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Ⅰ 教育子女的心得體會
我孩子四年級先簡單說說吧,你可以加我好友QQ864259398
1,不要為孩子包辦一切,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盡量專讓他自己做,你可屬以盡量指導他。 2,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3,千萬不要忽略孩子的存在,讓他明顯的感覺到你尊重他的感受。 4,千萬不要進行破壞性的批評,如「你這孩子不會有出息。。。」「你學習永遠不會有讓大人省心的時候。。」等等。 5,盡量避免「人前教子」,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是你們兩個單獨相處的時候。 6,要充分的信任孩子並讓他明顯的感覺到這一點。 7,千萬不要拿別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較,試想孩子如果拿國家領導,億萬富翁跟你比較怎麼辦。 8,如果孩子做錯事懲罰的方法要恰當,不然不如不做懲罰。 9,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多開導,少命令。 10,要做到無條件的愛,試想孩子幾歲的時候做錯事你是怎麼對他的,他只是孩子,孩子一定會做錯事,難道說他錯了就不是你的孩子了么。有條件的愛最傷孩子。。切記。 最後加分吧。。。嘿嘿~!
Ⅱ 談談家長怎樣教育子女的心得
教育子女首先在德育,先成人再成才。然後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有興趣的孩子人生更精彩。
Ⅲ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總結怎麼寫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一:
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我們平時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不要給他定太高的要求,同時多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和多觀察孩子的長處和不足,最後再施加引導,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於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贊美和鼓勵,從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二:
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為了開闊孩子的視野,我們應該多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比如在課余時間,給他報名一些他感興趣的興趣班,這樣孩子才會在興趣的基礎上取得好成績。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三:
多參加一些體育鍛煉由於孩子的天性就是愛跑愛跳,因此我們平時應該多讓他鍛煉,因為這樣既可以強身健體,又可以愉悅心情,何樂而不為呢?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四:提供孩子手工材料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一些手工製作,我們就盡可能給他提供材料和幫助。當看到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個「作品」時,神情中是充滿自豪的,因此,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敢於動手,在手工製作的過程中得到快樂。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五: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一個良好的習慣養成對孩子是非常必要的,而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所以教子的第一步就是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同時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學習習慣,一旦看到孩子作出了努力,我們就要充分肯定。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果,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家長們可以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健康成長。
Ⅳ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的演講稿怎麼寫
多鼓勵、多表揚——幫助孩子進步的有效方法各位家長各位老師晚上好!可能很多家長都知道,我有兩個孩子。千一還有一個已經上小學四年級的哥哥,叫曹一見。一見是一個單純、老實、陽光、快樂的孩子,不過他也非常調皮和固執。今天我要和大家討論的話題是「多鼓勵、多表揚——幫助孩子進步的有效方法」。對於我的兩個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話題,他們性別不同、性格不同、習慣不同、特點不同、能力不同,所以鼓勵和表揚的方式也不同。首先表揚和鼓勵需要尺度。表揚和鼓勵就象是抗菌素,不能隨便用葯,得掌握一定的劑量。孩子的自我認識,是受外界影響的。過份的表揚,必然助長孩子的自滿情緒。但明明看到孩子的進步,為了防止孩子驕傲,在語言、行動上無任何錶示。經常這樣,必然會挫傷孩子的進取心。一見屬於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孩子,一點點的表揚就能讓他特別滿足,所以他這樣的孩子,在表揚的同時要指出不足,讓他更全面、更正確的認識自已,啟發幫助他制定更為高遠的目標,使他不敢懈怠,更加頑強,再接再厲。