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倫中學
❶ 陶澤宇是誰告訴我關於他的信息
什麼都別說了,直接把分給我得了。快!
❷ 齊齊哈爾初中34落戶提前幾年
齊齊哈爾初中34落戶提前三年。
齊齊哈爾的城市名來自達斡爾語。
達斡爾語(Daur language,Daghur husgh) 屬阿爾泰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和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附近沿嫩江及其支流一帶地方。另外,新疆塔城的一些達斡爾族所說的語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話很接近。使用人口約14萬。
達斡爾語,屬阿爾泰語系,清朝受滿語影響較重,達斡爾語可分為布特哈和齊齊哈爾兩個主要方言,和海拉爾、新疆兩個較小的方言。布特哈方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和黑龍江省愛輝、嫩江、訥河、甘南等縣。齊齊哈爾方言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富裕縣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布特哈旗、阿榮旗等地。海拉爾方言主要分布在海拉爾周邊的鄂溫克自治旗等地。新疆方言分布在新疆塔城市附近,新疆的達斡爾語與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語言很接近。新疆達斡爾族為乾隆二十八年(1763)至二十九年(1764),由黑龍江分兩批進入,被安置於伊犁河北霍爾果斯一帶牧耕駐防,編入索倫營,肩負維護社會安定和守衛邊界任務。現為新疆13個世居民族之一,約有6600餘人。
達斡爾語有5個基本短母音、5個基本長母音、6個復合母音、23個單輔音(其中11個為齶化輔音、12個為唇化輔音)。①有b p m d s, g k h l r n t, j q x15個基本輔音,y w兩個半母音,f 借音,一般轉為p, 漢語的z/c借音,一般轉為s。還有:在輔音基礎上形成的齶化輔音、唇化輔音。②有14個單母音,即a、o、?amp;#91;、u、e、i各自的長、短母音及y和舌尖母音,還有由單母音組成的8個復合母音。母音和諧已不很嚴整,但大多數詞的陰陽性能夠辨認出來。③從語音史上看,達斡爾語保存了現代蒙古語已失落的古代蒙古語的詞首輔音h,讀[x]。如「牛」,古代蒙古語讀〔忽客兒〕,現代達斡爾語讀[xukur],「紅」,古代蒙古語讀〔忽剌安〕,現代達斡爾語讀[xula∶n]。
詞根有單音節的,也有多音節的。在詞根後加附加成分是構詞的主要手段,在詞干後加粘附成分是語法變化的主要手段。和同語族的其他語言相比較,達斡爾語在語法上有一些顯著的特點,如:①第一人稱代詞復數有排除式ba:和包括式bed的區別,並有全部變格形式,蒙古語族其他語言已不存在上述兩套完整的對稱形式,特別是排除式ba:已無主格形式。②除了和指示代詞相同的第三人稱代詞以外,還有一套第三人稱代詞。主格是i:n「他」、a:n、「他們」,並有全部變格形式。這一點為構擬原始蒙古語的代詞系統提供了重要的依據。③有加在作謂語的動詞或作表語的名詞後的人稱粘附成分,這些成分是與第一、二人稱單、復數5種代詞形式相對應的。人稱粘附成分:-bi:(-mampi/-wampi)「我」,-ba:(-wa:)「我們」,-da:「咱們」,-∫i-:(-∫)「你」,-ta:(-to:)「你們」。④達斡爾語和蒙古語不同,卻和布里亞特語、卡爾梅克語相似。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❸ 適合初中生看的外國名著.
