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育
❶ 怎樣理解民辦教育的公益性
教育的公益性是指教育活動應當尊重社會整體成員的共同利益,教育是為全社會,全人類服務,社會的全體成員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教育的公益性也體現在性質公益,主體公益,產品公益。而民辦教育因為具備社會主義的屬性,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所以自然也是公益性的,民辦教育主要服務於國家機構以外的學校,最大程度的滿足社會教育多樣化的需求。從而促進個性的發展。
❷ 關於民辦教育的幾點思考
當前要乘勢而上,促進民辦教育規范特色發展,努力建設民辦教育強省。一是要加強科學規劃,堅持民辦教育的公益性、靈活性、差異性和分類管理,促進民辦教育持續健康發展。二是要推進自主辦學,正確處理強化政府責任與引入市場機制的關系,實行更加靈活、開放、多樣的辦學體制,切實保障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更好地釋放民辦學校的發展活力。三是要突出內涵發展,著眼轉型提質、特色發展和開放合作辦學,提升民辦教育發展水平。四是要加強師資建設,依法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合法權益,下決心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形成穩定的教師隊伍。五是要落實政策措施,各級政府在規劃、用地、建設、稅費、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扶持力度。
❸ 民辦教育怎麼申請辦學資質
民辦教育機構申請辦學程序
一、申請辦學單位在辦學所在地中心校領取《民辦教育辦學申請表》一式三份。
二、將書面申請和按要求填寫好的《民辦教育辦學申請表》以及辦學所需的相關材料交辦學所在地中心校,中心校組織人員對所申請內容及提供的相關材料逐項進行審查。
三、中心校將審查合格、基本符合辦學條件的辦學單位的書面申請和《民辦教育辦學申請表》簽具意見附上相關材料一並交縣級教科局。
四、教科局對所申請內容進行復核、審批。
五、對符合條件的辦學單位頒發《民辦教育許可證》,對不具備辦學條件的,作出不同意辦學的書面通知,並說明理由。
六、辦理《民辦教育許可證》不收取任何費用。
申請正式成立民辦學校應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相關材料:
1、申辦報告內容應該主要包括:舉辦者、培養目標、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辦學條件、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
2、舉辦者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
3、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4、屬捐贈性質的校產須提交捐贈協議,載明捐贈人的姓名、所捐贈資產的數額、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關有效證明文件。
5、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6、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7、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❹ 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的區別在哪裡呢
很多時候,家長們都會考慮送孩子去到公辦幼兒園或者是公辦學校。尤其到了大學,對一些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不同的人也是有著不同的選擇。那麼對於我們來說,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❺ 「民辦學校」是什麼意思與「公辦」的區別是什麼
民辦學校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民辦院校和公辦院校的根本區別就是辦學的性質不同。
1、資金來源不同
公辦學校是由國家政府部門舉辦的學校,學校資金基本全部來源於政府財政撥款。;而民辦學校則是要靠自籌,辦學經費主要是來自企業等。
2、規模、師資不同
一般而言,公立學校的數量和辦學規模都遠遠超過私立學校,而且,學習費用相對較低,教學設施較為完善。公立學校師資:相對穩定;私立學校師資:流動性大。師資力量上有些民辦院校的確不及公辦,但是少數非企業性民辦院校則不同。
3、硬體設施保障不同
其實每個學校硬體環境都會有所不同,從硬體設施上來說公辦院校的確要優於民辦的院校。但是一般來說公辦院校關於實踐設備的配備就不及民辦院校了。
4、學生來源不同
公立學校的學生就近入學,一般讀「通學」(走讀);私立學校學生來自四面八方,五花八門的有經濟實力的不同層次的家庭,學生一般是住校,實行"封閉式管理"。
5、信譽上的區別
現在國家鼓勵民辦院校,從政策、財政和學院榮譽獲得上也給與一定的幫助,尤其是最近國務院會議中央領導提出大力發展和支持民辦教育,民辦院校的生存空間雖說是在不斷地增加。但是相比較公辦的就遠遠不及了,為了博取更大的生存空間,民辦院校必須有一個好的信譽保證。
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究竟哪個好,這個問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辦學的目的都是為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可用的人才。
❻ 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的區別是什麼呢
1、資金來源的不同:
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都是經過相關部門批准才成立的學校,兩者間最大的區別應該就是資金來源不同了。公辦學校是國家撥款,大部分辦學經費都是來自政府;而民辦學校則是要靠自籌,辦學經費主要是來自企業。
2、招生方式的不同:
公辦學校招生是由各當地教委抽取建檔線以上,直接進入高等院校學習深造,而民辦院校則是在高考生進入高考期後,由本校派人直接到各地招收學員,各個學校由於各自的差異,因此在招生時選拔學生的方法也不同。
3、辦學主體的不同:
民辦學校是由民間資本為主體辦學的,其法人代表為最大股份持有者;公辦學校由國家出資辦學,其法人為代表國家機關來管理學校資產者。
4、管理模式不同;
公辦高校實行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書記實際上成為學校一把手。公辦中小學和幼兒園由區/縣教育局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主要領導權力在當地教育局手中;而民辦學校是由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實際領導權力在大股東的手中。
5、行政體制不同:
公辦學校由於是國家單位的下屬機構,所以其在編工作人員均擁有國家的事業單位編制,並享受國家幹部待遇;民辦學校由於是民間機構辦學,因此沒有編制,像一般企業一樣自負贏虧、享受一般企業職工的待遇。
6、辦學條件不同:
由於我國的公有制體制,所以公辦學校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教學資源,民辦學校相對就比較有限。但在一些基層的中小學和幼兒園,由於規模不大,且辦學者重視,常常會擁有比同類公辦學校更好的條件,當然學費也相對更高。
(6)民辦教育擴展閱讀:
我國的民辦高等院校一般都是由院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區的教育廳或是教委主管,而公辦高等院校則是由院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區級政府主管,這也是兩者的區別之一。
一、申辦民辦學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1、舉辦民辦學校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
2、舉辦民辦學校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3、民辦學校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4、設立民辦學校應當符合當地教育發展的需求,具備教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5、民辦學校的設置標准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的設置標准執行。
二、辦事流程
1、學校名稱預先核准(舉辦盈利性學校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申請,舉辦非盈利性學校向縣民政局提出申請)。
2、向縣教育局提出籌設申請(需所在地中心小學和鄉鎮人民政府簽字蓋章),經審核同意後,下達同意籌設批復文件。籌設期不超過三年。
3、向縣教育局提出正式設立申請,縣教育局組織評估組進行評估,評估合格後辦理辦學許可證。