千一是一個不缺乏表揚聲的孩子,所以對於她這樣的孩子,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擁抱、一張小紙條可能會比語言上的表揚更行之有效。其次,表揚和鼓勵要及時。發現了孩子的點滴進步,馬上要表揚;發現孩子遇到困難,趁熱打鐵,及時、鼓勵、引導。記得四年前的一個下午,一見和千一天井的院子里玩跳格子的游戲,石頭剪子布,誰蠃了就向前跳一格,看誰先跳到終點。千一看哥哥已經領先她七格,已經沒有什麼勝利的希望了,便不開心的說:我不來了。便向我跑來。我把她抱在懷里認真地告訴她:做任命事情都不可以半途而廢,沒到最後決不能放棄,很多比賽都是反敗為勝的,不到最後誰都不知道結果,就算你最後還是輸了,大家會佩服你永不放棄的精神,以後還有機會,不放棄就是勝利。於上千一又和哥哥把游戲繼續下去。最後當然是輸給了哥哥,但妹妹特意跑過來對我說:媽媽我沒有放棄!玩到第四局的時候,妹妹終於贏了哥哥一次,一見委屈地哭著向我跑來,我張開雙臂准備了一席話好好安慰他,沒想撲到我懷里還不到三秒,安慰的話還沒等我張口說,一見就將我一推,邊擦眼淚邊叫:妹妹,我們再來。千一說:來就來。兩人又開始了,才跳了兩格,一見突然回過頭對我說:媽媽,我也沒有放棄。孩子需要及時的鼓勵和引導,就像植物不斷需要陽光雨露一樣。兩個孩子積極的性格,不怕失敗的精神就是這樣從小一點點培養出來的。三、表揚和鼓勵要持續,並且家長要善於發現,懂得欣賞,有一顆平和的心。作為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很出色,那就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錯誤行為上,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在孩子失敗或遇到挫折時,要讓孩子時時刻刻感受到你的愛。無論他犯了多大的錯,你要讓他知道,你是愛他的,你會幫助他渡過難關。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埋怨。記得第一次兒子的班主任當著兒子的面向我報怨兒子在學校的種種劣跡:上課思想不集中、喜歡插嘴、廢話太多、書寫不認真,當時兒子的表情就象是霜打的笳子----蔫了,眼神很惶恐。我輕輕摟住他的肩膀和老師完成溝通。回家的路上我牽著兒子的小手,告訴他:「其他vivian不是要向媽媽告狀,說你有多不好。我們只是商量如何能幫助你。因為我們都覺得你還可以比現在更好。你願意努力改變,爭取更大的進步嗎?」兒子點點頭,眼神里充滿了堅定。其實兒子的問題並不是這樣一次談話就能改變,但是這樣的引導和鼓勵能把他往正確的道路上推進,只要持續不斷地這樣堅持做下去,孩子一定會越來越棒的。所以說表揚和鼓勵需要持續性。特別是對待男孩子的教育,家長要學會等待,等待他們慢慢長大,心智更加成熟,相信他們的潛力是無限大的。你為他喝彩,他會給你一個又一個驚喜,你說他不如別人,他會用行動證明他真的很笨。有沒有天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有沒有自信。最後我向告訴各位家長的是,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家長們能做的是,帶著一雙關注和發現的眼睛,在孩子顯露出個性的時候,及時地給她正確的引導;在她遇到挫折的時候,及時地給予她激勵;在她猶豫不決的時候,幫助她分析問題。如果在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家長都做好了自己的補位工作,幫助孩子一起制定並完成她的人生規劃,那麼家長最後要做的就是,抱著一顆寬容和欣賞的心,等待著與孩子一起分享人生的歡樂與痛苦。謝謝大家!二(4)班曹千一媽媽
Ⅳ 如何把孩子教育成功的心得體會例文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每位家長都感慨萬千。我也不例外,多年來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使我感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以老師和家長這一雙重身份和大家交流一下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個人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愛孩子 當老師要愛學生,作父母要愛子女。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調皮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學會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再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匯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著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 三、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 當今時代是一個激烈競爭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么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美滋滋的,總是主動思考問題,還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假期里我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當他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他打氣兒,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樂學。現在社會上有種怪現象,那就是小小年紀,大多數孩子要學很多門知識,很多家長不去考慮孩子學習效果如何,好像是學的內容越多,孩子就離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慮孩子是否願意去學,有沒有興趣,結果造成浪費金錢、浪費精力、更浪費孩子天真的快樂時光。所以我希望父母們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捕捉孩子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後再給他們的興趣去點溫加油,讓它們燃燒起來。