時的防範和治療非常重要。
從實際情況上看,乙肝病毒攜帶者又是最難以防範和不該治療的特殊人群。乙肝病毒攜帶者混雜在正常人群中,不可能天天對他們進行隨訪和隔離。他們何時有可能傳染給別人、何時有可能發病都是未知數。還有一些乙肝病毒攜帶者不僅定期隨訪,而且按時用葯,有用干擾素的,有用胸腺素的,有用聚肌胞的,有用中葯的,幾乎都沒有明顯效果,「大三陽」還是「大三陽」,「小三陽」還是「小三陽」;有的還越治越壞,引起顯性肝炎發生。由於攜帶者本身所處的免疫耐受狀態、病毒與肝細胞整和等原因,決定了目前尚處在「無可奈何」的境地。另外,根據國情特點,也難以做到防範和治療。如果想要搞清我國究竟有多少乙肝病毒攜帶者,首先要在全國范圍內搞一次全面檢查,不要說組織工作艱難巨大,花銷也非常龐大,一個人要做一次肝功能和「兩對半」檢查,需費甩為50~80元,全國則需近百億元;查出來的人如果還要治療,以人均1000元算,全國將需一千多億元。而且這些花費常常是「無功而返」,既損國家,也損個人。從這個角度看,乙肝病毒攜帶者暫時不予特殊治療為好。
從全面角度分析,乙肝病毒攜帶者應是以防為主、以治為輔,「自治」為主、「外援」為輔相結合的原則予以處置對於乙肝病毒攜帶者不予特殊治療,並不等於放任自流,任其發展。
(4)一定要做好乙肝病毒攜帶者預防及隨訪工作:一定要做好乙肝病毒攜帶者預防及隨訪工作,預防其他傳染病的感染,注射甲肝疫苗和其他傳染病疫苗;禁酒;適度參加體育與休閑鍛煉,避免過度疲勞,起居有常;調心態,樂觀向上,豁達處世;定期復查肝功系列及B超,了解病變與否。
3.乙肝病毒攜帶者驗方乙肝湯【功用】扶正祛邪、益氣解毒。
【主治】乙型肝炎攜帶者。
【組成】黃芪50克,絞股藍50克,茯苓15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紫草根15克,半枝蓮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柴胡9克,法半夏9克,黃芩12克,甘草6克。
【加減用葯】濕重於熱者,加藿香、蒼術、澤瀉、茵陳、豬苓;熱重於濕者,加茵陳、大黃、梔子、連翹;氣郁型,選用柴胡、枳殼、黨參、白術、山葯;陰虛型,選用黃精、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何首烏;隱匿型,加桑寄生、五味子、靈芝等。
【用法】每天1劑,水煎服。2個月為1個療程。總療程為2~4個月。兒童劑量酌減。
【出處】吳克山.乙肝湯治療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100例.福建中醫葯,1992,23(2):37乙肝丸【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活血,化痰散結,通絡柔肝。
【主治】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
【組成】瓜蔞200克,虎杖500克,酒炒丹參100克,炮穿山甲100克,檳榔100克,蜂房100克,明礬25克,浙貝母70克。
【加減用葯】黃疸指數偏高者,加茵陳100克;轉氨酶稍高者,加五味子或覆盆子100克。
【用法】上葯共研極細粉,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次服1丸,每天3次,溫開水送服。上葯為1個療程量,1個療程45天。每個療程後復查肝功能、兩對半1次。停葯1周,再進行下1個療程。
【出處】李合國,張鋒.乙肝丸治療HBsAg陽性攜帶者58例.四川中醫,1992,10(12):30清熱解毒湯【功用】清熱解毒,護肝利膽。
【主治】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
【組成】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虎杖,蒲公英,茵陳,柴胡,丹參,赤芍,當歸,大黃(原方無量)。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分早晚服,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出處】章建.清熱解毒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中的應用.安徽中醫臨床雜志,1995,7(4):26柴胡乙肝湯【功用】疏肝、補氣、健腎、解毒。
【主治】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
【組成】柴胡10克,肉蓯蓉10克,淫羊藿10克,巴戟天10克,白芍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加減用葯】正常型(舌脈、精神、飲食量與飲食嗜好、情志等均無異常)加蚤休、半枝蓮;脾虛型(體形偏胖,面色淡,舌質偏淡、舌面有少量薄白苔,飲食量減少,精神不振等)加白術、茯苓、白扁豆、山葯;肝鬱型(兼陰虛,體形偏瘦,性格內向,舌質偏紅且不潤,顏色偏紅,脈細數)加香附、鬱金、香櫞。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分早、晚服。2個月為1個療程。
【出處】陳睦濤.中葯治療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120例.湖北中醫雜志,1993,15(1):29十全英蛇湯【功用】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主治】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
【組成】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黃芪、肉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原方無葯量)
【加減用葯】陰虛者,重白芍,減肉桂,熟地黃改為生地黃;陽虛者,重用肉桂;氣虛者,重用人參、黃芪;血虛者,重用當歸、川芎、熟地黃;血淤者,白芍改為赤芍;脾虛者,重用四君子湯;邪實者(舌質紅、苔厚),重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
【用法】每天或隔天1劑,水煎2次,分早、晚服。服葯100劑為1個療程。
【出處】王清印,周若惠.十全英蛇湯治療HBsAg攜帶者94例.河北中醫,1995,17(2):39溫腎健脾解毒活血方【功用】溫補脾腎,祛濕解毒,理氣活血。
【主治】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
【組成】菟絲子15~30克,淫羊藿15~30克,桑寄生15~30克,黃芪15~30克,白花蛇舌草15~30克,虎杖15~30克,敗醬草15~30克,薏苡仁15~30克,黃芩15~30克,貫眾10克,丹參30克,鬱金15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分早、晚服。連服1個月為1個療程。
【出處】胡朝陽,張曉妍.溫腎健脾解毒活血治療無症狀HBsAg陽牲50例小結.河北中醫,1994,16(4):1解陽湯【功用】益氣溫陽、清熱解毒、健脾滲濕、養血柔肝。
【主治】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
【組成】黃芪20克,草河車20克,土茯苓20克,半枝蓮20克,丹參20克,鬱金20克,山葯20克,薏苡仁20克,芡實20克,仙茅15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附子5克,茵陳30克,山豆根10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早晚各服150~200毫升,2個月為1個療程。
【出處】張慶玲.解陽湯治療無症狀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215例.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0,19(5):2