古希臘
=======
001.《荷馬史詩》/荷馬
002.《伊索寓言》/伊索
003.《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英國
=====
004.《莎士比亞全集》/莎士比亞
005.《論人生》/培根
006.《失樂園》/彌爾頓
007.《魯濱孫漂流記》/笛福
008.《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009.《拜倫詩選》/拜倫
010.《雪萊詩選》/雪萊
011.《簡·愛》/夏綠蒂·勃朗特
012.《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
013.《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
014.《福爾摩斯探案集》/柯南道爾
015.《道連·葛雷的畫像》/王爾德
016.《德伯家的苔絲》/哈代
017.《華倫夫人的職業》/蕭伯納
018.《牛虻》/伏尼契
019.《月亮與六便士》/毛姆
020.《荒原》/T.S.艾略特
021.《尤利西斯》/喬伊斯
022.《傲慢與偏見》/奧斯丁
美國
=====
022.《紅字》/霍桑
023.《湯姆叔叔的小屋》/斯陀夫人
024.《草葉集選》/惠特曼
025.《湯姆·索亞歷險記》/馬克·吐溫 《哈克貝利芬歷險記》/馬克.吐溫
026.《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馬克·吐溫
027.《歐·亨利短篇小說集》/歐·亨利
028.《馬丁·伊登》/傑克·倫敦
029.《美國的悲劇》/德萊塞
030.《了不起的蓋茨比》/菲茨傑拉德
031.《喧嘩與騷動》/福克納
032.《永別了,武器》/海明威
033.《老人與海》/海明威
034.《飄》/米切爾
035.《憤怒的葡萄》/斯坦培克
036.《麥田裡的守望者》/塞林格
037.《第二十二條軍規》/海勒
038.《教父》/普佐
法國
=====
039.《巨人傳》/拉伯雷
040.《蒙田隨筆》/蒙田
041.《偽君子》/莫里哀
042.《懺悔錄》/盧梭
043.《梅里美中短篇小說集》/梅里美
044.《紅與黑》/司湯達
045.《歐也妮·葛朗台》/巴爾扎克
046.《基督山伯爵》/大仲馬
047《三劍客./大仲馬
048《茶花女》/小仲馬
049《包法利夫人》/福樓拜
050.《惡之花》/波德萊爾
051.《悲慘世界》/雨果
052.《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莫泊桑
053.《萌芽》/左拉
054.《約翰·克里斯朵夫》/羅曼·羅蘭
055.《追憶似水年華》/普魯斯特
056.《局外人》/加繆
057.《情人》/杜拉斯
❹ 介紹幾部好看的電影
納尼亞傳奇,盜墓迷城,南極大冒險 ,最終幻想 ,X戰警3 ,黑夜傳說2:進化,勇敢者游戲2迷走星球
這些都是比較新的。也都是冒險科幻的。我覺得你會喜歡的~真的都不錯~
哈利·波特簡介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y Stone》)
第二部:《哈利波特與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第五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
第六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現在出到第4部了。該第5部了`
內容介紹你可以看這個
http://..com/question/7599908.html
❺ 索倫鎮的簡介
「索倫」系滿語,漢語意為「狩獵的圍場」。17世紀末,清朝康熙皇帝北巡到此狩獵,見這里山川形勝,紫氣繚繞,巍峨的群山環挽著一橢圓形盆地,三條小帶般的河流緩緩東流,河谷林帶中不時有飛禽走獸出沒,認定這里是一方風水寶地,於是下令將此地辟為御用狩獵場,並派兵丁常年駐守於此,「索倫」一名遂從此流傳下來。
現索倫鎮總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轄11個嘎查、1個橋南居民委員會,其中有27個自然屯、35個艾里、三個居民小組。總戶數6010戶,總人口19500人。有蒙古、漢、滿、朝、達翰爾、鄂倫春、鄂溫克、回、高山等9個民族,其中蒙古族佔40%。有中學一所,在校生1286人,小學一所在校生1444人。
❻ 求《指環王》或《哈利波特》的英語故事梗概,語法正確,適合初中生,懸賞50
給你【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梗概:
Plot Summary
Emboldened by the return of Lord Voldemort, the Death Eaters are wreaking havoc in both the Muggle and wizarding worlds and Hogwarts is no longer the safe haven it once was. Dumbledore is intent upon preparing Harry for the final battle that he knows is fast approaching. He needs Harry to help him uncover a vital key to unlocking Voldemort's defenses--critical information known only to Hogwarts' former Potions Professor, Horace Slughorn. Meanwhile, teenage hormones rage across the ramparts as Harry's long friendship with Ginny Weasley is growing into something deeper. But standing in the way is Ginny's boyfriend, Dean Thomas, not to mention her big brother Ron. Ron's got romantic entanglements of his own to worry about, with Lavender Brown lavishing her affections on him, leaving Hermione simmering with jealousy yet determined not to show her feelings. One student, however, remains aloof with far more important matters on his mind. He is determined to make his mark, albeit a dark one.