這樣才會獲取更最佳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說得好:「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執政者手裡,不如說掌握在父母手裡」。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復雜的學問,讓我們家長與老師、與學校共同合作,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來。 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古往今來的有關家教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人成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長的影響。因此,做家長的平時必須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有所作為。 我們家孩子今年三年級了,他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學校的共同幫助下,很快的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在著3年多的時間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他將使人終身受益。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從字我教育開始 父母喜歡看書,忘情工作,都回給孩子六下深刻印象。同是給她們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待孩子的學習, 不能光說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作好。現在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是衙門提的問 提難免把大人難住。大人不學習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會經常會買書看書。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有時孩子去運動也會提到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這樣即鍛煉身體又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一舉兩得。我們要求孩子幹事情要認真。孩子做完作業,我們會給他檢查一遍,發現他字寫的很潦草,會要求她擦了從寫。有時候,他很不願意,但不能心軟,得讓他記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幹事情一定要認真,應該盡自己更多的努力。 二、不能過分寵愛,事事包攬,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中導致自控能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肯難的勇氣和利益。孩子很喜歡唱歌跳舞,也有寫作天分,因此我們就給他創造條件去跳舞,記得第一次學習的時候他哭了,因為學跳舞是一件很吃苦的事情,第二天,他渾身覺得酸痛手舉起來也疼,我問他還學不學,他說還要去學,要把身體鍛煉的棒棒的一定就會成功。這次花的時間長一些,看著他大汗淋漓的練著老師教的每一個動作,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成功的做好每一個動作我都會對他加油鼓勁。孩子也是越來越認真,孩子小著多我說:爸爸我成功了!看著孩子燦爛的笑容,我從心底為他感到自豪,悅悅很喜歡玩具,家裡的玩具也很多,現在上學,如工他特別喜歡,我就給他預定一個目標,完成的好就可以買。這樣可以激勵他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改掉一些壞習慣。孩子的書包是自己整理的。他睡覺以後,我有時會檢查一下是否整齊,學慣用品是否齊全,若夠沒誒有帶我會給他放進去。事後我會提醒他要注意。隨著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會讓他去做。有時也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他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三、期望值不過高,但仍要嚴格要求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她學他不喜歡的事情。如畫畫他非常 喜歡 從幾歲時到現在很多年他不但興趣未減,反而把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這是他純真,稚氣的思想 最好宣揚的聖地,看著孩子畫的動物,花草樹木,神志各異,表現方式靈活表達意思明確。 我會有一 種開心的喜悅。我的想法是讓孩子能夠干他喜歡做的事情就夠了,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與孩子一起學習。 老師如果布置了需要家長配合的作業,我都要認認真真地與孩子一起完成。需要翻閱書籍的就去看書,需要上網搜集或是下載的資料也都按時完成。女兒要做手抄報,我就上網幫助她搜集資料,與她一起設計版面,陪著她一直做完。學校里的書香校園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我就每天床頭上放上一本書,孩子也跟著學,睡覺前我們母女倆一起讀上一會書,從此賈長逸也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暑假裡的每天早晨,我和女兒帶上一本《100名人成人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去大化公園,在山頂上,我給女兒讀上一個名人故事再回家。
Ⅵ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正面管教不吼不叫做媽媽》-領取請私信我。
農民小兒教育是比較普遍的社會問題,就拿我老家來說吧!