❹ 什麼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你好,引用通化206肝病醫院的文章希望能幫助你。乙肝病毒攜帶者(AsC)是指HBsAg陽性持續6個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關症狀與體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被乙肝病毒感染後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還是乙型肝炎患者,主要取決於人體對乙肝病毒的免疫(抵抗)反應。

免疫反應正常的人,能夠消滅乙肝病毒而極少損害肝細胞,多表現為急性乙型肝炎,有的只表現為一過性的類似感冒的症狀就痊癒了;免疫反應過強(亢進)的人,雖然能消滅乙肝病毒但對肝細胞破壞較大,可導致較重的肝炎,如重型肝炎等等;免疫反應差的人,消滅不了乙肝病毒,對肝細胞損害亦較輕,可發展為慢性肝炎;免疫反應更差(免疫耐受)的人,免疫系統不會對乙肝病毒產生攻擊,肝內可沒有病變,但乙肝病毒長期存在於體內,成為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

❺ 什麼情況才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啊

正常,沒有乙肝。第2項乙肝表面抗體陽說明你有抗體,不用打疫苗。第5項乙肝核心抗體是陽只提示曾被乙肝病毒感染過(如小時候患過急性黃疸等) 已恢復,一般不用理它。
病毒攜帶者是指第一項乙肝表面抗原是陽,體內有乙肝病毒了,但肝功能檢查是正常,肝臟沒有損壞的人。

❻ 什麼人被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乙肝病毒攜帶者(AsC)是指HBsAg陽性持續6個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關症狀與體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將乙肝病毒攜帶者分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和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
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指血清HBsAg陽性,1年連續隨訪3次以上,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圍,e抗原HBeAg陽性或陰性,HBV
DNA陽性。一部分人病情並不穩定,甚至發展為肝硬化。因此,對於這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應積極動員其做肝組織學檢查。如肝組織學檢查顯示,Knodell肝炎活動指數≥4,就需要進行抗乙肝病毒治療。
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是指血清HBsAg陽性,HBeAg陰性,e抗體陽性,HBV
DNA陰性或低於檢測低限,一年連續隨訪3次以上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圍。肝組織學檢查顯示,Knodell肝炎活動指數<4,這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不需要進行特別治療。