4、注冊登記(舉辦盈利性學校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登記,舉辦非盈利性學校向縣民政局提出核准登記)。
(7)民辦教育擴展閱讀:
1、申請籌設民辦學校,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申辦報告,內容應當主要包括:舉辦者、培養目標、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辦學條件、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
(2)舉辦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
(3)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4)屬捐贈性質的校產須提交捐贈協議,載明捐贈人的姓名、所捐資產的數額、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關有效證明文件。
2、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籌設批准書;
(2)籌設情況報告;
(3)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4)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5)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具備辦學條件,達到設置標準的,可以直接申請正式設立,並應當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三條和第十五條(三)、(四)、(五)項規定的材料。
❽ 民辦教育在我國應該如何發展
民辦教育在隨後的30年迎來了快速發展,民辦教育成為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共同推進學歷教育發展。中國教育產業正處於消費升級大趨勢下,民辦教育滲透率在逐步提升,政策、資本、經濟和技術多個因素在推動行業發展,新民促法通過後也為民辦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並加速教育資產證券化。
民辦學校逆勢上漲
在學校數量持續下滑的同時,民辦學校(不含學前教育、下同)數量卻維持震盪上升。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民辦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7.10萬所,比上年增加8253所,同比增長5.1%。到2017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7.94萬所,預計2018年將增加近18.84萬所。到從2004-2016年12年間滲透率由3.08%增加到6.50%,滲透率翻番,但整體滲透率仍較低。分教學階段來看,2004-2016年間民辦學校滲透率水平和滲透率增長從小學到大學依次增加,民辦高校高達28.58%,小學僅為3.36%,民辦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提升。
在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社會對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提升, 當前,我國應用型、
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數量和結構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民辦高等學校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民辦教育在專業學科設置上更加註重應用型,貼近就業市場,招生規模也在逐年擴大。
高等教育招生數量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招生總數由2012年的530萬人增至2017年的680萬人,預計2018年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招生總人數將增加至800萬人。其中研究生及本科生教育招生人數將達430萬人,大專教育行業招生人數將達280萬人。
高等教育收入分析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的總收益由2012年的6880億元增至2017年的1060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6.33%。預計2018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的總收益將進一步增至11322億元。與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產生的總收益比較,中國民辦高等教育行業總收益由2012年的696億元穩定增加至2017年的103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8.3%。2018年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總收益將達1115億元,公立高等教育收入將超1萬億。
民辦獲得支持增勢正旺,公辦連續遞減提增乏力
2002
年第一版民促法的出台為民辦教育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十餘年來,民辦學校在幼小初高大各個學段的學校數量都有了穩步增長。預計未來民辦教育在政策護航下將持續為中國教育資源緊張局面的改善做出重要貢獻,而公辦學校的數量則不會有太大改觀。
辦學校學生綜合素質口碑好
根據教育部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統計,家長對於民辦學校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評價能力上全面高於公辦學校。其中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個性興趣潛能的發展項目評價中國民辦學校的優勢均較為突出。
民辦教育學費跑贏通脹穩健增長
中國民辦學校學費大致以每年5%的速度穩健增長。從學費水平來看,民辦教育的學費增幅高於教育行業整體增幅,而教育CPI 又高於整體CPI
水平。觀察美國的教育CPI 亦是呈現著高於通脹的穩健增長。
❾ 民辦教育k12到底是什麼意思
民辦教育k12意思是私立的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
K12或K-12,是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簡寫,是指從幼兒園(Kindergarten,通常5-6歲)到十二年級(Grade Twelve,通常17-18歲),這兩個年紀是美國、澳大利亞及英國、加拿大的免費教育頭尾的兩個年級,此外也可用作對基礎教育階段的通稱。
K12主要被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國家採用。K12的英文發音為 Kay through Twelve 或 Kay Twelve。
K12 是北美小學和中學教育的簡稱。這個短語是幼兒園到12年級的縮寫,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免費教育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年級。
(9)民辦教育擴展閱讀
《教育法》對民辦教育的規定:
《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設立、變更和終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核、批准、注冊或者備案手續。
《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一條規定,舉辦實施學歷教育、學前教育、自學考試助學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辦學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許可權審批;
舉辦實施以職業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的民辦學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許可權審批,並抄送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舉辦實施高中學歷教育的學校和實施中等專業教育但不具備頒發中專學歷文憑資格的中等培訓性質的學校,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門審批。
舉辦實施初中、小學學歷教育的學校、幼兒園和實施初等教育但不具備頒發學歷資格的初等培訓性質的學校,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批