❼ 中,西方重大事件歷史年表 中.西方重大發明(發明者)年表,(高中人教版的必修)
原始社會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 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20——7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黃帝 堯 舜 禹時期
奴隸社會
夏(約公元前21世紀到約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1世紀 禹傳子啟 夏朝建立
商(約公元前16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湯滅夏 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武王滅商 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共和元年 我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紀年
公元前771年 犬攻入鎬京 西周結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 東周開始
封建社會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 秦始皇確立郡縣制 統一貨幣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 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 改國號新
17 18年 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壁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 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晉滅吳
316年 匈奴兵攻佔長安 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開始
485年 北魏實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結束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南朝結束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戰爭開始 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 松贊干布統一吐蕃
8世紀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 以渤海為號
同一時期 南詔首領皮羅閣合並六詔為南詔
8世紀中期 骨力裴羅統一回紇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780年 實行兩稅法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 唐亡 五代開始
916年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晟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變法
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 南宋開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1227年 蒙古滅西夏
1234年 蒙古滅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1351年 劉福通等領導紅巾軍大起義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軍攻佔大都 元亡
明初 開始修建明長城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朝中後期 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始出現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
1581年 實行一條鞭法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 農民軍攻佔北京 明亡
清(鴉片戰爭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軍入關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5 1686年 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696年 昭莫多戰役
1727年 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18世紀中期 維吾爾貴族大和卓 小和卓發動叛亂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四、 近代史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五、 現代史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世界歷史大事年表
大約三百萬年前 地球上出現人類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兩河流域出現奴隸制城市國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隸河貧民大起義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倫王國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努比亞建立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倫改革
公元前六世紀 居魯士統一波斯,佛教在印度產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佔領巴比倫
公元前525年 波斯滅埃及
公元前509年 羅馬成立貴族專政的奴隸制共和國
公元前330年 波斯被馬其頓滅亡
公元前三世紀 摩揭陀國統一印度大部分地區
公元前73-71年 斯巴達克起義
公元前27年 屋大維建立羅馬的元首制,共和國轉為帝國
公元前後 朝鮮半島出現高句麗奴隸制國家
公元初 東非阿克蘇姆奴隸制國家興起
公元一世紀 基督教產生
公元三世紀 日本大和奴隸制國家興起
313年 基督教在羅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紀 北非發生「阿哥尼斯特」運動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亞堡擊敗羅馬軍隊
395年 羅馬分裂為東西兩部
410年 西哥特人一度佔領羅馬
476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奴隸制度崩潰
六世紀初 法蘭克王國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從麥加出走麥地拉,伊斯蘭教紀元
八世紀中葉 阿拉伯帝國形成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羅統一朝鮮
九世紀早期 英吉利王國形成
843年 查里曼帝國分裂,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雛形產生
九世紀 封建制度在西歐確立
962年 神聖羅馬帝國建立
1054年 基督教會分裂