❼ 乙肝患者與乙肝病毒攜帶者有什麼區別

這些答疑基本可以覆蓋你的問題了。
「大三陽」、「小三陽」是什麼,至今有多多人不很清楚。而一份《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出台,不免讓許多人暗自緊張——如果有「大小三陽」成了自己的同事,自己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染上乙肝。為澄清大家對「大小三陽」的疑惑,記者采訪了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副主任李太生博士。
疑惑之一:什麼是「大三陽」、「小三陽」?
專家釋疑:「大三陽」和「小三陽」是指在進行「乙肝肝炎抗原二對半」體檢時的二種不同結果。所謂「乙型肝炎抗原兩對半」,是給5項檢測指標排了隊,它們依次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體。通常又把1、3、5項呈陽性(或+)稱為大三陽,1、4、5項呈陽性(或+)稱為小三陽。
大小三陽都是反映體內乙肝病毒數量和活躍程度的一個數據,只是反映人體內攜帶病毒的狀況,都不能反映肝臟功能的正常與否,因而不能用來判斷病情的輕重。
疑惑之二:目前我國大約多少人有「大三陽」、「小三陽」?
答:據統計,目前我國包括「大三陽」、「小三陽」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達到總人口的10%,其中男性感染者略多。城市人口感染者更多,約占城市總人口的15%。
另外應注意是,年齡越大,越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疑惑之三:「大三陽」、「小三陽」與乙肝有何區別,是不是病,具有傳染性嗎?
專家釋疑:人們常說的某人「大三陽」、「小三陽」,是處於乙肝病毒攜帶狀態,只是說他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攜帶乙肝病毒,並不能說明這人就得了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而非患病者。
「大三陽」、「小三陽」伴有轉氨酶異常才診斷為乙肝。
一般認為,「大三陽」表示病毒復制活躍,常同時伴有乙肝病毒DNA(脫氧核糖核酸)陽性,說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同時演變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小三陽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復制,傳染性比「大三陽」小,若乙肝病毒DNA陰性,則基本不再具有傳染性。
有部分人的「大三陽」經過數年後,可自然轉為「小三陽」。
疑惑之四:「大三陽」、「小三陽」的傳染途徑是什麼?
專家釋疑:乙肝病毒是通過體液進行傳染的。李主任強調,乙肝病毒只有進入血液了,才會傳染。
如輸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使用了不潔凈的注射器、拔牙所用的器具上有乙肝病毒,帶有乙肝病毒的唾液如果附著在正常人身體上有破損的地方,而且進入了血液,正常人才有可能會被傳染上乙肝。
家庭成員間最易互相傳染。
母親傳給嬰兒,是乙肝傳染的一個重要途徑。很多女性乙肝病毒攜帶者可能一生都不會發病,但會傳染給所生的孩子。另外,孩子在幼年時期很容易被攜帶乙肝病毒的父母傳染。
接吻、性生活等,都可能傳染乙肝病毒。
疑惑之五:如果我身邊有人是「大三陽」、「小三陽」,我日常應該注意什麼?如果我身上有某處傷口,是不是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險性更高?
專家釋疑:即使身邊有人是「大三陽」、「小三陽」,也不必驚慌。一般的接觸,如握握手、同桌吃飯、面對面談話等,都不會傳染乙肝病毒。
如果你有傷口,比如身上某處地方破皮出血、口腔潰瘍、牙齦出血、大便隱血等,只要「大三陽」、「小三陽」者沒有傷口,另外你自己注意別讓傷口粘上「大三陽」、「小三陽」者的唾液,就不會被傳染。
此時,你應注意不與「大小三陽」者共用餐具,養成分餐制的習慣,不與「大小三陽」者緊密接觸。
養成保持衛生、勤洗手的習慣。平時,盡量不要用手指揉眼睛、摳鼻子、擠痘痘、撓癢癢等。如果實在要做這些事兒,先把手洗干凈,並用消毒液消毒。要注意辦公場所衛生,自己的辦公桌椅、辦公用具和公用物品要保持衛生、勤消毒。
當然,無論身邊是否有乙肝病毒攜帶者,你都應該注意輸液、注射、拔牙、洗牙所用的器具等的衛生安全。
此外,在生活上,注意鍛煉身體、營養均衡、勞逸結合,增強體質,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減少感染病毒的幾率。
疑惑之六:打乙肝疫苗有多大的用處?
專家釋疑:注射疫苗是有效易行的預防措施。目前乙肝疫苗已列入國家計劃免疫的一部分。
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注射乙肝疫苗是沒有壞處的。特別是醫護人員、記者、銀行職員等與外界接觸比較多的高危人群,最好能在身體沒有抗體時注射乙肝疫苗。
一般說來,新生兒打過三針乙肝疫苗,半年後可產生抗體,直到上初中前都不用再打疫苗了。成年人打過三針疫苗後,也是半年後產生抗體。
但注射疫苗後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看是否真的產生了抗體,如果沒有,還要適當加量。即使產生了抗體,也要在5至7年後再進行一次檢查,看抗體是否還存在。
曾經感染過乙肝,痊癒後自己產生抗體的人,就不必再注射疫苗了。而且,自己產生抗體的有效期要比注射疫苗的有效期長,理論上是終生有效。
疑惑之七:知道自己是「大三陽」、「小三陽」,日常應該注意什麼?
專家釋疑:如果知道自己攜帶乙肝病毒,要在生活中多加註意,使用專用的牙具、剃須用品等,而且最好單獨擺放;注意衛生,不要隨地吐痰。如果自己身上有傷口、破潰之處,更應該避免傷口分泌物沾染在公共物品上。
如果是在結婚之前發現一方攜帶乙肝病毒,另外一方最好盡快注射疫苗,直到產生抗體後再結婚。
夫妻間一方攜帶乙肝病毒,應該盡快治療;另外一方最好盡快注射疫苗,直到產生抗體後再過性生活。
如果是想做母親前發現自己攜帶乙肝病毒,一定要先治好後再考慮要孩子,以免傳染給下一代。
無論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如果肝功能反復出現異常,或伴有臨床症狀,或有肝脾腫大等,則應該判定為乙肝患者,需要積極治療,以盡快控制活動性肝病。
成年以後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絕大部分可通過葯物治療以及靠自身抵抗力痊癒,不會繼續發展。
但是,有極少數人,機體免疫力較低,感染乙肝病毒後,會成爆發性肝炎。這種肝炎來勢兇猛、肝臟衰竭速度很快。
目前,醫學專家已經找到了控制、治療乙肝的方法,乙肝患者應及早診治。
無論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加強鍛煉、合理營養、注意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病情沒有什麼明顯發展,建議不要隨便用葯,因為乙肝的治療目前為止可以說沒有特效葯,有很多葯副作用太大,甚至對肝臟的損害大於其治療的效果。你應該首選採用食補的方法,增強抵抗力和自身的免疫能力,才能夠從根本上根治乙肝。當然,加強鍛煉,戒除抽煙喝喝酒的習慣,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都是有幫助的。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通過食療的方式把大小三陽轉陰的。