在老家,有很多夫妻出門打工,孩子留給年邁的父母,年底才回家陪陪孩子,這些孩子到最後連高中都沒讀,直接上職業技術學校,我也觀察過這些孩子,喜歡玩手機,電腦,話不多,性格有些內向,缺少父母陪伴關心,親情上較為淡薄。
最近幾年,網路上就考高狀元的報告研究,能考大學,考好大學已經不是吃苦耐勞農村孩子,而是一批中產階級,他們的父母受過良好的教育,家庭收入也不錯,父母都在身邊陪伴,他們享受城市比較好的教育資源。
當然這種情況是很多農村家庭比不了了,但從另一方面來講,花錢,有人看護就能教育好一個孩子嗎?我想很多人都不會認可?
教育就是一場馬拉松,需要父母的資金,需要父母的陪伴呵護,需要父母自我眼界意識的提高,需要父母的耐心指導等等,百年樹木,十年樹人,教育孩子不容易。
對於農民工來說,如果有條件,盡量留在孩子身邊或者說把孩子帶在身邊,先讓孩子人格健康發展,再談讓其成才。
Ⅶ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心得體會有哪些
想要作為一名優秀的家長,必須要運用正確的方法來幫助和教育孩子。那麼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心得體會有哪些?以下是上海MBA徐老師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心得體會有哪些
一: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
我們平時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不要給他定太高的要求,同時多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和多觀察孩子的長處和不足,最後再施加引導,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於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贊美和鼓勵,從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二: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
為了開闊孩子的視野,我們應該多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比如在課余時間,給他報名一些他感興趣的興趣班,這樣孩子才會在興趣的基礎上取得好成績。
三:多參加一些體育鍛煉
由於孩子的天性就是愛跑愛跳,因此我們平時應該多讓他鍛煉,因為這樣既可以強身健體,又可以愉悅心情,何樂而不為呢?
四:提供孩子手工材料
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一些手工製作,我們就盡可能給他提供材料和幫助。當看到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個「作品」時,神情中是充滿自豪的,因此,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敢於動手,在手工製作的過程中得到快樂。
五: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一個良好的習慣養成對孩子是非常必要的,而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所以教子的第一步就是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同時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學習習慣,一旦看到孩子作出了努力,我們就要充分肯定。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果,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家長們可以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健康成長。
聲教育,自有好處
1. 緩和你的怒氣 憤怒之下的你,心情惱得像一堆火,而你說話的聲調就像風,風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嘗試著忍一忍怒氣,壓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說話的聲調,你會發現你會變得稍微冷靜、理智一些,最起碼不會讓你更加憤怒。
2. 給孩子更多信任、尊重 有心理學者說,你說話的聲調高低,跟你傳達給別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當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時,孩子感覺你不信任他;當你說話柔和時,孩子就能感覺到你的信任! 事實就是這么神奇,比如:當孩子手拿香蕉皮准備扔時,你一句怒吼「別扔地上!」這時候,其實你在內心是默認孩子會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認真、輕聲地說一句「寶寶,放垃圾桶里吧!」這時候你是默認孩子會放到垃圾桶里的。關鍵是,你語氣中傳達出的這種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覺得到。
減少孩子對你的害怕、抵觸
3. 減少孩子對你的害怕、抵觸 當孩子犯錯時,你憤怒地大吼大叫,結果無非兩種: 孩子被你嚇住了,滿腦子的恐懼感,根本沒心思去思考為什麼錯了,只盼著你趕快結束訓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擊你,也不考慮錯在哪了,只想著如何跟你對著干。 但是,當你語調平靜、嚴肅、稍低一些跟孩子談話時,你會在孩子眼裡變得「不怒自威」,孩子對你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和抵觸,這時候你再跟孩子講道理、辯對錯,效果就會好很多。
一、關於分數
從小學開始,爸爸媽媽對我就是這樣要求的,只要學習態度好,考試考多少分都不會怪我,所以,我考試對分數沒什麼壓力,所以很少有發揮失常的時候,成績也差不到哪去。
我的經驗就是:像考試一樣認真做作業,像做作業一樣地輕松考試。
初中了,媽媽重新告訴我:考試,只要考出你的真實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試,你的真實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媽媽就會為你遺憾,因為你的努力付出沒有得到對等的回報。
在我們家,分數引起的反應基本上是波瀾不驚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沒什麼太大的反響。人生處處是考場,從容面對,考出自己真實水平就好。在我們家,物質也不與分數、成績掛鉤。
物質上的東西,能給生活帶來便利,而爸爸媽媽的經濟能承受的,就會給我買,與成績沒關系。爸爸媽媽認為,那種掛鉤很容易培養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離了學習和生活的本質。
我身上不缺零用錢,錢包里有一張銀行卡備用,家裡的小盒子里,爸爸媽媽也常放了幾百元零錢備用。
爸爸媽媽的理念是,在當今充滿誘惑的時代,孩子不缺錢、不缺愛,到外面走彎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二、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爸媽覺得,享受生活,不要說等你長大以後,而是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對我說,你父母對你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報答你的父母。媽媽更正了這種說法,對我說:對父母的報答不是很高的分數,而是從現在開始,好好活著,每一天。