1066年 法國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
十一世紀中葉 迦納王國全盛時期
1192年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紀 衣索比亞封建國家興起
十四世紀 馬里王國全盛時期,義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紀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337年 英法百年戰爭開始
1358年 法國農民起義
1381年 英國瓦特。泰勒起義
1453年 東羅馬帝國滅亡,英法百年戰爭結束
十五世紀 桑海興起
十五世紀晚期 英法中央集權國家形成,圈地運動開始
1480年 俄羅斯擺脫蒙古控制
1487年 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1492年 哥倫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 達加馬開辟西歐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
1519-1522年 麥哲倫船隊環航地球
十六世紀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亞、美強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農民起義
1588年 英國海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1592-1598年 朝鮮軍民抗擊日本侵略的衛國戰爭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紀初 法國殖民者開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 英國殖民者開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 沙俄在西伯利亞修建侵略擴張的基地—雅庫次克
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649年 英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
1660年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 英國政變,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確立
1689年 中俄簽定「尼布楚條約」
十八世紀中期 英國打敗法國,成為最強大的殖民國家
十八世紀 罪惡的奴隸貿易達到最猖獗的地步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773-1775 俄國普加喬夫起義
1775-1783 北美獨立戰爭
1776年7月4日 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美國成立
1785年 詹姆士。瓦特改良蒸汽機作為紡紗機的動力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792年8月 巴黎人民起義推翻法國君主政體
1792年9月 國民公會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3年5月-6月 巴黎人民起義推翻吉倫特派政權
1793年6月-1794年7月 法國雅各賓派專政
1794年7月 法國熱月反革命政變,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1799年11月9日 拿破崙發動熱月政變
1804年元旦 海地宣布獨立
1804年 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
十九世紀早期 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宣傳空想社會主義
1807年 富爾敦製造第一艘汽船試航
1810-1826 拉丁美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1818年5月5日 卡兒·馬克思出生
1820年11月28日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
1825年 史蒂芬孫製造的第一台蒸汽機車試行
1831和1834年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836-1848年 英國憲章運動
1844年 法國西里西亞工人起義
1847-1852年 共產主義者同盟
1848-1849年 歐洲革命
1848年2月 法國二次革命
1848年6月 法國巴黎工人六月起義
1853-1856年 俄英法克里木戰爭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起義
1858年 「中俄愛暉條約」簽定,沙俄佔領我國領土60多萬平方公里
1860年 「中俄北京條約」簽定,沙俄又強占我4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1-1865年 美國內戰
十九世紀60-80年代 沙俄侵佔我國西北地區40萬平方公里
1864年9月28日 第一國際成立
1866年 第一國際日內瓦大會,反對蒲魯東主義的斗爭
1867年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
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69年 第一國際巴塞兒大會,反對巴枯寧主義的斗爭開始
1870-1871年 普法戰爭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巴黎公社
1876年 第一國際宣布解散
1881-1899 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1882年 德、奧、意三國同盟形成
1883年3月14日 馬克思逝世
1886年5月1日 美國工人舉行爭取11小時工作日的總罷工
1889年 第二國際建立
1892年 俄法簽定軍事協定
1894年 朝鮮甲午農民戰爭
1895-1896年 衣索比亞抗意衛國戰爭
1903年 俄國社會民主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形成
1905年 俄國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905-1908年 印度民主解放運動高漲
1907年 英法俄協約最後形成
1910-1917年 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 十月革命勝利
1918-1920年 蘇俄粉碎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
1918年11月 德國11月革命爆發
1918-1922年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年1月 德國柏林起義
1919-1922年 土耳其基馬爾資產階級革命
1919年3月1日 朝鮮「三。一」人民起義
1919年3月 埃及人民武裝起義
1919年3月-8月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時期
1919年3月 共產國際成立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會
1921年 蘇共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過渡到新經濟政策的決議
1921年7月1日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帝國主義爭奪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華盛頓會議
