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師教學設計
①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全部書的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訓練,理解一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掃路人那種攀登不止、自強不息的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人物的語言感悟課文所蘊涵的深刻哲理。
教學難點:能通過朗讀,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感情。
教具准備: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題設疑。
1、啟發學生回憶,為導入新課作準備。
2、揭示課題,設問置疑。
二、自讀課文
1、提出一讀的要求:藉助漢語拼音讀課文,讀准生字字音。
2、指明二讀要求:在讀通順的基礎上,做到流利地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3、鼓勵學生三讀課文
三、檢查自讀效果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糾正讀音。
3、答疑解難。
(1)對學生提出的不懂的詞語,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當時情境理解。
(2)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涉及句意、中心思想的問題,要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去讀書,對課文語言進行充分的感知、理解,有的問題在第二課時精讀課文是解決。
4、理清課文脈絡。
(1)引導學生根據作者登天都峰的所見、所聞、所感分段。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寫武夷山天游峰的險峻,以及「我」登上頂峰時的喜悅。
第二段(第3自然段):寫「我」下了山在小溪邊散步時發現了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三段(第4--12自然段):寫「我」在與掃路老人的交談中,感受到老人對生活充滿自信。
四、分段讀課文
五、教學部分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說說「夷」、「傍」、「頗」、「瘦」這4個字是什麼結構。
2、重點指導「瘦」的書寫。
3、指導學生描紅,把這4個字寫緊湊。
六、作業
1、讀一讀文中描寫老人外貌的語句,說說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2、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括弧里,並說說為什麼這樣填寫。
(1)在一片( )中,我隱約聽見「嘩———嘩-———」的聲音,頗有節奏地從嶺下的竹叢中傳來。
(2)茶,很熱,很香,彷彿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 )了。
(3)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 )我回到住地。
3、認真誦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溫故
1、自讀課文,天游峰掃路人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文中哪些語句是描寫老人語言的?請你朗讀給大家聽。
二、精讀課文
1、精讀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講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險峰,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
(3)「一根銀絲」指的是什麼?
(4)指導朗讀。
(5)小結。 遊客
板書:天游峰:九百多級—— ——望而卻步 半途而返
2、精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我」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掃路人清掃路面的聲音是那麼分明。
(3)出示有關投影片:
我循聲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
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a、自讀這段話。
b、討論:你對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麼?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c、有感情的朗讀這段話。
(4)小結。 掃上山
板書: 每天一級級————
掃下山
3、精讀第三段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
(2)分角色朗讀第一層。
a、掃路人的工作累嗎?他為何講「不累」?
b、有感情朗讀。
(3)分角色朗讀第二層。
a、畫出描寫掃路人外貌、神態、語言、行動的詞句,進一步說說老人的哪些特點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b、組織讀議,啟發思考:「30年後,我照樣請你喝茶!」30年後,他們能相聚嗎?老人的話說明了什麼?
