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師生比
❶ 農村初級中學師生比例是多少後勤人員與代課老師的比例怎麼規定的最好說明是依據哪個文件。
【法規名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意見的通知
【文 件 號】國辦發(2001)74號
【頒布部門】國務院辦公廳
【頒布日期】2001年10月08日
【實施日期】2001年10月11日
文字部分太長了,就不復制了,下面是這個文件的表格
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
┌────────┬────────┐
│學校類別│教職工與學生比│
├──┬─────┼────────┤
││城市│1:12.5│
│高│││
│├─────┼────────┤
││縣鎮│1:13 │
│中│││
│├─────┼────────┤
││農村│1:13.5│
├──┼─────┼────────┤
││城市│1:13.5│
│初│││
│├─────┼────────┤
││縣鎮│1:16 │
│中│││
│├─────┼────────┤
││農村│1:18 │
├──┼─────┼────────┤
││城市│1:19 │
│小│││
│├─────┼────────┤
││縣鎮│1:21 │
│學│││
│├─────┼────────┤
││農村│1:23 │
└──┴─────┴────────┘
註:1.「城市」指省轄市以上大中城市市區;2.「縣鎮」指縣(市)政府所在地城區。
在15年的時候又出了一個文件,農村和城市標准同一了。
國辦:鄉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按城市標准統一核定
2015-06-08 16:02 中國網
❷ 國家教育部規定農村中小學教師與在校學生數的標准比例是多少
國家教育部規定農村中小學教師與在校學生數的標准比例是1:19.。
根據中央關於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精神。
在遵循《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74號)和《關於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意見的通知>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09]6號)
關於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原則和有關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將縣鎮、農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統一到城市標准,即高中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2.5、初中為1:13.5、小學為1:19。
(2)中學師生比擴展閱讀:
師生比是學校教師人數與培養學生人數的比例關系。國家按照規定的師生比, 下達學校教師編制。測算學校師資需求量的數量指標,也是反映學校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的指標。
不同國家和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由於經濟、教育發展狀況和體制不同,對師生比的要求也不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不同,師生比亦不同。
一般情況下,同一時間里辦學條件基本相同的同級同類學校中,平均每個教師負擔的學生多,則教師工作量大, 人力資源及財力資源的利用率高;反之,每個教師負擔的學生少,說明教師的工作量小,人力資源及財力資源的利用率低。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於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通知
❸ 教育法中規定的小學師生比是多少
根據規定:
小學的師生比為:1:23,工作人員的比例不應超過教師總數的5%。一般師生比按是專1:25計算,或者屬按班級教師與班級比是1.4:1計算;教師與校級領導的比例又是沒有硬性規定,范圍比較大的學校一般按一正三副配備。
(3)中學師生比擴展閱讀:
師生比(teacher-student ratio),學校教師人數與培養學生人數的比例關系。國家按照規定的師生比, 下達學校教師編制。測算學校師資需求量的數量指標,也是反映學校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的指標。不同國家和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由於經濟、教育發展狀況和體制不同,對師生比的要求也不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不同,師生比亦不同。一般情況下,同一時間里辦學條件基本相同的同級同類學校中,平均每個教師負擔的學生多,則教師工作量大, 人力資源及財力資源的利用率高;反之,每個教師負擔的學生少,說明教師的工作量小,人力資源及財力資源的利用率低。
參考資料:師生比_網路
❹ 中小學國家規定的教師與學生的比例是多少
一般來說,每班師生的比例最好在1:20以下,否則教師難以兼顧到每個孩子的個性需要。根據國回務院辦公答廳轉發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意見的通知。
高中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2.5、初中為1:13.5、小學為1:19。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制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點。
(4)中學師生比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的影響:
指明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個根本的方向
2. 明確義務教育承擔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大使命
3. 回歸了義務教育免費的本質
4. 進一步完善了管理體制,強化省級統籌
5. 確立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6. 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平等權利
7. 規范了義務教育的辦學行為
8. 建立了義務教育新的教師職務制度
9. 增強了《義務教育法》執法的可操作性
❺ 教育部有沒對中小學體育師生比的規定多少
學校類別 教職工與學生比例
城市高中 1∶12.5
縣城高中 1∶13
農村高中 1∶13.5
城市初中 1∶13.5
縣城初中 1∶16
農村初中 1∶18
城市小學 1∶19
縣城小學 1∶21
農村小學 1∶23
❻ 北京十一中學師生比是多大呀一般的中學師生比多大呀
建重點中學百強中學估計4億,國家,學校肯定要交贊助費啊,擇校費啊什麼的。
❼ 教師與學生的比例是如何計算的
小學時20:1中學時13:1也就是說小學是20個學生一個老師,中學時13個學生1個老師的比例
❽ 教育部對中小學體育師生比有什麼規定規定
學校類別 教職工與學生比例
城市高中 1∶專12.5
縣城高中 1∶13
農村高中 1∶13.5
城市初中 1∶13.5
縣城初中 1∶16
農村初屬中 1∶18
城市小學 1∶19
縣城小學 1∶21
農村小學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