所以,學習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電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適當上網玩游戲、放鬆去鄉下陪伴疼愛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這些讓我的生活很豐富,也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愛,生命之火激情燃燒。
媽媽說,她從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覺到了我對愛的理解。
三、閱讀經典
閱讀經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徑。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處。從去年開始,我開始閱讀外國經典名著。我強烈地感覺到,我的作文、考試做閱讀題目都上了一個台階。
在閱讀的時候,並不一定感覺到明顯效果,但寫起作文來,筆下的文采彷彿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了閱讀者的生命。
建議大家不要讓孩子讀那種快餐書籍,比如各種雜志、童話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要讀經典的的世界名著。可能剛開始讀,會找不著感覺,但讀上兩三本,就會找到節奏。
有一次,媽媽問我:你閱讀名著時,感受到愉悅了嗎?我說,感受到了!那一刻,媽媽很欣慰。因為,愉悅,是最高層次的享受。
從階段性的作用上講,閱讀經典可以使語文成績提高十分左右,這十分左右對於中高考來說,是多麼重要。
四、潤物細無聲
現在的孩子叛逆心極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閱讀,聽音樂這些事情,我媽媽做得很隨意,不露痕跡,根據我的情緒來,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時候,她會尊重我的意見,不強行攤派。
Ⅷ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有哪些
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聯,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但是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理解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調皮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因此我們家長都就應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搞笑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這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匯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因此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么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母親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他的學慣用心性,當他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他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齊發奮,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也到達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教育孩子正確地應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當在,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能夠使人沉淪,也能夠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他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情緒。用心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培養孩子的適應潛質
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已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實現主觀與客觀相融,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潛質,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潛質,這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潛質,誰的適應潛質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下成功的彼岸。
與孩子一齊閱讀書籍
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孩子能夠從中得到快樂及滿足,能感受到愛及溫暖,有時更甚與對書本身的興趣。
表揚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來自父母的贊美會激起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促使他們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行為,直至養成好性格,
父母沖動的行為會讓孩子性格逆反
父母就應認識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發泄情緒的一種方式,父母就應冷靜處理,不好總和孩子「頂牛」多和孩子溝通,這樣才能逐漸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學會寬容和忍讓
寬容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能夠寬容和忍讓別人缺點和錯誤的人,確實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人,便是人世間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寬容更是一種潛質,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寬容傷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的時候,仇恨就會被擠出去,我們只有不斷地用愛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才能讓仇恨沒有容身之處,寬容不僅僅需要廣闊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遇事允許孩子申辯
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父母喜愛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樣講,孩子就怎樣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抵觸情緒,為謊,推脫職責埋下惡根,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如果父母能意識地找一些問題來與孩子辯論,孩子的思維潛質和口語潛質能夠得到很好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