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洛川中學
在洛川的郊區~離城裡也不是很遠~坐車幾分鍾就到了~出租也就5-8塊吧~據說師資力量不錯~一中的校址就是沿用了以前的洛川師范~最近幾年改成市一中以後~整個變化很大~學生管的也挺嚴的~據說今年市一中考的成績不錯~
❷ 洛川的 延安市第一中學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學校 分數線
延安中學公費生 502分
延安中學三限生 499分
延園中學 449分
實驗中學 485分
延安市第一中學 447分
延安市第二中學 423分
育英中學 419分
職院附中 428分
寶塔高級中學 438分
這是2010年的
❸ 洛川縣中學怎麼樣
簡介:洛川縣中學創建於一九四零年,現屬延安市重點中學,陝西省基回礎教育科研項目學校,答陝西師范大學教育實踐基地。校園佔地面積81畝,校舍建築面積23823平方米,現設教學班38個,在校學生2170名,教職工141人,其中:專任教師110人,中、高級教師55人,本科以上學歷81人,市、縣級教學能手32人,縣級學科帶頭人7人。學校始終堅持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確立了「育人為本、全面發展,科研興教,質量立校」的辦學宗旨;以培養「志向高遠、素質全面、基礎扎實、特長顯著」的「四有』新人為目標;突出「德育」,狠抓「雙規」,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教研教改為重點。
注冊資本:1144.61萬人民幣
❹ 洛川縣有什麼高中
延安第一中學,洛川中學,曙光中學,明珠中學,上述都在城區,第一個是省重點,第二個是市重點,剩下都是普通中學。延安第一中學不如陝西延安中學(也就是延中),但還好。
❺ 陝西省洛川縣明珠中學初三八班班主任張健華亂...
他叫做犯賤。
❻ 陝西洛川縣都有哪些中學
還有縣中學盒曙光中學吧
❼ 陝西省宜川中學的學校校長
孫明賢,1963年3月出生於陝西省宜川縣,1983年7月參加工作。教育管理研究生學歷,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曾在牛家佃中學、甘草中學、西郊中學工作,歷任初級中學教務處副主任,縣中學團委書記、副主任、主任、副校長。2004年至今擔任宜川中學校長。 校長寄語:
開拓與創新同行,滄桑與凱歌合奏。攜帶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伴隨著洶涌的黃河波濤,宜川中學乘著教育與改革的東風,提升辦學理念,豐富教育內涵,強化改革,實現了辦學層次、辦學效益的歷史性跨越,在黃河之濱鑄就了一道高中教育的亮麗風景。
新一代宜中人,在學生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教書啟智,育人鑄魂,敬畏生命,呵護未來,努力彰顯自主的特色,努力提升生命的狀態下,讓學生體驗成長的快樂,讓教師享受教育的幸福,讓學校綻放出更加絢麗的生命之花。 張季玉(1908-1987)
男,漢族,出生於一個封建地主家庭。自幼在家塾讀書,聘有石達開等老先生專為其執教。民國十三年(1924)入宜川第一高級小學讀書,畢業後相繼完成了初中、高中學業。於二十一年(1932)考入北京朝陽大學法科經濟系讀書,二十六年(1937)畢業。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因在讀書期間受進步思想影響,張季玉由雷向陽介紹參加了傅作義部的熱河抗日先遣軍暫編5旅14團任團長之職,曾返鄉聯絡愛國志士,組織兵員赴抗日前線。二十八年(1939)三月,該軍改編,任第二大隊隊長。因家事回宜再未歸隊,由軍界步入政界,加入國民黨,「特種聯系會」的特務組織。曾擔任國民黨宜川縣政府教育科科長、軍事科科長、臨時參議會副會長和國民黨宜川縣縣黨部書記之職。
在擔任教育科科長期間,曾建立在宜川縣少年隊,倡建宜川縣中學,任校長,將他家在英旺川之柏塔、交里川之陳家塬土地捐給學校。後又將縣城南門外之花園田產捐給城關小學。並在南窯家辦私立「裕德小學」,資助困難學生學習的筆、墨、紙張等費用。
李立楷(1911—1961)
男,漢族,原宜川縣第六區益枝村人(今屬延長縣羅子山鄉),北京師范大學理學院地理專業畢業生,1942年春至1944年任宜川中學校長。
霄
山西永濟人,1944年2月—1944年7月任宜川中學校長,後調任洛川中學校長。
齊濟(字濟平)
1936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林學系,曾任華縣農校林場主任及省立鄜州師范教務主任,偕同其妻,1935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文史學系的李仲毅回宜川執教,1944年8月—1947年7月任宜川中學校長。
王志勻(1910年2月2日—2000年12月5日)又名王夢龍,男,陝西省延長縣張家灘鎮後王家河村人。1927年在綏德師范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宜川解放後,1948年3月—7月,任宜川中學代理校長。
朱玉堂
宜川人,1942年畢業於省立鄜州師范,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1949年曾代任宜川中學校長,1958年因歷史問題清除回家務農,1984年平反,恢復公職。
吉明超
韓城人,1950年10月—1951年11月任宜川中學校長,同年12月調陝西省教育廳。
張陶
男,宜川縣丹州鎮上降頭村人,生於1925年3月16日,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
1941年就讀於宜川縣初級中學,1944年畢業於陝西耀縣中學,隨後考入西北工業大學。