c、感情朗讀。
(4)小結並板書
(掃路人:輕松自在 自信豁達)
三、 朗讀課文
四、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有感情地賞讀佳句
(1)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根絲從空中拋下來,在雲霧中飄飄悠悠,彷彿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2)茶,很熱,很香,彷彿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
(3)我緊緊抓住他的雙手說:「30年後,我再來看您!」
2、填空。
本文講述的一位老人已有( )歲了,他每天早晨( ),傍晚( )。他早該退 休了,可他覺得實在離不開這里:他喝的是( ),吃的是( ),呼吸的是( ),而且還有( )作伴。這是一位( )的老人,作者從內心敬佩他。
二、總結全文,朗讀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
本文寫了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見、所聞、所感,贊揚了掃路人那種攀登不止,自強不息的精神。
3、本文描寫天游峰的險峻有什麼作用?(突出了掃路人工作的辛勞,歌頌了老人的頑強不息,對生活的自信與熱愛)
4、學習作者抓住特徵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三、教學部分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說說「套」、「鞋」、「吁」、「汗」這幾個字的間架結構。
2、「套」字書寫73時要克服兩個難點。
3、提醒學生注意「鞋」、「吁」、「汗」等字左右兩部分的比例,把字寫美觀 。
4、學生練習描紅。
四、課堂作業
1、讀一讀,再抄寫。
傍晚 伴隨 靜寂 氣喘吁吁
險峰 攀登 慈善 自在悠閑
2、在括弧中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老人 ( )地清掃
( )的天游峰 ( )地打量
( )星光 ( )地抓住
3選擇關聯詞填空。
不僅……而且 …… 雖然……但是……
因為……所以…… 既然……就……
(1)( )這位老人已有70歲了,( )他還在險峻的天游峰掃路。
(2)在這里,他( )能呼吸清爽的空氣,( )還有花鳥作伴。
(3)( )我順著九百多級石梯上了頂峰,( )心裡好不得意。
五、板書設計:
13、天游峰的掃路人
遊客
天游峰:九百多級 望而卻步
離
不 (險峰) 半途而返
開 掃上山
掃路人:每天一級級 輕松自在
( 年過七旬) 掃下山 自信豁達
② 在什麼地方能找到人民教育出版社6年級上冊的教案
你要看你家住哪裡了?
如果北京的話,可以去西單圖書大廈或者甜水園圖書批發回市場,前者書比較答多,但是比較貴。後者比較便宜,應該可以打7.5折~8折。
註:乘車路線:請參考「北京公交網」http://www.bjbus.com/index.htm
③ 蘇教版 六年級(下) 課文<<莫泊桑拜師>>的全部課文我只要課文,不要教案或其他有關資料.求救!!
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從小酷愛寫作,孜孜不倦地寫下了許多作品,但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沒有什麼特色。莫泊桑焦急萬分,於是,他去拜法國文學大師福樓拜為師。
一天,莫泊桑帶著自已寫的文章,去請福樓拜指導。他坦白地說:「老師,我已經讀了很多書,為什麼寫出來的文章總感到不生動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福樓拜直截了當地說。
「那——怎樣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莫泊桑急切地問。
「這就要肯吃苦,勤練習。你家門前不是天天都有馬車經過嗎?你就站在門口,把每天看到的情況,都詳詳細細地記錄下來,而且要長期記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門口,看了一天大街上來來往往的馬車,可是一無所獲。接著,他又連續看了兩天,還是沒有發現什麼。萬般無奈,莫泊桑只得再次來到老師家。他一進門就說:「我按照您的教導,看了幾天馬畫,沒看出什麼特殊的東西,那麼單調,沒有什麼好寫的。」
「不,不不!怎麼能說沒什麼東西好寫喲?那富麗堂皇的馬一回事,跟裝飾簡陋的馬車是一樣的走法嗎?烈日炎炎下的馬車是怎樣走的?狂風暴雨中的馬車是怎樣走的?馬車上坡時,馬怎樣用力?車下坡時,趕車人怎樣吆喝?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這一些你都能寫得清楚嗎?你看,怎麼會沒有什麼好寫呢?」福樓拜滔滔不絕地說著,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都在莫泊桑的腦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從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門口,全神貫注地觀察過往的馬車,從中獲得了豐富的材料,寫了一些作品。於是,他再一次去請福樓拜指導。
福樓拜認真地看了幾篇,臉上露出了微笑,說:「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進步。但青年人貴在堅持,才氣就是堅持寫作的結果。」福樓拜繼續說:「對你所要寫的東西,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如你要描寫一堆篝火或一株綠樹,就要努力去發現它們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樹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專心地聽著,老師的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福樓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著說:「你發現了這些特點,就要善於把它們寫下來。今後,當你走進一個工廠的時候,就描寫這個廠的守門人,用畫家的那種手法把守門人的身材、姿態、面貌、衣著及全部精神、本質都表現出來,讓我看了以後,不至於把他同農民、馬車夫或其他任何守門人混同起來。」
莫泊桑把老師的話牢牢記在心頭,更加勤奮努力。他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終於寫出了不少有世界影響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