❽ 乙肝病毒攜帶者

乙肝病毒復制陽性,具有傳染性,同時乙肝病毒對肝細胞已經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損傷,進入了肝炎期。必須要抓緊時間治療。
可以參考乙肝公益網中醫三陽分治療法。

❾ 什麼叫乙肝病毒攜帶者嗎

乙肝病毒攜帶者(AsC)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持續6個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關症狀與體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
病因

主要來源有母嬰傳播、嬰兒期感染、抵抗力較弱的被感染者、慢性乙肝轉化而成。

1.母嬰傳播

母親對子女的垂直傳播是出生後攜帶者最主要的感染來源。在沒有預防措施的
情況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雙陽性的母親,引起母嬰乙肝病毒傳播率幾乎是100%。嬰兒對大量入侵的乙肝病毒感染缺乏免疫清除能力,呈現「免疫耐受
狀態」。入侵乙肝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可與嬰兒肝細胞的染色體基因組合,利用嬰兒肝細胞復制繁殖,並逃避機體免疫系統的攻擊,從而表現為長期乙肝病毒攜帶狀
態而並不出現症狀。

2.嬰兒期感染

幼嬰如長期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陽性母親、保姆、親屬密切生活接觸,如哺乳、餵食、親吻等可導致感染;也可通過預防接種和注射途徑感染。嬰幼兒期在易感的環境中比成人的感染並攜帶的幾率約高8倍。

3.抵抗力較弱的被感染者

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青少年、成人接觸乙型肝炎病毒後,可表現為不發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與機體處於共存狀態,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5.慢性乙肝轉化而成

慢性乙肝經過治療轉歸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臨床表現

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就是指沒有肝炎的症狀和體征,HBsAg陽性持續半
年以上,肝功能指標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檢查肝功能正常,但是患者的肝組織會有不同程度的病變,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也會成為有症
狀的患者,因此乙肝病毒攜帶者應定期復查。據統計,中國約十分之一人可能攜帶乙肝病毒。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並不代表著就是絕對的安全,這類人群體內依然
存在一定量的乙肝病毒,而且如果乙肝攜帶者體內乙肝病毒處於不斷復制階段,會導致患者肝臟組織逐漸受損,進而病情有可能發展成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檢查