1922年10月 義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1922年12月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1923年10月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1926年10月 洛加諾會議
1929年-1933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東北地區
1932年4月 朝鮮抗日游擊隊誕生
1933年1月 德國希特勒上台
1933年3月 羅斯福就任總統,實行「新政」
1935年10月-1936年5月 衣索比亞反義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1936年7月-1939年3月 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年七月七日 中國全面抗日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會議
1939年9月3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 法國投降
1940年9月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定
1941年6月22日 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蘇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3年12月1日 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
1943年11月-12月 蘇英美德黑蘭會議
1944年6月6日 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1945年2月 蘇英美雅爾塔會議
1945年5月8日 德國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7月-8日 蘇美英舉行波茨坦會議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2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宣布對南沙群島的主權。
1949年12月13日,以色列議會決定將首都遷往耶路撒冷,但未得到大多數國家公認。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1950年12月1日,朝鮮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軍隊重新奪回平壤。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6月4日,台灣實行公地放領。
1951年1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拉薩。
1952年5月7日,巨濟島事件。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發動金化攻勢。
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患腦溢血去世。
1953年6月2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加冕。
1953年7月27日,《朝鮮半島軍事停戰協定》簽署。
1953年8月12日,蘇聯進行了首次氫彈原理實驗。
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獨立。
1954年3月1日,美國在比基尼島成功爆炸了一顆乾式氫彈。
1954年9月28日,中共軍事委員會成立。
1955年5月14日,蘇聯、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8國於在華沙簽署了《華沙條約》,並成立華沙條約組織。
1956年1月28日,中國大陸通過《簡化字總表》,開始推行簡體漢字。
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匈牙利十月事件。
1957年2月15日,葛羅米柯就任蘇聯外交部長。
1957年5月15日,英國成功爆炸了一顆氫彈。
1957年8月31日,馬來西亞獨立。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世界上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伴侶一號」。
1957年1月31日,美國發射了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探險者一號」。
1958年12月1日,中非共和國脫離法國獨立。
1959年12月13日,馬卡里奧斯大主教當選為塞普勒斯總統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長江流域
約70萬-20萬年前 北京人,天然火
一萬年至6000年前 新石器時代
6、7千年前 河姆渡人
5、6千年前 半坡人
公元前4000年 埃及誕生
公元前3500年 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建立最初的國家
約公元前3000年 埃及形成最早的統一國家
4、5千年前 炎黃部落
約公元前2500-2300年 雅利安人建古印度
約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王朝,愛琴文明(克里特和邁錫尼)開始
公元前18世紀初 古巴比倫王國崛起
公元前1600 商
公元前1046 西周
公元前770年 春秋戰國
公元前8世紀 古羅馬文明開始;古希臘城邦時代(雅典、斯巴達)
公元前6世紀 羅馬共和國,
波斯崛起,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
古印度喬達摩、悉達多建立佛教
公元前5世紀 春秋-戰國;
伯利克里,古希臘繁榮,稱霸地中海
公元前221-前207 秦朝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初 西漢:公元前3世紀——公元1世紀
公元前3世紀 佛教開始外傳
公元前2世紀 漢武帝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2世紀 古羅馬稱霸地中海
公元前後,漢 佛教傳入中國
公元1世紀-3世紀 東漢
公元1世紀 羅馬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產生基督教
公元2世紀 羅馬成為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地中海是其小澡盆
公元4世紀末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581-618年 隋朝,隋煬帝修大運河
618-907年 唐朝
公元7世紀初 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631年 穆基本統一阿拉伯半島,建都麥地那
8-9世紀 阿拉伯鼎盛時期,橫跨歐亞非,遷都巴格達
10世紀 五代十國
10-12世紀 北宋
12-13世紀 南宋
13世紀 阿拉伯帝國被蒙古軍所滅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14世紀 1368-1644年明朝
文藝復興,元末明初
15世紀初 鄭和下西洋
15世紀末-16世紀初 1487年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1497年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