1948年春,參加延大宜川分校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分配到黃陵中學任教。1949年春調回宜川縣初級中學任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
東克信
陝西華縣人,1955年2月—1956年7月任宜川中學校長,同年8月調渭南地區。
李世榮
(1922—1989年),宜川縣牛家佃鄉葫蘆村人,1944年宜川中學畢業,1948年參加工作,曾任交里,城關完小校長,1956年8月至1959年4月任宜川中學校長,後調文教局,調任宜川師范代校長。還曾任教育科副科長,教研室主任,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王克儉
(1926年—1977年),中共黨員,高中文化程度,陝西省綏德縣人,生於1929年,1948年參加革命工作,先後任小學教師、教導主任、延安保育小學校長、延安師范副校長,1959年5月調任宜川中學校長,後還兼任宜川中學黨支部書記。中共宜川縣委委員。1973年6月,再度出任宜川中學革委會主任,同年11月,調任延安中學革委會副主任,1977年2月,不幸因急病去世。
吳耀堂
宜川縣黨灣鄉人,無黨派,1957年宜川中學畢業,留校擔任會計工作兼管灶務。1968年9月至1969年3月任宜川中學革委會主任,1972年至1975年任雲岩公社文教專干,1976年-1980年任延安地委黨校伙管員,1981年至1986年在吳旗縣多辦、政協等單位工作,1987年任宜川縣政協學習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任提案委員會副主任,1990年1月-1996年3月任政協宜川學習委員會主任、政協宜川縣第三、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羅傑
(1930-1989),中共黨員,陝西宜川縣集義南坡村人。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1956年畢業於陝西師范政教系。同年分配到延長中學任教師,後任延長張家灘中學教導認行。1960年調回宜川,任中共宜川縣委宣傳部理論教員、宣傳副副部長。1969年任宜川中學革命委員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後調縣委宣傳部、地委黨校工作。1980年7月調黃陵中學任校長。1984年調任宜川中學顧問。1984年任黃陵中學校長時,該校獲得地縣教學質量獎。曾任延安地區第二屆教育學會理事。1988年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989年10月意外事故去世。
許朝榮
男,漢族,1931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原籍河南省長葛縣人,現住大荔縣雙泉鄉南龍村。1965年擔任宜川中學教導主任。1971年,他被調到雲岩中學,任教育組長。1973年任宜川中學教育組長,74-75年任革委會付主任,1976年任宜川中學校長直至1984年。
郭劍如
男,漢族,1944年1月20日生,宜川縣城南街人(原籍河南省永成縣),中共黨員,1984年5月至1988年5月任宜川中學校長。
張思福
1939年生於陝西長安縣郭杜鄉,1960年畢業於陝西師大化學系,同年分配到宜川中學任教。1986年3月,任宜川各學教導處副主任,1987年起任教導主任,同年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隨後任副校長,1988年8月,任宜川中學校長。1989年被推選批准為陝西省特級教師,1997年退休。
黃高翔
山西稽山縣人,1948年生於宜川,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1968年畢業於延安師范,同年分回宜川參加教育工作,曾在壺口、城關小學任教,後任宜川縣西郊中學教導主任、校長。
蘭愛平
男,漢族,1964年2月生,宜川縣交里鄉太泉村人,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碩士學位,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延安中學校長。
❽ 洛川縣曙光中學的學校簡介
現有學生3000多名,專職教師180人,總務後勤職工32人,固定資產1.3億元。 創辦至今,學校組建了一支具有一流管理水平的領導機構,雲集了洛川縣最優秀的高中和初中教師隊伍。教育教學工作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其責任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優異的成績,2003、2004、2005、2007、2008、2009年中考平均成績全市前十名,全縣第一,其中有450多名學生上省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參加全國各類競賽有515名學生獲獎。高中統考、會考、四個科目名列全縣第一,高考二本上線率連續多年居全市民辦學校前列,全縣第一。2002-2008連續七年被教育主管部門授予「先進辦學單位」。學校被評為全國明星學校,董事長兼總校長陳琳被授予「陝西省優秀民辦學校校長 」。2010年12月,我校順利通過「陝西省規范化民辦學校驗收」,成為延安市第一所規范化民辦學校
❾ 陝西省洛川縣城關中學新生要軍訓嗎
您好,陝西省洛川縣城關中學新生是不需要軍訓的,初中是不軍訓的,歡迎查考...我以前也是洛川縣城關中學的,不軍訓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