乙肝病毒攜帶者定期檢查項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乙肝兩對半;②肝功能;③HBV-DNA、肝膽脾彩超;④乙肝病毒變異檢測;⑤乙肝病毒分型檢測;⑥乙肝病毒生物晶元檢測。

乙肝檢查正常數據

檢測項目
正常狀態

檢查意義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陰性

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乙肝表面抗體(HbsAb)

陰性/陽性

無保護性/有保護性

乙肝e抗原(HbeAg)

陰性

病毒是否復制及具有傳染性

乙肝e抗體(HbeAb)

陰性

病毒復制是否受到抑制

乙肝核心抗體(HbcAb)

陰性

是否感染過乙肝病毒

HBV-DNA檢驗,密切注視肝功變化和乙肝病毒在體內是否處於復制中,發現肝功異常,病毒復制,給予對症治療,不要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並發症

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會導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治療

對於肝功能正常、病毒DNA陰性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可以不用治療,只要平常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到醫院做檢查就行,而對於肝功能異常和/或病毒DNA陽性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目前中國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治療,主要採用抗病毒、調節免疫功能、抗肝纖維化治療的方法,治療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關鍵是抗病毒和抗纖維化治療。

預後

1.定期檢查

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指血清HBsAg陽性,1年連續隨訪3次以上,血清
谷丙轉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圍,e抗原HBeAg陽性或陰性,HBV-DNA陽性。一部分人病情並不穩定,甚至發展為肝硬化。因此,對於這部分乙肝病
毒攜帶者,應積極動員其做肝組織學檢查。如肝組織學檢查顯示,Knodell肝炎活動指數≥4,就需要進行抗乙肝病毒治療。

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是指血清HBsAg陽性,HBeAg陰性,e抗
體陽性,HBVDNA陰性或低於檢測低限,一年連續隨訪3次以上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圍。肝組織學檢查顯示,Knodell肝炎活動指
數<4,這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不需要進行特別治療。

ALT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硬化年發生率約為0.5%。HBsAg和
HBeAg雙陽性以及單純HBsAg陽性者的肝癌發生率,每年每十萬人中分別為1169人和324人,而HBsAg和HBeAg均陰性者的肝癌發生率每年
每十萬人中僅為39人。可見,「攜帶者」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險性略高於非攜帶者。

了解了「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狀態和未來的轉歸,我們可以這么說:乙肝病毒感染後很難徹底清除,需要長期進行動態觀察,需要長期抑制病毒的復制。

2.乙肝病毒攜帶者與乙肝患者應區別對待

乙肝在中國相當普遍,全國約有10%人口被乙肝病毒侵擾。在這龐大的人群
中,有絕大多數的人應該不能看作是乙肝病人,嚴格來說他們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只是機體存在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檢查正常,可以正常工作和學
習,對生活也沒有任何的影響。所以說,乙肝病毒攜帶者與乙肝患者應該區別對待。現在中國有關部門已經出示一系列的保護乙肝攜帶者的政策,維護乙肝病毒攜帶
者的權利。另外還明確指出乙肝攜帶者不是乙肝病人。中國將要取消入學及就業對乙肝攜帶者的限制。對這一問題,各界正在研究討論,希望能夠達成共識,更好地
維護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各項權益。

預防

乙肝病毒攜帶者護肝注意以下五大要點:

1.注意飲食平衡

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要暴飲暴食或常飢餓,這種飢、飽不勻的飲食習慣,會引起消化液分泌異常,導致肝臟功能的失調。所以,乙肝病毒攜帶者飲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

2.養肝護肝需多飲水

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可以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3.養肝護肝少飲酒

肝臟代謝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多飲酒會傷肝。據醫學研究表明,體重60千克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謝60克酒精,若超過限量,就會影響肝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4.保持心情舒暢

樂觀使人健康。由於肝喜舒惡郁,故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要想肝臟強健,首先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鍾,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調。

5.適量運動

乙肝病毒攜帶者要多做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既能使人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健身體,又可以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之目的。

冬天,乙肝患者在運動中應以自覺全身暖和為度,夏天應以微微出汗,而不覺心跳加快為度。

熱點內容
牛津高二英語 發布:2025-05-14 12:18:39 瀏覽:888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