1519年-1522麥哲倫船隊首次環球航行
17世紀 1640年11月英國國會重新召開
1644-1912年清朝
1688年光榮革命
1689年英國國會提出《權利法案》確定英國為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18世紀 1773年美波士頓傾茶事件(獨立戰爭的導火線)
1775年萊剋星頓的槍聲(獨立戰爭開始的標志)
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發表
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勝利
1787年美國出台第一部憲法,確立王權分立的政治制度
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達到頂峰
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法國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國慶)
1789年.7.14《人權宣言》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上半期工業革命
19世紀 1839年虎門銷煙
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
1842年8月中敗,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1848年馬恩發表《共產黨宣言》
19世紀中葉英「世界工廠」
18世紀60年代-90年代洋務運動
1868年日「明治維新」
19世紀70年代後英號稱「日不落帝國」,
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1895年中敗,簽定《馬關條約》
1898年戊戍變法
20世紀 1905年中國同盟會宣告成立
1911年武昌起義,辛亥革命
1912年1月孫中山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2月清帝退位
1912年3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4年6月薩拉熱窩的槍聲
1914年8月一戰開始
1915年新文化運動
1917年3月俄二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列寧領導十月革命
1918年一戰結束
1919年5月4日中:五四運動
1921年7月中共成立
1922年蘇聯誕生,義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1924年1月國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孫中山去世,廣東革命政府改為國民政府,軍隊改為國民革命軍
1926年7月北伐戰爭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四一二政變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
1927年9月秋收起義
1929年-1933年大蕭條
1933-1935羅斯福新政
1931年九一八事件
1933年美:羅斯新政;中:開始長征(戰略轉移)秋;
1933年1月德:建立法西斯專政,成為歐洲策源地
1935年1月遵義會議(貴州)
1935年10月義大利大舉入侵非洲阿比西尼亞
1936年日:建立法西斯專政,成為亞洲策源地
1936年10月中: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甘肅會寧會師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抗戰全面爆發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
二戰1939-1945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二戰開始標志)
1939年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二戰爆發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
1942年1月日簽定《聯合國家宣言》
1943年9月3日意投降
1945年美原子彈爆炸成功
1945年5月8日德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投降 二戰結束
1945年8月28日 毛、周飛赴重慶
1945年10月10日 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1946年6月 中:內戰全面爆發
1947年 中:開始展覽進攻(6月); 美:「杜魯門主義」發表
1948年 遼沈、淮海、平津戰役
1949年 蘇爆原子彈成功
1949年4月 渡江戰役
1949年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0月 開國大典
1949年 北約成立
1950年10月 抗美援朝
20世紀50年代 第二次柏林牆危機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美氫彈爆炸成功 中國土改結束
1953年 中:三大改造開始 蘇:氫彈爆炸成功
1953-1957年 第1個五年計劃
1954年9月 第一屆全國人大在北京召開,通過《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5年 華約成立,亞非萬隆會議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957年 蘇聯率先發射衛星和洲際導彈
1958年 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建立廣西。。。自治區與寧夏回族自治區
1959年6月 西藏開始民族改革
1959年-1961年 中國三年困難時期
1962年 古巴導彈危機
1964年 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
1967年 中國氫彈爆炸成功
1970年 中國「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980年 深、汕、珠、廈建立經濟特區
1982年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
1992年初 鄧小平南巡講話
1992年10月 中共十四大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
1997年2月 鄧小平去世
1999年12月20 澳門回歸
2008年 中國承辦第29屆奧運會、汶川地震
❽ 鄂溫克人
歷史上異地而住的鄂溫克族居民,曾分別被稱為「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1957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民族名稱為鄂溫克。「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布特哈旗、阿榮旗、額爾古納左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及黑龍江省訥河縣等地。人口少而分布廣,多與蒙古、達斡爾、漢、鄂倫春等族交錯雜居。鄂溫克族自治旗是其主要聚居區,地屬大興安嶺西側緩坡和草原。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鄂溫克族人口數為30505。使用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分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三個方言。沒有本民族文字。牧區學校通用蒙古語、蒙古文,農業區和靠山區通用漢語、漢文。
據考古學和人類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溫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貝加爾湖和貝加爾湖沿岸地區。在黑龍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發現了具備鄂溫克族體質特徵的頭蓋骨,與頭蓋骨一起還發現了貝加爾湖地方特有文化與裝飾。符合鄂溫克人的傳說。傳說中鄂溫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瑪」湖(即貝加爾湖)。另一傳說,他們的故鄉在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總之,鄂溫克人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和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槍,從事打獵和捕魚。食物用火燒著吃,或把石頭燒熱,放入盛水的皮樺桶中煮肉吃。取火用兩塊石頭打擊出火星,用樺皮纖維引火。住樺樹皮蓋的「撮羅子」。當時正處在母權制氏族社會階段。他們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與隋唐時期室韋各部中的某些地理、習俗與鄂溫克族有淵源關系的部落,特別是其中的『『北室韋」、「缽室韋」、「深未沮室韋」,以及唐代在貝加爾湖東北苔原森林區使鹿的「鞠」部落等。後來,他們向東發展,其中一支來到黑龍江中游雅克薩(今俄羅斯阿爾巴津)一帶,明代文獻中記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認為即鄂溫克與鄂倫春人的直接祖先。清代文獻中的「索倫部」,廣義包括達斡爾族、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專指則是鄂溫克族。此外,稱為「索倫別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溫克的一支。
在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龍江流域以前,上述各部的鄂溫克居民都已歸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大汗政權。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以前,即已在鄂溫克地區確立管轄制度,以後又日趨嚴密。清廷將鄂溫克族以氏族為單位編成「佐」,選拔了佐領等官,每年向清朝進貢貂皮。17世紀中葉後,由於沙俄的侵略,清朝將鄂溫克族遷到大興安嶺嫩江各支流(甘河、諾敏河、阿倫河、濟心河、雅魯河、納莫爾河等)流域居住。這是「布特哈打牲部」之一,共分5個「阿巴」(即圍獵場)。雍正九年(1731)將5個圍獵場的鄂溫克壯丁按住地規定旗色,編成八旗。次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1600多名鄂溫克族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駐守邊防。其後代即現在居於鄂溫克族自治縣的鄂溫克族。清廷還曾派鄂溫克族的八旗官兵駐防愛輝、墨爾根、齊齊哈爾、伊犁、塔城、科布多、烏里雅蘇台、烏魯木齊等地。他們在維護祖國的統一、保衛邊疆方面作出了貢獻。1732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一千六百名鄂溫克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地區,其後裔就是今天的鄂溫克族自治旗的鄂溫克族。
社會經濟
由於鄂溫克族居住分散,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聚居於鄂溫克族自治旗和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族占本族人口的半數以上,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住蒙古包,過游牧生活。早在17世紀末,鄂溫克族已處於由原始社會末期向階階社會過渡的階段。至1945年8月解放前,鄂溫克地區已處於小家庭為主體,組成「尼莫爾」的游牧小集團。「尼莫爾」原是由三、五戶以至十多戶有血緣關系的保留部落外殼的游牧封建社會,其社會結構是以若干小家庭組成的生產互助單位,成員屬同一氏族,沒有剝削關系。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建立在封建依附關系基礎上的社會生產組織,一般由一戶封建牧主和若干貧苦牧民共同組成。牧主與牧民佔有牲畜的數量相差懸殊,牧場形式上是「尼莫爾」佔有,實際上已產生了封建剝削。從事農業和半農半獵的鄂溫克族居民早已進入封建社會。此時只有居住在額爾古納左旗的極少數人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階段,生活在原始森林中,飄泊不定,住著簡陋的帳幕——「撮羅子」。因他們飼養馴鹿,常被稱為使用馴鹿的鄂溫克人,過著共同狩獵、平均分配的原始社會生活。
在漫長的舊社會里,鄂溫克族人民深受苦難,處於日趨貧困衰亡的境地。在清代,統治者驅使他們去打仗,大多死於戰場。日本侵略者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加上天花、傷寒、性病等蔓延,人口急劇下降。1931年輝河沿岸鄂溫克族居民為3000多人,到1945年只剩存1000餘人。1945年8月,鄂溫克族獲得新生。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幫助他們恢復和發展生產。1947年開始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牧區、農區(包括靠山區)進行民主改革;在尚保留原始社會殘余的游獵區,則大力扶助他們發展生產,通過合作化使之直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到1958年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同年8月1日成立了鄂溫克族自治旗,還先後建立5個民族鄉和一個民族索木(區)。培養出許多本族幹部。自治旗成立以來,逐步改變了過去「逐水草而居」的狀況,實行定居放牧,一批獵民、牧民新村相繼出現在林區和草原。採取「以牧為主,結合畜牧業發展多種經濟」的方針,使畜牧業迅速發展;興修水利,開發缺水牧場2000多平方公里,基本上實現了割草、運草、提水、葯浴、彈毛、制氈等方面的機械化。牲畜頭數比1949年增長7倍多,牲畜和畜產品有20多種跨入出口物資行列。農業、編織、養鹿、捕魚以及採集木耳、榛子、蘑菇等多種經營逐步發展起來。輝河兩岸有200多里長的天然蘆葦資源,每年都為國家提供大批優質造紙原料。鄂溫克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較顯著的改善。1945年前,他們幾乎全是文盲,自治旗成立時僅有9所小學,現在小學教育已普及,並有了18所中學,還有不少青年邁進大學之門,一支本民族的知識分子隊伍正在成長。在鄂溫克地區基本上建成了醫療衛生防疫網,「克山病」已經得到控制,舊社會流行的瘟疫已絕跡。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項事業更是蒸蒸日上。
文化藝術
鄂溫克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有歷史傳說、神話、故事、諺語、謎語等,生動感人。雖產生於不同時代,但都反映了現實的生活。例如:「人類來源的傳說」對他們的遷徙歷史、古代生活和自然景象都作了樸素的描繪和解釋。當代文學的著名作家有烏熱爾圖,他的代表作有《一個獵人的懇求》等。他們能歌善舞,民歌優美動聽,風格獨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詞。特別是牧歌和獵歌,表現了鄂溫克族勇敢而質朴的性格。每逢年節或舉行婚禮時,多由婦女跳鄂溫克舞蹈。「努給勒」舞步獨特,剛健有力,節奏性強,以「跟靠步」和「跺步」為其舞蹈特點。獵區的舞會多在晚間圍繞篝火舉行,主要跳「跳虎」和「獵人舞」等舞蹈。鄂溫克族居民從青少年時即開展射擊、跳高、跳遠、撐桿跳、滑雪等運動。造型藝術有刺綉、雕刻、繪畫等,喜在器皿上飾以多種花紋圖案,並善於用樺皮作原料製成禽獸形狀的兒童玩具。
生活和風俗習慣
鄂溫克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及姑舅表婚的特點,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間進行,同一氏族內禁止通婚。他們也與蒙古、鄂倫春、達斡爾等族通婚。在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中尚保有「逃婚」習俗,互戀的青年男女決定結婚日期後,女方乘黑夜逃至男方所塔的「撮羅子蟹里,由候在此處的老婦把姑娘八根小辮改梳成兩根,即成為合法的婚姻。人死後,以前曾行天葬(即風葬),後因受鄰近兄弟民族的影響,多改土葬。
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樺皮佔有一定的位置,可稱之為「樺皮文化」。其打獵、捕魚、擠奶用的製品很多都是用樺皮製作的。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撮羅子」、籬笆、皮般。甚至人死後裹屍都用樺皮製作。除此外,鄂溫克族許多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象樺樹皮帽、樺樹皮鞋等十分廣泛。各種樺樹皮製品,尤其是樺樹皮容器,除了輕便實用外,還配有花紋圖案裝飾。一般婦女從七八歲開始學習世代相傳的雕刻、壓印、繪畫、拼貼等手藝,逐步產生了鑽研技藝的熱情,對器皿用具進行美術創作。圖樣多源於生產、生活之中,有花草、樹木、山峰、蟲魚、石崖等模仿自然構圖,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鄂溫克族人不但勤勞、勇敢、純朴、爽快,而且具有誠實的美德。在鄂溫克族獵人和牧人中,不知道什麼叫偷竊。獵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設有倉庫,存食品、衣物、工具等,從不上鎖,如果有人途中斷糧、缺衣,可以到任何二個倉庫去取。鄂溫克族講究禮節,非常好客。年輕人見到長輩,要施禮問安和敬煙。最通常的禮節是屈膝、側身、拱手作揖。家中來了客人被認為是喜事,牧區對客人敬以奶茶,獵區則以鹿或犴的胸口肉以及馴鹿奶待客。節日主要有祭敖包、陰歷年和「米闊勒」節等。祭敖包時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會上還要舉行賽馬、摔跤等活動。「米闊勒」節是生產節日,每年夏歷五月二十二日舉行,這一天要給馬烙印、剪鬃、去勢、除壞牙,給羊剪耳記號等,並舉行宴會。
宗教信仰
過去,鄂溫克族多信薩滿教,牧區的居民同時信喇嘛教。1945年前還保留有動物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殘余,部分氏族以鳥類和熊等為圖騰崇拜對象。各氏族或大家族有巫師「薩滿」,多由頭人(酋長)擔任。
❾ 誰知道索倫鎮中學校長是誰
索倫鎮中學近三十年
時間段內,哪年是誰當
的校長,我都知道,
一共有5任校長,我見到的
是換了四次校長。
不知道你想知道哪個時期
的校長是誰,你具體的指
岀來,我可以告訴你。
❿ 美文摘抄初中的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雲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園子里綠翳翳的古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築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牆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裡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薰蒸的雨天。只有牆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袈裟鮮艷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的洗禮。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的豬血的顏色和牆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灰色的癩蛤蟆,在濕爛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噗禿噗禿地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測出深綠的水花。
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雨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輕靈的東西,敲不響那厚重的鋼筋水泥的樓房。而瓦屋則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當當的,立即發出悅耳的聲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親近自然的福氣。雨勢急驟,聲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馬齊鳴,如萬馬奔騰。雨勢減緩,聲音也弱下去,輕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時節耳邊的輕風,瓦片似乎是專為雨設置的,它們盡職地演奏著,聽雨人心中便漫出不盡的情意。
人們喜歡當心中充滿懷念與感喟時,一個人靜靜地坐下聽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抱負;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索懷;多情的詩人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遐思。
雨成了人們修飾感情、寄託心願的使者。
閑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經聽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聽到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聲。迷濛之中,雨聲里透出一種古怪的情調,是久未溝通的那種。它拒我於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對我的陌生,然而我卻能從意識的最深處感受到它存在的氣息。我有一種從夢中猛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後的滄桑感。
哦,我在雨聲中相約的竟是已隔了時空的自我,它在講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問自己:我是誰?還是從前的那個我嗎?
有詞雲:「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然而聽雨卻都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回響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語還休的惆悵。似乎只有在這瓦屋輕靈的雨聲中,心靈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續。
雨聲依然在響,像我真實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